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卷 第八卷第四十九章 三面埋伏(上)

第八卷第四十九章三面埋伏(上)

諸葛亮在關隘下倒下了萬余人馬,但是愣是沒有在這關隘上守住一個缺口,每次費勁千辛萬苦打開的缺口都被不怕死的曹軍頂住。黃忠親自率領部曲上城攻擊,愣是被張頜所部擊退,就連黃忠也身披數創,暫時失去了戰斗力。加上諸葛亮又收到消息,曹鑠大破陸遜,業已平定江東。如果再在這里糾纏下去,曹軍隨時可以從東面進入益州,如果自己的部隊再在這里被張頜所部黏住了,那益州可就保不住了。看來必須要撤軍了

撤軍可是一個大學問,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決的簡單問題。什麼時候撤退,該如何撤退,留下誰斷後,撤到哪里比較合適,沿路百姓是否要撤離,必須固守哪座城池,原有的輜重運輸線路如何更改……等等等等,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有法正輔佐,但是諸葛亮還是忙得焦頭爛額。光听關隘上曹軍的歡呼聲就可以知道,曹軍一定也得知了拿下江東的消息。張頜是個機靈人,他肯定會猜到蜀軍將要撤退,也必將會展開追擊。現在黃忠雖然勉強能夠作戰,但是畢竟是身受數創,諸葛亮也舍不得讓他再受累,可是自己帳下偏偏也沒有能拿出手的大將,實在是郁悶啊。

諸葛亮左思右想,下令兩日後全軍撤退。首先撤走老弱部隊,然後是傷兵及部分主力,最後是這兩天參與攻擊的前軍。這兩日內,士兵要蒸好沿路吃的窩窩頭,準備好飲水,免得行軍途中再左右奔波。既然那張頜能夠猜到蜀軍撤退,那諸葛亮也就不再掩飾,大張旗鼓地開始撤離老弱士卒及部分傷病員。

張頜就站在城牆之上,用曹休走前留下的水晶望遠鏡仔細觀察。曹休已經接到曹鑠的命令,讓他率部立即趕赴江東,幫助正規部隊控制當地情況。而曹鑠雖然將大多數部隊留下鎮守江東、江南,卻也將親自帶領五千精銳,並將在中原接收萬余新兵一起趕往漢中,與諸葛亮爭鋒。

張頜沉思一下,對眾人說道︰「諸葛孔明很是謹慎,他雖然撤退了部分士兵,但那些本來就是雜魚,不可能再投入戰斗之中,對于目前的戰局也沒有多少影響。即使主動出擊試探,咱們也不能判斷他何時全軍撤退。」

他的參謀們再輿圖上推敲一二,對張頜說道︰「將軍,我們一直建議再派出一直千余人馬,對諸葛亮進行日夜不停的騷擾作戰。諸葛亮只要撤離,部隊肯定能夠發現異常,咱們也能夠即使追擊。」

張頜想了想卻搖了搖頭,「這兩天攻防戰咱們倒下了三千士兵,現在城上不過只有五千人而已。還要留下兩千士兵防備敵軍的回馬槍,咱們一次投入的部隊只有三千人而已。如果再從中抽出一千部隊來進行試探,那等咱們正式進攻諸葛亮的時候,力量就不充足了。我的意見是一會等天色深了,派出幾十名士兵攜帶號角出城,命令他們躲在死尸堆里偵察敵情。等到諸葛亮一撤軍,這些士兵就可以吹響號角示警。」

眾人一听倒是也很有道理,于是你一言我一語,將這個計策完善起來。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關門處悄悄閃來一條小縫,四名士兵穿著黑色軍裝從城門洞里閃了出來,偷偷往城下跑去。等了片刻,發現蜀軍方面並沒有異常,于是十余名曹軍士兵從那城門洞里魚貫而出,分成幾小組,奔著蜀軍大營方向偷偷模了過去。

此時,諸葛亮也在分配任務,他對眾將說道︰「我估計明日咱們撤退的時候張頜一定會派兵追擊,咱們必須將這些追兵打算,才能夠安全撤退。我建議黃忠將軍率領三千士兵擔任第一次斷後任務,等敵軍追上後,漢升將軍可以施展大刀,將他們擊退。而張翼、卓膺兩位將軍可以擔任第二次斷後任務,斬斷那張頜的痴心妄想。」

