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百八十九章 局面

明朝輕取了海州衛城,並未有什麼大動作,只是不斷的堅固戰果,以海州衛城為支撐點,不斷的將斥候戰向前延伸,不斷的將遮蔽的範圍擴大,迫使後金不得不前來進行消耗戰。

黃台吉別無他法,明朝太過于強勢,僅僅毛文龍,遼東巡撫手下的騎兵,就有四萬余,加上秦良玉滿桂手里的人馬,實力遠勝他大金。

黃台吉面對這種情況,也不得不帶領著大隊人馬前來周旋,如沒有和明朝過招的能力,明軍一旦北上,只要人馬抵近遼陽,遼陽城根本是守不住的,面對明朝的大炮攻城,黃台吉無可奈何,並沒有與之相配的抵擋辦法,更得防備明朝放熱氣球,這種死傷的經歷實在太慘痛了,黃台吉對于防守城池,實在是不抱一絲希望。

黃台吉知道,自己一切的希望,都只在如今的海州衛到遼陽之間這一段路上,如果不能將明朝大軍阻攔這一段路上,他放棄遼東,也就在所難免。

一旦明朝抵近遼陽城,他是守不住遼陽城的。而明朝一旦攻下遼陽城,再依托遼陽城進行斥候戰,也就是說,盛京就在了明朝的兵鋒之下,不但要隨時擔心明朝大舉進攻,也根本無法進行生產,他大金也是人,也是要吃東西的,吃喝拉撤也一樣不少,沒有生產,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故此,黃台吉知道,遼東的勝敗,很大程度上,都決定在海州衛到遼陽城的這一百多里之間,如果他不能阻止明朝的步伐,除了放棄盛京,別無他法了。當然,或許也可以直接和明朝死磕干淨了事…

黃台吉無可奈何,不得不率領大隊人馬,前來和明朝周旋,不管勝負,黃台吉是不得不來。

帶著大隊人馬前來,就是說,他大金和去年一樣,沒有生產,全在吃老本,西進方面的進展,也不得不放緩,這樣下去,即便明朝什麼都不做,只是和他對峙,他黃台吉也耗不起,面對龐然大物的明朝,黃台吉生出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畏懼,明朝對于大金來說,實在是太龐大了。

三宴河。

孫承宗最近的心情都不錯,輕取了海州衛,在遼東的局面,已經打開了,剩下的,就是依靠明朝強勁的實力徐徐圖之,孫承宗並不想一舉征服遼東,那樣太急進,有些冒險,對整個作戰官軍的要求實在太高,一個不慎,就會滿盤皆輸,如今明朝卻是不急于求成,只求穩健,明朝耗得起,依靠的是強勁的實力光明正大的壓倒對手。

孫承宗每天也幾乎都泡在了作戰室。

「閣老,前線秦總指揮送來的急報。」有參謀把剛剛收到的急報送到了孫承宗的手上。

孫承宗正在參詳一個作戰方案,見有前線急報,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拿起急報看起來。

看了一陣,孫承宗放心了不少。已經探明,可以證實,東虜虜酋帶著大隊人馬親自坐鎮遼陽,和大明對峙。整個東虜,除了西面仍有不小的兵力之外,其他方面都已收縮。

孫承宗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閣老」參謀們有些迫不及待的看著孫承宗,希望這位面上嚴肅,實際和藹,很樂意培養後輩的閣老能的情況。

「業已查明,東虜全面收縮,虜酋親自坐鎮遼東,和我大軍對峙,嗯,除了西面還有一些兵力」孫承宗簡單的把事情說了一下。對于這群年輕的參謀們,孫承宗是很看好的。

「喔」參謀們倒是情不自禁的發出喜悅的叫喊來。明朝用龐大的實力壓迫東虜不得不按照明朝的意圖來,做到這一步,勝利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參謀們欣喜不已,熱議起來,孫承宗也欣喜的看著這群年輕人熱議如何如何做,東虜會如何如何。

紫禁城。

楊改革也在關注著戰事的進展。參謀部已久會將各處匯集起來的消息整理,分析,然後重新分發到各處去。

楊改革更多的是關注戰事,實際,並不太對戰事有太多的指手畫腳。說實話,楊改革真正的接觸這種舉國之戰,也不過一兩年的時間,楊改革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天生的天才的統帥,更是一個普通人。

