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對決(三)

第四百六十八章大對決(三)

盡管皇帝已經接二連三的拿出各種證據證明鹽商和通虜案有關,通虜案案情重大,但是,依舊有很多官員站出來,為鹽商開月兌,為鹽商說話。

「啟稟陛下,雖然陛下說得如真的一般,但是,臣不信,從幾個晉商家中抄出來幾樣東西,就說是遼東關外百姓的?就要牽強到鹽商身上,這委實難以服眾,關外遼東破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更是有很多關外的百姓逃到關內,帶進來的金銀珠y 無數不少,為了安家,典當金銀珠y 的更不在少數,即便是某人家中有一兩件這些東西,臣想,也不足為奇怪,陛下拿這些東西說鹽商和東虜有瓜葛,臣實在是難以信服……」一個官員對于皇帝的證據,立刻給了反駁,眼中,語氣里,更是有不屑。

「說得好……」楊改革仰天笑了一陣,道︰「說實話,朕也不信,可朕又不得不信,朕的子民里,有的人,寧願做東虜的狗,也不願做人,勾結外族,殘害同胞,妄想著有朝一日,能以從龍之姿凌駕于眾同胞身上,……」楊改革環顧的大殿一圈,凌厲的眼神,看得不少人駭然。

「……有些人,為了s 利,欺君罔上,殘害同僚,置同胞于死地;為了s 利,可以忘記自己姓什麼,忘記自己祖宗是誰;為了s 利,可以認賊作父,可以和殘害我大明子民的強盜儈子手勾結;為了s 利,可以受敵人指使,來啃我大明的,拆我大明的廟堂,……二百多年前,我大明是怎麼建起來的?‘南民’這個稱呼,何等的淒慘?四等賤民的滋味莫非很好受?莫非,諸位都願意此事重演?……關外,一群強盜正做著馬踏江南的舊夢,他們不正是想著有朝一日,沖入關內,重新將我漢家子民變成四等奴隸嗎?有些人,正在為這群強盜辦事,正在為這群強盜行方便,正在幫這群強盜;有些人,正在努力的將自己變成四等賤民,還要拖累我華夏子民也都變成四等賤民,供那群強盜蹂躪,欺辱……,那些想做四等賤民的狗賊,朕饒不了他,天下人,饒不了你……」楊改革的話,變得凌厲起來,最後幾個字,更是怒吼著喊出來。

「南人」,真的是一個傷人的詞,這個遙遠而又很近的詞所代表的含義,可絕不是什麼好東西,原本很多想站出來跟皇帝對著干的人,瞬間就被皇帝凌厲的話語震得心神大1,一絲絲傷感,堵在了口,堵在了喉嚨里。

四等賤民這話,也讓很多大臣回想起元朝來,大明可不就是在元朝手里奪得了江山,將門g古人趕入了大漠,這才結束了南人四等賤民的歷史麼?南人四等賤民是個什麼滋味?讀過書的人,知道大明開國史的,都知道一些,很多人的家譜,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特別是些勛貴……,很多人心里開始唏噓起來。或許,皇帝說得也有道理,確實有些鹽商確實在跟東虜勾結,否則,這關外怎麼一敗再敗?接二連三的丟城失地?很多大臣心里開始盤算,或許,給鹽商背書,幫鹽商說話,確實還得再考慮考慮。

「陛下,莫要說了,莫要說了,臣先祖就是南人,臣的先祖正是受不了前朝的欺凌,才跟隨太祖起事的,臣不願意做那四等賤民,誓與東虜不共戴天,我華夏衣冠絕不可斷送在吾輩手里啊!那些逆賊該殺,該死,絕不可放過一個,誰袒護通虜之人,臣第一個不放過他……」這個勛貴怒火沖天的哭喊道,或許是對自家的家譜,自家的來歷比較熟,皇帝一說起這南人的事,立刻讓這位勛貴暴跳如雷,聲稱和那些人不兩立,支援皇帝。

