簡體版

第二卷︰仙葫情緣 第十章︰長安落古意

雲錦帝都,千古長安。

在祈奇的家鄉,長安代表那個盛唐繁華的時代,代表了大漢統御四方的威嚴。祈奇沒有見過盛唐的長安,但是他知道眼前的長安城比起家鄉的長安城要大上十倍。

平氐坊是長安一處貧民巷,祈奇身上的錢不多,卻足夠在這里租下一間小房子。他需要一些時間整理目前自己的境遇。

祈奇盤坐在一個簡陋的土炕上,手里拿著那枚火尾靈猿的道兵令牌,心里感覺令牌與自己有一種心靈相通的感覺,他默運戴夢華傳給他的法訣,一個青衣身影出現在他的腦海里,只見這個青衣少年聲音和煦的說道︰「本座崆峒陳惠元,多謝小友援手之德,這支靈猿道兵就當本門多謝小友搭救本門的弟子的謝禮吧。」

祈奇本能的還想問什麼,青色的身影已經消失,祈奇內視身體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到了凝氣圓滿的境界,心里不由大喜,正想去默念藍犁道人的真解,卻發現自己眉心處多了一頁閃著銀光的經文。

陽凰兒白衣飄渺的身影立在了經文之上,有了陳惠元的經歷,祈奇已經猜到這應該是陽凰兒留下的一縷傳音神識。

果然陽凰兒的身影一轉,開口說道︰「恭賀小友凝氣圓滿,未來將踏上修道仙途,只是長生難求,此天乃七凰開創,修的是‘以身合道’的法門,小友傳承卻是‘以身悟道’的法門,一旦成就‘道胎’,就會被此界法則所排斥,降下天劫。威力堪比元神劫數。就算小友度過‘道胎’之劫,‘丹成’、‘元嬰’之時還有更大的劫難。本欲勸小友凝氣入竅之後,改修合道之門,不過小友以悟道法門為基礎,轉而合道,就算凝煞、煉罡兩處有天大機緣,也不可能丹成上品。蓋因本源不同,未來如何自處,只能小友自行決斷。小徒權奇子天之驕女,修道一年已然凝煞煉罡,丹成一品問道元神不過彈指,道友命運多舛,大道難成,非是在下心狠,只是道不同難以同謀,就是小徒與道友結合,將來道友化作塵埃,也只是給小徒成道路上徒增心魔,斷滅凡情,還望道友憐憫在下一片愛徒之心。在下因情緣糾葛,難作寸進,自然不想小徒重蹈覆轍。此經文乃是《廣陵散》,無上悟道法門,若是道友他日得道長生,‘冰魄道’當大開山門,恭候道友。」

望著陽凰兒的身影消散,祈奇久久無語。

祈奇呆坐在那里,先有藍犁後又戴夢華,祈奇對于合道、悟道之分已經頗為了解。其實道門法訣無論合道、悟道都是大道之門,修煉之初都是煉化後天轉為先天,打開周身穴竅與天地共鳴。

不過入竅之後,兩道修煉就大有不同,合道之法,入竅之後便是感應,感應與自身有緣法的大道法則,從而凝練罡煞,丹成入道,不斷的將自己領悟的大道與自身結合,直到鑄就道基,奠定問道之基。之後月兌劫、溫養都是在不斷的與自身的道法融合,故而合道之人不修元嬰直成元神,不過合道元神多與自身道法有關,比如戴夢華出身炎火峰,未來修成的元神就是一朵火焰,不斷的融合火之法則,從而凝練大道法身直至合道。

悟道之法卻是凝氣入竅之後,便是溫養五大祖竅,使得其不斷的融合交替,誕生神識又稱念力。神識一成,就可以接連丹田鑄就「道胎」,「道胎」有六境,每人機緣不同,成就的「道胎」初始境界也是不同。神識不斷與凝結道胎直到六極圓滿就踏入「虛境」,所謂「虛境」就是神識與道胎不斷的融合,直到神識道胎徹底融合,就可以問道「丹成」,元丹一成,丹內神識道胎不斷提升,在元丹內重新孕育自身,直達「道基」境界。

元丹孕道,便是成就「道基」的象征,一日孕道圓滿,碎丹成嬰,就踏足元境,成就元嬰遨游天地,直至元嬰大成與本體合二為一,成就元神,從此位列仙班,自在逍遙。

合道、悟道都是大道法門,只可惜「七凰界」乃是七凰造就,每一道法則都是七凰領悟此界之後所誕生的後天法則,對于合道修士,「七凰界」乃是無上福地,對于祈奇這樣的悟道修士而言,就是一片荒漠。

心里上百個念頭不斷的流轉,祈奇有些煩躁,推開了屋子里僅有的一扇窗戶,門口有三兩個衣衫襤褸的小孩子在玩耍,有的扮演大將軍、有的扮演王爺,一個個玩的不亦樂乎。

祈奇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這般賴著辛氏兄弟,要做一代大俠,每天拿著木劍在庭院里假扮扶困濟危的大俠,辛氏兄弟就去演那些惡霸。

祈奇不由的看著痴了,雖然後來先天經弱之癥讓他無法修煉武功,每天跟著叔叔祈經易習學奇門遁甲、五行八卦。

閑開坐在庭院里去看那雲卷雲舒,興致來的時候,也會焚香煮茶,學那諸葛武侯抱膝隆中,笑傲風月。

「隆中」?「籠中」?祈奇突然笑了,想來那《三國志》的作者也是懷才不遇之人,否則為何讓諸葛亮偏偏住在「籠中」,劉備就是放他出籠的人麼?

祈奇又笑了,心思已經不放在那些問道長生的路途了,而是想起這一代奇人的諸葛亮,他也許等的並不是劉備,也許劉備不是那個他理想的出籠之人。只是他在「籠中」呆的久了,若是不抓住這次機會出籠,以後就未必有機會出籠了。

祈奇的心情突然舒暢起來,諸葛亮號稱千古智者的化身,不也是被時事所迫,勉強出籠麼?可見這天下之事也就是諸葛亮也是把握不了的。

祈奇的心里起了一絲促狹,狡猾的一笑,心里想著諸葛亮若不是劉備末路窮途,怕也不會敢委以重任吧?

祈奇想到這里,不禁笑出聲來,心里的陰霾盡去,對于那飄渺的問道之路,也多了一絲旁觀者的味道。仙路艱難,自古多少英雄豪杰,不都是化作一堆黃土。

人生一世,只求無愧于心,大道長生,得道自我幸,不得又如何。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祈奇輕笑一聲,推開那簡陋的木門,走出了這片貧民巷,既然心里有了明悟,那麼「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隨遇而安!祈奇晃蕩著走在街上,手握道兵,修為堪比丹成,祈奇絕對不會讓自己生活變得困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