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一九章 孺子心歹毒(二)

允和張溫的死,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

畢竟兩人所做的事情,听上去的確是有些不地道,誰又會站出來說話呢?

按照李儒的想法,應該把這二人的罪行昭告天下,唯有這樣,才可以算是師出有名。

不過沒等董卓答應,陽卻發生了一件事,令人們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蔡在蔡>|:;|廢立之舉,卻勃然大怒。也不顧家人的勸阻,拎著寶劍要跑去找董卓算賬,只弄的董卓不得不閉門躲藏。

薰卓怕蔡?

當然不是,可問題在于,蔡是他的親家,就算是說了什麼過分的言語,他難不成還能看了蔡的腦袋?可見面,肯定說不過蔡,那老頭的脾氣,可不算是小。

最有效的辦法,就只好閉門不見。

等過些時候,董卓自然會把里面的內情說明,想必老頭子也能明白他的苦心。

薰卓不見蔡,可董?卻不能不去見。

一肚子的怒火一下子傾瀉出來,指著董?的腦門罵道︰「你們董家有什麼資格去行廢立之事?你們又有什麼德行,能讓天下人信服?董仲潁糊涂也就罷了,你怎麼也跟著犯糊涂?這種事一出,在大義之上,你們也就難以在站穩腳跟,懂不懂!」

薰?愁眉苦臉,這事和他又有什麼關系?

可老爺子正在氣頭上,也只能听他的訓斥。還是蔡>=出來說公道話。

「父親。這事情和阿丑可沒有關系。」

「和他沒有關系。和誰又有關系?別人都知道,他是董仲潁的兒子,怎麼可能沒有關系?」

蔡>#

蔡地氣多少散了一些,「如果出了事情,誰還會管他當時在什麼地方?只需要知道,他是董仲潁地兒子,那就是幫凶,那就是罪人。那就要被千夫所指,明白嗎?」

蔡>~?

「算了,事情既然發生了……仲潁手里又有先皇的詔書,也算是佔住了大義。不過,我覺得這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你們還要小心。西平,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

「請岳父吩咐!」

「保護好弘農王。」

弘農王。說地就是廢少帝,辨。薰卓雖然廢了他的帝位,但是並沒有過于虧待,至少還封了一個弘農王的頭餃。雖然不能走出永安宮。可也說的上是衣食無憂了。

薰?正色道︰「岳父放心,我定會保護弘農王周詳。」

「也罷。既然你已經答應了,那我就放心了……我決定,明日就啟程會城老家。」

蔡>=.

「爹,這時候你怎麼要走?」

蔡嘆了口氣,「眼見著老友們一個個的都走了,子干回家了,元卓也請辭了。我留在這里,還有什麼意思?就如同西平說過的話,江水後浪推前浪,先皇故去,我也心如死灰。若非是要撐著這口氣,早就回家了。現在,親家來了,就由他吧。」

言語間,還是對董卓存著濃濃地恨意。

薰?苦笑,和蔡>|總算是挽留住了蔡。

******

解決了老爺子的問題,董?又要安撫部曲的心思。

薰卓至今未對典韋等人有所封賞,雖然典韋沙摩柯不在意,可不代表別人不在意。

听完了典韋的話,董?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老爹是游俠出身,素來敬重勇武之人,為何這一次卻一反常態,又是什麼意思呢?

蔡>=

片刻之後,蔡>|.

「明白什麼?」

「公公的意思,只怕是想要你出面,來收攏人心。」

「哦?」

薰?詫異道︰「該如何收攏?」

「笨啊,自然是你出面,為他們去討封賞啊。公公的心思,恐怕是擔心你地麾下,都是桀驁之徒。投靠與你,固然是因為你的勇武之名,可若沒有利益的牽扯,將來勢必會對家族造成危害。所以公公設法收服了並州諸將,就是為了敲打他們。」

薰?沉吟片刻,也想通了其中的奧妙。

不禁笑道︰「姐姐果然聰明,我想了這麼半天都沒想出結果,可你一下子就想到了。」

說罷,又問︰「姐姐以為,諸將當如何封賞?」

蔡>_尉,北宮校尉,更在動蕩時保證了北宮不失。他地勇武,已經為天下人所知,可向公公請求封侯。」

「封侯?」

「對,而且還不能小了,這樣你對其他人的封賞,也就好辦了。」

薰?心想︰大哥跟隨我這麼久了,而且更因為我,連嫂嫂都喪了命,理應封侯。

想到這里,當下在書桌上鋪開了奏章,寫下了典韋地名字。

該封做什麼官職呢?

