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章 七學士(二)

第五章七學士(二)

其實,李言慶對宗教的了解並不多。

他算是一個無神論者,即便是詭異的重生之後,他雖然有過動搖,卻並不能說是虔誠信徒。

重生前四十余年的**教育,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抹滅。

所以他自重生後,對于宗教之間的爭斗,更多時候是冷眼旁觀。即便當年他作《原道》,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佛教是好還是壞,儒家學派的思想,究竟怎樣的意識形態?

李言慶不敢說自己完全了解,既然不了解,也就無法說出優勝劣敗。

在他看來,儒家有儒家的好處,佛教有佛教的妙用。包括道教,三者都有可取之處。可不管哪種意識形態,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有人說,佛教閹割了人的血性,把幸福寄托于來世。李言慶並不贊同。佛教固然是勾畫出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可某些思想,不同樣虛構出一個烏托邦式的xx主義?其性質,未嘗不一樣。區別就在于一個說法的問題。

前世,李言慶很尊敬基督教。

不是在他的教義如何,而是在于他的生命力。

同樣是千年宗教,勿論基督教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多少虛偽、血腥和掠奪,終究深入人心。所以,當後世的價值觀發生變化後,西方人能堅守著某些信念,畏懼或者尊敬著神靈。

可是在東方,經歷西風東漸,西學東漸後的社會,整個道德觀幾乎淪喪。

金錢萬能的思想,深入人心。舉國拜金,全民拜金……甚至連輿論導向,打著批判的口號,實則也在宣揚拜金。當時社會上曾有一個說法︰那就是當xx主義破滅以後,人們再無任何信仰。無所畏懼,無所敬重,于是乎道德標準,亦隨之降低。

這里,姑且不去討論這種思想的對與錯。

李言慶倒是覺得,宗教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人們生出畏懼。有了畏懼,也許社會會更完美。

「李公子,李公子!」

李淳風的聲音在耳邊回響,把李言慶從沉思中喚醒。

「怎麼了?」

「已經結束了!」

李淳風用手一指麒麟台,「您剛才好像在思考事情,薛公子和道信法師的辯論,已經結束。」

「哦,誰勝誰負?」

李言慶月兌口而出問道。

不過話出口,他就感覺有些後悔。

這勝負又那是那麼容易就分出來?道信和薛收爭論了一年也沒有爭論出結果,如今這參與辯論的人越來越多,只怕這爭論會越來越激烈,勝負也會越來越難見分曉。他這個問題,本就有些愚蠢。

果然,回答他的,是李淳風兩個白眼兒……

「我師父剛才也登台了。」

「哦?」

「不過他只是在最後登台,並沒有參與經辨。他說,下個月經辨,他將會加入其中……」

李言慶心中一樂︰道門,果然開始行動了!

所謂真理越變越明,大概就是如此。麒麟台的經辨者,都非普通人。薛收也好,孔穎達也罷,全都是門閥世冑出身。不可能去效市井間的潑婦罵街,言談之間,都必須要有的放矢。

同樣的,佛教要參與經筵,同樣有學識和口才的要求。

若是道信胡攪蠻纏,破口大罵……只怕這經辨根本無需進行下去。而那些信徒,也未必能接受。誰也不希望,自己所信仰的神靈,是一群在市井間罵街的潑婦。這種經辨持續下去,不論是對于儒家還是佛教,都有極大好處。信者自信!麒麟台發展的方向,就是一種宗教間的高層對話。

當然了,不論薛收還是道信,都無法代表儒家和佛教。

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是儒家和佛教的希望……

經筵舉行一年之後,對儒家和佛教而言,都大有裨益。所以身為道家弟子,不能再袖手旁觀。

「如此甚好!」

看著正準備休戰的薛收和道信,李言慶暗自點頭。

「李公子,你希望誰獲勝?」

李淳風輕聲提出了一個問題。

言慶一怔,想了想,彎下腰來,在李淳風鼻子上刮了一下。

「我告訴你,可是你要保密,誰都不能講。」

秘密?

李淳風兩眼放光,心里有些興奮。

同樣,對李言慶更多出了幾分親切之意。在小孩子的心里,能與自己分享秘密的大人,無疑最為可親。

「我以三清祖師之名保證,絕不泄露他人。」

「其實,我希望……最後獲勝的人,是我!」

「啊?」

李淳風詫異的看著言慶,有些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他原以為,李言慶會三選一,卻沒想到,得到了這麼一個答案。的確,不論麒麟台經筵的獲勝者是誰,亦或者就不可能出現獲勝者,那最後的勝家,只可能是一個人——開設麒麟台經筵,並將之向外推廣的李言慶本人。

也許,李淳風現在還無法明白這個道理。

可是過些年,等他慢慢長大以後,就能體會出,其中含義。

就在言慶以為,這場經筵將落下帷幕。

突然听到場下有人高聲喊喝道︰「且慢,在下心中尚有疑問,希望能向七位院長求教一二。」

原本都準備散去的人們,一下子又來了精神。

還有熱鬧!

