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三百二十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孫承宗听完皇帝的介紹,沉默了一會。

皇帝的心,太大,他也估模不下,按照皇帝說的,這將是一件驚天大案,所產生的影響,難以估量,孫承宗即便是有心理準備,也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听皇帝這樣若無其事的談起這件事,還是听得驚心動魄,覺得自己心力不夠用。

皇帝的謀略,一環接一環,一環扣一環,環環相連,天下人估計只有到了事情揭曉的時候最後才會明白道皇帝在干什麼、想干什麼,一旦發動,那些身處漩渦之中的人,除了等待皇帝慢慢收拾,只能徒勞的掙扎,結局,已經在此時注定……

「陛下所謀太大,臣心力有限啊」孫承宗感慨道,原本以為皇帝只不過是個毛頭皇帝,那里知道,皇帝謀事之深,已經超出他想象的極限了,孫承宗感覺自己的心思不夠用,跟不上皇帝了。

「呵呵,簡單一點說,就是朕的花銷越來越大,光靠抄家或者是光靠鹽課的收入,已經滿足不了朕的開銷了,朕想多抓點收入,到時候會有很多人倒霉,這樣就會空出許多商業來,而且是大額的生意,比如生絲,能抓住其中的幾成是最好的,再不濟,這稅也是一定要收上來的,……所以,朕想提前布置一些埋伏,到時候一旦把那些商家牽扯進去,朕可以及時的接手那些生意……,就是如此簡單而已,朕擔心的就是朕手里的生意規模太小,接不下那樣大的攤子……」楊改革笑著解釋道,對孫承宗,心理的想法,是沒有什麼保留的,基本上有什麼說什麼。

孫承宗听了皇帝的解釋,即便明白了,也說不上什麼了,皇帝的謀略,超出了他理解和想象的極限,說到書,帶兵,治國,孫承宗還說得上些,可是,皇帝如今擺弄的是生意上的事,他就抓瞎了,兩眼一抹黑,不知道里面的訣竅。

「回稟陛下,臣對商賈之事,實在是理解有限,實在是說不上什麼,讓陛下失望了。」孫承宗不得不抱憾道。

楊改革也不介意,繼續解釋道︰「呵呵,孫師傅,不必如此說,朕對于接手那些生意的事,已經有了想法和安排,只是,朕對于如此操作,是不是正確,劃算不劃算,朕還舉棋不定,沒有下最後的決心,還請孫師傅給朕參謀參謀,拾遺補漏……」

楊改革自己其實已經對如此收拾殘局有了打算,只是,這個辦法,劃算不劃算,值不值,有哪些漏洞,會出那些問題,或者說,在明末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那些禁忌,這樣,都需要一個老成的,對明朝知根知底的人來參謀一番,這個人,除了徐光啟就是孫承宗。

「陛下請說,老臣知無不言。」孫承宗也是松了口氣,自己這年紀,看樣子也是太大了點,跟不上皇帝的節奏了,對皇帝謀略的事,已經說不上什麼。

「朕……,朕想把琉璃在賣了……」楊改革醞釀了一會,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孫承宗驚愕的問道︰「啊?」孫承宗感覺自己真的老了,實在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會這樣做,那琉璃齋,可就是座金山啊每年的收入,可以抵得上皇帝金花銀的收入,也就是說,皇帝每年憑著那琉璃齋,就可以獲得得翻倍的收入,日子可以過得相當快活,如今,居然要賣,孫承宗實在是想不出這是那出戲,這到底和接手那些大商人的生意有什麼聯系。

「恕臣愚鈍,臣實在是不明所以……」孫承宗自己感慨了一番,還是問到,不恥下問,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總比自己自以為是的好,到時候,沒給皇帝提出什麼好的建議,壞了皇帝的事,那才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呵呵,這個,說起來,其實也簡單,孫師傅剛剛不是說了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件事,牽扯實在是太大,即便是朕行事,也不得不小心翼翼,也不得不拉攏一些人,呵呵,這朝堂上的事,向來就是拉一邊,打一邊,朕這個皇帝,從來就不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的,朕要行事,也必須按照這個規矩來……」楊改革做了幾個月的皇帝,倒是把自己能干什麼理解了個通透,完全沒有那種自己當了皇帝就萬事大吉的想法。

