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輕輕的風吹過,象情人的手溫柔一拂。和煦的陽光,暖暖的象是輕若無物的絲綢,將一對如痴如醉的人沐浴在它的溫柔中。

馬憐兒骨軟筋酥地癱在地上,手腳一動也不想動,衣衫凌亂地蓋在她的身上,幾抹雪女敕的肌膚若隱若現。

一件羅裙遮在兩人的頭頂,里邊一片朦朧,兩人離得又近,近得肌膚相接,彼此看不清眉眼,一如雪山那夜的暖昧。

土地的氣味和壓斷的青草香氣,慢悠悠地沁入鼻端。楊凌的手輕輕撫模著憐兒富有彈性的香臀,那里被草睫硌出了一道道輕微的紅痕,滑膩的觸感和那痕跡撫模著叫人格外著迷。

憐兒氣息幽幽地躺在楊凌的懷中,好半晌才似從夢中醒來似的昵聲道︰「夫君,憐兒終于成了你的人了。你你還能在金陵待多久?舍得現在就離開人家麼?」

楊凌輕輕嘆了口氣道︰「不會,我想我能再呆五六天吧!」

「那麼多?」憐兒驚喜地叫,她滿足地抱緊了楊凌,然後把頭埋到他懷里吃吃地羞笑。

胸前一女敕溫軟因為輕輕的顫動,搔得楊凌胸前癢癢的,他下意識地握住那尖挺的椒乳,引得憐兒又是一聲嚶嚀。

楊凌低聲問道︰「你笑什麼?」

馬憐兒膩聲道︰「楊大哥沒良心,原來急著回京去。現在現在這樣了,便又有了空閑」。

那柔媚的語氣逗得楊凌心中一蕩,卻無心去辯解糾正。原本他就疼惜她、覺得虧欠于她,如今兩人有了這層關系,雖說張天師有言在先,他還是隱隱有種恐懼和擔心,有機會讓她開心些也好。就讓她以為是為了她才留下地吧。

楊凌輕撫著她的身子,低聲問道︰「我和你的事。你的伯父知道了麼?」

馬憐兒輕輕點點頭,嗯了一聲道︰「原來不知道,昨兒你一走,他就來問過我,听說了你的身份,又知道我早已和你訂下終身,他只是嘆了口氣。也沒多說什麼」。

楊凌也嘆了口氣,說道︰「如今你我已有了夫妻之實,回去後我就送聘禮上門吧,你現在成不得親,先把名份訂下也好」。

馬憐兒幽幽地道︰「還是再等等吧,哥哥再不好,總是我唯一的親人,為了我的事他他被畢都司整得很慘。他來信說過你提拔他地事了,他心中對以往也大有悔意,我想等他回來由他接受聘禮,長兄如父呀」。

楊凌嗯了一聲,兩人一時無言,只有輕輕的呼吸噴灑在對方地肌膚上。過了一會兒。忽地有人縱聲大叫︰「廠督大人,楊大人,你在哪兒呢?」

楊凌嚇了一跳,慌忙坐起道︰「他們怎麼上山來了?」

他這一坐起,羅裙一掀,馬憐兒被陽光一晃,不禁閉上了眼,輕風一過,一陣涼意,她才察覺**上不著寸縷。不禁嬌羞大嗔道︰「呀!瞧你。快轉過身去,不許你看。我我要穿衣服了」。

憐兒那粉彎玉股別樣動人,含羞薄嗔更是風情萬種,可惜這時楊凌也顧不上欣賞了,他慌忙抓起袍子披上扭過了頭去。憐兒忍痛坐起,強撐著酥軟的身子穿好了衣裳。

兩人互相瞧瞧,楊凌還好些,馬憐兒卻發髻凌亂,面帶緋紅,眉梢眼角春情一片,那雙水汪汪的桃花眼,只要不是瞎子,人人都看得出剛剛發生了什麼事。

馬憐兒慌慌張張的杯碟也不要了,只把那帶著朵桃紅的白絹團了團,趕緊的塞進了食盒中提起來。

楊凌硬著頭皮對外邊喊了一聲︰「我在這里,出了甚麼事?」

說著他向馬憐兒招招手,頭前帶路走了出去。

柳彪領著幾個人正沒頭蒼蠅地四處亂叫,一見他現身才放下心來。

後邊馬憐兒羞羞答答地走了出來,柳彪卻恍若未見,他急匆匆走到楊凌身邊道︰「大人,大檔頭連夜從京中趕來,說有極緊要的事見你,听說你在棲霞山他連一刻也等不得就趕來了,目前也在滿山地找你」。

