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財,嘴

第四百四十六章兵,財,嘴

這幾日,楊改革一直在召見大臣,做最後的沖刺。

兵部尚書劉延元最近的日子一直過得不錯,在他這個兵部尚書的任上,關外,遼東打了打勝仗,招降了東南那個攻城掠地的大海盜頭子,西北則是如此之重的天災也未有大規模的農民造反,這些功績,可都是在他任上取得的,雖然和他沒多大的關系,但是,作為參與者,作為兵部尚書,怎麼也繞不過去他的,所以,他是心安理得的跟著皇帝干了,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些榮譽和成就,在他看來,再有得些功績,比如將東虜徹底的消滅干淨什麼的,那麼,憑著這個功勞,他要入閣也未可知,這可是他以前不敢想的。

今日,他接到皇帝的召見,興高采烈的來見皇帝。

「臣叩見陛下!」東暖閣里,兵部尚書劉延元進來就行禮。

「免了,坐吧。」楊改革道。

「謝陛下隆恩!」兵部尚書劉延元xi o心翼翼的坐在圓凳上,稍稍將身體前傾,做傾听狀。

「劉兵部啊!今年的戰事,差不多是完了,總的來說,是我大明贏了,你做得不錯,沒讓朕失望,有大功啊!……」楊改革道。

「全奈陛下聖明,臣不過是輔佐陛下而已,不敢居功!」劉延元立刻回答道,說實話,他不是個干兵部尚書的人,對兵事根本就不了解,不過是以前的兵部尚書倒霉下台了,他撿了個便宜罷了,但是,他自認運氣好,他不懂沒關系,有人懂,皇帝懂,孫承宗懂,這就夠了,他只要按照皇帝說的去做,按照皇帝的謀略做,這天下的戰事就了如指掌,就能贏,就有功勞,這就夠了。他自認先前不過是一介書生,對戰事更本就是一竅不通,但是和皇帝,孫承宗打多了ji o道,也對兵事有了些了解,如今,也算得上是知兵事的人了。

「你的功勞,朕記在心里的,內閣這幾日正在商量今年北方戰事的功績問題,你盡力的協助,以盡快的將功勞定下來,朕想,將士們肯定是盼望著盡快獲得該得的賞賜,所以,就要辛苦你了,另外,朕上半年就承諾的補足歷年欠響的事,上半年朕補足了一半,下半年的,朕也準備好了,最遲不過臘月初就要發到將士們手中去,讓天下的將士們高興高興,過個好年,先跟你通個氣,讓你有個準信,做好準備。」楊改革微笑著道。

「臣謝陛下,將士們聞之,必將歡欣鼓舞!」兵部尚書劉延元臉立刻紅起來,看上去像喝醉了一般,這種向天下將士賣好的事,又一次輪到他頭上了,上一次,給邊軍京營送八十萬套棉衣這種好事,就是由他主持的,上了邸報的,給吹得不行,好似棉衣是他送的一般,著實讓劉延元過了一把萬眾矚目的癮,如今他劉延元的大名,也算是天下知名了,在士卒中的知名度,也是蠻高,在士卒的心目中,那也是有份量和地位的,這個兵部尚書,當得痛快,遠比他前幾任兵部尚書痛快,滋潤多了。

「劉兵部可考慮過,明年的戰事?今年是我大明xi o勝了一把,東虜未傷筋骨,東虜必定不甘心,必定還會再來,兵部可有什麼對策?」楊改革笑著問道,這個兵部尚書不懂兵,這一點,楊改革很清楚,不過,有一點好,他站在自己這邊,這就夠了,自己要調動人馬、兵員沒他的幫忙還真的不方便。

「回陛下,兵部也學著陛下,做了沙盤,做了推演,臣覺得,依舊如今年一般,幾千里的戰線上同時動作,讓東虜首尾難顧,如此,只要持續陛下的糾纏之策,就足以將東虜消耗干……」劉延元雖然不懂兵事,但是,也見多了皇帝和孫承宗在平台推演戰事,也知道皇帝的對策,心里也多少有些譜,見皇帝問起,立刻答了出來。

