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上)

了如今這個時候,勝負之勢易手,張頜的投靠已經太多的驚喜了,不過給未來的袁軍俘虜們樹立一個模範也是不錯的所以在曹鑠的建議下,曹操任命張頜為偏將軍,封為都亭侯。

不僅如此,曹操還對他大加贊揚,對張頜稱贊道︰「從前伍子胥不早覺悟,自己陷入絕境,哪里比得上子拋棄殷紂、韓信離楚歸漢呢?」

這讓手上沾滿了高覽鮮血的張頜非常高興,合不攏嘴。不過當年他曾經趾高氣昂地來到兗州向曹操征收物資,很是得罪了曹軍中的一大批人,尤其是主管後勤的曹洪。曹洪前些年掩護曹操負過重傷,從此無法再上戰場,只能掌管後勤,因此當年是受夠了袁紹派來使的氣。現在看見張頜,曹洪心里不由得一樂,小丫,復仇的機會終于來了。

不過曹洪也沒有太過分,畢竟他也是識大體的,他只是將張頜手下的步兵改成了徹頭徹尾的輕步兵,將他們的所有裝備收繳,然後每個人只配一柄粗制濫造的長槍。這種長槍連曹手下的村民自衛隊都不屑使用,也許在這個漢末,只有那些窮困至極的黑山兵還在皺著眉頭用吧。

所以當張頜興沖沖地捧著自己剛下來的官印回到營帳的時候,他很懷疑自己手下的士兵被搶劫了,而且是被洗劫地一干二淨,整個營里連一副完整的甲冑都找不到,只留穿百家衣的士兵們。

當然,不得不說,是有衣甲鮮明的部隊,那就是張頜的衛隊。只見他們每人身著一副明晃晃、亮晶晶的鎧甲,正是曹洪在曹鑠的「無心之言」的提示下,研究出來的紙鎧甲。

其實曹鑠本來是想為了軍謀劃一種輕便不妨礙活動的鎧甲,只要能夠抵擋遠方弓箭襲擊就可以了,主要用于不參與肉搏地弩炮兵身上。但是曹並不知道,這種紙鎧甲用的紙直到漢朝滅亡六百年後才明出來,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根本就可能制造出來。而且這紙鎧甲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糊出來的,制作紙鎧甲先將紙捶輪,疊成三寸厚,每方寸釘四個釘子,然後裁制成甲,中間有若干道工序,相當復雜。

曹洪懶得些勁,再說了依照漢末的水平根本也做不出來,他只是挑選了些厚實的麻紙,裁成衣甲式樣,上面刷上明漆,于是一件具有非凡藝術魅力和零防護力的紙鎧甲就新鮮出爐了。

這樣的紙鎧甲除了看著好看,丁點御力都沒有,不過曹洪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穿上這樣的鎧甲上戰場,張頜手下士兵們地臉色都變了,這不是擺明了要去送死嗎?可是不去又有什麼辦法呢?身後就是曹的五千精兵!

們只能顫顫巍巍地穿上這紙鎧甲,在同樣顫顫巍巍的張頜的帶領下,來到曹營的最前方,沖著袁紹大營站成了一排。這個時候就連膽大的張頜都有些後悔了,早知道他說什麼也不上繳自己的鎖子連環甲,現在穿成這樣,一枝流矢也能要了自己地性命。

曹操遠遠看到張頜手士兵們身上地衣甲。沖曹洪暗暗比了下大拇指。官渡對峙多日。曹軍地士兵們同樣疲憊不堪。如果再讓這群降兵衣甲齊備地站在陣前。萬一陣前反戈。那麼曹軍必定大敗。現在張頜等人在曹軍弓箭地威懾下。只听話地列隊。齊聲呼喊︰「袁紹。袁紹!傻瓜。痴呆!」

這聲音那是相當具有穿透。讓剛剛吐血地袁紹氣血又是一陣翻。他剛剛得知張頜叛變投曹。心中很是懊惱。不過。他不好好反省自己地失誤。卻把怨氣撒在了張頜身上。傳令信使快馬趕回城大本營。將張頜地家眷投入到大牢當中。準備問斬。

張頜手下士兵們地喊聲越來越大。這個時候。袁紹已經不能再置若罔聞了。要不然軍中本就低落地士氣更是會跌到了低谷。他只強忍自己心中地懊惱。披甲出戰。此時袁紹身邊還有七萬多人。所以當渾身披掛得當地袁紹檢閱部隊地時候。他心中又有了一慰。

袁紹心中暗想︰曹操你休要猖狂。我身邊可是還有七萬士兵呢。尚有一戰之力。雖然我攻不破你地官渡大營。但是你也攻不破我地大營。只要我能堅守下去。挫了你地銳氣。等到冀州新編部隊一到。勝負還很難說呢!只要、青州在我手里。我袁紹袁本初。尚有逐鹿天下地資本!