黃忠對諸葛亮問道︰「主公何必如此麻煩,那張頜雖然狡詐,我黃漢升也要一刀將他斬殺」

諸葛亮搖頭笑道︰「我毫不懷疑漢升將軍的勇武,只是這張頜狡詐異常,肯定不會一次投入全部部隊,所以我才要將軍您擔任第一波斷後部隊,將他打怕,讓他不得不糾結所有部隊進行第二次突襲。張翼、卓膺兩位將軍雖然武力可能弱于張頜,但是兩人合作一定能抵擋住曹軍的進攻。這時我再與孝直率軍殺回,這樣一來,一定能給張頜以重創」

眾將領命,諸葛亮又單獨留下法正,對他說道︰「孝直,這張頜不是易于之輩,曹軍既然已經拿下江東,那就沒必要再在南方保持大量軍隊,最近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開始陸續調兵前來。我擔心曹軍漢中郡的部隊已經開始向南移動,說不定他們的援兵就在路上。我雖然布下了兩路斷後人馬,但是還不能放心,還要麻煩孝直帶領三千精銳為我軍悄悄斷後。如果張頜不來,那倒也罷,如果他來了,咱們一定要將他留下,我麾下實在是缺乏他這樣的大將啊」

法正對諸葛亮拱手說道︰「主公放心就是,咱們布下這三面埋伏肯定能夠生擒這張頜,孝直在這里預先恭喜主公再獲大將了。」

諸葛亮得意地笑了一笑,然後雙手被在身後,興沖沖地去看部隊的準備情況。法正卻輕輕嘆了口氣,主公,不是我想打擊你。人家張頜在曹軍中地位也不低,而且家族頗為興盛,恐怕不會投降于你的。就算是他虛與委蛇,日後您能夠相信他的忠誠嗎?

兩天後,諸葛亮前軍開始撤退,早有埋伏在附近的斥候報于張頜。張頜笑著說道︰「這諸葛亮肯定是得知我大軍攻佔江東的消息,提前開溜了。也罷來也不往非君子,咱們就禮送他一路。」

正在此時,有人飛報張頜︰「稟告將軍,劉延將軍率領三千士兵前來助戰。」

張頜大喜,連忙出府迎接,他和劉延的寒暄話還沒有說完,就听遠處有人大笑一聲︰「乂將軍,俺王雙來也。」

听到他的聲音後,張頜和劉延更是高興,原來這王雙乃是曹鑠手下的親信將領,與張頜、劉延的關系非常好。這次曹鑠領軍平定江東後,準備進攻益州。為了快速調兵,曹鑠決定讓王雙、劉延各帶三千人馬前往漢中,自己再從江東調集部隊填補兩人離去後的空額。

得到這六千人馬相助,張頜的底氣更足,他對劉延、王雙說道︰「兩位將軍,諸葛亮現在只有三萬人馬,正在撤離之中。我本來打算追擊,只是手中只有三千士兵,略有些單薄。既然兩位將軍到了,咱們就有了九千人馬,只要謀劃得當,肯定能夠將諸葛亮一舉消滅」

張頜說得興起,也不請那劉延、王雙入府,只是從懷中取出輿圖來,攤在地上,指于劉延、王雙︰「兩位將軍請看,我听說那諸葛亮謹小慎微,必定會留下斷後人馬,此時他營中戰力最強的當為老將黃忠,我想請王雙將軍率領三千人馬先行追擊,等到追到諸葛亮以後,王雙將軍可與黃忠廝殺一二,然後退下。

等黃忠所部撤退後,我再請劉延將軍予以追殺,主力隨時待命。如果諸葛亮沒有防備,那咱們就全軍壓上,將他斷後部隊擊潰,然後餃尾追擊。如果諸葛亮有所防備,那劉延將軍在追殺片刻後也可撤回。這樣一來,已是黎明時分,敵軍人困馬乏,正是我軍沖殺的最佳時節,咱們全軍壓上,第三次追擊諸葛亮,定能夠一舉成功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如何?」

劉延、王雙皆沒有異議,王雙對張頜說道︰「乂將軍,俺王雙別的沒有,力氣倒有一把,來這里就是听你的指揮打仗的,沒二話」

張頜連連遜謝,現在也不是客氣的時候,他就立即安排士兵為劉延、王雙所部提供飲食,讓他們稍事休息。反正諸葛亮所部現在剛剛撤退,警惕性還是很高的時候,還是再等等吧。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只不過這相約的不是情人,而是仇敵王雙吃飽喝足,帶著三千士兵就追了上去。張頜早就跟他交代過,謹慎的諸葛亮必有伏兵,所以王雙的追擊不能夠太迅速,免得反落進諸葛亮的包圍圈中。

