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百五十章 推演

楊改革和孫承宗商量了一陣,算是基本擬好了這二人日後的出路。又說了一陣,這二人才到。

一陣簡短的見禮過後,楊改革開門見山的就直奔今日的主題。

「二位可知道沙盤推演?」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臣在陝西任職,雖不管軍,也算是有所耳聞,見識過一些……」洪承疇首先說道,他倒是算是地地道道的文臣,對軍事方面,可不敢隨便夸口,見皇帝問,也就如實的回答了。

「回稟陛下,臣知道一些。」盧象升也回答道。

「嗯,知道就好,今日朕得空閑,倒是想看看你們沙盤推演的能力。」楊改革直接就如此說道,要測試這兩人的軍事方面的能力了。說起來,有些突然,實際,也早早的和這兩個人打招呼了,在平台見他們兩個文臣,自然是有所指的。

洪承疇暗嘆出乎意料了,他接到皇帝召見的命令,沒少做功課,對于皇帝的喜好,做的各種事,做了很詳細的了解,功課可謂做得十足,沒想到,皇帝是打算讓他管軍,看樣子,是要讓他帶兵打仗,和他準備的功課可謂背道而馳。又慶幸,還好皇帝給了他幾天準備的時間,起碼讓他有了一些準備,不然,如果一見面就要考這方面的能力,只怕更糟。

盧象升則是一副躍躍y 試的模樣,雖然他一路上做的諸多功課也算是白費了,可絲毫沒有因為皇帝叫他對陣沙盤,日後可能帶兵而又什麼擔憂,似乎是xi ng有成竹一般,和洪承疇的模樣大不同。

「臣領旨!」

「臣領旨!」

兩個人答應道。

「這樣,你們兩人,一人做大明主帥,一人做東虜虜酋,于這沙盤上對壘,雙方的態勢和實力就以如今我大明和東虜的態勢為準……,你們二人,誰先做虜酋?誰後做虜酋?」楊改革沒給這兩人太多的接觸時間,直接就讓他們兩個人上手軍事,既然選定了他們,不懂也得懂,不懂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學習和磨合,反正就是他們了。

洪承疇和盧象升兩人對望了一眼,听皇帝的意思,每個人都要扮演一回虜酋?還得有兩盤對陣?

洪承疇實在沒什麼把握,甚是猶豫。

盧象升倒是躍躍y 試,似乎xi ng有成竹,見洪承疇半響沒說話,倒是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願意先扮演虜酋。」

洪承疇見盧象升開口先做虜酋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氣,如今這大明和東虜的態勢,可算得是形式明顯了,大明明顯的佔優勢了,他本就對軍事方面不甚了解,如果又選個東虜,只怕輸得更慘,這樣給皇帝的印象可就糟糕。

對于這二人的反應,楊改革也是看在眼里,心里不斷的給這二人做著評判,不斷的給二人打分。

「好,那二位這就各就各位吧,至于細則和規矩,以及敵我的形式,兩邊的sh 衛們會告訴兩位卿家的。」楊改革笑著揮揮手,讓兩個自己選中的人各就各位,準備沙盤推演。

「臣遵旨!」洪承疇是帶著復雜心情答應的,這實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沒料到,所有的準備都沒派上用場,皇帝居然是要他帶兵,雖然如今帶兵的前途無量,可洪承疇知道,也要自己有這個能力,也要皇帝看得上才行,如果沒能力,皇帝看不上,什麼都是白搭,皇帝自然會把你放到適合你能力的位置上,而不會因為你是帝黨就格外的照顧。

「臣遵旨!」盧象升則早已有些按捺不住了,他十分的自信,雖然他以前沒帶過兵,更沒管過軍事,可他自信自幼熟讀兵書,自幼習武,也算是半個武人,對軍事方面的事也是相當有興趣的,對這方面的了解,也算是想但豐富,如今見皇帝有意把他放在帶兵的位置上,格外的興奮,如今大明有數場大戰要打,要功成名就,忠君報國什麼的,帶兵比做文臣可更有意思。