「啟稟陛下,臣以為,凡是通虜的晉商,鹽商,確實該殺,這些欺君忘祖的東西,不殺一批,不足以彰顯國法,不足以警醒後人,要讓那些膽敢通虜的人,都看看通虜的下場,陛下,我漢家男兒,絕不在做四等賤民……」立刻有大臣補上。

「啟稟陛下,臣以為,晉商就是晉商,鹽商就是鹽商,不可h n為一談,晉商通虜證據確鑿,確實該殺,但,鹽商,陛下,臣以為,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鹽商也通虜,不宜牽連在里面,以免事態擴大,以免市面動d,百姓受苦……」有人急急忙忙站出來繼續為鹽商張目。

「哈哈哈……」楊改革笑了一陣,緊盯著這個官員,道︰「朕何時說過將全部鹽商全部誅殺?朕從來都只是要辦那些通虜的鹽商,即便是晉商通虜證據確鑿,朕也沒說過將全部的晉商全部抓起來,朕也只打算抓那些通虜的晉商,這位卿家莫非以為,朕是非不分?胡1抓人?朕就奇怪了,為何以談到鹽商,就有那樣多人出來替鹽商說話,莫非,真的是鹽商給某些人官當?」楊改革十分鄙視,這些朝堂上的大臣,可都是從上億人口中「淘汰」了無數人,爬到了這個帝國頂層的人物,按理說,這智商絕對不低,這智力也絕對夠高,權謀經驗什麼的也絕對不差,可這一牽涉到利益,牽涉到自己的s 利,這智商就直線下降得厲害,說話到處出漏d,做事毫無理智可言,楊改革更加相信,有這群人在,一個人口過億的大帝國確實可以被一個人口幾十萬的外族統治幾百年。

「這……」這個官員被皇帝問得一窒,皇帝口里一直說晉商、鹽商,誰都知道,皇帝這是要找鹽商開刀,更可能是對整個鹽政開刀,可如今,皇帝說僅僅是事涉通虜的鹽商才抓,可誰知道皇帝說的通虜鹽商有幾個?這個官員看了看韓閣老手里拿的那本奏本,那里面,應該記錄了這次通虜案牽涉到的鹽商,可到如今,看過那本奏本的,除了皇帝,就是韓閣老,其他人都是听說皇帝要辦鹽商,急急忙忙跳出來跟皇帝作對,阻止皇帝的,卻沒一個人再看過那本奏本……

「……回稟陛下,臣以為,即便是某些個別的鹽商牽涉到通虜案,也不該將通虜的罪名加在鹽商,……加在所有鹽商……」這個官員立刻改口,不過,話還沒說完,旁邊立刻就被人打斷。

「咳……」另外一個官員大聲的咳嗽,打斷了這名比較年輕官員的話。

剛剛說話的官員m 茫的看了看那個咳嗽打斷自己話的人,見那人瞪大了眼楮,帶著些惱火的眼神似乎是在警告自己,知道這個人是在提醒自己說錯了話,可卻不知道自己說錯在哪里。