「不錯!看來劉兵部還是下了番苦功夫的,不錯,只要我大明一直持續這種糾纏的狀態,讓東虜不能生產,要不了多久,東虜就會耗干,就會不戰自潰了。」楊改革笑道。楊改革很想練一只一口氣干掉東虜的軍隊,和野豬皮一番血戰之後贏得勝利,但是,各種綜合來的情況表明,這不太現實,自己也下不起那樣大的賭注,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借軍威,要立軍威干來其他的事,所以,必須得謹慎,維持一個xi o勝對自己來說,是最明智的。等解決了國內這批拉後tu 的人,再去解決野豬皮也不遲。

「謝陛下夸獎!」劉延元心道︰這可是陛下您親自定下的謀略,臣身為帝黨,自然是緊隨陛下,陛下說什麼,臣就干什麼,這可不敢坐歪了,要自己想出點什麼對付東虜的高招,那現實麼?

「東虜那邊也是有利害角s 的,虜酋黃台吉今年和朕打了一仗,必定也明白了朕的意圖,所以,必定會不擇手段破壞朕的策略,所以,也不得不妨。」楊改革道。

「陛下是說,東虜會暗地里破壞?」劉延元驚訝的問道。

「不錯,虜酋黃台吉也不是善善之輩,必定不會束手就擒的,必定會不擇手段破壞朕的策略,這一點,兵部可得多加注意,別給東虜壞了朕的大計,那樣,要收拾東虜,可就難了,情形會急轉而下也說不準。」楊改革道。

「這……,臣遵命,只是這,臣愚鈍……,實在不知該如何防範東虜的詭計……」劉延元實在想不通東虜還能搞什麼破壞,害怕起來,要是關外戰事出現反復,或者是不利的局面,他這個兵部尚書可干到頭了。

「有多少手段,朕不是虜酋,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些是可以猜出來的,比如,上表求和,示弱內附這些把戲,也不難猜出……」楊改革笑著道。

「臣明白了,這東虜以前確實有過數次這般的舉動,如今臣听陛下一說,才明白,這不過是東虜拖延時日的把戲罷了,是來騙我大明的,其實,東虜根本就沒有求和的意思……」劉延元得皇帝一翻解釋,立刻恍然大悟。

「不錯,我朝內,有些大臣看不明白這其中的問題,以為東虜求和了,示弱了,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就可以兵入庫,馬放南山,結果中了東虜的詭計……,這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多少手段,還得東虜使出來了才知道,所以說,如何防範東虜的詭計,劉兵部要做好思想上的準備,任何和東虜牽扯上關系的事,劉兵部,都得時刻提高警惕啊!」楊改革說道。

「臣遵旨,臣明白,一定提高警惕,不讓東虜的ji n計得逞,不滅東虜誓不罷休。」劉延元立刻道。

……

給這個不懂兵的兵部尚書談過了。接下來,又到戶部尚書了。

畢自嚴站在這東暖閣里,很不自在。

「坐吧!」楊改革正在處理奏疏,見是畢自嚴在行禮,又讓畢自嚴坐下。

「謝陛下隆恩!」畢自嚴這才在圓凳上坐下來。

「今年戶部可還開支得下?」楊改革首先就問到。

「回稟陛下,多虧陛下開源有方,開支得下,還略有盈余!」畢自嚴說道這里,不是自豪,而是臉紅,如果是面對以前任何一個皇帝,能擺平舊年的賬目,這絕對是個了不起的成績,自己的能力絕對值得夸贊,可如今他攤上了這樣一個會n ng錢的皇帝,自己那點功勞在皇帝面前就不夠看了,相比之下,實在是太遜s ,每每畢自嚴面對皇帝,都很不自在,皇帝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卻沒法替皇帝分憂。

