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卷 彷徨 第15章 九陰真經

第15章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黃裳疑問道,他目光注視楊寒之,略微思量了一下贊道︰「好名字,好名字,看來你我當真有緣,也不枉我救你回來」。

「不過,前輩,這本書是你畢生的絕學,我怎能收下呢,再說您救我一命我已經很感激了,如果在拿這本絕世武學,不行的,不行的」楊寒之推辭道。

「唉!年青人你我相逢就是緣,再說我這把年紀已經沒幾年好活了,當年我報仇未遂就打算要自殺的,可是我怕我死後我畢生武學也就失傳了,所以我就一直在找一個有緣人,傳我衣缽,這樣我也就可以安心去了,既然上天安排讓我救你就說明你我有緣,你又何必太在意呢?而我看你本性善良,相信傳我衣缽應該不會錯的」黃裳說道。

楊寒之听後非常激動,立即給老人跪下行拜師大禮,說道︰「弟子楊寒之拜見師父」。

黃裳見後也很是喜悅,立即把楊寒之扶了起來,高興地說道︰「快起來,快起來,老夫收此賢徒,也不枉此生了,哈哈哈」

楊寒之見此書所載的武功,果真奇幻奧秘,神妙之極,然而黃裳是萬萬沒有想到此書竟在百年後引起了武林的一場腥風血雨,楊寒之沒有告訴黃裳這些,因為他怕黃裳會因此而自責,悔恨終生。

黃裳對楊寒之說道︰「寒之,天色已晚了,你趕緊休息吧,明天為師為你打通奇經八脈,這樣你的武功就可以恢復,也可以傳我衣缽了,我相信憑你的天資,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把《九陰真經》的武功學成了」

楊寒之听到老人說幫他打通筋脈,非常高興,說道︰「多謝師父」

「傻孩子,跟師父還客氣什麼呢。」黃裳像個慈父似地說道,看著楊寒之心里也是很高興,晚年收徒,誰不高興呢?

第二天

黃裳雙手抵在楊寒之後背,將一股熱力從手掌上傳了過去,初時只微微傳了些過去,後來覺得通行無阻,便開始用內力打通楊寒之的筋脈。楊寒之感到他傳來的內力綿綿密密,柔和渾厚,體內大為受用,片刻之間,他已感覺全身舒暢無比,氣血也順暢多了。

漸漸地楊寒之和黃裳的頭頂之上都有白霧出現,大約過了有兩三個時辰,黃裳總算幫楊寒之打通了所有的筋脈。

楊寒之感到周身四肢百骸都充塞勁力,正自高興,忽然看到黃裳臉色蒼白,趕緊扶著黃裳,緊張道︰「師父,您怎麼樣了?」

黃裳擺擺手,說道︰「放心吧,我沒事,休息一兩天就好了,主要是你趁著這幾天好好地把功力恢復一下」。

楊寒之見到師父為救自已已經身體很虛弱了,而在這種情況下還關心自己,讓楊寒之很是感動,所以他暗暗決定一定要把《九陰真經》練好,這樣才能對得起師父,讓師父安心,不會讓師父的心血白費。

楊寒之利用這兩天的時間把自己的功力又恢復了,順便又熟悉了一下自己的各種武功。當黃裳發現楊寒之不但內力深厚,而且所學更是種類繁多,並且每種武功都很精湛時,更是驚嘆不已,也為其高興,當然也為自己高興,收了這樣一個好徒弟。

黃裳也很想了解一下楊寒之的武功,就讓其演練。當楊寒之練到一套拳法時,黃裳發現這套拳法施展開來身形飄逸瀟灑,招式精妙凌厲,當楊寒之施展‘玉女劍法’時,劍招精妙凌厲,劍式輕柔靈動,使用時身形清雅瀟灑,姿態飄飄若仙,帶著三分飄逸風姿,當楊寒之練到精妙之處時,黃裳忍不住大贊道︰「妙,妙,妙」。

隨後楊寒之劍法一變,又精微奧妙,劍式瀟灑俊雅,好似每招每式專向敵人穴道上攻去。最後當楊寒之雙手齊用,並且左右手使出不同的武功,黃裳更是想不到,一個人可以使出兩種不同的武功,而且兩種武功的內息運用也不相同,這種功夫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楊寒之便解釋道這也是一位前輩高人所創,不過對于黃裳來說卻是後輩了,創出這套雙手互搏之術的人名叫周伯通,此人雖生性好玩,可天分極高,武功之強也是當時屈指可數的,沒有人陪他玩時,他就自己一個人玩,左右手打架,久而久之,分心二用,創出了這套雙手互搏之術。

其實這雙手互搏之術卻正是要人心有二用,即一神守內、一神游外,而研習之時也正是從「左手畫方,右手畫圓」開始。若要練成一人作二、左右分擊的上乘武功,而內息運氣也得左右分別、各不相涉才是,就是說呼吸也要左右分開,即左呼左吸、右呼右吸。