這一點,楊改革對自己有著橡醒的認識,並不覺得自己大手一揮,敵人就會灰灰湮滅,動嘴容易,做事難。

楊改革正在乾清宮里處理奏本,準備處理過了奏本,就到平台去,關注一下戰事的進展。

不過,卻有新消息提前送到乾清宮里來了。

「陛下,兵部尚書袁崇煥求見,說是有遼東孫閣老的急報。」王承恩稟報道。

「哦,見!」楊改革匆匆的在一本奏本上寫下最後幾個字,放下筆,說道。能得袁崇煥輕自送來的消息,想也是個重要的消息。

袁崇煥很快就進了暖閣。

「臣參見陛下!」袁崇煥手里拿著急報,行禮道。

「免禮,孫師傅有何急報?」楊改革道。

「回稟陛下,東虜全田孵縮,除了西面還有一此兵力之外,虜酋帶領帶隊人馬在篷概布我犬軍對峙…」袁崇煥帶著欣喜說道,說完,將手里的急報遞了上來。

楊改革有些急匆匆的翻開急報,看了起來,確實如袁崇煥所言,這信里,全面介紹了東虜最近的狀況,可以說,被明朝逼到了牆角了。

「呵呵呵,不錯,只要如此僵持下去,我大明倒是可以不戰而屈人兵了。」楊改革看完了急報,笑著說道。

「是啊!陛下,想去年東虜就基本沒有進行什麼生產,今年剛開年,更是連番大戰,幾乎將全部人力投入到戰事上來,根本無暇生產,這樣下去,東虜必定是抗不住的,依臣看,要不了多久,不是東虜冒險來攻我大明大軍,就是自動西竄進草原,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袁崇煥帶著欣喜說道。不管如何說,他如今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了,戰爭雖然不是他督師的,也不是他親自指揮的,可還是和他有著不小的關系,輸贏,對他也是很重要的。

「話是不錯,卻也要我大明這邊不要出錯才好」楊改革也是蠻高興。對于打仗,特別是對付黃台吉這種開國級別的人物,楊改革不指望明朝這邊出一個智力、統帥、領兵作戰等等方面的能力都遠超黃台吉的超級天才級別的人物,只希望明朝這邊和黃台吉對陣的統帥大將們,別和黃台吉在智力、統帥、領兵作戰方面的能力相差太遠。

楊改革不期望以統帥的個人能力去贏黃台吉,並不期望某個統帥以出奇兵的方式驚艷打贏這場戰爭,更希望的是依靠明朝強大的實力全面壓倒黃台吉,如此才是比較現實的。

縱觀整個明末,要說在智力、領兵作戰等等方面碾壓黃台吉的人物,還沒有,頂多就是和黃台吉持平的,或者略差一線的,那種希望依靠統帥的個人能力出奇兵去打敗黃台吉的事,楊改革是沒想過,也不現實,黃台吉本身就是開國一類的人物,再要碾壓他,那這個能碾壓黃台吉的人,得什麼級別?真的要有這個人了,楊改革反而做夢都會嚇醒,所做的布置和策略,基本都是圍繞依靠全面實力壓倒黃台吉而進行的,至于統帥、大將的個人能力,楊改革只希望他們能正常發揮就好,不要差黃台吉太遠就行。

「……………,陛下,前方有孫閣老坐鎮,有秦總指揮,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的,都是積年的行伍了……」袁崇煥附和道。

「嗯,說的是,希望是吧。」楊改革應了一句。統帥的個人能力不可能比對手強,那就只能在整體實力上下功夫了,以「犁,來補足,以「勢」來超越對手。

「…陛下,根據孫閣老的作戰的部署,大同方面該有所動作了。」袁崇煥又問道,作為兵部尚書,袁崇煥也是知道全盤計劃的。

「嗯,既然孫師傅說大同方面可以動作了,那就按照孫師傅說的做吧,大同方面,倒是可以做點大動作了,……遼東那邊,只怕會僵持一段時日,黃台吉怕是沒空管m ng古右翼諸部了,。」楊改革道。實際,說起來,此事孫承宗可直接下令大同方面該怎麼做,不過,還是把這個決定權放回到了楊改革這里,以示尊重,九邊督師這個官職,實在是太重了,幾乎就是將整個大明北方的精銳掌控起來,其權利實在是太大,孫承宗也要做出些姿態來。

楊改革也不打算否定孫承宗的決定,也不打算更改,孫承宗說遼東方面已經把東虜粘上了,大同方面可以動了,楊改革也就依孫承宗的。

「臣領旨……」袁崇煥道了句。

「不光是大同方面要動,薊,宣等其他方面,卿家也要多注意,多催促。各處的戰備,不可松懈,否則,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就是措手不及,就是大婁子。」楊集革又道。

「臣領旨!」袁崇煥又道。

袁崇煥得了旨意,也就走了。

楊改革本想寫信,進一步給孫承宗放權,可想想,還是算了,孫承宗把原本屬于他的職權送還到自己這里來,必定是有他的想法的,自己再放權,對孫承宗來說,未必是什麼好事。楊改革幾次下筆,都沒有寫成這封信,最後,也就放棄了。

處理了這件事,實際,今日已經不需要再去平台了。不過,楊改革又想起來大同方面的事。

楊改革不指望依靠統帥的個人能力碾壓黃台吉,所以,所有針對遼東的布置,都是以實力為先,統帥的個人能力屬于次要的地位。

但,在大同,楊改革卻不這麼認為,楊改革覺得,在大同這里,或許可以試試依靠統帥的個人能力碾壓一下那些m ng古人,一來m ng古右翼這些人里面,還沒有一個成氣候,更沒有開國級別的人物,都是泛泛之輩,所以,楊改革倒是寄希望與統帥個人的驚艷表演。

