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一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

第十一章我心似君心(續二)(本章免費)

事實上,杜如晦和孫思邈,倒沒有太關注內容。

他們所吃驚的,是言慶筆下的文字。與時下所流行的二王書法不太相同,而是行以篆籀之筆,一改隋朝時所流行的瘦硬清玄筆鋒,而轉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的筆法。只看那一個個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的楷書,雖然還略顯稚女敕,但卻足以令三人大驚失色。張仲堅還好些,孫思邈和杜如晦看言慶,如同怪物一樣。

這是一種古來從未出現過的字體,雖沒有魏晉的清玄美妙,卻透著一股磅礡大氣。

這,真的是一個小孩子所書?

或者說,它就是出自于這個小孩子之手?

「還請閣下,能將此書信,轉交朵朵。」

鄭言慶沒有留意到其他人的目光,將墨跡未干的書信,交給了白衣騎士。

白衣騎士,詫異的接過書信,小心放進懷里。而後一拱手,「言慶公子多保重!」

說完,翻身上馬,帶著人打馬揚鞭而去。

送走白衣騎士,鄭言慶有些意興闌珊……

鬼使神差一般的寫了一闕詞,整個人似乎一下失去了精氣神。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寫出那一闕《卜算子》,只是在看完了朵朵送來的《別賦》之後,有一種想要發泄的念頭。

「言慶!」

就在鄭言慶想要返回馬車的時候,杜如晦噌的一下到了他跟前,一把攫住他的胳膊。

「啊?」

「你剛才,用的是什麼書體?」

鄭言慶先是一怔,旋即醒悟過來。暗叫一聲不好!他剛才使用的,是前世學會的顏體書法。而現在,顏體書法的創始人,顏真卿先生根本沒有出世。也就是說,他是第一個使用了顏體書法的人……該怎麼回答?言慶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如晦,你莫要這樣子,卻嚇壞了小孩子。」

看杜如晦那張黑臉流露狂熱之色,一雙眼楮瞪得溜圓。而鄭言慶更感覺不知所措。孫思邈忍不住上前攔住了杜如晦,而後蹲子,溫言問道︰「言慶,你告訴我,你剛才所用的書體,是誰教給你的?」

孫思邈打死也不會相信,這樣一種磅礡書體,會是出自言慶之手。

在他想來,鄭言慶出身鄭家,會讀書寫字並不奇怪。他剛才做的那首俚曲,孫思邈也並未太在意。和杜如晦一樣,孫思邈關注的是言慶使用的書體,究竟從何而來?

一旁鄭世安一蹙眉,沉聲道︰「孫先生,我這孫兒如今尚未就學,沒有人教過他。」

鄭言慶心里一咯 ,暗叫一聲︰壞了!

果然,一直顯得很平靜的孫思邈,听了鄭世安的這番話,開始激動了。

「鄭管家,你是說,沒有人教給言慶書寫?」

「言慶如今不過七歲,還沒來得及就學。此次去洛陽,正是要拜在顏先生門下呢。」

「這怎麼可能?」孫思邈驚呼一聲。

鄭世安說︰「這孩子從小喜歡書寫,此前在滎陽的時候,因為害怕浪費紙墨,所以就在沙地上練習。老朽也不清楚,他究竟是在做什麼……言慶,你莫非是在練字?」

「哦,是的!」

鄭言慶硬著頭皮,點頭承認。

鄭世安的這一席話,讓他無法找借口推月兌。他在安遠堂的生活,最熟悉者,莫過于鄭世安了。這時候說謊話,很容易被鄭世安識破,弄不好反而會弄巧成拙。

「可是我不記得,教過你識字啊。」

言慶想了想,輕聲回答︰「徐媽教過我識字,後來我在幫大老爺打掃房間的時候,曾見過幾本字帖……一開始,我學著臨摹劉熊碑和石經,後來又模仿喪亂帖和鴨頭灣貼,但總覺著不盡人意。兩年前,我隨朵朵習武,有一次見她舞劍,略有所得。于是就嘗試著想要在書寫中融入一些劍意……只是也不知對是不對。」