「盈余多少?」楊改革邊處理奏疏,邊說道。

「回陛下,大約能盈余五六萬兩銀子。」畢自嚴說完,就把腦袋埋下去了。

「五六萬?嗯,太少了點啊!景曾就沒覺得,我大明如此之大的一個大帝國,每年國庫僅能盈余幾萬兩銀子,這很不正常麼?一旦有事,這幾萬兩銀子能干什麼?」楊改革問到核心問題了,明朝可是大一統的帝國,可稅收卻低得嚇人,國庫的盈余,也嚇人。

「這……,臣有愧陛下,未能為陛下管好戶部,請陛下懲處!」畢自嚴道。

「……這不是你的問題,能持平今年的虧空,就很了不起了,……哎……景曾可想過,有什麼辦法改變麼?我大明老是這般國庫里僅存幾萬兩銀子,會很危險。」楊改革本想將今年自己賺了多少銀子拿出來做個對比,但是見畢自嚴這個戶部尚書可是自己的人,自己把自己人的臉打得太厲害也不好,那些比較難听的話又沒說出口。

「回陛下,臣以為,需加鹽引,裁汰冗兵,清天下隱田,興復屯田,地方上,以發展民生為官員考核的要素,提拔一批能發展民生的官員……」畢自嚴開始將自己的一套見解說了出來。

楊改革仔細的听著,自己這個戶部尚書,確實有才,人也能干,說的話,也是有根有據,是一個能自己獨立思考,會解決問題的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和很多庸庸碌碌的官員有很大的區別。

「不錯,朕沒看錯,景曾在這方面,是有大才的!」楊改革贊許道,今天不過是要給自己的戶部尚書吹吹風,沒料到,倒是扯出了這樣大一堆的建設x ng回答。

「臣未能為陛下分憂,內心實在是有愧,陛下贊譽,臣不敢受。」畢自嚴內疚的說道。

「景曾在想怎麼改變這種情況,就已經十分難得了,朕就很滿意了,景曾說的這些,可編成一個冊子,朕有空,再細看,如果可行,再頒布施行!」楊改革道。听畢自嚴說的這些東西,有很多還是有用的,雖然沒有自己想的那般,每年賺個兩三千萬兩銀子那樣多,但是,按照畢自嚴說的這樣說,每年增加百十萬收入也還是有的,如果不和自己比,這在古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臣謝陛下贊許,臣回去就立刻編冊子!」畢自嚴听見皇帝叫自己把這些編成xi o冊子,還要頒布施行,覺得自己終于有派得上用場了,自信立刻提高數個檔次,聲音也洪亮了許多。

「朕其實也有些手段,是準備增加收入的,呵呵,和景曾的目的是一樣,我大明帝國這種每年僅能節余幾萬兩銀子的事,朕是不想他再發生了,景曾可拭目以待,看看朕的手段,看誰厲害,呵呵呵……」對于畢自嚴,楊改革還是很放心的,歷史上,可是為崇禎辦過不少實事的,出過不少力的,感情上,有著天然的親近,說話也就沒了那般威嚴。

「陛下乃是生財的聖手,臣自愧不如,不敢跟陛下比……」畢自嚴听說皇帝要n ng銀子,還要跟自己比,立刻謙虛起來,皇帝n ng銀子的手段,他是萬萬不能比的,也好奇,皇帝會用什麼手段n ng銀子。

「呵呵呵,景曾不要太自謙了,朕是相信景曾的能力的,朕看好景曾!」楊改革道。

「謝陛下夸贊。」畢自嚴道,皇帝對自己似乎有著某種天然的親近,這讓畢自嚴感到很意外,更加的珍惜這種關系。

「對了,那幾萬兩戶部的庫銀,放在那里也不好看,想我一個堂堂大明朝,國庫才幾萬兩銀子,這說出去,實在是丟人,這樣,也快近年關了,朕再添點,將那五六萬兩銀子湊成十萬兩,給京中的百官做過年的年資發了吧,京中有些官員也是靠著俸祿過日子的,算是朕的一點心意,另外,這次發年資,三品以上的大臣就不要參與了……」楊改革道。

