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

第三十四章王室追殺令(上)

金甲少年的反應,並不算慢。

言慶振臂一槊,快若閃電。扁平鋒利的槊首,撕裂空氣發出刺耳的銳嘯,並出現了一道淡淡殘影。

無回槍法,槍出無回。

疾風暴雨般的攻擊,在瞬息間連環刺出,一道殘影接著一道殘影,槍槍看似凶猛絕倫,卻又槍槍留有三分後勁。這後勁連著後勁,越來越快……當槊影匯聚在一處時,產生出爆裂聲息。

金甲少年嚇了一大跳,輪刀劈斬。

從早先他的反應,鄭言慶覺得這家伙是個雛兒。可甫一接觸,言慶立刻發現,少年刀含勁力,顯然已至化境。刀槊相交,發出一聲脆響。少年胯下的黃驃馬被言慶槊中的勁力所憾,   連退數步。而玉蹄兒也未曾逼近,而是仰頭希聿聿長嘶一聲,後退微屈,呼的再次沖向黃驃馬。言慶更是不留後手,馬槊斜撩,劃出一道閃亮弧光,如銀蛇般直撲向金甲少年。

金甲少年和鄭言慶交換一招之後,手臂微微發麻。

見言慶再次撲過來,頓時勃然大怒,拍馬舞刀,和鄭言慶戰在一起。

若在平時,言慶說不定還會和他糾纏一會兒。可現在己方並不佔據優勢,又身處于險地之中,那有心和他糾纏。只兩個回合,言慶偷眼向旁邊看去,就見雄闊海和闞稜已率眾殺人敵軍。

謝科的壓力明顯減弱許多,然則寡不敵眾,故而依舊落在下風。

周遭的高句麗士兵,已開始向言慶涌來。如若不能速戰速決,鄭言慶等人就要被陷在其中。

言慶心生不耐,面具後虎目一眯,抬槊崩開那金甲少年勢若劈山的一刀之後,二馬錯蹬,他把馬槊交換左手,反手抽出背上銀鞭,順勢就是一鞭。金甲少年的武藝不差,可畢竟經驗太少。對于鄭言慶的槊里鞭全無半點防備,被言慶一鞭,正打在後背上。鎧甲瞬間出現了一道道裂縫,少年哇的在馬上噴出一口鮮血,大刀也月兌手飛出。他伏在馬上,催馬就要逃走。

可鄭言慶豈能容他離開。

收鞭掛槊,挽弓搭箭。赤睫白羽箭如同流星般離弦射出,正中那少年後心。

金甲少年大叫一聲,從馬背上翻身落地。黃驃馬猶自不覺,撒蹄狂奔而去。他這一死,讓圍攻謝科的高句麗軍卒頓時亂了陣腳。嘰嘰喳喳的大聲叫喊不停,一個個都顯得是神色慌亂。

圍攻謝科的高句麗將領,向鄭言慶撲過來。

言慶手疾眼快,連珠六箭射出,將兩名高句麗武將射殺在地。與此同時,雄闊海也與謝科匯合一處,聯手殺將起來。高句麗人的心,已經亂了……那里還有再戰的心思。鄭言慶挺槊沖入敵軍之中,左手銀鞭右手馬槊,左右開弓,有將兩名武將斬殺馬下,高句麗人再也挺不住了!

一員武將大叫一聲,撥馬就走。

有一個人領頭,就有無數人效仿……很快的,高句麗人就潰敗而逃,留下了一百多具死尸,和那匹發現主人無蹤,又按原路返回的黃驃馬。

這匹黃驃馬,骨骼雄奇,極為神駿,也是寶馬良駒。

鄭言慶命人把它拉住,又將散落四周的戰馬收攏起來,共十三匹戰馬。

而後,他催馬來到謝科跟前,「謝大哥,你不是在南水,為何會在這里,被高句麗人追殺?」

謝科聞听,不由得露出苦澀笑容。

「言慶,南水大營,已經空了……」

「啊?」

「夜間戰事正緊時,我見你還不回來,于是帶人前去接應。臨走之前,我把大營交給了鄭醒,卻不想回來時,南水大營空空如也。數千軍卒全無蹤跡……而高句麗人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

無奈之下,我只好領兵突圍。

整整半夜鏖戰,我也分不清方向了……從亂軍中殺將出來以後,所帶扈從,幾乎傷亡殆盡。」

謝科臉上,流露出一抹黯然之色。

他的扈從,和鄭言慶的虎衛不太一樣,多是以宗族鄉勇組成。也就是說,這一個晚上,他麾下宗團,幾乎死光了……謝科說完之後,咬牙切齒道︰「那鄭醒不堪大任,擅自撤退,平白浪費了大好機會。他日若我再見到他,定要取他項上人頭,以慰我宗團弟兄在天之靈!」