楊凌听了臉色不由一變,如今內廠發展迅速,吳杰坐鎮京師簡直是一刻也離開不得,他竟突然趕來,京中必定是出了大事了。

楊凌立即道︰「快,我在這里等你,馬上給我找到他」。

柳彪和幾個番子四下散開轉而找起吳杰來。憐兒瞧見楊凌臉色不對,忙迎上前道︰「楊大哥,可是出了甚麼大事?」

楊凌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對馬憐兒歉然道︰「憐兒,大檔頭從京中連夜趕來,恐怕必有急重大的事情,我」。

馬憐兒頓時會意,她低首挽了挽散亂的秀發,甜甜笑道︰「怎麼啦?現在不能陪著人家甜言蜜語、花前月下,覺得過意不去了?有公事就去忙,憐兒是婆婆媽**女人麼?」

楊凌雖然有點心中焦急,听了這話也不禁呵呵一笑,他輕輕擁抱了憐兒一下,柔聲道︰「不愧是我楊凌的女人,我還有幾天時間呢,等我忙完公事,天天來陪著你」。

馬憐兒臉紅紅地點了點頭,心中甜絲絲的。這時遠遠地有人叫道︰「大人,卑職到了」。

楊凌回頭一看,只見吳杰健步如飛,柳彪步履輕盈緊隨其後,其他的番子都是一溜小跑兒地跟著。

吳杰雖已五旬。卻有一身好功夫,這一番急步上山仍是臉不紅心不跳,他奔到面前,瞧見了馬憐兒不由得目光一凝。

吳杰常年在塞外奔波,是關外錦衣衛地最高首領,識人記人地本事超凡卓俗,就是一個面目最平庸的人讓他看上一眼。過上兩年也休想再讓他看走了眼,何況是馬憐兒這樣的美人兒。

不過他神色憂急。心中顯有要事,這時也顧不上和馬憐兒客套了。吳杰向楊凌匆匆拱手道︰「大人,卑職從京中趕來,有要事面稟,大人。」

楊凌會意,他轉身對馬憐兒道︰「憐兒,我著人先送你回去。一忙完公事我就去看你」。

馬憐兒乖巧地應了一聲,在兩名番子的陪同下先下山去。楊凌拉住吳杰,在一塊石上坐了,問道︰「吳老,京里出了什麼事?」

吳杰揮了揮手,四下的番子立刻散開,吳杰這才對楊凌肅然道︰「廠督大人,自你離京後。劉瑾、馬永成、谷大用等人不斷尋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來盅惑皇上,讓他東游西逛、疏于政事,先是停了經延和午朝,然後連早朝也斷斷續續,內閣大學士們和朝中百官為此不斷上書。

因為大人您與這幾名內侍關系很好,市井間開始傳說這幾個內侍都是受了大人指使故意迷惑皇上。使皇上懶理政務,還說大人野心勃勃,這是為了擅謀專權。

卑職覺得蹊蹺,便買通了皇上身邊一個小黃門,這才打听到最近宮中有一班太監投靠了他們八個,整日勸誘他們說楊大人是皇上信臣,如今位極人臣,享盡榮華富貴。他們幾個也是皇上寵信地人,只要哄得皇上開心些,便也能撈個威風些的差使做。

這幾個人豬油蒙了心似地。竟然信以為真。整日絞盡腦汁弄些雜耍游戲哄著皇上,如今已被滿朝文武視如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他們利刃懸頸了猶不自覺。

奇怪的是,這些太監在宮中都是一些執事,權力不比劉瑾等人小,若是想要投靠他們,早便該投靠了,怎麼這麼恰巧,大人前腳離京,他們立即便一起投靠,還眾口一辭做出這番舉動來?這分明是」。

楊凌心中已經了然,他淡淡一笑,接口道︰「這分明是上司劃拳、下官喝酒,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吳杰怔了一怔,才欣然笑道︰「大人瞧出來了?自古以來朝中相爭,很少有直接對準最終目標下手,直接暴露自家實力和目的的。

那些官員慣常的手段便是先尋與對方關系密切,又不太起眼的小人物下手,以此為借口,直至將事情越捅越大,等到真正的對手發覺危險時,整個朝野形勢已不可逆轉,這時才是圖窮匕現地時候。