他地想法很好。不過月兌離了現實。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袁紹手下地士卒征戰良久。早

厭戰地情緒。過去只不過是被勝利所蒙蔽。暫時沒有:在與曹軍在官渡對峙已久。思鄉情緒甚重。再加上烏巢有失。士兵們地士氣更是低落。當他們排成整齊地隊伍與曹軍對戰時。幾百步外衣甲鮮明地舊日同僚也讓他們大大吃了一驚。更是沮喪不已。

他們可不知道張頜部下都穿著紙鎧甲,袁軍上下看著身著明晃晃鎧甲的張頜所部,心中暗自吃驚。曹軍地補給太強大了,居然還有這麼多備用的精甲,一夜之間就讓張頜所部換裝,這是何等驚人地庫!有這樣的庫存、有這樣地補給能力,怪不得曹操有這樣的底氣!

心中驚訝的袁軍並沒有現紙鎧甲的奧秘,他們听著張頜的士兵們用最最地道的冀州方言勸降,袁紹軍心大亂。就在這個時候,袁紹的傷口上又被曹軍撒上了一大把鹽。那就是曹軍的水軍突然出擊,燒毀延津、白馬津幾百艘渡船,遮斷了兩岸的交通往來!

要不是黎陽守軍手里還有一條小船拖到岸上修繕,袁軍主力之間的消息將徹底斷絕。現在得知情況有變的審配立即采取了應對措施,他派出了總管將軍蔣義渠前來加強黎陽的防御力量,並利用羊皮筏子勉強讓兩岸恢復了往來。可是盡管這樣,在文聘水軍的威懾下,袁軍後勤輜重部隊再也不可能運送大批物資南下了。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讓袁紹久久不能平靜下來,而看到袁紹的表情有異,一旁的將士雖然不知道後方信使帶來了什麼消息,可是也知道肯定又是壞消息。士兵們一下子就亂了,下級軍官們一邊整頓軍隊一邊渴望地看著袁紹那里,試圖得到丁點好消息,可是,什麼也沒有。這下子,這些軍中的中流柱也慌了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有一個朦朦朧朧的想法︰袁紹要敗了!

能夠在袁紹軍做到屯將以上的軍官,大都不是只知道埋頭廝殺的猛士,而是精通察言觀色的機靈鬼。(那些猛士早就被這些個機靈鬼們排擠出部隊,有流落鄉間的,有被並州優惠政策吸引過去的,還有艷羨曹治下軍官的待遇而主動投靠的。)所以留在軍中的這群機靈家伙最是擅長察言觀色,看著面目陰沉的袁紹,看看喜上眉梢的曹操,再看看衣甲鮮亮的張頜所部,幾個膽大的當場就丟棄了袁紹的軍旗,宣布戰場起義。

袁紹措手不及,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人敢在戰場上公然反叛他,袁紹是如此的措手不及,以至于他根本就沒做出任何有效反應,沒有下達任何命令。這下造成了惡劣後果,尚听命于袁紹的部隊沒有命令不能行動,居然眼睜睜地看著這幾支反叛的小部隊來到了曹軍之中,毫未損!

這下袁軍底亂套了,而且更讓袁軍心驚的事情生了,曹軍前排突然原地蹲下,露出超過五十具的投石車來。擺在前排的投石車上居然還有袁軍的標志,可是它們並不會對自己往日的戰友手下留情,而是照樣露出了自己的崢嶸面貌。

在曹軍投石車的連續打擊下,整個軍徹底崩潰,有抱頭鼠竄的,有傻乎乎留在原地打轉的,自然更少不了向曹軍先鋒曹鑠部投降的。連續殺了十幾個亂兵的屯騎司馬何茂被亂兵們斬成了肉泥,護著袁軍主旗的越騎校尉王摩被投石車投的飛石砸進了泥土之中,一點衣甲都找不到。

神恍惚的袁紹在謀士們的簇擁下倉皇逃竄,為了盡快撤離戰場,袁紹的八大戟士更是向自己的袍澤揮動了屠刀。大戟士本有一千人,前段時間撥出二百人與先登營余部合並,結果悉數戰死。這次他們倒是體現了自己的價值,硬是從七萬人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沖到了黃河北岸。

這個時候,鎮守在黎陽蔣義渠親自操舟前來迎接。袁紹看著這艘小舟,看看身邊注定被拋棄的士兵們,再次,昏迷不醒。一旁的逢紀、郭圖連忙扶住了袁紹,將他攙進了舟中,然後等落後的沮授上船,立即催動士兵劃船。

這兩個人,一個是運輸總管軍司馬兼護軍(逢紀),一個是中壘監軍都督、代行軍司馬(郭圖),蔣義渠一個也不敢得罪,他立即下令開船!然而周圍的袁軍士兵們卻不甘就這樣被拋棄,他們紛紛攀住了船舷,這個時候,曹鑠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