言慶,無言以對。

「公子,咱們先撤吧。」

闞稜上前道︰「這里著實太危險,路過的賊兵甚多,萬一被發現,只怕又要有一場苦戰。」

于是,鄭言慶帶著謝科和他殘余的十余名扈從,來到山坳中,與麥子仲等人匯合。

聞听南水果然已空,所有人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

南水大營既然沒有了,也就是說明,通往海浦的歸路,被高句麗人封鎖起來。而己方二百多殘兵敗將,一個個人困馬乏,很難沖破敵人的防線。歸路封鎖之後,接下來,恐怕就要面臨高句麗人,大規模的清剿……言慶雖然沉穩干練,可面對這種狀況,一時間也沒了主張。

「這麼說來,咱們無法返回海浦了?」鄭宏毅咽了口唾沫,語氣澀然。

謝科在一塊石頭上坐下,沈光從身上取出繃帶,為他包扎傷口。他身上倒是沒有什麼致命的傷,然則苦戰半夜,難免會有一些小傷。謝科麾下扈從雖多,但卻少了雄闊海闞稜沈光這種大將協助,所以鄭言慶打了一整夜未曾受傷,謝科身上,卻是傷痕累累,頗有些淒慘。

他沉聲道︰「我從南水突圍的時候,听人說大將軍已逃往海浦。

不過賊酋高元,命莫離支,東部大人淵太祚為帥,率部追擊大將軍……其族弟高建武,大對盧高建武,則率部清剿平壤周遭的散兵敗勇。往南走,雖有周總管兵馬,然則高句麗兵勢甚盛,想要和大軍匯合,只怕非常困難……除非,周總管能戰敗淵太祚;留下來,只怕用不了多久,高建武就會找到我們,到時候同樣凶險萬分。言慶,這個時候,你要盡快做出決斷。」

鄭言慶的年紀,在眾人當中,算是最小。

可是在眾人眼里,卻隱隱為馬首。

麥子仲心里雖然不太服氣,但也知道,這時候不是爭權奪利之時。

言慶猶豫了一下,「謝大哥,你認為周總管,打不過淵太祚嗎?」

不等謝科回答,麥子仲搶先開口道︰「大將軍渡海時,麾下共七萬人馬。他帶走近六萬人來平壤,海浦只余萬人,多以弩手和水手為主,且沒有騎軍協作。想要取勝,我以為甚難。」

言慶道︰「那高句麗人,又有多少兵馬?」

謝科想了想,「昨夜我曾擄到一名俘虜,從他口中得知,淵太祚手中,至少有六萬到七萬之眾;高建武的手里,當有三四萬人馬。大將軍是敗退海浦,即便是帶回了一些兵馬,也不會太多。

麥公子所言,不是沒有道理。

以這樣的狀況之下,我軍新敗,疲憊不堪;高句麗人新勝,士氣正旺,周總管只怕難討得好處。」

鄭言慶想了想,突然開口道︰「誰有平壤地圖?」

麥子仲、謝科等人,面面相覷。

這玩意兒,在此之前,都有……可方經慘敗,一夜奔逃,誰又會隨身攜帶有地圖呢?

馮果一直沉默,這時候卻出聲道︰「我這里有一份……不過是早先我們從嶺南出發時,臨時搜集而來的地圖,並不準確。登陸海浦之後,我家公子領到了準確的地圖,原來的地圖,就在我這邊保管。」

說完,他從隨身斜跨的鹿皮兜囊中,取出一卷地圖,遞給了鄭言慶。

言慶接過來,把地圖攤開,迅速掃了一眼,頓時苦笑連連。

這大概是一份由往來于高句麗和中原的行商,手繪地圖,不但不準確,而且標注也很模糊和雜亂。

鄭言慶從這份地圖上,也僅能分辨出一個方向。

具體到塢堡山嶺,全無任何標注。不過,這種時候能有這麼一份地圖,至少不會再迷失方向了!

言慶把地圖交給沈光,讓他收拾保管。

沉吟片刻,他輕聲道︰「咱們進山!」

「進山?」

鄭言慶說︰「留在這邊,遲早會被賊人發現。咱們先進山,躲藏起來,順便派人打探消息。

大家鏖戰一夜,只怕都疲乏了……這個時候若遇到賊人,定然凶多吉少。

高建武手中只有三四萬人,要清剿平壤周遭,並沒有那麼容易。他必然是先清剿平原地區,而後才會入山搜索。咱們要設法打一個時間差,先入山休整,然後再伺機,設法離開。」

如今之計,似乎也只有這麼一條路了!