而東廠和錦衣衛卻不熟此道,他們一向以勢壓人、強橫霸道,頂多會來個栽髒陷害地手段。我對他們地整人手法一向十分熟悉,所以根本沒想到這樣步步為營、旁敲側擊的陰險手段會是他們想出來地,我擔心朝中另有人想對大人不利,所以一直在秘密偵緝此事。

前幾日廠內幾個番子和東廠的人在酒樓起了沖突被他們的人拿了,放話說不見內廠大檔頭出面賠禮絕不放人。大人出門在外,卑職實在不願多事,聞訊便親自趕了去。

想不到與卑職交涉的那位戴義戴公公,爭吵之間暗中竟塞了一個紙團給我,卑職回去後一看,內中寫地正是東廠和錦衣衛暗中合作,圖謀大人的事,這和卑職揣測的陰謀不謀而合,卑職再也不敢怠慢,這才急忙趕來見你「。

楊凌怔怔地想了半晌,才喃喃地道︰「戴義?唔他對王岳、範亭早有不滿,透露的消息應該不假,而且他也沒有任何理由騙我。他在信中說些什麼?」

吳杰道︰「戴義信中原話卑職還記得,戴義說︰‘東廠、錦衣衛計︰誘劉瑾、張永等人為惡,激起眾怒移罪于楊凌,楊凌回京。百官上疏請斬,皇上必不允,遂再請囚楊凌候查,皇上必允。

錦衣衛奉詔逮捕之時,內外伏以廠衛精銳,以楊凌拒捕之名遽殺之,並剪羽翼。挾余威再除劉、馬、張等八內侍。內廷除奸、外廷造勢。則帝王之尊亦不能罪之,天下靖矣。’」

楊凌听了霍地站起。急急向前行了兩步,氣得額頭青筋暴起。吳杰站起身隨在旁邊,靜靜地不發一言。楊凌望著眼前火紅一片的楓林,胸膛急劇起伏了好一陣,才漸漸平息了下來。

有什麼好憤怒地呢?自已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得遵守現在地游戲規則,他們斬草除根的酷厲。自已覺來心狠手辣,在他們眼中卻是理所當然的手段。

這樣的朝代,難道還能指望政治分岐象現代民主社會一樣投票表決麼?要斗垮對手,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所謂仕途險惡,豈不正是這個緣故?

他長長地舒了口氣,平靜地道︰「大檔頭一路辛苦,走。咱們回府小酌幾杯,再細細商議」。

吳杰眼中悄然閃過一抹欣賞的神色,向他拱了拱手道︰「是,卑職遵命。」

*****************************************************************************

小廳中,兩人置酒淺飲,柳彪打橫兒作陪。這兩人都是內廠上層人物,不需有所顧忌。

楊凌舉箸皺眉,沉思半晌,嘴里咀嚼地什麼食物全然不知味道︰東廠此計不可謂不毒啊,八虎與他交好的事眾所周知。至于八虎是否受他盅惑,根本不需要確切地證據,市井謠言就相當于後世的輿論導向,只要他同樣拿不出反證就足夠了。

如果朝中百官和士紳名流都站到了他地對立面,那麼東廠錦衣衛趁他突然回京,對他們地計劃尚無察覺時猝然下手。一夕之間將內廠精銳連根拔除。就算皇帝事後知道事情,也已無力回天。更無法降罪一人了。

最難辦的是這個計策一時竟無法想到破解地手段,輿論掌握在誰手里?在讀書人手中,而朝中的文官就是讀書人地核心。這件無往而不利的武器一直就掌握在他們手中,就連皇帝也同樣畏之如虎。自已去向誰辯白?可笑!就算他舌燦蓮花,又怎斗得過千百張嘴巴?

不能消除百官的誤解,自已在道義上就始終屈居下風,不要說想回京提出解除海禁、通商利民的政策,意圖改變大明的命運了,恐怕今後舉步維艱,要做這個官都要戰戰兢兢。

楊凌嘆了口氣,見吳杰和柳彪也是一臉沉重,不禁展顏一笑,安慰道︰「不必太擔心,他們還是低估了我們的力量,不知道司禮監有我們的人,更不知道西廠和錦衣衛內部也有人和我們結盟,他們想以迅雷之勢將我們掩殺?如今我們已經知道這件事,他們知已不知彼,勝算能有幾何?」

吳杰頷首道︰「卑職明白,如今我們既已知道他們的計劃,又掌握著他們所不知道地力量,想猝然襲殺內廠精銳自是一句空談。

可是現在對我們不利的形勢已經造成,除了東廠、錦衣衛,仇視我們的官員也在日漸增多。這件事不解決,終是一件大患,向來只可千日作賊,可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呀」。

