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百八十七章 爭執

江濤听了這話心里暗自生氣,他也明白,李浩是在推衍他,什麼十幾二十年後,十幾二十年後誰還說得清楚。

不過,這種吸附海鹽的木材卻是珍貴,所以江濤本身就沒有報什麼希望,于是就笑道︰「既然沒有就算了,是這樣的,我看到你們的海船從草原上來往,運回大量的戰馬、皮毛、藥材等等,我想我們能不能聯手,我派一些海船跟著你們,到時候我們給你們交一些稅怎麼樣,這楊兩方得利」。

李浩听了心里暗想︰「你爺爺的,想得倒還美,和草原的海上貿易一向都是我們獨佔的,你憑什麼想插一腳過來,另外,和草原的貿易一向都是軍控,就連王氏家族的高層也不準私營,你江二公子憑什麼插進來」。

李浩低聲笑道︰「江二公子,海上海匪眾多,就是我們的艦船也時常被海匪襲擾,所以我們不能保障其他船只的安全,如果二公子想開展海上貿易,那還是自己干吧,免得遭受了損失非常麻煩」。

江濤心里非常氣憤,悻悻而去。

不過這個江二公子到也沒有放棄,他造了幾只大船,開始在嘗試著向草原進行貿易。

不過,王豐怎麼會讓他得逞,等他的商船出了海,隨便派了幾只戰艦就把他們全部轟沉到大海中去了。

反正海上誰也說不清楚這些船只是怎麼沉的。

海浪、海風、海風、觸礁都可以讓海船沉沒,所以只要沒有人看見是王豐用艦船把這些船只擊沉就不怕。

江二公子嘗試了幾次,幾乎都是有去無回,于是就放棄了嘗試。

到了八月中旬,江城王大壽,江城王派人向王豐送了帖子。

王豐沒有準備去參加。

畢竟王豐現在的身份還是帝國通緝的匪首,如果出現在江城王的宴席上恐怕有些不妥,當然,既然江城王邀請了,所以王豐準備派李浩去。

一來李浩和江城王時有來往,兩人比較熟悉,二來李浩是海島省的省首,派他去賀壽也不算是辱沒了江城王的身份。

八月底。

李浩來到了江城王的府邸。

其實李浩經常來江城省,畢竟兩邊的貿易量畢竟大,江城省因為和王豐的貿易才真正繁榮起來得。

來拜壽的人非常多,而且多數都是重量級的人物。

隆德陛下也派人來了,這個人是宮里的一個老公公,姓李,一臉老態龍鐘的樣子,據說在宮里很得寵。

此時,李浩才了解道,別看江城王只是控制著江城省一個省,但是他的影響力卻不小。

江城王是鐵帽子王,當年天雲帝國推翻大周王朝的時候,分封了四個鐵帽子王,江城王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隨著水月的流逝,其他幾個鐵帽子王就消失了,現在只剩下江城王了。

現任江城王幼時曾經寄養在帝都,和隆德陛下是幼時的玩伴,所以關系一直不錯,到了二十幾歲他才返回江城省,因此,他個人和隆德陛下的私人關系不錯。

以前江城王每一年都會去帝都看望隆德陛下,隨著兩人的年紀越來越大,這些年江城王才沒有去帝都了,不過每年都派長子江海去帝都拜見。

江城王有一個女兒嫁給了隆德陛下,被封為江妃,雖然和趙妃、孫妃沒法比,但是也頗得隆德陛下的寵愛。

除了隆德陛下的李公公,趙波、孫楚、張浩都派人參加了江城王的大壽。另外,四王子和文海都親自來參加江城王的壽宴,可是給足了江城王面子。

江城王雖然是鐵帽子王,但是南部一向是文氏家族的勢力範圍,當然,文氏家族勢力本身不是很強,只控制了三個省,所以南方這些省府只是表面上尊重文氏家族和四王子罷了,實際上文氏家族想控制這些省府不可能。

