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擠了擠眼楮︰「你知道是為什麼麼?朕心里想著,等到我們歸隱田園的那一天,我們少不得要親手做些什麼,到時候,怕你不習慣朕做的呢,所以事先演練演練。」
子夫听了,一股暖意從心里而生,不覺笑道︰「皇上想的太多慮了,我們就是歸隱,也少不得有佣人,衣食都不會缺少,還用的著想著自己動手不成?」
「哎,不是這樣說,雖說我們都不會缺少,可是既然歸隱了,朕就想親自動手做,這樣,才能顯得出不一樣啊。」
子夫又嗅了一下那散發著清香的栗子糕,不由得依偎在劉徹懷中︰「皇上,只要能陪在我身邊,就什麼都好。」
劉徹沒有說什麼,只是將她緊緊地抱在懷中,忽然,又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對了,你知道麼?今天朕過來的時候,听見陽石和諸邑在那里說些什麼,朕就躲在後面听了一听,你說是為什麼?」
子夫好奇地道︰「是為了什麼?」
「陽石有了心上人了!」
「誰?」子夫立刻充滿激切地問。
「听說是個窮書生,正在京里預備趕考呢,那天陽石蘀公主們做賑災,不知怎麼的就看上了,回來和諸邑說呢。」
子夫有些擔心地道︰「也不知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到底好不好,家境窮還在其次,只要孩子好就好。」
「還用得著你擔心麼?朕一听見這個消息,就叫人打听去了,你放心,不久就會有回信的。」
子夫沒有再說什麼,只是低頭看著那碟栗子糕。等著消息的到來。
到了傍晚,果然派出去的小太監回來了,說道︰「回皇上,回娘娘,已經打听清楚了,說是江南的名門,只是因為父親早逝,寡母拉扯著他。所以家境甚為窮困,這人才學是極好的,又極為孝順,人品之佳是有口皆碑。」
子夫听了,這才有些放下心來,道︰「這就好,我原來還擔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若是這樣。大概也錯不了。」
劉徹點點頭︰「只要他上進,以後得到功名也是指日可待,富貴自然也少不了。」
子夫望著劉徹︰「只要陽石願意,她們小兩口好好兒地,就比什麼都強。」
劉徹還沒說話,只听外面傳報道︰「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來了。」
劉徹向子夫擠擠眼楮︰「怎麼樣?說來就來了吧?朕先躲起來。免得她們看見朕不敢說了。」
子夫會意地笑了一笑,劉徹就暫避到屏風後面去,只見陽石和諸邑已經從前面走進來了,一看見子夫,陽石的臉就刷地一下子紅了,子夫只裝作沒看見,而是笑著說道︰「今天來是為了什麼?」
陽石反而有些嚅囁起來,倒是諸邑爽快,蘀陽石都說了。子夫笑著望著她︰「這倒沒有什麼不同意的。只要你以後不後悔就好。」
陽石堅定地點點頭︰「母後放心,兒臣一定不後悔,不僅是這件,還有一件事。也要請母後同意呢。」
子夫好奇地說道︰「什麼事?」
陽石走過去,抱住子夫的脖頸︰「母後,兒臣這一嫁,一定驚世駭俗,免不得給父皇和母後帶來議論,所以兒臣想,能不能像大姐一樣,想法去掉公主的名號,做個普通女子,夫唱婦隨就好。」
子夫有些驚異地看著她︰「你真的願意?不瞞你們說,我和你們父皇也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歸隱田園,不妨事的。」
陽石這下露出驚異的態度了︰「真的麼?母後?」
子夫點點頭,剛要說什麼,只見小內宦急急忙忙地跑進來︰「回娘娘,皇太孫不好了!」
子夫驟然一驚,立刻站起身來,劉據和史芸香成婚後生下一子,本來是劉徹和子夫的全部希望,覺得大漢後繼有人了,沒想到皇太孫忽染重病,這下全都打亂了,可怎麼辦呢?