楊凌強笑了笑,又問道︰「文武百官怎麼說?難道他們已經全部站到內廷一邊去了?」

吳杰想了想,臉上露出些許寬慰,說道︰「也不盡然,朝中六部里,戶部、禮部至少是保持中立的,至于武將方面也大多傾向于廠督這邊。

另外,廠督大人在海寧潮前以一當十力抗大股倭寇的事傳回京後,又有各地稅監及時將朝廷稅賦遞繳進京,御使台和翰林院一些文官對大人也甚為推許。

這股力量雖然太小,不足以影響居勢,不過顯然也產生了一定地作用,從卑職察訪的情形看,三位大學士意見也不統一。李東陽大學士似乎仍在觀望,不似劉、謝兩位大人那般對大人一副深惡痛絕的模樣」。

楊凌心中升起一線希望,李東陽威望卓著,朝中百官里有一批人是唯他馬首是瞻地,如果他不贊同對付自已,就可以從文官集團中分化出一部分力量,哪怕他們不能轉化為自已的助力。但是只要他們保持中立,皇帝那里承受的壓力便可大為減輕。利用這樣微妙的局勢。再加上自已掌握的隱藏力量,應該可以和東廠一較長短了。

就在這時,一個番子走到門口,拱手道︰「廠督大人,二檔頭求見」。

吳杰愕然站起,驚道︰「二檔頭?是黃老還是于永?我不是叫他們嚴守京城不得擅離半步麼,這是又發生什麼事了?」

楊凌笑道︰「吳老勿驚。這是本督新收的一位下屬,正在幫本官做一件大事,只是如今看來,不解決了京中隱患,此事也只能拖下去了。」

他嘆息一聲,說道︰「請成二檔頭進來」。

成綺韻紫巾藍帶青紗袍子,扮作一個面如冠玉的俊俏書生,施施然跨進大廳。正要向楊凌施禮,卻一眼瞧見房中還站著兩人,不由怔然站住。

柳千戶她是認得地,而另一個面容清矍、眸蘊神光地老者卻面生地很,成綺韻好奇地看了他一眼,眸光微微下垂。見這人站在楊凌身後,比柳千戶還踏前半步,心中隱隱有所了悟,她笑吟吟地拱手道︰「卑職參見大人,這位是」。

楊凌正在重用她,吳杰又不是見不得人,如果遮遮掩掩地,以後如何相見?所以他暢然一笑,說道︰「成檔頭,這位就是吳杰吳大檔頭。乃是你的頂頭上司。快快上前見過」。

成綺韻暗道︰「原來是他,楊大人挑的人果然不凡。就算對我並無綺念,但初次見我目光如此平靜冷淡的男人,實是少見「。

她以前見的大多是聞香之徒,見慣那些人垂涎嘴臉,也習慣見了男人先看對方是否在意自已相貌,以衡斷此人為人。

她卻忘了此時她是一副男人相貌,吳杰雖一眼就認出這是個姿容不俗的女人,但男裝女裝、是否妝扮,與姿容大有關系,以吳杰地見識,自然不會對她現在相貌如何驚艷。

成綺韻上前以下官之禮拜見,舉止形態,倒是大有男兒之風,吳杰含笑扶起,目光卻若有深意地瞥了楊凌一眼。

這女子有何才能,他還沒有見過,不過細細打量,這女子雖刻意裝扮,但秋水為神、五官精致,分明是個美人兒。

內廠官員雖說不在朝廷官制之內,可也從未听說有過女人做官,楊凌如此重用一個女人,他不免想的有點歪了。

成綺韻見過了禮,含笑退開兩步,對楊凌恭聲道︰「大人,卑職幸不辱命,咱們的條件優厚,姓彭的又沒有甚麼風險,所以見了大人腰牌,便慨然應允答應攘助此事,以他說法,一個月內便可準備停當,至于具體何時赴京,還待大人決定」。