想到可以揮舞斬馬刀帶領隊伍沖殺的巡撫,楊改革就自己禁不住笑起來。遼東方面打仗,必定是枯燥,必定是平平無奇的。但這大同方面,說不準哭以驚訝一把。

再想到被軍情局滲透得跟篩子一般的m ng古右翼諸部,楊改革更是笑出聲來。

「大伴……」「大伴……」楊改革邊想邊笑。

「奴婢在。」王承恩正在外面有事,剛到門口,听見皇帝召喚,立刻進來。

「給曹化淳去信,讓他的人盡全力支持盧象升,爭取一舉把m ng古右翼諸部瓦解,去一頭我朝的麻煩。」楊改革盡力憋住自己的笑,吩咐王承恩。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應道。曹化淳主持的就是軍情局,專門負責北方的情報,滲透等等。

對于大同方面,楊改革的要求和遼東不一樣,遼東,楊改革是不催戰,也不指手畫腳,也不強加什麼要求,寬松得很,只要把黃台吉的大軍穩住就行。但大同方面,楊改革是不怎麼看得起的,有極大的把握一舉把這只什麼聯軍一舉瓦解了。

大同,邊牆之外。

如今盧象升,已經把巡撫衙門搬到了邊牆之外,在草鼻上辦公起來。

雖然剛剛開東,冰雪都沒有融化利索,可這戰火,實際從去年就燒了起來,所以,一開春,盧象升就迫不及待的進了草原。

盧象升覺得自己特別適合領兵,自己的x ng情,更像是一個領兵的大將,而不是一個文人巡撫,盧象升更喜歡哪種馬背沖殺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陪盧象升出關的,除了一萬新軍,一萬邊軍之外,還有三萬皇協軍。

剛過年,這批人馬就已經聚集齊備,開到了大同來了,人馬剛齊備,盧象升就迫不及待的出關了,盧象升急迫的想試試刀。

「報!」一名傳令騎兵急速的朝著盧象升這里跑來,盧象升也是听到喊聲,這才慢下來,不然,以他的速度,那傳令的騎兵一時半會只怕還趕不上他。

那傳令騎兵奔近了,才將身上的包裹解下來,奉給盧象升。

「大人,朝廷的急報。」那傳令騎兵跑得滿頭大汗,喘息著晃盧象升接過包袱,先查驗了封印,完好無損,這才拆開封印看起來。

「撫台」吳三桂靠近來,問道。同時靠上來的,還有年紀很大的趙率教,他如今,也被分到盧象升手下,听盧象升的指揮,趙率教對于這位年輕得離譜的巡撫,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年輕真好,他只覺得自己和這個年輕的巡撫比起來,實在是老的不像話。關于這個年輕巡撫的種種,趙率教只覺,不可思議,如今叫他在這個年輕的巡撫手下當差,趙率教也無怨無悔,當然,真正的無怨無悔之前,趙率教很想欣賞一下這位年輕巡撫揮舞著斬馬刀沖陣的「奇觀」。

「孫閣老那邊已經得手了,東虜被迫將大部人馬拉回去和秦總指揮對峙,基本是不太可能忽入草原了,倒是我等動手的好機會。」盧象升簡單的介紹著。

「撫台,這確實是好機會啊!既然已經確定把東虜的人馬牽制在遼東,那我們這邊,就可以動手了,不然,等到我等和m ng古人打到一半,被東虜摻一腳,那可就尷尬了」吳三桂立刻說道,吳三桂的年紀更小,只覺得和這位比他年紀稍長的巡撫格外談得來。所以,倒是不見外得很。

「撫台,這確實是好機會,不過,動手之前,還是得去跟曹公公說一說,此事能得曹公公的支持,必定事半功倍」趙率教插話說到。趙率教的官職,其實也蠻高,不過,受制于文人節制武人的規矩,他還得听盧象升的。當然,同時帝黨中人,盧象升又是一個不講究面子功夫,不太講究規矩的人,所以,雖然相處的時日段,卻很快就說得來,好似多年的熟人一般,趙率教很樂得和這位有著武人氣質的巡撫打交道。

「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好象是曹公公到了」盧象升說道。遠處急速接近的煙塵上,有著曹化淳的旗號。

曹化淳接到了皇帝的密令,沒有多停留,立刻奔過來找盧象升。

以前曹化淳對于皇帝把他派到這麼邊緣的地方,確實有看法的,認為皇帝是在疏遠他,這讓他很是傷心,不過,隨著他在軍情局越做越有意思,曹化淳覺得這輩子又沒白活,皇帝派給他的這個差事,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就比如,看著一個個的部落被自己滲透,被自己策反成為皇協軍,這其實是很有成就感的。特別是這次和m ng古右翼的決戰,想到自己已經策反了好幾個部落,一旦打起來,這些部落就要反水,這場決戰,實際結果已經出來了,曹化淳覺得這種在背後操控一切的感覺,更好!

當然,皇帝告訴過他,他入了這一行,就得在黑暗中行走,光榮是不屬于他的,對于這個,曹化淳又覺得是個遺憾,或許等他死了很多年之後,世人才知曉他的功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