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百二十章 任務

楊改革以不容置疑的氣勢訴說著明朝的未來。

听眾們則是听得如夢如幻,這件事,實在是來得有些意外了。

訴說過後,又是沉默,听眾們需要時間來消化。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後,沉默終于被打破。

「陛下,……」韓爌沉默了許久,皇帝的很多事,他都是知道的,雖然他不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不是真正的核心,可對很多事,也是知曉的,即便是不清楚,也大概能推測出幾分,皇帝如今要走的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道路,他也不知道到底該說些什麼,或者,該做些什麼,內心是異常的復雜。既有著開疆拓土的成就和欣喜;也有著對開疆拓土之後的憂慮和惶恐。

楊改革看向了韓爌。

韓爌見皇帝看向了自己,才接著說道︰「……陛下,……臣知陛下聖明,眼光不是我等所能企及的,所做之事,必定是深有遠謀……」韓爌的內心異常復雜,這個關鍵的時刻,他到底是給皇帝唱反調?還是支持皇帝?這幾句話,說得格外的艱難。

「……既然陛下要如此做,想必必定有陛下的考量,……臣,……臣自知無法阻攔陛下,……或許也不該阻攔陛下……」韓爌平時絕對不是這個樣子,宦海幾十年的歷練,絕不會說出這麼結巴的話來。其結巴的程度,足見內心的矛盾。

楊改革看著自己眼前這個老人,從這個老人的眼神里,楊改革看到了很多東西,有喜悅,有無可奈何,有焦慮,有害怕,有擔憂,也有希翼,各種各樣的思緒集中的一起,想必這位老人的內心也是難以抉擇。

韓爌的話說到此時,更加的艱難,幾乎就是咬著字在說話。

「……臣,臣只想听一听陛下的心里話,陛下一定要這麼做麼?為什麼?陛下這麼做,有多大的把握?……我大明,又會走向何方?陛下又打算把大明帶向何處?……」韓爌也不知道自己阻攔皇帝是對還是錯,他也不知道任皇帝這樣做的後果,他也希望開疆拓土,也希望歷史給他以及他這個時代一個很高的評價,也害怕皇帝把大明引向深淵。內心j 勵的沖突過後,似乎還是最終下了決心。這件事,他阻攔不了皇帝,他根本沒那個能力,也無法阻止皇帝,那麼,他能做的,就是支持皇帝了,在這之前,他還想再問皇帝一次,皇帝到底要把大明帶到那里去,這一點,是韓爌最為恐懼和不安的。

氣氛一下子就僵硬起來。做臣子的以質問的口氣質問皇帝,這這個情形,有些反常了。

楊改革也沉默了許久,盡量的組織者回答韓爌的話。

半響。

「……朕一定要這麼做,至于為什麼,朕剛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大明並不是獨立在這個世界之外的,也是要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競爭的,為了活下去,為了生存,為惡進步,就必須這麼做……」

「……卿家問道朕有多到的把握,又會把我大明帶向何處……」

「……朕給的答案是,五五之數,至于說朕想把我大明帶向何處,其實,朕先前的考量,僅僅不過是不讓我大明滑入深淵,墜入地獄罷了,並不是什麼國富民強,天朝上國,功勛遠邁漢唐之類的……」楊改革簡單的做了回答。

楊改革先前的考慮,卻是不是什麼開疆拓土,並不是什麼為了天朝上國,僅僅只是為了自己不吊死在煤山,僅僅是不讓明朝滅亡,僅此而已。

幾個听眾疑hu ,不解,甚至很意外的看著皇帝,很難想象,向來深謀遠慮的皇帝,先前的設想不過是這個。

「……諸位可能覺得奇怪,朕的目的怎麼會如此簡單……」楊改革笑著解釋道,說到這個問題,楊改革自己也是充滿了苦澀,也是一把辛酸淚。

「……如今我朝看似風光無限,看似無可比擬,國富民強,百姓安康,盛世輝煌,功勛遠勝漢唐這些似乎指日可待,根本不在話下,實際,我朝一直就在地獄和深淵的門口徘徊,並沒有離地獄深淵有多遠,一個不留神,就會跌入地獄……我朝所遇之困境,比如延綿的天災、外寇;比如土地兼並,而人口膨脹到一定的程度,地養不了更多的人等等,……如果諸位把朕做的這些事看成是朕引領著我大明不斷逃離地獄的吞噬而做的,那麼,諸位就好理解了朕為什麼這樣做了,話可以說得很美好,可現實總是很殘酷和血淋淋的……,總之一句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到了此刻,我大明已經沒有了退路,若是還回到以前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條,除了社稷崩潰,華夏沉淪,沒有第二條路,所以,不管前路如何,朕都希望諸位能支持朕,為我大明開出一條路來……」楊改革道。

大道理其實早已經是說過,楊改革也不想重復說大道理了,到了此時此刻,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兩個字,支持或者不支持而已。

