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蔬菜大棚

收費章節(16點)

‘果醬?果醬怎麼了?」陶樂兒凝眉,眉宇之中有一絲焦急。心中暗道不會是出現吃壞人肚子或者吃死人的情況吧?自己來這里之後可是沒有什麼仇家。應該不至于有人會如此陷害自己

林福張嘴深呼吸了幾下,平復了呼吸才開口道︰「今日我和大牛哥去了鎮子就直接先去送貨。但是在路上遇到好些商販子在大聲吆喝賣果醬,那價格才五文錢一罐子。」

陶樂兒一听,當下松了口氣,不是果醬有問題就好。現在她最害怕的是有人見不得自己的果醬賣得好

陶樂兒呼了口氣,抬眸問道︰「那果醬,你們有去嘗過嗎?味道如何?」

不待林福開口,大牛咋咋呼呼的就大聲說道︰「那味道相比于我們的果醬味道差多了。不過,還是有好些人買。每個商販攤子面前都有好多人排隊買呢。真是不知道那些人怎麼想的,味道那麼差還搶著賣,一個個腦袋都進水了」

陶樂兒沉吟一笑︰「這也不怪人家,畢竟窮人能吃個飽就不錯了,有更便宜的哪怕味道差一點也寧願掏錢買便宜的。」話落,陶樂兒又轉即問道,「林大哥,大牛哥,你們不會就為這個著急吧?」

林福本想點點頭說這個還不著急呀,這生意都要被搶了,但旋即一想,又搖搖頭。神色有點郁悶的說道︰「樂兒,今天去送貨的幾家雜貨鋪的掌櫃在我們走之前,說這訂單剩下的都不要了以後也不會和我們訂了。說我們的果醬價格太貴了,顯然是見了鎮子里哪些商販賣的果醬便宜才不訂的我們一听,都驚的不行。我和大牛哥好說歹說了半天,人家還是堅持不再訂。所以我們就趕緊回來問你該怎麼辦?」

大牛也是忙不迭的點頭,神色滿是焦急。等待著陶樂兒的答案。

陶樂兒不慌不忙的緩緩開口,話語中沒有半點該有的焦急,神情自若的說道︰「怎麼辦?他們不訂我們不賣給他們就好了」

啊??不賣?林福與大牛一時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原以為陶樂兒沒有半點著急,看她神色自若的樣子,還以為她早已想好了什麼好辦法。沒想到竟听到這麼一個答案。

一時之間大牛林福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最後還是大牛先反應過來,擔憂的說道︰「可是不賣給他們我們的果醬怎麼辦?不可能等它放在房里壞掉吧」

陶樂兒幽幽一笑,這個問題她自然想到了。如今她做的果醬,因為在夏季的緣故,保存期最長兩個月。這庫房如今還有五百罐子的量,不賣給雜貨鋪,就算全部供給福滿樓也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消耗掉。怕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更沒辦法等到全部賣出去就壞了。

不過,陶樂兒相信這果醬很快就會賣出去的。‘你們不用擔心,很快就還會有人來買的」

說罷,也不理會大牛和林福兩人狐疑的眼光,便進到老房子里,去看那窩兔子,還有家里的禽畜。

「大牛哥,你說樂兒說的很快有人來買,是真的嗎?如今鎮上那麼多賣果醬的」林福望著陶樂兒離去的背影,言語中滿是疑惑。

大牛怔怔的搖搖頭,「我也不清楚」

舊屋門前,陶樂兒在地上灑了點生石灰在這里叫滑石,用鞋底蹭了蹭,消消毒才進去。陶樂兒剛進屋林福邊跟上來了,大牛倒是沒有跟進來。

林福進門前也學著陶樂兒的樣子,以後的用那白色的粉末蹭了蹭鞋底,才進屋內。

舊屋內,如今已經被陶樂兒改造成了牲畜的屋子。兩頭牛一個圍欄,緊挨著一個圍欄是兩只羊。牛羊的位置靠門口這邊,因為牛羊隨時都要放出來,所以把圍欄的圍著放在外面一點。原來臥室放床的位置改成了養兔子的地方。十幾只兔子地方算不得寬敞,但是如今兔子也不大地方也就足夠。

牛舍里設了牛床可供牛吃料和休息,陶樂兒知道養牲畜衛生最重要,否則,牲畜極易生病。加之在這醫療條件很是落後的古代更加要主要。所以為了便于沖刷和保持干燥牛床建的時候特意高出地面5厘米,保持一定的平緩的坡度。

