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卷 第八卷第七章 黃忠賭斗孟達

第八卷第七章黃忠賭斗孟達

話說孟達逼著蜀軍衛士誘開涪水關城門,乘機搶佔各處要害。不久,諸葛亮率領主力進入涪水關。守軍群龍無首,最後只好棄械投降,涪水關從此落入諸葛亮手中。諸葛亮依照先前的約定,對于領路的衛士們大加封賞,又向投降的士卒發放餉錢,收買人心。蜀兵看到諸葛亮軍容鼎盛,加上又發下大筆財物,許多人心動起來,紛紛報名參加諸葛亮的軍隊,諸葛亮便趁機將部隊擴編為三萬人(原有兩萬老弱士兵正在屯田,未參加此次戰斗)。

同時,諸葛亮向劉璋送去書信︰表示楊懷、高沛試圖行刺于我,自己之所以佔領涪水關是迫于無奈,同時按照先前所約定的表奏劉璋為行鎮西大將軍,兼益州牧。同時暗示劉璋履行在涪城的約定,表奏自己為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

劉璋見了諸葛亮的書信,勃然大怒。他召見文武群臣,對黃權、張松深表歉意,並追贈王累之子官職(王累在諸葛亮出發時被斬殺祭旗)。劉璋嘆息道︰「只恨當初未听從公衡(黃權之字)、永年(張松之字)之諫,以致有今日之禍」

這時從事鄭度上前諫道︰「主公不必驚慌。想那諸葛亮孤軍深入,精銳士卒只有萬余人,剩余部眾全是以武力裹挾,士氣低落。尤其是那諸葛亮雖然實行軍屯,卻遠遠未到收獲的時節,現在他部隊的糧秣輜重全是憑借劫掠。針對這樣的弱點,我們只要堅壁清野,把巴西郡、梓潼縣一帶的人民,全部強行遷移到涪江以西,並將當地倉庫存糧及田野莊稼,全部放火燒毀加高加厚所有的城牆堡壘,挖深挖寬所有的壕溝,靜待情況變化。那諸葛亮搶不到糧食,得不到補給,不出一百天,部隊就會崩潰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再出兵追擊,定能夠生擒諸葛亮,為王累報仇雪恨」

劉璋听得不由得皺緊了眉頭,這樣一來,雖然能夠有可能消滅諸葛亮所部,但是百姓也要蒙受巨大的損失,不僅失去家業,還可能在遷徙途中丟了性命。如果是一般的梟雄,肯定會采用這個方案。但是劉璋別的才能沒有,愛民卻是他的本能。他嘆息良久,還是拒絕道︰「先生所言甚是,不過作為州牧,我只听說過抵抗敵人,安撫人民;沒听說過迫害百姓,躲避敵人的先生,也許我會因為不听從你的建議而失敗,但是我卻為了保全那片人民而高興。」

(諸葛亮後來听說此事,他嚇得滿頭大汗,對法正說道︰「若季玉听從此策,我幾死無葬身之地季玉心念百姓,我若擒之,必善待之。」)

黃權倒是非常贊同鄭度的進諫,但是他也了解劉璋的脾氣,知道劉璋不會采用此策。黃權只能退而求其次,對劉璋進諫道︰「主公可以連夜派遣部隊屯于雒縣,堵住這條咽喉要道。那諸葛亮即使有精兵良將,也不能通過。」

劉璋這次倒是听從了黃權的意見,命令劉率泠苞、張任、鄧賢等將,點起五萬大軍,星夜趕往雒縣,以抗拒諸葛亮的大軍。很快,劉等人就來到了雒縣,分調人馬,把守住各處隘口。

劉對眾將說道︰「這雒縣乃是成都之保障,如果有失則成都難保。我們不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雒縣的城防上,必須從外圍開始一點點消耗諸葛亮的實力,讓他即使打到雒縣城下,也無力攻破雒縣的城防」

眾人點頭稱是,泠苞、鄧賢主動說道︰「城外六十里處地勢險要,咱們可以在那里扎下兩個寨子,互成犄角之勢,消耗敵軍實力。我等二人,願意前往主持軍事。」

劉大喜,于是分出兩萬士兵,交付給泠苞、鄧賢兩人,命他們前往六十里外扎下營盤。而在此時,諸葛亮也說服了客居蜀地的老將黃忠,將其收歸麾下。黃忠本來投靠張魯頗受重用,張魯被曹軍擊敗後,黃忠不願降曹,率領舊部三千人轉投劉璋。不過劉璋以為他年老體弱,不加重視,一直冷落。諸葛亮噓寒問暖,終于贏得黃忠效忠。

且說諸葛亮在涪水關召集眾將,與法正等人商議攻擊雒縣事宜。這時有細作報告,劉璋派出劉等四將駐守雒縣,並以泠苞、鄧賢在城外六十里處扎下營寨。諸葛亮的本部人馬剛剛擴編,戰斗力不強,他對眾將問道︰「誰願意建立頭功,去攻取泠苞、鄧賢二將營寨?」