楊改革倒是充滿著信心。相信這些人一定能支持自己,自己布局了這麼久,若是連這個都做不到,其他什麼都是妄談。

場面又沉默下來。

不是什麼光鮮的天朝上國,也不是什麼遠邁漢唐的功績,也不是什麼國富民強,也不是盛世輝煌,而是在不斷逃離地獄的吞噬。

這個說辭,殘酷而血淋淋,震撼著人心。听眾們的眼神,更加復雜起來。

良久。

「啟稟陛下,臣明白了,陛下只管吩咐臣該如何做,臣一定按照陛下的吩咐,努力的把事情做好……」韓爌終于是徹底的想明白了,徹底的放下所有的思想包袱,準備一條路走到黑,上了皇帝的船,還想腳踏兩條船,難!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其他幾人,也跟著表態,表示自己支持這件事。

楊改革笑了。

「好,既然諸位卿家都願意幫朕,都願意支持朕,那朕就說說,接下來該怎麼辦,諸位卿家各自又該干些什麼……」楊改革見說通了眾人,就開始布置任務起來。這些事,和其他的國家大事一樣,想歸向,規劃歸規劃,真正的要施行,要真正的達到,還必須得有去執行的人,還必須得有支持得人,若是沒人支持,若是沒人去執行,即便是謀劃得再好,也不過是一紙空文罷了。

而皇帝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人,並不是超人,一天也不會有25個小時,動員和說通一批人協助支持自己做事,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一個皇帝必修的課程。

「……先說說軍事上的布置吧……,袁卿家,這個就由你來說吧……」楊改革道。說了半天,也累了,楊改革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袁崇煥。孫承宗出任九邊督師,楊改革身邊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商量戰事了,袁崇煥身為兵部尚書,很多事,倒是都搭在了袁崇煥身上。袁崇煥或許有著種種不如意,可不管怎麼說,有一點很值得楊改革看重,那就是敢想敢干,這一點,已經比絕得大多數大臣強了,而楊改革的計劃,又是那麼的讓人「大開眼界」,所以,讓袁崇煥參與和知曉,也就正常了。一個楞子遇到比他還敢異想天開的皇帝,當真是遇到知己了。

「臣領旨!」袁崇煥興奮的道,眼楮里,充滿著光芒。來到大沙盤前面,開始講解。

「……諸位大人請看,如今我朝已經打下了遼東,驅趕著東虜進入草原,該是放邊軍和皇協軍進入戰場的時候了,……」

「……以陛下的布置,少量精銳彈壓著邊軍和皇協軍進入戰場,不斷的向北,向東,可以迅速的擴大戰果,將更多的土地納入我大明的管轄,如今東虜老巢以北,以東,還有著龐大的土地,這些都是需要去佔領的,東虜西逃了,佔領這些地方,並麼有太大的壓力,此時正是時候……」袁崇煥手上的棍子,不斷的在沙盤上盤旋,將龐大的地盤劃入圈中,不斷的解說著。

「……誠如諸位看到的,如今的遼東,以海岸線為基點,實際不過是向北開發了五百里,我朝百姓,也多在離海五百里範圍之內活動,而遼東土地的潛力,遠遠沒有開發到位,按照陛下的估計,至少可以向北開發三千里……這里,也就是這里,是黑龍江,也是一條相當長的河流,有河流處,就必定適合耕種,就必定適合我大明子民定居……」

袁崇煥的聲音逐漸的j 昂起來。

「……先前這里屬于我朝的奴爾干都司管轄,日後,這里就屬于我朝直接管轄了,不再以分封,賞賜之類的名目管轄,如此,只會再次造就出一個東虜來……」袁崇煥仔細的說道。

「……此地有三千里之遙遠,差不多是三個省的地域,足以夠我大明移民很多年了,可以很好解決我朝土地兼並,人口膨脹的問題……」袁崇煥繼續慷慨的說道。

「……再往北,雖然土地不是很富庶了,但,礦產,林木等等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雖然此時用不上,但陛下交代了,也必須給兒孫霸著,絕不可給外人了……」

「……佔領的方式,還是那樣,一少量新軍精銳彈壓,控制邊軍和皇協軍去打仗,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朕插句話……」楊改革說道。

袁崇煥停下,看著皇帝。眾人也都看著皇帝。

「打下的第地盤,除了一部分作為邊軍和皇協軍的賞賜之外,其他的都歸朕,朕拿來賣掉,一補充軍費,這個實際涉及到了邊軍的變革,諸位想必也知道,我朝邊軍數十萬,戰力底下,又糜費頗多,剛好乘著這次擴張,來推動邊軍的變革,如今邊軍該改編的改編,該縮減的縮減……」楊改革說道。邊軍的變革,也一直是楊改革關注的。不過單獨的搞邊軍變革,是無法成功的,也無法做。你要縮減人員也好,還是減少編制也好,還是裁汰也好,還是其他名目也好,沒有適合的安置,沒有適合的出路,別人誰願意改變?也只有搭這種大變革的班車,才能順勢推動。

