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咸菜壇子

姚仁喝過咖啡之後,信步走到了組織部門口,想了想,還是進去了。韓光見姚局長進來,受寵若驚,按道理一把手沒有親自來拜訪他的道理,趕緊迎了出來。韓光更加堅信他的腳步走對了,姚局長這是對他近期工作很滿意,這是來示好來了。只要方向不錯誤,一切都好辦,東農場局終于等來了變市的具體批示,只是暫時沒有公開罷了。眼下需要內定一些要職,人員調整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作為組織部部長,這將是一塊大餡餅砸在他身上,很多的干部提名都要通過他進行的。

同時,韓光對姚局長的手段感覺發寒,梁中書雖然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但梁秘書被白楊鎮抓拘留,姚局長居然做到了不理不問,這樣的城府讓他心寒。韓光不知覺對姚局長產生了戒心,生怕布了梁中書的後塵。正因為韓光的戒心,以及他的誤解,韓光才背道而馳和姚局長走得越來越遠,也正因韓光,東農場局人事安排變得撲朔迷離,直接影響到了白楊市的大框架的上層建築。

「領導親自光臨,我的辦公室蓬蓽生輝啊!」韓光很熱情的招呼。

「我沒什麼事情,路過就順便進來坐坐!」姚局長一副聊家常的樣子。事實上,姚局長確實沒什麼工作暫時和韓光交流,與韓光閑聊,他是想探下韓光的底,韓光背後搞這些動作是有意還是無意。值此多事之秋,韓光如此做,背後或許有什麼力量在作祟。

韓光親自倒水,沖的是紅茶,茶如血,正是武夷山的大紅袍。姚局長笑了,這不正是韓光送梁中書的大紅袍嗎!肯定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不愉快,否則,以梁中書的性格怎麼可能擺了韓光一道。

「這茶不錯,武夷山的大紅袍,只是春暖花開之際,喝紅茶容易上火!」姚局長笑道。

韓光楞了一下,姚局長還沒有喝,就說茶不錯,還說容易上火難道是暗示什麼?

「姚局長,您真是懂茶之人,聞茶香就知道茶名,您說春季應該喝什麼茶呢!」韓光小心翼翼的問道。

姚局長啞然失笑道︰「我哪里是真懂茶,這茶我最近幾天喝過,是我的秘書給的,說是你送的,今天我來你這里,看這茶果然是同出一脈。這茶好是好,只是這個季節喝容易上火。春季,冰雪初融,陽光初發,陰寒減退,由寒轉為暖,還是喝些綠茶較好。」

「受教了,怪不得我最近早上起來總是口干舌燥,原來毛病出在這里。前些日子,梁秘書來此,我也沖了這茶,他說你應該喜歡,就跟我討要了一些,不想影響局長也上火了!」韓光輕描淡寫把給韓秘書挑撥解釋了。

同時,韓光也笑了,原來姚局長在暗示他,梁中書送的茶讓他火氣加大,同時也說東農場局雖然說發展即將進入高速軌道,但依舊透著寒意,近來事情很多,很讓人頭疼。最近,因為趙雲抓了梁中書,以及趙雲和黃家俊的矛盾升級,東農場局風雲變幻,確實讓韓光頭疼。局面有些控制不住了,對于趙雲的能力,韓光已經無比的佩服了,趙雲根本不是一個怕事的主,這樣做法分明是要把天捅漏了。韓光目前只是順其自然的推波助瀾,自己並沒有沖到前面。趙雲拘留了梁中書,這是很不給姚局長面子,相信姚局長不說,心里也會很不高興,所以才跑這里說這茶喝著上火,借茶說人。

「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有十德,而人卻難德行兼備!」姚局長嘆了一口氣說道。

「姚局長不但懂茶,原來還是茶道大家,說茶一套一套的。不同時期喝不同的茶,同的茶具適合不同的茶,茶有德,而人卻多是少德,喝茶修身養性,看來我得多學習。」韓光不明白姚局長什麼意思,幾分試探的說起了茶道。

「老韓啊,你真是抬舉我了,我真不懂茶,是道听途說,這還是听白楊鎮的趙雲說的。那小子有時候很混蛋,有時候卻是一個雅人,很懂茶。」姚局長笑了,他腦海里浮出趙雲無賴般的笑容,這小子還真是妙人。喝過吳茜的咖啡,他對趙雲的茶道更感興趣了,說實在的,作為中國人,他更喜歡喝茶,只是一直沒多大的研究罷了。咖啡喝多了,很容易刺激心髒。他與吳茜達成了協議,對趙雲攪和不但不生氣了,反而希望趙雲鬧得更大一些,讓東農場局內部的一些別有動機的人都浮出水面。

