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購置了房屋,搬出了穆廷軒朋友的房子,一筆算清房費,交給穆廷軒,穆廷軒說︰「方怡,就當你給他看房子了,不能多收房費。」
「穆律師,五十元的房租實在太低,我照租房的實價付,不能佔人家的便宜︰」按每月二百元,她不願佔別人的便宜,都是朋友,不想讓穆律師難為。
幾遍推辭,方怡堅持原則,公平的買賣她覺得心里踏實,佔了人家便宜她睡不好覺,另外她不想欠穆廷軒的人情,只要能用錢還的,她都不想吝嗇,錢能解決的事情,壓著一副愧疚的擔子,心情會郁悶。
交代完一碼,方怡輕松了不少,與穆廷軒的交往讓方怡還是那麼平淡,面上她是沒有尷尬的,一個人把感情的事放淡,就不會因為對方的追求而耿耿于懷,自己既然說的明白,相信穆廷軒不是糊涂人,也會很快放下。
方怡搬到了新居,這是一處三室的寬敞新樓房,心里踏實了很多︰秦家和李家林家不會到此了吧?估計他們也沒有超級信息網,自己不會讓他們知道自己住處的。
搬到新居應該接母親住些日子,想到那三家人讓她厭煩,如果母親一來,很快會讓三家人得到消息,暫且壓下這個念頭,想看看母親很難,不願到林家去,方怡給母親買了電話,經常通個電話也是好的,買了沒幾天方怡給母親打,接听的卻是林東海,母親的手機被林東海沒收,給母親的錢也一定到了林東海手里,母親真是一個最弱勢群體,方怡雖弱,也沒母親那樣無能,這是兩代人的差距嗎?
方怡抽了幾天的功夫,布置自己的新居,買了自己喜歡的用具,看著幾天的成果,方怡欣慰,自己終于有了獨立的家,她不會讓任何人打攪自己的清靜與安寧,待女兒回家和女兒盡享天倫之樂,女兒一定喜歡這個新居,想到被李家攆出的情景,想到那次遇到吳縣長的時候想到死去的三女兒,到現在孩子的死因還沒找到,又傷感起來。
想到那個脆弱的小生命,枉在這世上走了一遭,方怡為她鳴不平,李天宇一定是凶手,方怡更恨。
有兩個女兒就夠欣慰了,方怡往寬路想,慢慢的隱去了悲哀,洗去了眼淚,她現在沒有依靠,只有自己堅強,還有兩個女兒要她保護,她雖性子柔軟,可不是悲春思秋的人,想到工作,她就立即堅強。
走,到礦上去,方怡鎖好大門,臉上展現了平淡,招手一輛出租,奔宏遠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