「邊軍變革?陛下,敢問這是要如何變?」韓爌不免又緊張起來。

「邊軍變革,不外乎裁汰,改編,重新定位職能,做好邊軍的安置……」楊改革簡單的說道。

「陛下又打算如何做呢?」韓爌緊追著問道。

「……重新劃分邊軍的職能,按照職業野戰軍,守備軍,後備役這三級來重新確定邊軍的人數和職能,或裁汰,或改編,裁汰下來的人員安置則借著著此擴張,將邊軍分散到更加廣闊的土地上去,即解決了邊軍生活困苦,毫無戰斗力的問題,也可以解決新開拓土地鎮守的問題……,遼人守遼土,遼土養遼人,這次邊軍加入戰場,必定會有很多功勞,必定會打下很土土地,朕必定會賞賜出去很多土地,邊軍為了自己的土地,也是要出力的……」楊改革簡單的介紹道。

韓爌抿了抿嘴,這個問題,超出了剛才說的事,屬于另外一件事了,他需要搞清楚了再決定該怎麼做。職業野戰軍,守備軍,後備役,這個劃分,這個老早就有,如今大明在關外大勝東虜的官軍,就是這樣劃分的,官軍的職責劃分得很細致,待遇好的自然要求高,怕死的自然待遇低,也算是各司其職了,以這種劃分來看的表現來看,皇帝是必然要推行這種劃分的。邊軍很可能大部分都是要被編成守備軍的,更多的要編成鄉軍後備役,打仗的,必定還是要靠野戰軍,而野戰軍,實際就是新軍。邊軍的變革,實際已經無可阻擋了,借著這次擴張將原本臃腫和困苦的邊軍好好的安置下,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陛下,臣明白了……」韓爌說道。

「嗯,袁卿家接著說……」楊改革道。

「是,臣領旨!」袁崇煥接著道。

「……此次邊軍和皇協軍加入戰場,除了以上說的,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袁崇煥繼續說道,說到這里,又看了看皇帝。

袁崇煥見皇帝沒有阻止他的意思,他又說道。

「……皇協軍和邊軍,此次還將負責挑起和林丹汗的矛盾……,若是東虜能把林丹汗驅趕出草原或者消滅,這是最好的,我朝緊隨其後消滅東虜,……當然,這有些一廂情願,以如今的情形來看,林丹汗是有意和東虜結盟的,若他們結盟最好,我朝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打他,若是不結盟,則依靠邊軍和皇協軍挑起和林丹汗的矛盾……」袁崇煥又說道。

這也算是個不小的內幕,眾人听得有些怪異。卻也沒什麼人表示異議,這都是皇帝自己操控的,到時候,絕對不是現在說得那麼直白,必定是林丹汗對不起明朝在先,明朝被迫反擊。

「……陛下,臣要說的,都說完了……」袁崇煥道。

「嗯……」楊改革點點頭,軍事上的事,差不多也就是這麼多了,生下來的,則是其他方面的事,這個倒是不需要袁崇煥來解說了。

「袁兵部說了軍事上的事,朕就說說其他方面的……」楊改革道。

「……此次戶部在這次擴張之之中,要出大力,土地的交易,戶籍的問題,稅入問題,這都是重中之重,必須協調好,爭取佔領一地,開發一地,穩住一地……在最短的時間內牢牢的把這些土地掌握在手中,如今大批的災民不斷的向京師涌來,而遼東又需要大批人員去耕種,剛剛好……」楊改革說道。

「回稟陛下,臣明白……」畢自嚴出來說道。

「此次擴張,戶部可能會很忙,可能會需要很多人手,畢卿家可多找些人手,朕再多批幾個官職,以免忙不過來。」楊改革又道,隨著戶部職權、功能的增多,銀錢稅入的增長,部門必定要擴大,楊改革也給予了一定的方便。

「臣謝陛下隆恩!」畢自嚴謝道。

「……再,朕說說農作物的事……」楊改革又道。

「……遼東那個地方寬廣,土地剛剛入手,要盡快的佔領並且有產出,必定事前要做些投入的,這個投入,朕來做,朕的設想是以抗旱救災的名義,在種子,農具等方面給予補助,朕先前也說過此類的話,不過,如今事到臨頭了,朕覺得,僅僅是農具方面的扶植,還不夠,其他方面,朕也打算一並扶植,爭取讓遼東盡快的出效益……,除了農具和種子,包括在道路,交通,教育,借貸,安全,御寒,產出交易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楊改革道。

先前,楊改革倒是說過給予農具補貼的話,不過,到了現在,楊改革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全面扶植比較好,如此,才可以盡快的讓遼東產出效益,不然,若是等遼東慢慢的自主開發,還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楊改革的想法,今年大投入,明年就有大豐收。如今乘著自己有錢,當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徹底的吞並這些土地,楊改革倒是要看看,一個甩開膀子搞擴張的大明,有誰能抵擋!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