「陛下的意思是?」孫承宗有了些眉目,皺著眉頭,問皇帝具體的細節。

「要打擊晉商,近而牽扯出全國的大商人,這也就是說,朕要和那些大商人的後台打擂台,呵呵,會牽扯出多少藩王,高官,朕不知道,但是能肯定,這個數目不會小,呵呵,所以,在朕的布置里,會有拱衛京師的精銳,會有新軍,還要拉攏京營、邊關的官軍,只有這樣,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在朝堂里,有一批跟著朕走的大臣,朕才能把這件事運作起來。有晉商通敵謀逆的鐵證,朕要辦他們簡單,即便是牽扯一下其他的大商人,這件事,朕相信,有所準備,也可以辦到,不過,朕如今準備接手那些生意,這個難度,就有點大了,朕知道,朕謀劃的這件事,實在是有點大了,這些生意,每年過手的數額,可能至少有好幾千萬,甚至上億兩白銀,所以,朕想,朕還需要再團結一批人,拉一派,打一派,還需要更多的人幫著朕說話、做事,還需要更多的人站在朕的這一邊,所以,朕,……想把琉璃齋賣了……」楊改革盡量的解釋得簡單一點。

孫承宗即便是有心理準備,也被皇帝的謀劃驚得頭昏腦漲。

孫承宗覺得眼前一片漆黑,只能扶住自己的額頭,讓自己好受一點,幸虧是座在椅子上,否則,恐怕會當場跌倒。

楊改革見孫承宗的樣子,似乎有點不妥,關切的問道︰「孫師傅,可是有事?」

「沒事,沒事,老臣只是有些疲憊,不礙事的。」孫承宗閉眼休息了一會,才好過一些,連忙推辭道。

「孫師傅沒事就好,唉,看來,得催催內官監了,整]理這馬車,也不知道什麼能造好,老是讓孫師傅這樣長途奔波,朕實在是過意不去,只是,唉,朕身邊沒有可以商量的人……」楊改革也只能抱歉的說道。

「陛下,不礙事的,臣好多了,陛下,可為臣解惑,這賣琉璃齋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何等聯系,臣就理解了個毛皮,不明就里。」孫承宗再問細節問題,所謂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不過是個幌子,說白一點,就是拉攏更多的人,當然,孫承宗不能像皇帝那樣直白,問皇帝您準備拉攏多少人。

「朕打算把琉璃齋賣了,賣給那些前些日子在銀行里存錢踴躍的一些藩王,包括勛貴們,以團結一批人……」楊改革也舍不得賣琉璃齋,琉璃齋不光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孫麗娘的孩子,自己還沒跟孫麗娘說這事,到時候如何開這個口,楊改革還沒準備好了,恐怕到時候面對的就是孫麗娘用眼淚淹沒自己吧,楊改革把這些心思暫時拋在了一邊

「陛下,據臣所知,這琉璃齋,每年的進項,怕是不少吧,按照繳稅來算,每年百十來萬兩銀子,還是有的吧,陛下要賣,如何個賣法呢?又如何保證這些人買了琉璃齋之後,又能替陛下說話,站在陛下這一邊呢?陛下,翻臉不認人,到時候可就要壞大事的啊」孫承宗緊接著問道。