兩人在sh 衛們的安排下,各自去了各自的房間,兩邊的sh 衛們也開始給他們講解各種對陣的細節,各種對戰的規矩,以及如今敵我雙方的態勢和情形。

雖說是推演,可實際,sh 衛們介紹敵我情形的時候,都是按照如今最新的大明和東虜的態勢進行介紹的,也就是說,這些實際都是頂級的軍事機密,一般人是絕對不可能知道的。

sh 衛們講解的越詳細,這兩人越是感覺到壓力,一邊感嘆如今東虜居然被大明壓迫到如此的境地;另外一方面,也是震驚,如果按照這些sh 衛們的話,這些就是如今實際的情況,也就是說,皇帝有意讓他們知曉這些機密,其用意更加明顯,就是希望他們帶兵,再考慮到前一段日子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兵部尚書的事,也就是說,皇帝有意從他們二人中挑選遼東巡撫,以接替即將出任兵部尚書的袁崇煥,這個y  不可謂不大。

……

推演開始了,平台也就逐漸的安靜了下來。

洪承疇和盧象升兩人,在sh 衛們講解之後,終于開始具體的對陣了。

楊改革則安靜的站在兩個房間中間,看著中間這個大沙盤,觀察兩人對陣。

這個對陣,實際是模擬的明朝進攻後金的一個情況。明朝進攻後金是必然的,也算是萬里大戰的重頭戲,也只有撼動了後金的老巢,後金才有可能西走,只有後金西走了,這萬里大戰這盤棋,才算活了。當然,楊改革現在也就是考一考這兩人的能力,暫時還不可能立刻把所有的東西告訴他們。

這是一場相當漫長的推演。雖然漫長,但楊改革也是專心的在看,一直呆在這里,沒有離去。

這一場,洪承疇作為明朝的主帥,手里有著相當的實力,可因為對軍事實在是不甚了解,有些過于謹慎,小心翼翼,步步為營,雖然是明朝進攻後金,可實則,還是在延續斥候戰,並沒有太大的動作。

倒是盧象升,雖然扮演的是東虜,可卻要活躍得多,頻頻出擊,四處搶奪物資,四處找洪承疇的破綻,試探洪承疇。

楊改革認真的看著大沙盤上面的推演,對兩人的能力又有了更多的認識,盧象升似乎是對沙盤推演很是熟捻,對軍事方面的事,似乎了解得相當得多,洪承疇倒好像是沒怎麼接觸過,倒是會犯一些常識x ng的錯誤,不過,雖然進攻的不是很得力,也至少穩住的陣腳,沒讓態勢發生逆轉,也沒有進行稀里糊涂的進攻。

楊改革再看看孫承宗,孫承宗在不住的點頭。

楊改革本想問一問孫承宗對這二人的看法,可如今雙方都在進行推演,又不方便問,怕對二人產生什麼影響,又按下心中的疑hu 。

又過了似乎不短的時間,楊改革的tu 都有些酸了,王承恩連忙給皇帝搬來椅子,讓皇帝坐在看,楊改革倒是沒坐,而是繼續站著看雙反的推演。

平台里,依舊是靜悄悄的,只是時不時的有裁判評判的聲音。

到了此時,大戰終于是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了,洪承疇是進攻方,是不得不進攻,雖然他還很不熟這方面的東西,依舊是小錯不斷,損失不斷,但大局上,還是壓得很穩,並沒有傷筋動骨。

盧象升則相當的活躍,用兵也是非常的大膽,並沒什麼拘束,給了洪承疇相當大的壓力,大有將局勢逆轉的態勢。不過,如今不說局勢,就是裁判也不會輕易的承認局勢能逆轉,所以,盡管盧象升打得像模像樣,但要說逆轉局勢,還是差了點。

又過了好一陣,雙方終于進入決戰,洪承儲借助明朝龐大的實力,以及源源不斷的各種補給,在損失慘重之後,終于是攻克了東虜的老巢。

戰事似乎是洪承疇贏了。

不過,二人從兩邊房間出來的時候,顯然這個結果並不能說明什麼。洪承儲如同水里撈出來的一把,渾身都濕透了,滿身的疲憊。

而盧象升則不一樣的多,似乎更是躍躍y 試,更充滿著戰斗力,精力更加旺盛。

「啟稟陛下,臣輸了。」出來之後,洪承疇就很干脆的承認自己輸了,雖然他攻克了東虜老巢,貌似贏了,可實際,卻頂多算是個平手,或者頂多是個慘勝。他所扮演的明朝方面,損失之大就不說了,盧象升的老巢雖然沒了,可人馬卻還在,還有相當的戰斗力,可以說是沒有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里之所以判盧象升敗,那倒是和規則有關,勝負的規則定的是以攻克東虜老巢。

看著渾身濕透的洪承疇,楊改革還是很滿意的,頭一次接觸,能做到這個水準,也算是不錯了,雖然犯了很多小錯,過于謹慎,損失有點嚴重,消耗得有點嚴重,可也沒犯自大的錯誤,沒有做出各種「不可思議」的行動。