「……咳,啟稟陛下,臣以為,晉商通虜,該殺,該嚴辦,鹽商通虜,則未有足夠的證據,此事已由三法司處置,臣以為,一切該等三法司下結論再論不遲,此時,憑著錦衣衛的一本奏本,一包金銀珠y ,就要定人的罪,就要抓人,這絕不是明君所為……」這個大臣智商還算高,明白了其中的蹊蹺,這是皇帝設的套子,那本厚厚的奏本,在這朝堂之上,僅僅就皇帝和韓閣老看過,至于里面說了些什麼,說了誰,除了皇帝和韓閣老,沒人知道,估計一定有一些鹽商的名字,不然,韓閣老也不會一看就大叫皇帝要動鹽商,韓閣老的話一出口,牽扯到鹽利的官員就昏了頭,當時的情形又太急,所以,大家只顧著跳出來阻止皇帝,卻忘記看那奏本里到底寫了什麼,到底有多少鹽商的名字,以至于現在處處被動,說得很多話,除了反對抓鹽商還是反對,根本和那本奏本里的內容牛頭不對馬嘴……,皇帝更是饒了一大圈,饒昏了不少人,讓很多人都覺得,皇帝要辦的可能是某幾個鹽商,而不是借著通虜案辦整個鹽商,剛剛順著皇帝的話頭,那個年輕的家伙險些上了皇帝的當,承認皇帝可以辦幾個通虜的鹽商,相信皇帝不會辦全部鹽商,卻不知皇帝的打算,正是要通過通虜案,將鹽商牽扯進去,進而達到改鹽政的目的,剛剛那家伙說的所謂的可以辦幾個通虜的鹽商,可是正中皇帝的下懷,這正是皇帝厲害之處,辦了幾個鹽商,在錦衣衛的手里,還有誰抗得住,攀連起來,還不是要將大多數鹽商拿下,鹽商們都拿下了,全部都和通虜案有關,這鹽政不改也得改了,到時候天下議論紛紛呢,吃里扒外的鹽商人人喊打,改鹽政自然順理成章。這個官員暗呼皇帝好高明的手段,想明白了,立刻出來打斷那個年輕官員的話語。

楊改革暗叫一聲可惜,這樣好的機會,讓人打斷了,要是按照這個家伙承認的,有幾個鹽商通虜,可以辦幾個鹽商,這鹽商的口子可就算是被撬開了,打開了口子,再往里面塞包炸,一點火,「砰」,再堅固的岩石,也得給他爆開,可惜,這群家伙里也有清醒的人,這樣快就反應過來了。

「哈哈哈……」楊改革「悲憤」的笑了起來,準備再戰。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話不妥,固然晉商通虜案j給了三法司去審案,可如今,三法司的人怕是還沒到地頭,還沒開始審案,即便是到了地頭,開始審案了,這通虜案事涉鹽商,又豈是三法司的人能定奪的?還不是得上報朝廷,請陛下聖裁?莫非,如今還把這錦衣衛的奏本還到三法司的手上,讓三法司看過了再報上來?這豈不是太可笑了?如今雖然不是三法司的人上的奏本,可錦衣衛也有權利辦案,何況是謀逆案,臣以為,錦衣衛上奏本,無可厚非,至于通虜案事涉鹽商之事,臣以為,如今卻是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某些鹽商可能涉及到通虜案了,這就得辦,事涉謀逆,不能因為是鹽商就不辦了,這鹽商,可有免死的鐵卷?」帝黨這邊的人也看出些問題,看明白了些問題了,于是,也開始站出來為皇帝站台,見皇帝準備「繼續」,戶部尚書畢自嚴立刻站出來,接過話茬,繼續去點鹽商的死穴,皇帝拿鹽商「羞辱」過他,他對鹽商可是看不順眼很久了,一直就想找機會給鹽商一點顏色瞧瞧,改鹽政,也是他一直的願望,如今,倒是來了好機會了。

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話,當真是點中了鹽商的死穴了,挖動了幾個鹽商,按照皇帝的手段,其他鹽商焉有幸免之理?這鹽政,可就得稀里嘩啦了。畢自嚴的話,也讓很多人都明白過來,這暗地里j鋒的,確實夠厲害啊!

畢自嚴的話一出來,當即點醒了很多人,也堵住了很多人的嘴,話不好接口啊!一接口就是破綻,再出破綻,這鹽商可就是鐵定保不住了。

「陛下,臣以為,這完全就是污蔑,是赤的污蔑,這些證據,更本就是錦衣衛無中生有,捏造出來的,根本不可信,臣以為,只有等三法司的奏本上來了,才可以斷定此事……」有人立刻將這件事全盤否定。

「哈哈哈哈……」楊改革又是一陣仰天大笑,笑得很「淒涼」。

「這位卿家還要什麼證據?好!既然卿家還要證據,那朕就再給你一個證據……」楊改革怒笑了一陣,猛的說道。

大臣都張著腦袋看著皇帝,看皇帝還能拿出什麼證據,很多人開始尋思,這皇帝的證據,可是一bo接一bo啊!看樣子,必定是殺手 了,今日保鹽商這事,怕還真的有點懸啊!很多大臣的心思,繼續轉動起來。