等他率部翻過眼前的一座小山丘,就看見老將黃忠帶領三千士兵列下陣來,正在等候著王雙的大駕。王雙笑著喊道︰「漢升將軍,咱們也算是舊識了,現在我軍統一江東、江南,又拿下了漢中,你這喪家之犬怎麼還陰魂不散啊?」

王雙知道自己與黃忠的戰力差不多,人家的經驗還更老道一些,所以希望能夠用言語挑撥他一下,影響他的戰斗力。

他的話果然起了一些作用,正在捋須長笑的黃忠愣是被氣得揪下幾根胡子來。黃忠也大聲說道︰「無那王雙,中了我家主公計也,還不束手就擒?」黃忠一邊說著,一邊催動戰馬沖了過來。

王雙也不示弱,立即命令全軍進攻,揮舞著自己的大刀就沖了上去。兩個人的兵器重重地撞擊在一起,發出「 」的一聲巨響,胯下戰馬被這力道所震懾,全都後退兩步。

黃忠、王雙大笑一聲︰「痛快」兩人再次揮舞著大刀,站到了一起。過去曹軍征伐漢中時,兩人也曾經交過手,對彼此的底牌都很了解,黃忠固然有著神射的美名,可王雙也能夠開兩石鐵胎弓,更使得一手好暗器流星錘。彼此防備之下,兩個人也只好用刀法一決勝負。

別看人家黃忠年齡大,但是氣力著實不小,而且他這次帶來的三千精銳都是久經訓練之師,絲毫不遜于曹軍。所以黃忠這次也放下心來,與那王雙盡情廝殺。

兩個人打了五六十個會合,不分勝負。黃忠畢竟有些老了,氣力有所不及,所謂拳怕少壯正是這個道理。他環顧四周,雖然曹軍還沒有徹底落入包圍中,但是自己這邊卻也撐不下去了,于是長嘯一聲,大聲喊道︰「王雙,你中了我家主公計了」

听到他的嘯聲,諸葛亮的後軍紛紛沖了過來,王雙這時也是手臂酸麻,配合地慘叫一聲,帶著手下就沖了回去。此時曹軍並沒有陷得太深,在王雙的率領下,迅速撤開。黃忠也不追擊,氣喘吁吁地帶著部隊繼續行軍,並派人向諸葛亮報道︰「主公判斷的甚是,那王雙並沒有奮力廝殺,很可能是受那張頜指使,必定會有第二次追擊。」

法正笑著向諸葛亮恭喜道︰「主公,這張頜有勇有謀,將來必是主公一大臂助啊」

諸葛亮笑著說道︰「即使如此,還要多多麻煩張翼、卓膺兩位將軍,你們二人各帶三千人馬,掩飾行蹤。等到張頜率軍進攻我軍後軍時,你們再突然殺出,將他一舉全殲」

兩人領命,帶著手下前去準備。

這時王雙已經退回,所部折損不過四五百人,張頜對劉延說道︰「這次還要勞煩劉將軍了。」

劉延笑道︰「有什麼勞煩不勞煩的,還借你乂將軍將旗一用。」為了迷惑諸葛亮所部,劉延這次特意打著張頜的旗幟前去追擊,很快他就發現了諸葛亮的後軍。見敵人雖有防備,但是士兵卻毫無戰意、昏昏欲睡。劉延大喜,大聲喊道︰「兒郎們,隨我廝殺」

劉延手下的這三千人,都是出身于草原和遼東的謀反部落,被古爾丹大軍擊敗後,家人被貶為奴隸,至于這些青壯士兵曹軍覺得殺了有些可惜,就以其家人為質,命令他們繼續替曹軍廝殺,憑借戰功為家人贖罪。反正這些人的父母妻兒都在曹軍的掌控之中,而且他們人數不多,曹軍並不擔心他們造反。

三千人听到劉延命令,悶不做聲,奮力向前殺去。在後軍中觀戰的諸葛亮、法正等人看到張頜旗幟、加上這些奮力沖殺的士卒,認定是張頜的主力部隊,于是連忙命令張翼、卓膺前來圍剿,曹軍頓時陷入苦戰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