劉熊碑和石經,出自東漢大儒蔡邕手筆。

喪亂帖為王羲之所做,而鴨頭丸貼則是王獻之的傳世之寶。鄭大士的書房里,也的確是有這幾幅碑帖,鄭世安也曾見過。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幾幅碑帖,竟成了鄭言慶的擋箭牌。

孫思邈連連稱奇,「此非神童,誰又可當之?」

如果這不是神童的話,誰又能當得起‘神童’二字。至于張仲堅,碧眼閃爍異彩。

他連連點頭,贊道︰「真神童也,真神童也!

怪不得言慶書體中,筆鋒剛強,似荊卿按劍,樊噲擁盾。如金剛嗔目,力士揮拳,居然是從舞劍中來,果然厲害,果然厲害……我習武三十載,竟不知有如此奧妙。」

張仲堅的稱贊,讓言慶面紅耳赤。

杜如晦突然拉住了言慶的手,「言慶,不如你為我留下一貼,待我回去後好生揣摩?」

「如晦,怎可如此無禮?」

孫思邈連忙責備,沉聲道︰「如此妙文,當共享之,你豈能一人獨佔?」

「沒錯,沒錯,當共享之。」

張仲堅也是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鄭言慶撓了撓頭,苦笑道︰「小子方才只是一時間心有所感,才能寫出那種文字。

若此時要我再寫,只怕難以如方才那般啊。」

孫思邈說︰「言慶所言極是,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同行。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有了感覺?」

看起來,這三人是不拿到字帖,誓不罷休。

言慶有心推月兌,可又不知該如何拒絕。

「言慶,既然孫先生開口,你不妨答應下來。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可在偃師休整一日。」

鄭世安知道,這可是鄭言慶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眼前這三個人,雖說都是白身,但來頭卻不小。張仲堅是張季齡的兒子,與長安權貴關系密切;孫思邈有聖童美譽,就連楊堅對他也是無比尊敬。至于杜如晦,雖說一無名氣,二無功名,但好歹也是官宦子弟,說不定能幫到鄭言慶什麼。

總之,這三人都不能得罪!

鄭言慶無奈,只好點頭答應下來。

孫思邈三人頓時喜出望外,對鄭世安祖孫,也親熱了不少。

張仲堅是要去長安,杜如晦的老家,也在關中。而孫思邈則要入川往峨眉山一行,正好從關中路過。三人都要繞道洛陽,和鄭世安祖孫,也算是同路。雙方商議之後,干脆把車隊合並在了一起。

此時,天色已大亮,眾人收拾行李,啟程動身。

鄭言慶坐在車里,思索對策。

當車隊繞過首陽山的時候,突然听到一陣隱隱約約的歌聲,並伴有一陣鼓樂聲響。

「停車!」

鄭言慶側耳傾听,猛然變色。

他大喊一聲,從車廂里走出來,站在車轅上,舉目眺望。

歌聲,在山間回蕩,久久不息。

霞光如,斑斕絢麗。一輪紅日自山間出,格外壯觀。隱約間,言慶看見遠處山巔之上,有人影晃動。雖然距離遙遠,也看的不太真切,但他知道,朵朵在那里。

因為,那歌聲正是他先前所做的《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不負相思意……

鄭言慶想要跳下車,卻被鄭世安緊緊抓住了手臂,「言慶,你現在還不能過去!」

「爺爺……」

鄭世安臉色陰郁,厲聲喝道︰「還不起程趕路?」

車隊,在歌聲中緩緩行進。

鄭言慶咬緊牙關,突然間用手捶了捶胸口,朝著山頭影影綽綽的人影,拱手一揖。

他相信,朵朵一定能看見。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