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三霄雪了昆侖十二金仙的三花,閉了他們胸中五氣!使得他們不得不會昆侖養傷,但就算這樣聞仲還是被姜子牙殺了個大敗,而福德金仙雲中子更是在絕龍嶺用通天火龍柱燒死了聞仲。這樣一來紂王伐周的行動算是以失敗告終!而這場戰爭中無論商還是周都是動了筋骨,戰爭一結束也都是進入了修養的時間!
轉眼間,兩年已過,商周都是休養了過來,而燕也是消化了崇侯虎之地,也是國力大增!首先還是紂王挑起了戰爭,他命黃飛虎為大帥率軍二十萬再次討伐西岐!
「今紂王再次出兵侵我西岐,不知眾卿有何教孤?」姬發高坐大殿之上,面無表情,聲音淡漠道。姬發也是做了幾年國君了,著點城府還是有的!
「老臣有言!」還不待他人說話,姜子牙就站了出來道!
「相父請將!」姬發雖然還是一臉淡漠,但是若是仔細就可發現他的臉色有點淡紅,有些喘氣,顯然是有點激動了!而現在肯定有人看出來姬發的不對了,再想想剛才姜子牙的迫不及待,誰還看不出來這兩人要唱出雙簧了!不過一個是國君,一個是丞相,他們自然不會去多說什麼!
「臣請大王出兵,討伐殷商!」姜子牙有些激動道。姜子牙這麼一說大殿上的人都知道了怎麼回事,是姬發對紂王的位子眼饞了,想要做人皇了!
不過姬發現在際故作驚道︰「相父,為何這般著急!紂王雖然無道,可商朝文有商容比干,武有武成王(黃飛虎),左道之士也有申公豹!而且殷商施政得當,若我西岐出兵定會落人口實,壞了我西岐仁明!」在姬發剛做國君時就已經表示國藥反商了,所以姬發這些話雖然有些叛逆,但卻沒人回去追究!
「況且,紂王乃是君,我等乃是臣,怎能以臣討君!」姬發這句話一出,讓在場之人只是感嘆居然還有這麼虛偽的人!
「大王此言差矣,我西岐乃是仁義之邦,如今紂王無道,殘害黎明,大王怎可以自己的名聲而不顧天下子民,臣請大王出兵討商!」姜子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道。
姬發還是一副很為難的樣子!而看了這麼久雙簧的西岐眾臣也知道該是自己這些龍套上場的時候了!
「臣請大王為了天下黎民討伐殷商!」
「臣請大王為了天下黎民討伐殷商!」
……
姬發又是很為難道︰「也罷,既然諸位卿家如此請求,為了天下黎民,孤也顧不得許多了,故決定封台拜將,起兵二十萬討商!」
下方則又是一片馬屁聲響起!
金台高三丈,有三層,闊二十四丈;分別對應天地人三才、二十四節氣。四面設旗,層層儀仗,各有祭器,均設祝文;或應五行五方,或按周天度數,或依七十二侯,或尊禮儀上蒼。
其時正值紂王三十四年九月初九,先祭天地,散宜生、周公旦等各設祝文,宣讀已畢;又請姜尚著裝,武王付印,依禮拜將,儀式已畢;姜尚正式確立條約示諭,大略雲︰
聞鼓不進,聞金不退……如是這般,皆是姜尚、張桂芳敲定,又經黃飛虎、南宮適等共議,分慢軍、欺軍、解軍、橫軍、輕軍、貪軍、妖軍、刁軍、奸軍、探軍、背軍、怯軍、亂軍等等……犯者皆斬。
姜子牙封台拜將乃是大事,昆侖金仙雖然還有傷在身去也是干了過來,就連楊戩也是不顧少恆的勸從巫山趕了過來!
禮儀俱畢,三代弟子等眾門人來迎,把姜尚接到蘆篷附近,只見玉虛門下十三金仙,拍手而來,笑賀道︰「子牙將相威儀自壯行色,真乃人中之龍!」
姜尚謝道︰「多蒙列位師兄抬舉,眾門人襄助,今日握得兵權,皆拜眾師兄所賜。」
不一時,空中一派笙簧仙樂齊奏,祥雲浮,鑾駕降,對對金龍現,雙雙玉女出;卻是元始天尊駕至。
諸弟子伏道迎接,姜尚口稱︰「弟子,願老爺聖壽無疆!」
眾門人酌水焚香,迎元始天尊上了蘆蓬坐下,元始說道︰「姜尚!你四十年積功累行,今為帝王之師,享受人間福祿,不可小視。你東征滅紂,立功建業,列土分茅,子孫綿遠,國祚延長,貧道今日特來餞你。」
命白鶴童子取酒,元始天尊敬了姜尚三杯,姜子牙也是跪著接到。一祝功成扶聖主,二祝治國定無虞,三祝速速會諸侯。姜尚飲罷,元始天尊告以謁言,言道︰
「界牌關遇誅仙陣,穿雲關下受瘟 。
謹防‘達兆光先德’,過了萬仙身體康。」
眾門人看見,又有姜尚先例,急來問凶吉;各位老師推不過,先觀氣運,又予謁言。
有那運勢正盛的,多半是祝福之語,安心之詞;有那氣數不濟的,大抵是含糊警示,未敢明言。
商周都以起兵,燕豈能落于人後,孔宣也是起兵十萬,兵指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