「呵呵呵,卿家能做到這個水準,已經很不錯了,已經超出朕的期望了,不錯!雖然消耗嚴重了些,損失大了些,可畢竟是成功了,卿家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大局觀相當不錯,戰術上有缺陷,能在大局上做補充,也算是難得……」楊改革如今也算是個推演的專家,倒是給出了評價。

「謝陛下夸贊,臣實在愧不敢當。」洪承疇有些疲憊的答應著,這場推演,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sh 衛們告訴他,這雙方的態勢,雙方的情形都是真實的,包括各支部對的人名和戰力,都是相應的,也就是說,如今他操縱的實則是眾多人的生死,頭一次站在如此的高度決定眾多人的生死,還有很多是他熟悉的人名,這種心理上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看著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很多不該死的人慘死,這壓力實在夠大。想著自己將一手好棋局下成這般模樣,實在是慚愧,如果不是靠著規則獲勝,誰勝誰負,還難說,如果這些都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他差不多葬送了大明朝這麼長時間努力扭轉的局面,辜負了皇帝對他的期望。

「呵呵呵……,卿家不用太謙虛,這個評價,卿家還是當得起的。」楊改革肯定了洪承疇的能力。

「沒想到,盧卿家卻也是這沙盤推演的高手,朕看盧卿家的攻守,似乎對這沙盤推演極為熟捻?對著排兵布陣也相當熟悉?」楊改革評判過了洪承疇,又開始評判盧象升。

「回稟陛下,臣自幼習武,從小對兵書就比較感興趣,除了讀書,也時常鑽研這方面的事,期望著有一天能忠君報國,報效沙場……」盧象升似乎是余興未消,整個人都是神采奕奕的。

「哦,是嗎?難怪卿家有如此表現,……自幼習武?朕可還沒看出來,卿家是習武之人?朕看卿家這模樣,可不像是習武的人啊!」楊改革笑著說道,說實話,楊改革也不相信,這個白皙而消瘦的書生模樣,還是習武之人,按楊改革的理解,盧象升就屬于那種沒二兩肉的人。

「回稟陛下,臣生來就有異稟,雖然消瘦,可卻有大力,故自幼習武。」盧象升回答道。

「哦?呵呵呵,可真的有此事?」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確有其事。」盧象升答應道。

「嗯,下次有機會了,朕倒是要看看卿家是不是說的真的,今日就算了,今日這時辰也不早了……」楊改革本想當場試試盧象升有沒有武功,但看看天s ,知道去不成了,今日這場推演,雖然是留給了兩個人相當常的時間,可一場推演下來,還是消耗了太長的時間,這一場推演完了,已經連第二場推演的時間都沒有了,也只能明天再進行第二場推演了,這去校場檢驗盧象升的武功,也肯定是去不成了。

「臣遵命!」盧象升答應道。

「……今日盧卿家的表現,相當的不錯,能將東虜在逆境之下推演到如此的程度,也算是相當的了不起了,超出了朕的預期,著實不俗……」楊改革繼續給盧象升下評價。

「謝陛下夸贊!」盧象升謙虛。

「本來,朕今日是打算讓兩位卿家各自扮演一回敵我的,可惜,時辰也不早了,這推演,也就改在明日吧,今日兩位卿家回去,好好的休息一番,明日再繼續,今日的得失,兩位也可多琢磨……」楊改革評判了兩個人的表現,就讓兩人回去,明日繼續了,對兩個人的培養和訓練,已經正式開始了,「隊友」既然已經選定,那自然就要把他們當「隊友」來對待,楊改革可不想再出現「豬一般的隊友」。

洪承疇驚訝得很,本以為今日這場推演對抗就是決定他們二人之間誰出任遼東巡撫的,本以為自己表現得差,會被淘汰的沒料到,皇帝居然讓他回去好好休息,檢討得失,明日再戰,那就是說,他還有機會?洪承疇現在搞不明白皇帝的用意了。十分的疑hu ,看向皇帝的眼神,更覺得皇帝高深莫測。

盧象升也有些意外,明日再戰?皇帝的用意?看樣子,皇帝似乎不是要用推演來決定什麼事,而是有意讓他們知道很多事,而是有意讓他們參與一些事,比如,如果是普通的推演,就沒必要告訴他這些大明和東虜的真實數據,這些可都是絕妙的機密,他一個正四品的知府,那里有資格知道這些?不過,疑hu 歸疑hu ,盧象升的斗志卻是更加旺盛了,要說沙場和官場,他更願意面對沙場。