宴席在王府中舉行。

江城王親自作陪,不過在他那一桌都是王公貴族,除了幾個閑王,就是隆德陛下的代表李公公。

李浩他們這一桌是幾大家族的代表,其中趙氏家族的代表因為和王豐有仇,對李浩更是冷眉豎眼。

李浩他們這一桌作陪的是江城王的二公子江濤,李浩和他也不對付。

江濤頻頻向大家敬酒,不過,他故意冷落李浩,看來對李浩不合作有些意見。

李浩心里冷哼︰「你爺爺的,就你這種德行,還想得到我們的支持,以後有了好看」。

江城省南鄰大海,西鄰上齊省,北臨漳平省,東臨銅川省,如果不是王豐的大量海島貿易,江城省根本就難以發展,所以江城省毫無選擇。

而王豐的選擇卻很多,只要是海邊的省份,都可以合作,所以這個江濤給李浩臉色看,完全是自討苦吃。

不一會,江城王的大兒子江海過來敬酒。

在敬到李浩時特地的感謝了幾句,說真的,江海就比他這個兄弟聰明多了,他知道,離開了王豐大量貿易,江城省猶如一潭死水,所以對李浩非常客氣。

當然,這也和江海知道他這個兄弟在李浩這里吃了癟有關。

江氏家族同樣存在繼承人問題,江海和江濤也存在競爭,所以兩人暗自較勁。

酒過三巡,大家就開始閑談起來。

不過在酒桌上各懷鬼胎,大家都是閑談一些家常,沒有涉及到政治話題。

不知道是誰突然提到邊境戰爭,于是很快就引到了張浩身上來。

李浩沒有出聲,王豐和自己這個老岳父關系並不好,前些年他還派張雷來偷襲荒草山,不過被王豐打得大敗,至此,荒草山和陽城就算是有了隔閡,這些年雖然好了一些,但是兩方的關系也不怎麼樣。

身邊的江濤冷冷道︰「听說張浩的兒女嫁給了王上將軍,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王上將軍沒有在陽城任職,卻跑到海島上去了」。

坐在左首的頓紅冷哼道︰「王豐就是一個叛匪而已,如果那一天被我遇到,我將扒其皮,喝其血」。

李浩看了看江濤和頓紅,李浩明白,江濤挑起這個話題就是想挑起矛盾,江濤幾次找李浩準備聯合,李浩就沒有理會他,他自己心里有氣。

這個頓紅是從邯鄲來到,是趙波一系的人,當年王豐曾經和趙波打了好多年的仗,雙方死傷慘重,這個頓紅的兩個兒子就是被王豐炸死的,所以這麼些年過去了他依然懷恨在心。

李浩冷哼道︰「說大話誰不會啊,當年趙波氣勢洶洶的想來惹我們,最後除了徒增煩惱好像是一無所獲啊」。

當然,趙波當年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佔了東北兩省,不過按照現在的形勢,趙波這東北兩省是保不住了,先前為了應付張、孫、文三大家族的聯合,趙波主動讓出了東源省,按照眼下的形勢,恐怕城曲省也會讓出來,所以李浩才挖苦諷刺。

頓紅听了勃然大怒,站起身來大聲道︰「別人為跑到草原上去窩藏著就能夠平安,等我們趙元帥親率大軍一到,你們這些毛賊還不是坐以待斃」。

李浩冷哼道︰「趙元帥倒是也威風啊,不過當年我們較量他也是輸多贏少啊,如果不是仗著在帝都去求一點援兵,恐怕連老巢就被我們端了,這些年他這里求那里拜的,也沒有見有什麼長進,我看過幾年他怕是連老巢都保不住了」。

李浩這話一下子讓在座的都有些緊張,畢竟李浩隱晦的點到了帝位爭奪,如果二王子登上帝位,那時候趙氏家族恐怕真的要倒大霉了,老巢邯鄲能不能保得住的確兩說。

另一邊的孫明寶立即笑著打圓場,道︰「嘿嘿,頓兄、李兄,大家都別吵了,我們是來吃壽宴的,這樣做恐怕會惹到江城王不高興的」。

孫明寶是孫氏家族那邊過來的,別看孫趙兩家斗得你死我活的,但是見了面一個個像笑面佛似的,如果不是知道底細,還認為他們是好朋友。

頓紅冷冷道︰「回去轉告王豐,讓他好好的活著,千萬別有什麼大災大難的死去,本人要眼看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李浩笑道︰「頓兄,這句話也是我想對你說的,另外,還請轉告趙元帥,我們現在在海島上已經安家落戶,現在是坐看風雲變,冷眼笑天下,到底誰笑到最後還難說,千萬別到頭來身首異處,落得被別人笑話,當年多少家族曾經叱 風雲,但是到頭來有幾個落得好下場得,所以說,頓兄咱們是騎驢看唱本,各走各的道」。

頓紅氣得立即甩了碗筷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