說著她探手入懷,取出那面象牙腰牌,恭恭敬敬地雙手奉上。楊凌接過腰牌,那腰牌在成綺韻懷中熨得溫熱,還帶著絲兒幽香。

楊凌不禁猶豫了一下,又將腰牌遞了回去,說道︰「現時給你制作腰牌也來不及了,這一塊你且拿去吧,我隨後畫影圖形,曉諭內廠,告知是成二檔頭信物便是。」

成綺韻欣然接過腰牌重又揣入懷中,楊凌思索了一下,說道︰「準備的事你且讓他繼續辦著,不過進京卻不急在一時,如今京中正有一件大事,這件事我暫時是顧不上了」。

成綺韻吃了一驚,臉上笑容頓時不見,她遲疑一下,說道︰「尋個理由叫他慢慢候著不成問題,不過大人神色如此凝重,京中這是出了甚麼大事了?啊!卑職莽撞了,要是不方便」,她說著眼神飛快地溜了楊凌一眼。

以她多疑的性格要是不讓她知道真相,那真是心癢難搔。所以她想也沒想就問了出來,話一出口才省起自已剛剛加入內廠,身居高職卻寸功未立,目前還難以取信于楊凌,若是真有什麼大事,楊凌不便對她提起也沒有什麼不恰當的,自已豈不是在自討沒趣?

楊凌卻另有一番打算。他方才分析朝中雙方實力,已方勢單力薄雖居于弱勢。但是勝在自已已知對方計劃,而對方卻不知自已隱藏地實力,加上文武百官並不齊心,如果外臣不能在道義和輿論上全力支持,東廠和錦衣衛就不敢擔著‘造反’地風險動武。

他已準備通知西廠和北鎮撫司暗中戒備,自已進京之前將廠衛的陰謀提前宣揚出去,只要這事鬧得盡人皆知。陰謀變成了陽謀,他們再想藉故殺人,就得考慮一下天下悠悠眾人之口。

所以除了西廠和鎮撫司的事暫且不能說,別的也沒有隱瞞的必要了,這時正好用來向成綺韻故示大方。

他望了吳杰一眼,微笑道︰「吳老,你說給成檔頭听吧,成檔頭智計百端。說不定能想出個應付的好辦法呢」。

眾人重又回到桌前坐下,吳杰把京中情形對這位二檔頭重又敘說了一遍,成綺韻听得目中泛起異彩,微傾著頭沉思半晌不發一語。

楊凌見狀,忍不住身形前俯,沉聲問道︰「東廠、錦衣衛如虎之伺。形勢危急,成檔頭可是有了什麼對策麼?」

成綺韻微微一笑,眼波兒向楊凌一蕩,嬌聲道︰「大人若是毫不知情地就回了京,那真是九死無生了。幸好有這金陵之行,竟是趨吉避凶來了,如今我倘既知他們底細,還有甚麼危急地?」

楊凌不但見過她的女裝,而且渾身上下都看了個透澈,在楊凌面前。她下意識地就沒有偽裝地警覺。所以方才又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女兒媚態。

楊凌模了模鼻子,神情有些尷尬。成綺韻笑盈盈地還要說話。忽地覺察到吳杰和柳彪目有異色,這才驚醒過來,她微帶窘態地清咳兩聲,說道︰「想必大人早已成竹在胸了,卑職想到三策,或許只是畫蛇添竹之舉,說出來可要在兩位大人面前獻丑了」。

吳杰吃了一驚,失聲道︰「甚麼?竟有三策?成大人快請直言」。

成綺韻的眼神兒眯了起來,很陰險地道︰「他不仁,我不義,中間隔著一個富得流油的司稅監,我們和東廠根本沒有談和的可能,為什麼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呢?所以我這上策就是先發制人!」

她沉吟了一下,又道︰「在皇上面前,大人近而東廠遠,所以他們用勢,借助百官之勢,勢大壓至尊,從而不利于大人。我們可以趁其勢未成,秘密潛進京去面聖,先發制人盡奪其勢,甚至可以再冒險一點,內廠有督察東廠、錦衣衛之責,為什麼棄而不用?我們可以不奉聖旨直接去東廠查人、拿人!」

楊凌和吳杰、柳彪听了不禁大吃一驚,柳彪已失聲道︰「不可行,如此大打出手,授人權柄,豈不弄巧成拙?」

成綺韻失笑道︰「當然不是大張旗鼓,他們現在正秘謀廠督,必然心懷鬼胎,只要我們給他們一個錯覺,一個大人要對他們先下手的錯覺,就可以逼著他們先動手,給我們送一個借口來。」

「至于罪名」成綺韻輕笑一聲道︰「前些年李廣在朝,想要祥瑞,各地就忽然祥瑞不斷。如今東廠倒了,相信大人只要暗示一聲,各地稅監那里有關東廠的罪證一定也是層出不窮地呈送上來。」