他與吳家合作,相信吳家的財力以及他背後的軍方背景,白楊市塵埃落定,那些跳梁小丑折騰不出大局面的。只是要分給吳家一半的勢力,這讓他有些心疼,卻不得不為之。也只有如此,姚局長才能抵抗住外來勢力的壓力,相信那些不長眼的人撞上財大氣粗的京城第一家,一定是灰頭灰臉而回的。攘外必先安內,姚局長怕的是禍起蕭牆。此時,姚局長並不知道京城四大家的黃家對白楊市也是野心勃勃,志在得到那隱藏的油田。而確保油田能夠穩固得到,並發展起來,黃家也必須有人在白楊市擔任要職。白楊市,在大人物眼里也算得上一塊天大的肥肉了。

「果然是茶有德,而人卻難以德行兼備啊!」韓光附和道。他一廂情願的認為姚局長說趙雲泡茶功夫好,但做人很差勁,姚局長讓他加大力度。這一誤解,又造就了趙雲再次發狂,東農場局再起波瀾。

「白楊鎮的吳鎮長也是一個懂茶之人,開了一間茶館,回頭局長可以和我去品茶,听說是從江南聘請的茶藝師,煮茶的味道應該比趙雲要強一些。」韓光再次以茶論道。

姚局長眼皮不經意的跳了一下,原來問題出在這里,韓光這是要幫白楊鎮的吳達子運作區委書記啊。想起吳達子曾經擺過他一道,姚局長對吳達子並沒有好感。若非吳達子現在比較有錢,可以給白楊區建設方面出大力氣,他肯定會一腳把吳達子踢開的。說起來,吳達子臉皮也夠厚的,都已經停薪留職了,看到好機會厚著臉皮就上來了。人家有錢,四處做善事,現在吳達子聲望很高,姚局長想阻止也阻止不了。近期傳聞趙雲和吳達子關系很好,這讓姚局長費解,兩個不對路的人居然尿一壺去了。

「東方紅農場的紅旗村是個鍛煉人的地方,梁中書回來你安排下,讓他下鄉鍛煉幾年吧!」姚局長話鋒忽轉。剛才姚局長故意說茶德引出趙雲的話題,就是想知道韓光對趙雲的看法,繼而知道韓光針對趙雲的動機。韓光也隱晦的表示了對趙雲的不滿,姚局長也找到了原因,吳達子和韓光走得近,自然要幫著吳達子對付趙雲。既然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就好辦,相信趙雲能應付這局面,他姚仁也要借此亂局立威了。

姚局長已經沒興趣和韓光打啞謎,直接吩咐韓光把梁中書流放了。梁中書貪污受賄,他有這樣的秘書本就是恥辱,眼不見心不煩,還是遠遠的支開吧。畢竟他要給老局長幾分面子,今後工作還得一些老人支持,老干部雖然不管事了,但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投票權,給老局長一個台階,這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姚局長才沒有給梁中書判死刑。姚局長之所以讓梁中書去東方紅農場的紅旗村,也別有深意,他得知黃家俊兩次去了紅旗村,這里面很是蹊蹺,既然梁中書接受過黃家俊的賄賂,他就給梁中書一個繼續接觸黃家俊的機會,看看紅旗村到底有什麼神秘如此吸引黃家俊。相信以梁中書的性格,當個村干部一定怨言滿天,那里要是有什麼貓膩,一定蹦達的比誰都歡。姚局長並不知道他無意的布局,把一個更大的局揭開蓋子,四大家都蹦了出來,白楊市真正的風雲莫測了。

「好,哪天去品下吳達子的茶!」姚局長說完就離開了,留下笑容滿面的韓光。姚局長這麼說,應該是答應和吳達子進一步接觸了,用吳達子取代趙雲,這變成了有可能。梁中書要回來了,看來姚局長還是親自出手了,把梁中書安排到偏遠山村也是為了減少影響,可為什麼是紅旗村呢?近來那個只有四五十戶人家的紅旗村似乎炙手可熱,黃家俊已經兩次去紅旗村了。韓光陷入了沉思!