「呵呵,孫師傅多慮了,朕叫他翻不得臉,更舍不得翻臉,朕打算用一個新辦法把琉璃齋賣掉,既可以賣一些錢救急,也可以把那些藩王,勛貴們套住,讓他們鐵定站在朕這一邊,助朕吞下日後那空出來的大商業,朕甚至還不會失去琉璃齋的經營權,琉璃齋的主導權還是會掌握在朕的手中,……朕如今開銷也大,十月又是有幾場大動作,年底還得想辦法把那二百萬的欠響補上,還有這置辦棉衣的事,樣樣都缺錢呢,不抓點錢進來,朕怕是玩不下去了,……」楊改革闡述著自己的想法。

「哦,陛下,還有此等神奇的賣法?按照臣的理解,琉璃齋即便是很能賺錢,但是賣個兩三百萬兩,已經是相當的多了,那些藩王,勛貴們想買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買下的,怕是要集幾人,或者是十幾家之力,但是,陛下別忘記了,我朝藩王可是有好幾百,更別說勛貴,如果賣掉琉璃齋只能換到這點助力,臣勸陛下,還是不要賣掉琉璃齋的好,何況,陛下到時候何如跟孫姑娘交代?」孫承宗對于商業上的事,不是很明白,眼光就不是那樣深了,看問題,都只能看到表面,更是為孫麗娘打抱不平。

楊改革也不急,笑著解釋道︰「孫師傅可听說過股份一事?」

「股份?回陛下,臣听說過一些,我朝民間,向來是有入股一說的,或者出錢,或者出物,或者出力,各自約定佔幾成股份,待到收獲之後,各人按照約定股份拿自己的那一份,可謂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合眾人之力辦一個人辦不成的事,也是一件好事……」明朝民間有多種入股的方式,這個孫承宗一點也不奇怪。

「嗯,這就對了,朕打算把琉璃齋分成很多股,分得很細,把這些分得很細的股份賣給藩王,勛貴們,這樣,就可以賣給很多人,即便是我朝有二百多大小藩王,更多的勛貴,朕也不愁沒股份賣,即便是要賣一些給百官,朕也可以拿得出,朕把這些股份賣成了錢,可是,朕在琉璃齋里的股份還佔了大頭,所以,呵呵,琉璃齋依舊還是朕主導,還是歸麗娘經營的……,這一點孫師傅不用擔心……」說到玩股份,楊改革笑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後世那些公司哭著鬧著要上市,為的嘛?不就是圈錢?撈錢嗎?也沒見人家上市了就不能掌控公司了,楊改革一點都不擔心琉璃齋歸誰經營的問題,再說了,楊改革也不敢真的把琉璃齋賣了,楊改革還怕孫麗娘用眼淚把自己淹沒了。

孫承宗迷糊了,股份不都是一成一成的賣麼?怎麼還能分得多細?即便是分成一百分,也賣不了多少人啊

「敢問陛下,臣糊涂了,即便大頭還在陛下手中,可這股份,該怎麼個賣法呢?」孫承宗問道。

「朕打算把琉璃齋分成一萬股……」

楊改革剛說了個開頭,孫承宗就驚呼起來︰「一萬股?」

「是的,沒錯,一萬股,按照如今琉璃齋每年賺一百萬兩銀子算,也就是說,每年每股的收益是一百兩,所以,一股,就得賣一千兩銀子,這市盈率才十倍,那是相當的便宜了……」楊改革一不小心,把日後股票的專業術語給溜了出來。

孫承宗迷糊了,根本就沒听懂皇帝說些什麼。

「陛下,恕臣愚鈍,臣還是沒能明白,陛下可否再說得通透一些。」孫承宗再次不恥下問

「呃……,這……」楊改革暗慶孫承宗沒听明白,否則,問起自己具體的問題,自己還不知道要怎麼忽悠呢。

「這個怎麼說呢?也就是說,這琉璃齋的股份,分成一萬股,每一股要賣一千兩銀子,而琉璃齋每年能賺一百萬兩,也就是說,每股每年能獲利一百兩銀子,也就是說,買了琉璃齋的股份,只要十年,就可以回本了,接下來就可以賺淨錢了,這和朕那個銀行的利息差不多了,不過銀行里存錢是不可以轉讓和買賣的,而琉璃齋則是可以越做越大的,股份越多,日後獲利也就越多,或許今年每股只能賺一百兩,或許明年每股就能賺二百兩呢?五年就可以回本了……」楊改革解釋道。