薰?沉吟片刻,在典韋的名字後面,寫下亭侯三字。這亭,位于司隸陽以南,是個極為富饒的地界。把典韋封為亭侯,倒也不算辱沒他的勇武。而後又寫下沙摩柯的名字,這是他三弟,典韋既然有了封賞,自然也不能忘記了沙沙。

按照典韋的級別,董?為沙摩柯求邵亭侯。

這邵亭,則是位于王屋山腳下的一個小地方,也是屬于京畿繁華之地。

而後,又有義、龐德、張?等人。一一記下功勞。而後命人載成冊子送去大宅門。

待一切事情都處理完畢,也已經是深夜時分。

薰?躺在榻上,卻沒有半點睡意。翻來覆去的輾轉。始終無法入睡。

他這一折騰,卻讓蔡>=):邊,屋子里還燃著火盆。

「阿丑,有心事嗎?」

蔡>=.=.

薰?也坐了起來,只穿著單衣就下了榻,在炭火盆旁邊坐下,沉吟了許久,輕聲道︰「姐姐,我在想,等天亮了,我是不是應該去永安宮走一趟。看看弘農王。」

蔡>|

「想去,就去啊。」

「可是,我該怎麼去面對辨?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他……是應該叫他皇上,還是應該稱呼他做弘農王?雖然父親廢了他。可在我心里,他始終都還是皇上。」

這的確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一個處理不好,會讓辨陷入尷尬之中。

蔡>

薰?最終還是決定去見辨!

不管怎麼說,君臣一場,辨對他不錯,甚至可以用深信不疑四個字來形容。

回來陽已經有些天了,如果不去看他地話,真說不過去。或者說,這陽城誰都可以不去看辨,唯有董?不行。因為從某種程度而言,薰?就如同是辨的老師。

如果連董?都不去看望辨的話,那也未免太讓人傷心。

所以,天亮之後,董?只帶著董鐵,騎上獅鬃獸,向皇宮而去。獅鬃獸的成熟,代表著象龍就要退出舞台。可說心里話,董?真的不希望象龍就這麼成為過去式。

畢竟,那代表著一段回憶,代表著一段親情,更代表著他成長的過程。

正好典韋地戰馬死了,選了幾匹馬,典韋都覺得不合適。見象龍無事可做,典韋干脆把象龍要了過去。而沙摩柯的渾紅馬,也因為丹犀的到來而退出了歷史舞台。

作為禮物,董?把渾紅馬送給了義。

對于這樣的一個贈送,或者說是獎賞,令許多人都感到眼紅。

而義絲毫沒有因為這是沙摩柯不要的馬而不快,相反還顯得非常開心。畢竟,整個西涼軍中,也只有董卓和華雄配有這樣的坐騎,對一個武將而言,這無疑是一種肯定。

>::

他知道義練兵很有一套,卻沒有想到居然有這樣的本領。最令他感到驚奇地,還是呂布的軍中有高順這樣一個奇才。演義中,對高順的記述並不是很多,若不是白門樓表現出的那種忠烈剛硬,董?也許根本無法記住這樣一個人。義,默默無聞;高順,聲名不顯;陳到,董?也沒有印象。一部演義,究竟埋沒了多少真相?