「臣遵旨!」

「臣遵旨!」

兩個人答應道。

「對了,今日之事,涉及機密,其內容絕不可外傳,包括你們推演的過程,絕不可向外人提起,朕要鄭重的提醒二位,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楊改革又說道,交代兩人保密。

兩人更加驚異!這果然是機密,不是sh 衛們隨口說說那麼簡單,皇帝的目的,更是讓兩人莫名驚訝。

「臣遵旨!」

「臣遵旨!」

兩人有答應道,這回,心情則更加復雜了。

「好了,今日也晚了,朕也就不留二位卿家了,二位卿家早早回去,早早歇息吧。」楊改革笑著說道。

「臣遵旨!臣告退……」兩個人又行禮,這才懷著復雜的心情退下去。

待二人走了。楊改革又才問孫承宗。

「孫師傅,此二人的表現如何,孫師傅如何看。」楊改革終于是有個機會問孫承宗的看法了,剛才一直憋著。

「回稟陛下,此二人倒是都是可造之才,盧知府天賦異秉,又熟知行軍打仗之事,又年輕,還是進士出身,這似乎就是天生帶兵之人,更難得的是有赤誠之心,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孫承宗說道盧象升的時候,算是給了相當高的評價,很少見孫承宗如此稱贊一個人。

楊改革不住的點頭,如果盧象升會武功,力氣大說的是真的,那可真的就是天生的武將料了,雖然如今明朝使用火器逐漸佔了主導地位,可一定的體力和勇力,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現在還沒到純火器時代。再加上他進士出身的身份,這帶兵,那可是妥妥的。更重要的,這家伙年輕得過分,不到三十歲,有培養和改造的潛力,日後大明朝南征北戰,正需要這些「年輕人」。

「……至于洪參政,也還算年輕,雖然于行伍之事頗為生疏,卻勝在冷靜,對于大局的把握做得不錯,也因為冷靜,殺伐也十分果敢,有幾分手段,如果說眼光,可能還在盧知府之上,如能多培養,日後也不失是一方統帥……」孫承宗繼續評價道,評價道洪承疇的時候,顯然不如評價盧象升時候的那般樂觀,太冷靜了有時候也不是好事,心思多了就失去了「純」,有時候可是會致命的。

「嗯……」楊改革嗯了聲,這此推演,確實將兩人很多東西都逼了出來,本x ng這個東西,有時候是很難掩藏的,在很多情況下,本x ng這個東西會顯l 無遺,楊改革覺得自己這次讓兩人做這個推演,還是沒做錯的,清晰的看到了兩人的本x ng。

「……呵呵呵,現在孫師傅又覺得,把他們二人擺在什麼位置比較好呢?」楊改革又問道,見孫承宗似乎頗有一些憂慮,就問道。

「這……」這回,輪到孫承宗為難了,先前孫承宗說的是把洪承疇放在遼東巡撫的位置上,可見了兩人在「戰場上」的表現,孫承宗也為難了。

見孫承宗也為難,楊改革又笑了一陣,這個難題,孫承宗遇到也會頭疼。

「呵呵呵,還是看看明日的推演再說吧,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呵呵呵……」楊改革笑了起來。

孫承宗t ng郁悶的。

……

回到驛館。

洪承疇渾身濕透的衣衫已經干了,一路上,洪承疇都在思索今日的遭遇,思考著對策,思考著皇帝的用意。

匆匆用過飯食之後,又以一熱水洗澡。

待洗過之後,又換上干爽的衣裳,于房間里點上香,在台前盤tu 靜坐,進一步的靜下心來思考今日的一切,今日的這一切,對他來說震撼實在是太大了,這人生的前途,估m ,也就在這幾日了,雖然表面上洪承疇依舊是平靜,可這內心,實則已經是浪濤翻天了。

靜心片刻之後,又睜開眼楮,將幾個茶杯各自擺放,看了幾眼,又閉上眼楮繼續靜坐,時而又睜開眼楮,將一個茶杯向前推進一些,繼而又閉上眼楮,如此反復,直到將茶杯推下桌子。