老將黃忠連忙站起身來,新加入諸葛軍的他迫切想要展現自己的能力,于是對諸葛亮說道︰「主公,末將願意率本部三千人馬,為主公攻取兩寨」

三千對兩萬,黃忠倒是蠻有信心的。諸葛亮倒也清楚黃忠的實力,欣然同意。不過眾將當中倒有一人不樂意了,那就是孟達。孟達自從投入諸葛亮麾下以後,未立寸功,在涪城又險些闖下禍端,自是想表現一二,扭轉自己在主公心目中的形象。于是孟達大聲說道︰「主公,黃老將軍年紀已大,如何還能上陣殺敵,末將不才,願意率本部人馬出擊」

黃忠見自己將有立功機會,卻被別人質疑,心中不悅。又被這「老將軍」的稱呼所激怒,不客氣地問道︰「我已經領下了將領,你如何敢攙越?」

孟達笑著說道︰「老者不以筋骨為能。我也認識那泠苞、鄧賢兩人,都是蜀中的名將,血氣方剛武藝高強。黃老將軍這般年紀,還是在家養老吧,萬一被那泠苞、鄧賢所傷,豈不誤了主公大事,而且還折了我軍銳氣。末將雖然不才,但是也願意替您老人家出征,這可是好意啊」

孟達將一個「老」字死死掛在嘴邊,頓時惹怒了黃忠。黃忠大怒道︰「你老是說老將軍、老人家,有沒有膽量和我比試武藝?」

孟達冷笑著說道︰「如何不敢?老將軍,別怪我削你面子,咱們就在主公面前,當面比試。贏得便去,如何?」

那黃忠于是命小校取刀,諸葛亮深知黃忠的實力,知道孟達不是他的對手,而且孟達剛剛對黃忠不敬,其實也是在質疑自己的安排,諸葛亮也不禁有了一絲怒氣。但是孟達畢竟是第一個投入自己帳下的蜀郡武將,諸葛亮也想讓他成為一面旗幟,吸引更多蜀地武將反戈一擊。于是諸葛亮連忙制止道︰「不可,不可我今天能夠提兵取川,全是仰仗二位之力。如今兩虎相斗必有一傷,更會誤了我的大事。既然那泠苞、鄧賢立下了兩個營寨,那你二人各領本部人馬出擊,漢升攻泠苞寨,子度攻鄧賢寨。你們分別攻打一寨,誰先攻下營寨,就是頭功」

兩人拱手領命,各去準備。

諸葛亮雖然長于內政,但對于軍事,並無多少建樹。法正等眾將散去後,低聲對諸葛亮說道︰「主公,您剛剛的命令欠妥,那孟達乃是心高氣傲之輩,此去必負氣強攻,甚至還會與那黃忠在路上起了紛爭。還望主公親自領軍,緊隨其後,作為後衛。」

諸葛亮明白自己在軍事方面的缺憾,欣然听從,率領中軍隨後出發。再說黃忠回到自己本部以後,看士卒行軍一天較為疲憊,于是下令早點休息,並傳令道︰明日四更造飯,五更吃完,天明了就出兵。孟達這邊卻悄悄命人探听,听到黃忠安排以後,孟達決心搶功,命令士兵二更天就起床造飯,三更天就要模黑出兵,天明時要沖到那鄧賢營邊。

士兵們听了孟達的將令,不由得有所抱怨。今天已經行軍一天了,明天這麼早就要起床,這還要不要人活了。不過大家都知道自己主將與黃忠爭功之事,也希望能在新主公面前建立功勛。大家趕緊月兌下衣甲,開始睡覺。不過他們才睡著不久就到了兩更天,士兵們睡眼朦朧地爬了起來,埋鍋做飯。

孟達這次倒是十分慷慨,下令全軍加餐,每人多發二兩肉干。這加餐都是主將自己掏腰包,三千士兵加起來也要耗費六百斤肉干了,這也算是一向吝嗇的孟達大出血。士兵們高興地吃完肉干,然後穿好甲冑,馬摘鈴,人餃枚,悄悄前去劫營。

等到大家都走了一半了,孟達突然尋思道︰「如果只去打鄧賢寨,不過是比黃忠早了一步,大家還是個平手而已,顯不出我的能耐。不如先去打那泠苞寨,反正黃忠還沒有出發,等我拿下泠苞寨了再率領得勝之師前往攻打鄧賢寨,這樣一來,兩處功勞都是我的,那黃忠還有什麼面目立足?」

孟達越想越有道理,于是立即命令部下改道,悄悄前往泠苞寨。等到天色微明的時候,孟達已經來到了泠苞寨外。這個時候黃忠才剛剛出發,自己有充足的時候來進攻。于是孟達下令全軍稍事休息,準備進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