牛床與通道間陶樂兒也讓林福他們幫忙挖了排糞溝,溝寬一尺多些,深半尺左右,溝底呈一定坡度,以便污水流淌。

羊舍兔舍基本也是和牛舍一樣。

「樂兒,剛才你為什麼要用那白色的粉末蹭鞋底呀!」林福上前來到陶樂兒身邊問道。

「消毒呀」陶樂兒隨意的回道。

「消毒?」林福不懂,用那白色的粉末消毒嗎?消什麼毒?旋即又問︰「那是什麼粉末呀?看著覺得在那見過似得。」

陶樂兒抬眸,展顏一笑︰「林大哥,那是滑石磨得粉,你自然見過呀」

「啊?是滑石?」林福驚訝的回身蹲下去看布袋里的白色粉末,仔細看看還真是滑石。這滑石山里多的是,村里人都撿來在牆上畫畫,寫寫字什麼的。

樂兒說這白色粉末拿來消毒,他可從沒听過用滑石可以消什麼毒的。林福很是疑惑的撓撓頭,滿臉的不解。但是回頭又見陶樂兒正在忙也就暫時放下疑問。

這時的古人應該還不知道用生石灰殺菌消毒這些。陶樂兒也知道怕是很難說明白,便沒有管林福的疑惑不解。

來到牛舍前,原本要產牛黃的那只牛在幾天前已經吐了一塊大約有半斤重的牛黃。吐完之後就開始正常吃草飲水,精神也好起來了。于是這便已經把拖牛車的任務交給了它。那只老牛現在在這牛舍里。陶樂兒打算再過些時候就將它殺了做些好吃的來吃。

見陶樂兒專心的做事,林福也沒有繼續詢問,只是在一旁靜靜的觀察。他覺得陶樂兒家的牛舍羊舍就是不一樣,干淨的很,牛休息的地方(樂兒說是牛床),牛吃東西(飼料槽)的地方都井井有條,整齊劃一的。三個舍基本一個樣,只是有些地方不同。

更奇特的是,陶樂兒竟然讓他們在屋後挖了三個糞池,自己當時不明白為什麼,問問樂兒卻說不同動物的屎尿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分開收集。

他拿回去一說,連自家爹娘做了這麼久的農活還不知道不同動物的屎尿有何作用。只是好笑的說樂兒或許就是瞎弄弄,他們相信樂兒師傅教樂兒做生意,卻不相信他師傅連做農活也會

林福心里也是拿不準,但他還是相信陶樂兒那麼做有她的道理。

陶樂兒才不知道林福如今心里想著什麼,悱惻什麼。只見兩只羊現如今也長得挺好,母羊還在產女乃。陶樂兒一家也日日喝著羊女乃,一家人的身體也越發的好了。

不過陶樂兒最關心的是那窩幼兔。幼兔在出生後十五六天都會相繼開眼的。而幼兔在開眼前總是相互擠靠在一起,呼出的水汽使小環境很潮濕,幼兔皮薄肉女敕,就很容易造成皮膚的斑疹或潰爛。

所以陶樂兒得勤檢查,換掉濕墊料,並每天撥弄幼兔兩次,以蒸發皮膚與皮膚之間的水汽。還有夏季越來越熱,幼兔最容易生病死亡。陶樂兒不得不日日把兔舍打掃干淨,每日都得對這個屋舍用百分之二十的生石灰水消毒。屋後的糞池四周也挖了一個個小水溝,防止蒼蠅的滋生。

陶樂兒進入兔舍,母兔情況特別好,長得圓圓肥肥的,乳汁也足夠。仔兔如今也基本開眼了,這都十六天了。剩下一只沒開眼的,今日再怎麼也會開眼的。

陶樂兒撥弄了一下幼兔,再仔細觀察一下有沒有萎靡不振或者疑似生病的兔子。一一觀察了一下,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的,心下放心多了。等所有兔子都開眼了,至少第一個階段過去了,兔子存活率就高多了。

檢查完便起身,回頭對林福說道︰「林大哥,你搭把手幫我把這牛舍這些打掃一下。」

林福點點頭利索的去拿掃帚,提水。陶樂兒則是收拾哪些草墊拿出去焚燒,再配上消毒水消毒。

林福見陶樂兒用滑石水灑牛舍一遍一遍的,禁不住好奇︰「樂兒,你這也是在消毒嗎?」。

陶樂兒點點頭。

「這有撒用?」林福繼續問道。

陶樂兒知道林福好奇也就耐心的解釋道︰「林大哥,這養牲畜最怕的就是染病,所以平時進屋之前都用滑石蹭蹭腳底,免得把外面的病源帶進來。這灑滑石水也是一樣的,就是保持牲畜休息生活的地方不被染病。從而牛羊也不會染病了。這樣你可明白?」

「哦,原來是這樣,這樣就可以預防牛羊牲畜生病了。」林福想想,既然陶樂兒說滑石水可以防止家禽生病。「那樂兒,就是說養雞鴨這些牲畜都可以用滑石水防病就是你說的消毒,對嗎?」。

陶樂兒點點頭,表示贊同。

林福也隨即如獲開朗的點點頭,便埋頭打掃。

收拾完牲畜舍,喂好牛羊兔子。陶樂兒這才出門洗洗手,用熬制的草藥水消消毒,也讓林福洗洗,便讓他先回去。自己這才回到新屋。

拿出紙筆,陶樂兒坐下仔細回想前世學到的農業知識,以及看過的關于飼養牲畜,養殖,種植的相關的書籍。前世的時候陶樂兒雖然學農業,但也不是每樣都會涉及。陶樂兒沒有親自培育過蘑菇,只是看過相關的書籍。