子夫匆匆趕到太子宮,劉徹也已經趕過來了,只見劉據和史芸香正守著哭泣,太醫忙回道︰「皇上和太子不必焦急,太孫是積年的癥候,暫時不妨事,只怕到了以後成年——」
劉據擺手止住了他︰「不必再說了,我都已經知道了。」一面面向劉徹︰「父皇,兒臣有一句話想對您說。」
劉徹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點點頭,就和劉據到了一間密室中,史芸香目送兩人遠去,有些奇怪的樣子,子夫以目止住了她,不一會兒,兩人出來,眼圈都有些紅紅的,子夫便知道兩人是說了什麼了,也不好問,正好皇太孫也已經睡熟了,子夫便道︰「我們就先回去了,免得打擾了太孫睡著。」
劉據無聲地點點頭,就和史芸香一起送劉徹和子夫出來了,一回到椒房殿,子夫就問︰「你們說什麼了?」
「據兒說,太孫現在身子這個樣子,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若是他接任帝位,難保大漢永傳,不如在皇族中選個出色的,他在後面指點著,以後皇位才能保得住無虞,江山才能永固。真難為這孩子了。」劉徹有些憂心忡忡地道。
子夫有些驚訝︰「是麼?那怎麼辦?」
「朕已經說了,現在看情況,太孫暫時還無事,還是讓他繼位,沒想到他也堅決不肯,也說想在後面指點,清淨隱退,不願意承擔皇位,朕說那就依照他的主意,不過以後若是太孫長大,有了後嗣,還是要傳給他的一脈,太子也就答應了。」
子夫不由得深思︰「也只有這麼辦了,只是怎麼說呢?」
「朕自有主意,你不必憂心。不過現在這個樣子,一時半會難以找到合適的人選,只怕朕還要多在這朝廷上坐幾日了。」說著,有些歉疚地看著子夫︰「只是難為了你了,又得跟著拖後了,不能立刻實現了。」
子夫理解的看著他︰「只要皇上主意已定,不在乎這早晚的,況且事情沒有辦妥,我也放心不下,不能這樣甩手就走,總得安排妥當了,還得看皇上的呢。」
劉徹默默地望著她,將她抱在懷中,听著他沉穩的心跳,子夫覺得全身都安頓了下來,只覺得劉徹在緊緊握住她的手,好像在尋求她什麼意見般,不由得抬起頭來,看看他的眼神,果真是這樣。
子夫點點頭,接下來的幾天,就都是看視皇太孫的病情了,穩定了下來,只是繼承人的事,著實為難,許久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陽石和諸邑的事,子夫也對劉徹說了,劉徹也沒有什麼話,只是也想來個決絕的想法,于是便說公主也謀反,已經被處置。悄悄地將陽石和那個書生的婚事辦了,諸邑也隨之搬出了皇宮,兩姐妹的宅子彼此相近,方便照應,子夫也就放心了。
一直到十年之後,諸邑也已經尋求到了一個如意郎君,年輕的書生,入朝為官,劉徹才在朝廷的王室中間找到了一個可靠的人選,是臨江王之孫,今年才十歲,十分聰明,稱作劉徹新納的夫人所生,名義上是皇子,其母擬作鉤弋夫人,因為子弱母壯而被賜死,就由他繼任皇位,對外想了很多主意,最後擬定用太子謀反只說,只有這樣,才能讓全部人都信服,除了幾個心月復的托付大臣,都不知道這個事實,而劉據也在未央宮附近的一所宅子中,帶著妻子兒女過著暗自監督的生活。不久之後,皇太孫也成了婚,太孫妃後來生下一子,取名病已。
諸事停妥,第二年的春天,正是三月初三,劉徹選擇了這個和子夫相遇的日子離開了皇宮,公孫賀和陳掌都已經告老,各自尋找了山清水秀處,養老安閑了。朝中只有衛青的幾個孩子,還襲著侯爵,至于以後的事情,就全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遠遠地遙望輝煌的未央宮,已經一片白汪汪的孝衣,都在為皇帝舉行葬禮,為了這件事,劉徹和子夫也爭論過許多回,劉徹想讓子夫也以皇後的名義一起下葬,子夫卻堅決不肯,既然選擇了歸隱,她就要放棄從前的皇帝和皇後的身份,這樣的身份,只能讓她如坐針氈,只有徹底做一對平凡的夫妻,她才能如意。她道︰「這個頭餃,就給了李夫人吧,有皇後的尊榮,我和皇上不是皇帝和皇後的關系,只是一對普通夫妻而已,這才是我想要的。」
劉徹拗不過她,只好答應了,對外宣稱皇後和太子串通謀反,已經被廢,李夫人生前為皇上最愛,被追封為皇後,一同下葬。
看著遙遙的遠方,劉徹不覺嘴角溢出一絲笑意,道︰「看,朕已經死了。那個從前的劉徹,沒有了,現在只有這個不為人所知的老百姓。」
「是啊,新皇登基,皇上和李夫人都已經死了,前朝的公主和太子都已經因為謀反被廢黜,朝中沒有人了,又是一朝時代了。」子夫微笑著道。
劉徹感慨地說道︰「是啊,從此之後,只有我和你了,在一起過安靜的日子。」
前方隱隱的鐘鼓聲不斷傳來,漸漸地進入雲霄,沒了聲息。只有兩人站在那里,享受寧靜,守護著彼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