一個男子進了大殿。

大臣們都注視著這個家伙,看看皇帝又有什麼證據。

「劉愛塔?」

「劉興祚?」

滿桂,趙率教,龍這些個常年和東虜打仗的人,或許是在戰場上見過,所以,看到劉興祚進來,立刻驚呼起來,滿臉的不可思議。

劉興祚的名字一被叫出來,朝臣立刻就炸鍋了,認識這個人的人或許不多,但是,他的名字,可是相當的有名的,當年早在天啟帝的時候,這家伙就要反出的,不少在當時都是知道這事的,看到這個人走進了大殿,知道,今日這事,怕是真的難料了,皇帝當真是做了很多準備啊!

「罪人劉興祚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興祚進來之後,就立刻跪倒在地,工工整整的磕頭,這是他第四次見皇帝了。

「平身!」楊改革道。

「謝陛下!」劉興祚這才起來,看著滿大殿的文武大臣,面色卻是平淡,他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在東虜那邊,也是出入「將相」的人物,在這個大殿里,給他的壓力並不是很大,甚至還有某些隱隱的驕傲的意思,這些年,大明可是東虜手里吃過很多虧,正是這些「對手」,東虜才可以贏那樣多,所以,對于這些人,劉興祚並沒感覺到太多的壓力。

「劉興祚是什麼人,諸位都知道嗎?」楊改革問道。

很多大臣都是面面相窺,說不得話,很多都知曉劉興祚反出的事,甚至連給劉興祚要求的免死牌,告身這些,一些人都是參與討論的,這可是東虜反出的第一人啊!在東虜那邊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如果有這個人指認確實有鹽商通虜,即便只指出了幾個,這鹽商,也就完了啊!很多大臣的呼吸都不順暢起來,皇帝的這個「證據」實在是太強了,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回陛下,此乃漢j……」一個大臣見皇帝的「證據」太犀利,開始攪和。

「孫師傅,麻煩你將劉興祚反出東虜,自拔歸明的事,稍稍的說下。」楊改革絲毫沒理剛才那句廢話,轉而對孫承宗道。

「遵命,陛下……」孫承宗在這次早朝上,依舊是一直未開口說話,直到此時,皇帝問起,這才開始說話,很快,就將劉興祚的來歷j代出來,包括在東虜那邊當過什麼官,和虜酋的關系,管多大的地方,做過哪些「自拔」反出的事,一一道來。

朝臣中,很多人都知道劉興祚的來歷,听著孫承宗介紹劉興祚,很不是滋味,這個家伙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到這種緊要關頭來,真的是個害人精,完了,完了啊!

孫承宗介紹完了,大殿里,沒人說話,也沒人站出來表示疑問,知道的人都知道孫承宗說的是真話,不知道的,見「前輩」都不說話,更不敢問,要是有疑問,「前輩」也早就都問了,輪不到自己,大殿里,這就安靜了下來。

「朕先前確實也和諸位一樣,不相信晉商會通虜,不相信鹽商會通虜,可如今,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晉商、鹽商確實在通虜,而且干的還是毀我漢家衣冠的丑事,y 將我漢家男兒變成四等賤民的不可饒恕的事,朕就不得不查,不得不問,我大明先祖好不容易將天下百姓從前元手里解救出來,月兌離四等賤民之苦海,朕身為朱家的子孫,大明的皇帝,自然不會對這事手軟,不管他是晉商也好,鹽商也好,有多少查多少,否則,何以去見祖宗,何以去見歷代先皇?何以去面對朕的億萬子民?……」楊改革一通話,大殿里安靜極了,沒人站出來說話,皇帝的這個「證據」,實在太強大,一時間,太多人的腦子反應不過來,不知道該從何辯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