上次去山里拿回來的蘑菇種植沒有成功,自己做的基料也似乎出了問題,沒有發酵成功。陶樂兒不知道那里出問題了,按理說蘑菇培料需要一定的溫度與濕度就能發酵成功的,陶樂兒當時特別注意掌握溫度和濕度卻沒有成功。

那只能說明基料出了問題。只是陶樂兒左想又想也沒想出來是那里出了問題。當下也不再想,反正現在舊屋養家禽已經擠滿了。現在就算培育成功也沒地方放,所以也不著急于這一時。

五日過後,陶樂兒帶領雇來的十人還有大牛林福,林大叔一行人整飭出了五十畝的地。如今已經開始套底肥了。本來陶樂兒是打算五百畝地全部整飭出來的,但是想著不管是辣椒姜蒜都是少有的品種。上官老板那里也估計沒有那麼多種子。五十畝地也差不多暫時夠用。還不如就著幾日多套些底肥把地養肥一點。

一開始陶樂兒以為這林家村能種出水稻地也不是很貧瘠。可是沒想到住了一段時間才發現此地晝夜溫差很大。即便是現在夏季,晚上的溫度也是很低的。這樣到冬季冷起來的時候林家村幾乎沒辦法種植蔬菜,農作物。這也就難怪林家村這麼貧困了。

而且陶樂兒後面才在上官管家那里了解到,原來林家村臨洵鎮都屬于蜀城這個北荒之地的範圍之內,是整個大唐最是貧瘠的地方。臨洵縣在蜀城靠皇城近點的位置,是連接蜀城與皇城的交通要道。所以臨洵縣顯得繁華的多。加上蜀城靠海,臨洵也設有碼頭,在此做海上貿易的商人也多,各行各業也發展得起來,臨洵也因此成為蜀城重要的交通口岸。

看著眼前整飭出來的地。想著這里的氣候,陶樂兒打算建幾個大棚搞實驗田。種植成功再移出來種植。再說在這里,冬季也只能用大棚才能種植。

陶樂兒前兩日漚好的肥料只夠澆幾畝地。而剩下的地根本沒有足夠多的人尿了。在村里這尿可是金貴,沒人願意給別人。所以陶樂兒還得想辦法收集肥料。

陶樂兒讓林大叔和吳嬸子領著人去地里施肥,自己則讓林福幫忙在先套了底肥的那二畝地上蓋起了大棚,用明紙代替塑料,再與林福一起用小麥桿編了幾個杉子,白日的時候就放在一邊,晚上則蓋在大棚上,測量了幾日棚內的溫度與濕度,確定控制在範圍之內了,陶樂兒才把在鎮里收集來的一些蔬菜種子播種進去。

這里面有從蔬菜鋪里買來的一些時下的蔬菜,也有好不容易收集來的辣椒,茄子種子。其他姜蒜等品種都找不到地方買。陶樂兒也就只打算先種下這些。因為茄子和辣椒來的不容易,陶樂兒怕別人笨手笨腳的浪費了種子,所以就親自動手,種子侍弄了兩三天,拌好了草灰,就準備向地里播種。正好林繼業家的林嬸子和吳嬸子那邊也將能用的肥料都澆在了地頭,人也閑了出來。也過來幫著播種。

眾人到了村外,望著那平整的一大片地,個個都驚訝的合不攏嘴,再瞧瞧那三個模樣奇怪的大棚,更是覺著稀罕,連連問道︰「樂兒,這都是啥啊,俺們祖祖輩輩種地,也沒有見過這東西啊」

陶樂兒淡笑著介紹說道「這是蔬菜大棚,白日里這種明紙是可以透光的,作物可以享受到陽光,到了晚上,因為我們這地方特殊,晝夜溫差大,就要蓋上這些杉子,給作物保暖,這樣作物就能白日黑夜都能生長,大大的縮短生長周期」

大家听得雖然有些糊涂,但是卻明白這是個新物件,能讓作物快點長得,于是都抱著稀罕的心理,瞧了又瞧。

「因為有大棚在,所以嬸子大叔干活的時候都要小心,要彎著腰走路,辣椒和茄子的種法和其他蔬菜一樣。相信大家都會。」一邊說著陶樂兒一邊鑽進大棚里,還是作了示範和講解。

「這就是茄子的種子?嘖嘖,這可是個金貴東西,樂兒丫頭,咱這破地真的能種出這金貴的東西來?別浪費了種子」眾人望著林福提出來的茄子與辣椒種子,皆都眼巴巴的望著。心里雖說都知道樂兒有個厲害的師傅。但是這種地,他們心里還真沒底陶樂兒能種出個撒來。

這茄子她們是吃過的,上次樂兒家蓋房子擺宴席的時候,就有一道油燜茄子,那個味道真的是美妙極了,現在想起來還都流口水。

「能種,大家只要按照我說的規範操作,就一定能種出茄子,到時候這東西就不是金貴東西了,大家可以天天吃」樂兒趕緊對大家打氣道。

「天天吃?俺的娘哎」林家嫂子興奮的搓搓手,「那不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嗎?」。

「是啊是啊」大家也都興奮起來,趕緊鑽進大棚,認真的播種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