「臣領旨!」畢自嚴沒猶豫,立刻領旨了。

……

見完了畢自嚴,楊改革覺得脖子都酸了起來,伸了伸胳膊,彈了彈tu ,稍稍的歇息一下,王承恩又報樊維城到了。

「微臣樊維城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樊維城進來就是行大禮。

「起來吧!」楊改革道。樊維城這才起來。

楊改革想了想,又道︰「坐吧。」這個樊維城很重要,雖然官低了點,還是賜個坐吧。

「謝陛下隆恩!」樊維城可難得到皇帝這里來一次,他的級別太低,要想見皇帝,太難。

「朕給卿家的任務,卿家完成的很好哇!」楊改革開頭就表揚。

「陛下盛贊,微臣惶恐。」樊維城又立刻起身,躬身站立著,說實話,那印邸報的機器是皇帝給的,印邸報的銀子,也是皇帝給的,當然,現在依靠整個大明的訂閱量,他可以不靠皇帝的銀子,但,沒皇帝給他出的招,沒皇帝給他打開邸報的路子,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將邸報辦到整個大明去。

「無妨,卿家當得起朕的稱贊,卿家替朕管著邸報,管著喉舌,卿家的功勞,朕是看在眼里的,朕記得卿家以前是七品吧?朕已經讓有司敘功,給卿家提一階官品了,卿家將邸報做到了整個大明,這份功勞,朕是不會忘記的。」楊改革上來就給他提官品,有些人要以理說服,有些人需要動之以情,有些人可以共患難,有些人你要讓他看到希望,有些人則需要用權力將他綁著,樊維城現在無疑是需要用權力綁著的人。

「臣謝陛下隆恩。」範圍臣立刻跪下來磕頭,他可不容易,當了十來年的官,還才是個七品,想他可是進士出身啊!這多少年了,終于過了七品這個坎了。

「起來吧。」楊改革笑看著,果然,效果不錯。

樊維城這才爬起來,依舊站著。

「卿家將邸報辦得很成功,但還有不足之處。」楊改革道。

「請陛下吩咐。」樊維城立刻躬身說道,他這個七品官,實在太xi o了,在皇帝面前,實在是不夠看。

「卿家將邸報辦到全天下,固然不錯,但,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讀道邸報,能听到邸報,能通過邸報了解我大明的動向,了解朕的動向。」楊改革道。

「陛下,這……,臣要如何做呢?」樊維城當下就問道,在他看來,想必是皇帝有了新想法,所以,才會說自己有不足,需要改進,當了這樣多年的七品官,總算是練出來一些感覺了,知道什麼是該說的,什麼是該做的。

「如今的邸報是多少錢一份?」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五文錢。」樊維城道。

「這樣,你將邸報的價錢,再降一半,降至兩到三文的樣子發行。」楊改革道。

「兩文?陛下,這個價錢怕會虧本啊!」樊維城嚇了一跳,邸報已經是微利了,全靠著數量龐大,才可以運轉下去,才可以給那些「寫手」開稿費,要是再降,那可就得虧本,邸報可就辦不下去了。

「無妨,你照做就是,朕只求邸報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至于虧本的問題,朕會讓琉璃齋等一些商家在你邸報上多刊登一些廣告,以彌補你的虧空,算下來,應該還會有盈余的。」楊改革道。

「臣遵旨。」樊維城答應道,這邸報是皇帝的,皇帝要怎麼辦就怎麼辦吧,那琉璃齋是皇帝的,不過是將銀子從左手遞到右手罷了。

「呵呵,你可是朕的喉舌,這一點,可記得了,喉舌可是替朕發聲的,這一點,卿家務必牢記啊!朕對邸報一直以來的聲音,都是比較滿意的,希望卿家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擔,呵呵,好好干,日後也好替朕牧守一方。」楊改革笑著道。

「臣遵旨!」樊維城立刻磕頭領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