……

盧象升則是意氣風發的多。

回了驛館,吃過晚飯,天s 已經黑了,換洗過後,又拿起書來讀,不過,顯然,今日的一切,給他的震撼實在太大,人生之風雲變幻,只怕是要從此刻開啟了。

看了一陣書,顯然看不進去,今日之事又無法和外人分享,內心之j 動,實在難以平息。走到院子里,又練了幾路套路,才算是好一些。

……

翌日。

楊改革早早的就起 ng了,昨日看洪承疇和盧象升推演比賽,tu 站得有點疼,到了晚上,居然有些酸,楊改革感慨,這皇帝的生活,確實和宅男不相上下,有空了,還是得多鍛煉一體才行。

楊改革所謂的早早的起 ng,其實,也就比往日早一些而已,要和以前的皇帝比,那還遠遠不夠看,以往的皇帝,半夜三更就得起 ng了。

楊改革起 ng起 ng之後,扯著呵欠感慨該鍛煉一體了,發了一通的感慨,已經是洗漱完畢,一個精神奕奕的皇帝又回來了。

「大伴,朕要先看洪盧二位卿家推演,如沒什麼重要的事,就都放在後面吧。」楊改革說道,昨打算看兩場推演的,可實際一場推演下來,耗費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今日楊改革不得不提前準備了。

「回稟陛下,今日有衍聖公求見。」王承恩連忙稟報,衍聖公的份量顯然夠大,皇帝一說,王承恩立刻把這事稟報上來。

「哦,衍聖公?……」楊改革嘀咕了,這家伙來找自己干嗎?有什麼事?這家伙對儒家經典的新解,在士林,算是掀起了軒然,同樣的字,卻能有不同的解釋,而且是完全相反的解釋,這種結果,讓更多的儒家弟子產生了疑hu ,這士林讀書人之間的爭論,則更加j 烈,這數日的邸報上,都是長篇累牘的進行這方面辯論的。

「……莫不是這家伙受不了壓力,要抽tu ?」楊改革又自己嘀咕著猜測道,如果這點壓力這家伙就抽tu ,楊改革可不會給什麼好臉s 的。

改革嘀咕了一陣,還是要見的。

「奴婢遵旨!」王承恩連忙答應道。

……

乾清宮暖閣。

楊改革在這里召見衍聖公孔胤植。

「臣叩見陛下。」衍聖公孔胤植依舊是工工整整的叩頭,依舊是一絲不苟。

「卿家免禮,快快請起。」楊改革看了看孔胤植的臉s ,有些憂慮,卻沒有太大的異常,應該不是來抽tu 的,楊改革算是松了口氣,連忙把人叫起來。

「謝陛下隆恩。」孔胤植依舊是工工整整的起來。

「卿家今日來見朕,可是有事?」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臣……」孔胤植的話說了半截,下半截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頗為為難。

「卿家可是有什麼為難的事?」楊改革看這孔胤植為難的樣子,問道。

「回稟陛下,臣心中,……心中有疑hu ,……」孔胤植有些結巴的說道。

「疑hu ?什麼疑hu ?」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實則,……實則也不是什麼疑hu ,只是臣解了儒家經典之後,難免有人要向臣討教,又難免要涉及讀書教育之爭,臣……,臣心中實在彷徨,實在是m hu 得很,還請陛下救臣……」孔胤植面對皇帝,就覺得皇帝有一股無邊無際的壓力,本想把話說得委婉一些,可話到半截,還是覺得把自己內心的事直接說出來比較好。

「哦,是這樣啊!」楊改革釋然了,原來是這事,大概這家伙也參與到辯論中去了,大概也給很多問題給問住了,那個讀書的事,確實是個問題,沒有一個好的解釋,是爭論不出一個結論的,越爭論,對儒家的反思也就越厲害,向來這位衍聖公也對儒家反思到一定程度了,楊改革心里,暗自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卿家可是要問,這讀書教育的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吧?是不是還想問,到底該怎麼做才對?應該如何應付別人的疑問是嗎?」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臣心中彷徨,y 為陛下辦事,可卻怕臣才疏學淺,誤了陛下的事,還請陛下賜下教誨……」衍聖公孔胤植是相當誠懇的說道。

听了孔胤植如此說,楊改革倒是笑了,不是這家伙要抽tu ,而是這家伙來討要「秘籍」來了,是來問自己討要下一步的方陣了。

「……這個事嘛,……其實,還是要卿家自己悟透了才行的。」楊改革想了一陣,開始忽悠孔胤植了。說實話,此時就對這個事下定論,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此時會一直引起人們對儒家的思考,這樣有利于自己操作,如果自己此時就急著給這件事下結論,很可能會形成一種蓋棺定論的結果,眾人可能不會再對這件事持續的熱議了,和自己的初衷有悖。但又不能不著點說辭打法孔胤植,楊改革也只有忽悠了。