孫承宗還在迷糊,雖然心中已經抓到了一些關鍵的東西,但是還是給皇帝那個一萬股,一股一千兩給弄暈了,怎麼皇帝一出手,就是千萬兩白銀?這銀子難道就是從田里挖嗎?即便是從田里挖,恐怕也得挖不少時候吧。

「哦……,唉……,陛下,這……臣沒听錯?確實是一萬股,每股一千兩?」孫承宗不得不再次問一下,以確定自己不是老眼昏花,耳背耳鳴。

「是的,一萬股,每股一千兩,總價是一千萬兩銀子,朕按照商業上的規矩進行操作,凡是有股份的,都按股分紅,股份多的,還可以參與琉璃齋的管理……」楊改革耐心的解釋道。

孫承宗如同吃了鹽加蜜一樣,又來精神,又甜蜜,剛剛的頭暈眼花,給徹底治好了。如果按照皇帝的這個說法,只是喊一聲,就有無數的人給皇帝送錢花。果然,外界沒人相信皇帝會缺錢,這是真的,孫承宗自己也相信而且堅信不疑了。因為這世上,還沒那個生意比這個更輕松,更來錢容易了,皇帝如果賣琉璃齋股份,並且按照股份分錢,恐怕不知道多少人打破頭皮搶著要買。

買田買地,地和田總是有一個限度,而且出息也不是很高,遇到災荒之年,顆粒無收的情況也是有的,如果是放印子錢,那也不是誰都能做的,不少人放出去的印子錢,收都收不回來,放高利貸,也是需要本事的,那里像這個,只要買了股份,就等著收錢,童叟無欺,十年本錢就回來了,多少人家的地窖里銀子都長霉了沒地方花……

孫承宗也想明白了一些,渾身激動的跟皇帝道︰「陛下,好主意,好主意啊不過,這是不是賣得便宜了點?十年就可以收回本錢,這得多少人打破腦袋啊」

「不,不,不,孫師傅,賣一千兩,已經比較貴了,朕說過,朕要繼續主導琉璃齋的,所以,朕留的股份不會少于一半以上,也就是說,朕只會賣五千股,但是,錢,朕還是想賣出一千萬兩銀子的,否則,不夠花,所以,一千兩已經夠高的了……」楊改革笑眯眯的說道。當然,這炒作股價的事,就不用現在就說得太詳細了,自己以金山當誘餌,不愁釣不上銀子。

「啊……」孫承宗覺得自己真的老了,真的跟不上皇帝思維的節奏了,為什麼只賣五千股,還能賣到一千萬兩銀子,而且還只賣一千兩一股……

孫承宗深思了一陣,忽然想到了什麼,道︰「陛下,臣明白了,明白了……,臣明白陛下那句話的意思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沒錯,沒錯,陛下的意思是,以琉璃齋的股份把藩王們,勛貴們,甚至一些官員綁在陛下的琉璃齋上,然後讓琉璃齋去吞下那些空出來的商業……,古人誠不我欺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孫承宗淚流滿面,悟出了這句話的真髓了。

孫承宗是高興的流淚,那是老淚縱橫,皇帝的諸般心思和謀劃,他也是是日日想,夜夜想,時時刻刻在琢磨,花了無盡的心思,心里總是隱隱約約覺得有些不流暢,還有些不圓滑的地方,總覺得,這事提心吊膽,總怕皇帝會功虧一簣,如今,有了皇帝這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拉一邊,打一邊,總算是再無憂慮了。

【市盈率,把股份分成一萬股,賣一千兩銀子的設計是「18172401230」的建議,在這里真心感謝他,給了一個很好的靈感和橋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