鄭言慶等人拿定了主意,立刻率部,走偏僻小路,遁入大城山中。

殊不知,他這一入山,卻恰恰錯失了最後的機會。淵太祚率部追擊來護兒,然則在上元江畔,遭遇周法尚伏兵偷襲,大敗而回。不過,周法尚雖然擊退了淵太祚,卻無力再做反擊。

于是屯兵海浦,收攏殘兵敗將。

淵太祚則退回南水南岸,搭建起一道堅固防線。

周法尚和來護兒在海浦等候三日,共收攏會潰兵一萬五千余。其中,由于言慶在南水焚毀糧草輜重,而獲得逃生機會者,約有七千余人。這些潰兵,再加上周法尚手中的兵馬,總數也不超過三萬。憑借如此兵力,想要反敗為勝,卻不太可能……來護兒見此狀況,只得黯然下令,三軍登船,向東萊郡撤兵。

大城山,山勢並不險峻,景色堪可一看。

不過由于其山勢延綿,丘陵密布,所以藏身其中,想要找到並不容易。鄭言慶一行人入山之後,只走羊腸小路。大約到正午時分,他們找到了一處隱蔽的山峪,于是就在峪谷中休整。

一夜鏖戰,鄭言慶饑腸轆轆。

昨晚本來就沒有吃東西,再加上一整夜奔走搏殺。沒停下來的時候還好,這一停下來,就覺得渾身酸痛,骨頭架子都好像散了一樣。玉蹄兒在山峪中找到一塊水草地,自顧自的休息。

沈光則帶著些許人,在山中找來了一些果實。

言慶吃了兩顆不知名的水果之後,困意涌來,就靠在一塊山石上面,閉目休息。其余人,受傷的包扎傷口,沒有受傷的,干脆躺在地上,一動也不想動。眼見著這一幕景象,麥子仲等人,都有些憂心忡忡。

士氣低落到了谷地,且饑寒交迫,人地生疏。

這樣子下去,能堅持多久?

所有人的心里,都不是很有把握。不過,見鄭言慶睡得香甜,這緊張的心情,多少緩解了一些。

言慶一覺醒來,天已經黑了。

夜里的山風很涼,讓他感覺不太舒服。

峪谷中,謝科等人點起了幾堆篝火,並宰殺了三匹受傷,且不堪再用的戰馬。畢竟單純的依靠野果充饑,無法補充足夠的體力。這征戰之時,更需食肉。濃濃的肉香,讓鄭言慶食指大動。

「言慶,睡醒了……肚子也餓了吧。」

謝科把一塊烤好的馬肉,遞給鄭言慶。

沒有任何佐料,只灑了些許粗鹽。不過對于饑腸轆轆的鄭言慶而言,這無疑是人間的美味。

他也不客氣,接過來,狼吞虎咽的就吞下了一塊。

肚子里有了底兒,心也不那麼慌了。鄭言慶看了看周圍,發現麥子仲和馮果不見了蹤跡,有些奇怪的問道︰「麥肥呢?」

「哦,麥公子啊……馮果擔心他家公子的安危,故而麥子和他一同出山,打探消息去了!」

「山外情況如何?」

「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麥公子他們快回來了,到時候一問便知。」

謝科咬了一塊馬肉,在口中用力的咀嚼。

含含糊糊的問道︰「言慶,如今這狀況,可有什麼好主意?」

一句話,讓周圍許多人,頓時打起了精神……

鄭言慶在心里暗自苦笑一聲,不過臉上去裝作無所謂的模樣,「兵來將擋,水來土填。這年頭,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嗎?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山外的狀況。若能聯系到周總管他們最好,如若不能……」

他抬頭對沈光說︰「把地圖給我拿來。」

沈光連忙把地圖在他面前攤開,雖說圖紙並不準確,但大致的狀況,還能看得清楚。

言慶說︰「如果無法和周總管聯絡,那咱們等同于陷入賊人月復地之中。有兩條路,一是向東,設法從新羅登船,返回東萊;第二條路,則是向北,往遼東方向行進,與我大軍匯合。

只是,咱們現在還不清楚遼東的狀況。

如若遼東戰事不利,咱們往北走,就是自投羅網。所以,一俟咱們孤軍涉險,我的想法是,通過新羅,返回東萊。」

「言慶,遼東屯集百萬大軍,又有于仲文、麥鐵杖、薛世雄、辛世雄等一眾名將指揮,更有陛下在涿郡坐鎮督戰,高句麗人就算是再狡猾,也不可能是我軍對手吧。既然是這樣,何不走遼東呢?

說不定不等到遼東,就能與我軍匯合一處。

到時候咱們再隨軍復奪平壤,豈不是大功一件?」

隋軍在平壤兵敗,但鄭宏毅也好,謝科也罷,對整個戰局,依舊持有樂觀的態度。平壤兵敗,敗在來護兒得意忘形。可是遼東方面,百萬隋軍,名將如雲,更有皇帝督戰,豈能敗北?

鄭言慶知道,隋軍會在遼東大敗。

不過他卻不清楚,該如何與鄭宏毅等人解釋。

心里正猶豫,忽听峪谷外,傳來一陣人喊馬嘶的騷亂聲。鄭言慶等人呼的一下子站起身來,緊張萬分。

「大哥,是麥公子回來了,還帶了不少人。」

雄闊海從峪谷外急匆匆跑到了鄭言慶面前,「好像有四五百人的樣子,不過看上去都挺狼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