「臣聆听陛下的教誨。」孔胤植是相當真誠的說道,他如今是一門心思的按照皇帝的意思去辦事,皇帝給他的壓力和形象,實在是太高、太大、太無邊無際了,在孔胤植眼里,皇帝就是萬能的,他要做孔家的第二個聖人,就靠皇帝了。如今入了局,已經是局中人了。

「這個嘛,卿家以為,讀書是好事還是壞事?」楊改革腦筋急轉彎,開始忽悠。

「回稟陛下,當然是好事,教書育人,一直是先祖的教誨。」孔胤植連忙說道,這個是孔聖人的基本觀念,是如論如何,也不可以否認的,孔胤植一口就答出來了。

「那卿家覺得,讀書的人多了是好事還是壞事?」楊改革腦筋急轉彎,又問道。

「這……自然……」孔胤植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這就是他為難的問題,如今皇帝又拿來問他了。按理說,應該很肯定的回答是好事,可實際,讀書的人越多,這給讀書人的好處就自然越來越薄,如果天下人都讀書,那給讀書人的好處咋辦?那特權又咋辦?都讀書了,憑什麼又看不起其他幾民?等等問題……

「……回稟陛下,臣愚鈍……,還請陛下開解。」衍聖公孔胤植只能低著腦袋向皇帝求教。

「嗯,這個對錯暫且不論,卿家可考慮過一個讀書人需要多少人供養的問題?」楊改革繼續忽悠。

「回稟陛下,臣參研的不甚詳細,不過,我朝向來有依靠家中幾畝薄田供養讀書而成為朝廷大員的事,想來應該不需要太多人供養,臣覺得,供養一人讀書,大概有得幾畝薄田也就差不多了。」孔胤植想了想說道。

「幾畝?」楊改革問道。

「這……」孔胤植又答不上來了。

「朕也听說過,往往有一村,一族之人供一人讀書,期望讀書有成之後能庇護全村全族的,卿家可听說過此事?」楊改革道。

「回稟陛下,听說過。」孔胤植連忙答應道。

「嗯,卿家說的幾畝薄田,朕說的一村,一族之人供養讀書人的事,實則,就是想說明,讀書的事,還和一個東西有關,理解了這個東西,才能更好的理解讀書教育的事……」楊改革算是漫天的忽悠了。

「回稟陛下,臣不解,還請陛下解胤植誠心的問道。

「這個東西,卿家可以理解為供養力……」楊改革想了想,繼續自己的忽悠。

「供養力?陛下,敢問何為供養力?」孔胤植如同愛問的小學生一般,繼續問道。

「這供養力嘛,就是剛才卿家說的,幾畝薄田供養一個人讀書的事,也是朕說的,一村,一族之人供養人讀書的事,……說得簡單一點,讀書人自己並不種田,那吃的又從何而來?所以說,這供養力,就是指,幾個農人種田能養活一個月兌產的讀書人,或者幾畝田,幾畝地能養活一個月兌產的讀書人,考慮清楚了這個問題,相信卿家必定能翻然大悟的……」楊改革繼續忽悠了,這說的還是一個生產力的問題,不過此時,顯然不能用生產力來教育孔胤植。

「啊!……」孔胤植啊出了聲,皇帝給的解釋,實在有點新奇,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問題,確實是少見。

「……陛下的意思是說,以如今天下人的供養力,更本不可能養得起天下人都讀書?」孔胤植第一個就是想到了這個,顯然,大家都讀書了,誰去種地?自然得數畝地或者一村人,或者一族人供養一人或者幾人比較靠譜。

「再想想……」楊改革也不打算解釋得太清楚,按照馬克思的理論來解釋如今明朝的事,實際是可以解釋得清清楚楚的,關于讀書的這場爭執,實際更可以解釋得清清楚楚,可楊改革顯然不會讓這事就這樣解釋清楚。也不準備這樣快讓「馬克思」降臨這個世界。

「……陛下的意思是人人都讀書,人人都種地?……」孔胤植前一刻腦子里還想的是很多人供養一個人讀書,可皇帝叫他再想,他立刻想到了大家自己種地,自己供養自己讀書的事來,也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到天下人人有書讀。當然,這話一說出來,孔胤植的腦袋就更加漿糊了,問題好像又回到以前了,讀書人的優待,特權,好處直接就沒了,直接就要自己種地了……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