薰?已經不再堅信演義中地那些事情,也因此,對許多在演義中可能根本沒有出現過的人,更加重視。就比如賀齊、還有盧植介紹地氏儀、法衍,相信都不簡單。

懷著復雜的心情,董?來到了北宮。

當值的將官,是班咫。一絲不?的驗明了董?的腰牌,班咫這才放行通過。

要說講起來,班咫的行為也沒有什麼過分。可不知為什麼,董?總覺得他這樣做,有點故意做戲的架勢。好在他這會兒沒心情計較,否則的話,定要好生訓斥一番。

永安宮佔地不小,看門的小黃門,正是楊謙。

又如何不認得董?,楊謙連忙上前,恭恭敬敬的朝著董?行禮。

「皇……弘農王在做什麼?」

薰?險些順口就叫出皇上,不過馬上就意識到了錯誤,隨即改變稱呼。楊謙是什麼人,曾經跟隨大將軍何進,在十常侍身邊當了多年的奸細,那眼光

辣的很。

眼楮不由得一亮,但神情還是非常的平靜,仿佛沒有听到董?的口誤。

「王爺今早起來,正在里面練劍!」

薰?點點頭,邁步想要進去。可想了想。又收回了腳步。「請代為通稟,就說董?求見。」

「是!」

楊謙算是看出來了董?的心思。

也許在他的心目中,里面地那一位。才是真正地皇上吧。說起來也奇怪,這位的老子,把里面那位從皇帝的位子上趕下來,可偏偏這位又好像不太認可這樣地行動。

在深宮中活了這麼多年,楊謙有著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

大風大浪經歷的也算是不少,只是董?這一個簡單的舉動。他卻看到了一種希望。

只要有這位在,說不定里面的那位,就還有希望。

皇室當中,最討厭的就是改換門庭。楊謙作為何進地人,自然要守在辨的身邊。

同時他也知道,就算是他改換門庭,又有多少人能看重他?

楊謙身上,何進的烙印太深。漢帝協斷斷不會用他。更不要說薰卓等人。那天,辨與何皇後的對話,他在門外听的真切。薰家子說的不錯,忍耐和希望。也許是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楊謙伺候辨與何太後。從未有過懈怠。

不一會兒,楊謙從里面出來,「王爺有請!」

薰?點點頭,邁步走進了永安宮。

諾大的宮苑中,亭台樓榭,布置地非常雅致。那一池清泉,蒸騰著一股霧氣,籠罩在永安宮中。四周是白皚皚的雪,看不到半點綠色,那霧氣並沒有增添韻味,相反卻給這里多了一些空洞和寂寥,令人走在其中,忍不住心里生出了許多的感慨。

「侯前來,是要取我母子的性命嗎?」

冷冰冰地聲音傳來,只見那池旁水榭中,一個白衣麗人正冷冷的看著薰?。

她年紀大約在三旬出頭,眼角有淡淡地魚尾紋,可是卻透著一種冷艷的端莊與華貴。

那比之青澀少女的成熟風韻,確實令人心動。

薰?一見這人,立刻緊走兩步,叩首道︰「臣北宮校尉董?,見過太後!」

何太後的臉色有些緩和。

薰?若是自稱什麼虎賁中郎將之類的官餃,她或許會很不屑。但是薰?的這種稱呼,卻是從某種意義上表明︰我的父親雖然做了那件事,可是我,還是忠于辨。

北宮校尉,是當年董?和辨相識時的官職。

此後和辨相處多年,始終都是北宮校尉,乃至于雍丘救駕時,也沒有過變化。

何太後的眼中寒冰有些融化,看著董?,突然輕嘆一聲︰「董卿,你來的晚了!」

「臣,該死!」

「辨總是對哀家說,你不會負他。雖然你父親……可哀家就想知道,辨錯了沒有?」

「臣牢記當年在雍丘時的誓言︰臣在一日,定不會傷害弘農王。」

何太後輕輕的嘆了口氣,「有你這句話,哀家總算是放心了。弘農王在宮內練劍,你去找他吧……這人情冷暖,哀家終于明白了。你是自弘農王遷入永安宮後的第一個客人,這份情意,哀家心領了。」

說完,何太後扭頭進了水榭。

薰?恭敬的叩首,這才站起來,轉身走進了永安宮的宮殿中。

就看見辨正持寶劍,在大殿中練習。那劍法雖然很生澀,可看得出來,他很用功。

至少在董?這種行家的眼中,辨的劍法似乎比以前進步了。

「皇上……」

薰?在外面,尚努力的克制。

但是進了大殿,終于忍不住,呼喚了一聲皇上。

辨的動作猛然僵住了,寶劍鐺的一聲掉在地上,轉身看去,努力的讓自己平靜。

他笑著說︰「董卿,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看我的。」

那眼眶中飽含熱淚,卻又強忍著不讓淚水留下來。辨站在原處,一動不動的看著董?。

辨,終于長大了!

薰?也非常的激動,三步並作兩步,壓低聲音道︰「臣說過,此生絕不會負皇上。」

辨也彎下腰,扶住了董?的身子。

「朕也說過,此生定不會負董卿!」

二人目光相視,突然間,都笑了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