……………………

劉海山來到趙雲辦公室匯報工作,這次趙雲直言不諱的對劉海山說道︰「你贏了,我會帶你外調的。你再幫我算下,我具體在滇南省具體哪個地方!」

劉海山哭喪著臉說道︰「趙書記,你真當我是神仙啊,我只能算出具體哪個省份,這也是三分靠推測,七分靠猜測。」

趙雲見劉海山不認賬了,並不難為劉海山,他既然答應帶走劉海山,那就一定帶劉海山。雖然劉海山身上說不出的神秘,但可以肯定的是劉海山對他並沒有壞心。有劉海山這樣的人在身邊幫他,並不是什麼壞事。

「你那些咸菜罐子現在值多少錢?」趙雲轉移了話題。

劉海山真和吳達子把所有的瓷器都要了過來,找了個空房子隨便堆積起來,居然滿滿三大房子,數量很多。看著那些瓦瓦罐罐成堆,趙雲真心升一種用這些罐子腌制咸菜的想法。

劉海山苦笑,那些瓷器大部分是滿清的精品,怎麼就成了趙雲嘴里咸菜罐子了。現在的價格是不會高得離譜,但用不了十年,那些精品很多都能拍賣出天價來的。劉海山確實以咸菜罐子的理由管吳達子要的瓷器,可真要說這些是咸菜罐子,劉海山就覺得有些侮辱這些精美的瓷器了。

「現在不會太值錢,現在有的瓷器在北京潘家園賣也就幾百塊,其中也有些能賣到上千甚至上萬的,可未來幾年內,有的瓷器賣到上千萬這都很正常。畢竟我們國家經濟現在才搞活,對于瓷器目前還沒有得到重視,瓷器還沒有其他古董貴重。按照我的看法,這些東西都是無價之寶,真正的收藏家見到這些東西肯定會瘋掉的……」

趙雲打斷了劉海山的滔滔不絕︰「你就說那三間房子的瓷器按照現在的市場價一共能值多少錢吧。」

對于劉海山準確的說瓷器未來價值,趙雲很奇怪,就好象劉海山親身經歷一般。劉海山的神秘,趙雲已經免疫了,說他神棍也罷,說他大師也罷,反正劉海山不會害他。趙雲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相信劉海山,似乎第一次見面之後,他對劉海山就莫名其妙的信任,而且這種信任越來越強烈,他印象中的神棍正在變成大師的形象。

「保守的算,應該也能值上千萬,未來值幾個億那不在話下,眼下我們卻不知道怎麼保管這些東西。」劉海山頗為苦惱的說道。

不錯的,趙雲和劉海山都將去外地,這些瓷器還真得找個好地方收藏。這些瓷器本來趙雲並不打算要,他更感興趣的是其他古董,目前他已經知道了古董的藏地。他是悄悄跟蹤吳達子知道了地點,近期他就打算行動。

听劉海山說那些咸菜罐子眼下就值那麼多錢,趙雲還是有幾分震驚的。這些瓷器劉海山非要和他一人一半,這頂算劉海山送了他五百萬啊,這可是大禮。

「這樣吧,這算是你投資,我以後所有的生意都帶著你,算你一千萬的投資,那些瓷器就不賣了!瓷器,回頭我送到北京我爺爺那里收藏。」趙雲並不想太佔劉海山的便宜,這些畢竟是劉海山管吳達子要的,和他關系不大,其他的古董才是他謀取的。趙雲本想把瓷器出手,換現金以後去滇南省也好發展,但听劉海山未來這些瓷器值幾個億都是小意思,還是收藏的好,眼下他並不是很缺錢。趙雲已經有計劃了,他最近也在調動資金,打算近期行動。巧取最好,巧取不成,再想起他辦法。

劉海山听說算他一千萬的投資,也笑了,他對于趙雲未來可很有信心,這一千萬的投資可比古董升值要來的實在。別人不知道趙雲的能量,可他劉海山卻知道,他一點也不虧,甚至佔了大便宜。這些瓷器在懂行的人里值錢,但不懂行人眼里,甚至不如好的咸菜壇子,現在還沒有到全民收藏的時代,一千萬絕對是天價了。趙雲這是不想佔他便宜,劉海山對趙雲的人品也有了幾分敬佩,未來趙雲要是知道這些瓷器的真正價值,也絕對會領他這份大情的。未來畢竟是未來,很多人都不知道未來的事情,趙雲如此做算是很仗義了。瓷器全部交給趙雲保管也是好事,瓷器很怕磕磕踫踫,在北京找個安全的地方保管,兩個人都能放手做事。

趙雲忽然又道︰「東方紅農場到底有什麼貓膩?」

劉海山身子再次一震,表情變幻莫測,似乎做了一個很艱難的決定,語出驚人,趙雲听到劉海山的匯報,目瞪口呆,滿臉的不相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