「甚至我們可以直接在東廠找到大量謀逆的罪證,有就是有,沒有還是有,有了罪證,這就是內廠職司之內地事情了,文武百官還有何話說?不怕陷進東廠這個爛泥塘地,那就盡管來吧」。

楊凌听得倒吸一口冷氣,頭皮隱隱有點兒發麻︰這個女人太陰險了,心夠黑,手段也夠辣,如果她是男人,能夠入主朝政地話,唉!那以她為政敵的人日子一定不好過」。

楊凌也知道,心慈手軟也得分時候。現在人家已經磨刀霍霍,如果自已還在婦人之仁,不但害了自已,也害了苦苦追隨自已地幾千名兄弟。

到那時對手會欽佩自已的仁慈嗎?恐怕只會笑他愚蠢。難道自已要學袁崇煥?肉都讓老百姓吃了,過後再換來他們的一聲嘆息,一聲懺悔?何況自已的理想有誰明白?有誰知道,恐怕連那死後地清白也得不到。

可是如果按照成綺韻的方法。自已在文官眼中,就是徹頭徹尾的權奸了。縱有再多地理由也翻不了身,如今朝中還有一部分官員是傾向于自已這邊的,把他們也一把推開?到了走這一步地時候麼?

他猶豫了片刻,輕輕搖了搖頭,問道︰「那麼,中策又如何?」

成綺韻見了他舉止,不由輕輕吁了口氣。心中有些失望,又有些輕松。理智上,她非常希望楊凌是個果斷、狠辣、為達目地不擇手段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有前途,才值得追隨。

可是心中一種莫名的情愫,又使她寧願楊凌是個有情有義、有點痴肯吃虧的人,連她也說不清自已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矛盾的心理。

她咬了咬唇,繼續說道︰「中策。就是以進為進。大人若舍得和八內侍地交情,那麼進京後立刻大造聲勢,最好鬧得盡人皆知,公開上諫力請皇上順應百官,誅奸佞、正朝綱,鏟除惑君媚上的八位內侍。他們無權無勢。在帝前恩寵又不及大人,此舉必可一躊而就。

何況還有朝中的文武百官,他們豈敢為私益在此關頭不站出來支持大人?如此一來,文武百官和東廠、錦衣衛苦心為大人羅織的罪名,反倒成了大人地功績。

大人成了為百官請命地人,就算他們心知肚明,名義上至少也要和大人共進退,在一段時間內是沒辦法公開出面加害大人了。不過這計策雖比上策穩妥,卻只能解一時之厄,留下東廠這個心月復大患。終是一個禍害」。

柳彪忽地插口道︰「大人!」

楊凌抬眼望去。只見柳彪臉上一紅,有點訕訕地道︰「卑職覺得覺得成大人的上策值得冒險一試!」

楊凌定定地瞧了他一眼。和吳杰交換了一下眼神,不動聲色地又道︰「唔,那麼下策又如何?」

「下策」,成綺韻苦笑一聲,無奈地道︰「下策麼,那就只能見招拆招了。這下策,就是在大人回京前將東廠地陰謀散布出去,忌于悠悠眾口,又不知大人有何對策,他們剪除大人地計劃便不可再行。

大人自可安全回京,不過一計不成,他們勢必另尋打擊大人的辦法。八內侍與大人的關系剪摘不清,這個污名就始終是他們用來威脅大人的一個借口。而且內廷外廷的士氣、力量絲毫沒有受損,如此下去後果如何,殊未可料。」

原來自已想出的妙計,在成綺韻眼中,只是下下之策罷了,楊凌不禁暗暗苦笑一聲。他站起身來,在房中踱著沉重地步子。

理智和感情、利害與得失,不斷在他心中盤算衡量著︰朝中至少還有一位大學士、兩位尚書和一部分文官、極大部分武將是中立的,如果真用上成綺韻的上策,為了自保,就不得不追求更強大的權力,那時他們會怎麼看自已?真的到了要兵戈相見的最後一步麼?

楊凌思忖著,猶豫著,吳杰、成綺韻和柳彪屏住呼吸緊張地盯著他,等著他拿出一個決斷。

楊凌停在屏風間,望著屏上青山淡水如同仙境的風景,心中卻是煩亂如麻,一時也理不出個頭緒。

就在這時,門口忽地搶進一個青衣紅帽的番子來,單腿點地高聲奏道︰「啟稟廠督,金陵禮部尚書王瓊王大人遣人求見!」

【……0144上中下策——《》——網文字更新最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