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八八章 機緣(只有一更了)

百姓了。如此看來,這廢止當十錢之事勢在必行,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避免這件事被趙挺之一黨利用來打擊蔡黨的勢力。

高強將這番想法向聞渙章說了,換來連聲贊許︰「衙內靈台清明,心思縝密,實乃天縱之才,在下佩服之極!」

高強心想反正你有學問,拍起馬屁來不要本錢,衙內我就當沒听見。那聞渙章贊嘆一會,見高強只笑咪咪地不說話,也覺無趣,便轉回正題︰「在下以為,此事既然難免,蔡相公不妨命幾個手下隨聲附和一番,甚或令一個心月復主動上言,將一切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則此事便可輕輕揭過了。」

高強一楞,怎麼對方已經在咄咄進逼了,還要自己落井下石?再仔細一想下,不由一拍大腿︰「此計大妙!」趙挺之一黨執政以來的一貫方針就是極力否定蔡京所行的政令,這當十大錢如此礙眼,就算沒有這些明教教徒上告,遲早也是被彈劾的對象,倒不如順水推舟,把責任都推到蔡京一人身上,如此便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避免趙黨趁機擴大打擊範圍,削弱蔡黨的勢力。

高強越想越妙,這一來首先是蔡京本已罷相,此事又沒有什麼明顯的違法之處,那趙官家與蔡京又是投緣,必定不會再加貶斥;二來趙黨措手不及,等到反應過來時只怕廢止當十錢的詔令已出,無法再借機生事了;三來這位率先上奏的蔡京心月復倘若表現的好,又可以取得皇帝的信任,為蔡黨的進一步復起取得先機。

這一步先上奏本,竟是一石三鳥之計,若用下棋的術語來說,就是一著先,著著先。

「聞先生,高,實在是高!」高強一激動,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來了這麼一句經典台詞。

不料聞渙章不愧是馬屁高手,隨即奉承了一句︰「衙內才是真的高!高衙內啊!」

高強大笑,舉起酒杯和聞渙章一踫,接著一飲而盡,這酒喝得格外痛快。

二人又喝了回酒,高強忽地又想起兩件事來︰「聞先生,卻不知可曾听過知龍游縣事的宗澤宗大人?」

他也只是隨口一問,哪知聞渙章的表現實在令人吃驚︰「宗澤大人,可是字汝霖,元祐六年中的進士,後來以將仕郎出為大名府館陶縣任縣尉兼攝縣令職事的?」

高強大吃一驚,這位直接就可以送個綽號叫13-看-網了,怎地什麼都知道?聞渙章鑒貌辨色,微微笑道︰「衙內休得驚詫,在下屢試不第,幸得令尊殿帥大人收入幕下,于是多留意本朝各地人事,這每年的殿試取士多所留意,凡有所任用都以筆錄之,因此記得。衙內若有閑暇,不妨來舍下一觀便知。」

高強再次吃驚︰沒想到老爸高俅竟這般老練,帳下留了這麼一位管檔案的人才,自己這下豈非賺到了?只是轉念一想,這舊朝為官最重的便是人際關系,往往一點蛛絲馬跡就可判明各人的派系立場,恐怕如蔡京、趙挺之等人對這些都是爛熟于心,隨便舉個人名都能應聲報出其仕途起落來,自己老爸為這事還特地養了個博士在家,可見檔次不夠,難怪只能做佞臣了。

不過對于這聞渙章的記憶力總是佩服,高強心說不妨再考考你︰「聞先生,小生再考你一下,你可知現今以禮賓副使知安肅軍事的是哪位大人?」

他是忽然想起了日間的那位大嗓門的張隨雲,因此隨口一問,哪知竟有了意外的收獲︰「衙內當真明察秋毫,居然連這人也留意麼?這位張叔夜大人是前朝名臣張耆大人之孫,當年蔭補為蘭州錄事參軍,考地理察形勢,在西安州建城,一舉消弭蘭州羌人之患,可謂允文允武,在下佩服之極,以為他日必為本朝名臣。」

張叔夜!這名字再熟悉不過了,水滸傳中的濟州知府啊,梁山招安時這位可是立了大功的。不過歷史上此人究竟如何,高強卻是不記得了,只記得史書上的宋江一伙好象就是在這位張大人手下被擊敗的,再听了聞渙章的評價,看來此人果然有兩下子,這位張隨雲小哥倒是不妨結交結交了。

(第三部第六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