李言慶順著聲音看去,就見一個八尺身高的青年,邁步穩健的登上麒麟台。

圓乎乎的胖臉,目光如鷹隼般銳利。他臉上帶著謙和笑容,上台之後,朝著七位書院院長,拱手道︰「小生心中有所疑問,還望七位大人賜教。」

這里的‘大人’,非是指官職上的稱呼,而是一種含糊的泛稱。

薛收也正準備離去,聞听扭頭。

當他看清楚來人之後,不禁眉頭微微一蹙。

「賢弟,是你?」

道信也止住腳步,慢悠悠又坐回原處。

正是有熱鬧不看,天打雷劈。更何況看這位的架勢,並不是沖他來。他自然也樂得旁觀。

道信身旁跟著一個小沙彌,也坐了下來。

「師父,他們這是要干什麼?」

道信手指放在唇邊,噓了一聲後,低聲道︰「弘忍,莫吵!且看下去,自見分曉。」

小沙彌法號弘忍,是蘄州黃梅人,俗家本姓周。年紀,和李淳風同年,而且經歷也非常相似。

李淳風是九歲拜入至元道長門下,這小弘忍,卻是七歲,被道信收為弟子。

他來鞏縣的日子久,所以對麒麟館的情況,也多一些了解。听道信這麼一說,就知道這件事情,和他師徒無關。于是坐在道信身後,從褡褳中模出一袋腌制的梅子,遞給道信品嘗。

李言慶先一怔,心里暗叫一聲︰他怎在這里?

這個人,言慶可說是即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為,這家伙日後會是他的大舅子;陌生是因為,自大業七年後,李言慶就再也沒見過他。如今,這家伙突然出現,難道觀音婢也來了?

登台之人,正是長孫無忌。

薛收當年留戀洛陽,故而認識長孫無忌。

見他登台後,也不禁有些撓頭。霹靂堂雖說已經沒落,可問題是,這一位可是麒麟館後台老板的大舅子啊!

「無忌,你有何疑問?」

「薛大郎休要開口,我今日登台,實為請教許先生。」

許先生,自然是指代李言慶編撰《奸妄注》斂財的許敬宗。他如今也是七院之一的院長,聞听長孫無忌矛頭直指向他,心中不禁感到疑惑。許敬宗今年有二十五歲,因出身和他特有的經歷,故而在七大院長之中,一直表現的很低調。他才學出眾,文辭華美,但也深知,混日子艱難。所以在麒麟館,從不與人爭吵。即便是有人指責他,他也是一笑,而過。

只要大老板滿意,你們的指責算個屁!

而他的大老板,自然就是李言慶……七大院長之中,尤以他的薪水最高。當然了,似薛收姚義孔穎達三人,根本就不在意這薪水的問題。他們所追求的,一個是聲名,一個是學問。

家中富裕,自無需考慮這些問題。

可許敬宗不一樣,他必須要為自己的生存而思考。

經歷仕途上的波折以後,許敬宗悟出一個道理︰狗屎的盡職盡責,狗屎的為國為民。能讓老板滿意,就算狗屁不做,一樣能飛黃騰達;但若是得罪了老板,就算做得再好,又有何用?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心甘情願,寧擔負罵名,也去編撰《奸妄注》。

事實上,僅《兩漢篇》的奸妄編撰,許敬宗就為李言慶收斂近八十萬貫。如今他主持編撰《兩晉篇》,還未動筆,已敲定了二十余萬貫。為此,李言慶也沒有虧待他。表面上許敬宗的薪水最少,可暗地里,許敬宗這兩年來,收入也有近三萬貫收入。如此高的賞賜,許敬宗焉能不盡心盡力。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收入高,花銷起來也顯眼。

這不,所有的罵名都到了許敬宗的身上,而李言慶幾乎未受半點波及。

許敬宗也很聰明,他知道,自己花的越多,背負的罵名越大,日後得到的好處,也就越豐厚。

君不見,李言慶以十六歲年紀,得鞏縣男之封爵,可謂大業以來,獨此一家。

等李言慶孝期滿了,一旦出仕,定將飛黃騰達。自己在怎麼努力,也就是個濁官。即便沒有飛黃上廄御馬被劫持的事情,日後前程也是暗淡。可是現在,跟定了李言慶,定有出頭之日。

這就是許敬宗的想法!

他看了一眼長孫無忌,有些疑惑。

若換個人,他甩都不會甩……可是對長孫無忌,卻還存著些許顧慮。

雖然不知道長孫無忌的身份,許敬宗卻在酒樓上見過,這個人是在蘇烈的陪同下,進入縣城,入住李府。蘇烈是什麼人物?那是李言慶的心月復,執掌墨麒麟的統軍,甚得老板信賴。

鞏縣人都知道,李言慶手下有‘一仙一衛,黑白雙煞’。一仙就是肉飛仙沈光,黑白雙煞,自然說的是雄闊海和闞稜。而那一衛,指的就是蘇烈蘇定方。這四個人,是李府的武力基礎。

能讓蘇烈畢恭畢敬的人……

許敬宗微微一笑,「不知公子,有何疑問?」

長孫無忌目光凌厲,一拱手,「我只想請教先生一個問題︰何謂仁,何謂義,請先生指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