黃裳听到楊寒之的解說後就明白了這門功夫的獨到之處,說道︰「天下學武之人,雙手不論揮拳使掌、掄刀動槍,不是攻敵,就是防身,但你這套雙手互搏之術卻互相攻防拆解,當真精妙,這樣與人交戰相當于兩個人,嗯,不錯,不錯」。

當晚黃裳和楊寒之聊到很晚,黃裳發現楊寒之不但是個武學奇才,而且對于武學的認識也很獨到。如楊寒之認為門派只是一個名字,只有集百家之長才能真正的將武術發揚光大,也就是說要海納百川。

第二天,楊寒之便開始修習《九陰真經》,有些楊寒之已經練過了,如解學秘訣、閉氣秘訣、易筋鍛骨篇等,所以他只練習那些沒有練過的,而黃裳也經常在旁指點他,為他講解不明白的地方。黃裳在講解中發現自己真的找對人了,楊寒之不但一點就透,而且還能舉一反三。

之後的幾天里楊寒之又練成了‘摧心掌’‘大伏魔拳法’‘移魂大法’,楊寒之發現‘大伏魔拳法’是一套移實剛猛之氣的拳法,而‘移魂大法’是以心靈之力克敵制勝,迷神催眠的「懾心術」,要練這門武功需心中摒慮絕思,依著止觀法門,由「制心止」而至「體真止」,寧神歸一,全無半點雜念才可。

楊寒之練習‘九陰白骨爪’時總是不得要領,于是去請教黃裳,黃裳為其解釋道說︰「‘九陰白骨爪’的主旨要領在于‘五指發勁,無堅不破,摧敵首腦,如穿腐土’,練習時需運用養氣歸元等法門,如果練習不得法就會走火入魔,練習時一定要小心」。

楊寒之听後便按照師傅所講主旨,練‘九陰白骨爪’之時,凝神運氣,以十指在石壁上撕抓拉擊,只見石壁出現了十個指洞,楊寒之看著石壁上的石洞,再看看自己的手指,安然無恙,心中想到︰這‘九陰白骨爪’當真神奇,正如主旨中所說‘五指發動,無堅不摧’。

楊寒之研習《九陰真經》的‘療傷篇’時,黃裳說道︰「學武之人初練粗淺功夫時,須知道怎樣不受重傷,可是到了武功精深之時,就得懂得護身保命、解穴救傷、接骨療毒諸般法門。須知強中更有強中手,任你武功蓋世,也難保沒失手的日子。所以這《九陰真經》中的‘療傷篇’,講的是若為高手以氣功擊傷,如何以氣功調理真元,治療內傷」。

楊寒之在黃裳的解說之中,除《九陰真經》的梵文部分外,其余都學成了,當黃裳知道這個消息時,屈指算來驚嘆不已,只有短短一個多月,因為要練成《九陰真經》的全部需三年,就算楊寒之這樣天資聰慧的至少也得一年,誰知楊寒之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

其實黃裳不但讀遍道藏,更精通內典,識得梵文。他怕自己找不傳人就離開了人世,所以他就把自己的畢生武學寫成一本書流于後世,但又怕此書落入心術不正之人手中,持之以橫行天下,無人制他得住。而這本書最後一章是該書的總旨,但若將這章總旨毀去,總是心有不甘,于是改寫為梵文。

黃裳知道楊寒之最後的總旨沒有練成,于是就開始為楊寒之翻譯成漢文,在為其一一解釋,等到總旨全都翻譯出來,黃裳也為其解釋清楚了。原來《九陰真經》總旨中所載上乘內功可自通經脈,亦可使內傷痊愈,進而在恢復自身功力,使之曾強。

最後楊寒之便依照此法修習,但修習這等上乘內功最易受外邪所侵,蓋因其時精力內聚,對外來侵害無絲毫抗御之力,是以修習時若不是有武功高強的師友在旁照料,便須躲于僻靜所在,以免不測,所以黃裳便走出山洞,讓楊寒之一人在里面修習。

楊寒之便按照《九陰真經》總旨中所載上乘內功修習,猛覺內息洶涌澎湃,頃刻間沖破了七八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只覺全身筋脈暢通無阻,任意來去。

接著楊寒之感到四肢百骸之中都是無可發泄的力氣,而且越來越盛,之後又感到全身肌膚如欲脹裂,內息不由自主的沿著全身經脈逆行轉動,楊寒之由于懂得‘經脈逆行,穴道移位’之法,所以任其自由轉動。

當內息在體內運行了七七四十九周天之後,楊寒之知道現在是關鍵時候,便按照經書中的‘導氣歸虛’的法門,將所有真氣收入髒腑。《九陰真經》的內功法要,果是精妙絕倫,楊寒之一經照做,四外流竄的真氣便即逐一收入髒腑。中國醫書中稱人體內部器官為「五髒六腑」,「髒」便是「藏」,「腑」便是「府」,原有聚集積蓄之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