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北邊敵人的封鎖線已經完成」,何胡子雖然沒帶過兵,但基本常識還是懂一點的。
「不就是些碉堡嗎?有什麼好擔心的?」,李衛華不屑地笑了笑,「而且敵人建立封鎖線雖然限制了咱們游擊隊的活動,可是也令他們自己的兵力大大分散了,就像當年的長城一樣,防守塞外的游騎時很有用,但一旦敵人集中力量進攻,就反而常常會顧此失彼,最終被各個擊破。我們的主力部隊雖然只有幾千人,但戰場就在鄰縣,興國的民兵也可以參戰,兵力上我們一定佔優,何況我們還破譯了敵人的電碼,電話線又被我們剛剛截斷(既然知道敵人已經發現,自然沒必要再留著了。),敵人大一點的行動都瞞不過我們,就算永豐有一個師,我也不怕!」
見何胡子還要勸說,李衛華哈哈大笑,帶他去兵工廠看了看正在進行平射改裝的迫擊炮,何胡子這才放下心來,有了平射炮,對付普通的碉堡確實可以說是毫無壓力。而何胡子也更加對李衛華的才能敬佩不已,他自然知道,一個既能打仗又懂軍工的人才對于裝備落後的紅軍意味著什麼。何胡子不禁萬分慶幸自己之前的選擇,否則若是李衛華再發展壯大一些,很有可能就會不自覺地走向真正軍閥的路子,畢竟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一時的激情與熱血很難敵得過冷酷的現實與心中的**,那時再想將他拉進黨內可就難了
「團長,你讓我去突擊隊吧,特戰隊不是人呆的地方,要學的東西也太多了」,龍飛豹發著牢騷走了進來,看見何胡子後卻突然叫了起來,「何老,您怎麼也來了?」
「你是主席身邊的虎子?不對,年紀小了點」,何胡子想了想,不太確定地答道。
「龍飛虎是我堂哥,我是豹子,您不記得了?我也給主席當過警衛員的,雖然就半個月」,龍飛豹郁悶地蹲牆角畫圈圈去了
「年紀大了,還是想不起來」,何胡子只得抱歉地笑了笑。而李衛華也這才知道原來龍飛豹的堂兄龍飛虎曾經當過**的警衛員,後來**遭到排擠而失去了實權,不想浪費了這麼有能力的警衛員,龍飛虎就轉而成為了周恩來的警衛員,而他的位置則由其堂弟龍飛豹代替。但其後**的處境每況愈下,與他關系較為親近的人紛紛遭到打擊和迫害,為了避免龍飛豹遭到無妄之災,不久**便讓他到三弟毛澤覃那里去當警衛員,好歹毛澤覃在外帶兵,處境總比他要好得多。
「這麼說,那毛毛難道是」,李衛華暗罵自己反應遲鈍,「毛毛」不就是**與賀子珍的兒子毛岸紅的小名嗎?歷史上毛岸紅在長征之前被**夫婦托付給毛澤覃夫婦,據說毛澤覃將其交給自己的一個警衛員代為看護,結果毛澤覃不幸犧牲後,「毛毛」便再也杳無音信了,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到了哪里,想不到在這個時空居然被李衛華意外地救下來了,盡管他能不能平安長大、與父母見面,實在還很難說
但不管如何,這都是一件好事,李衛華甚至還一度萌生了尋找毛澤覃,將其也救出來的念頭,但最後還是明智地放棄了,因為他現在根本就不知道毛澤覃他們去了哪里,還不如按照既定方案打下去,說不定將敵人的主力牽扯過來,毛澤覃那邊的壓力減輕就自己月兌困而出了。
毛澤覃的部隊番號叫「中央蘇區獨立師」,級別上是一個師,但兵力最多時也就兩三千人,被打散後就更加淒慘了,李衛華不禁對紅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暗自吐槽,「將番號吹大一點或許可以收到政治上的好處,但沒有軍事上的勝利支持,人民根本看不到希望,誰願意跟著**造反啊?以紅軍的弱勢,韜光養晦、扮豬吃老虎才是王道啊!後來抗戰時期雖是被迫為之,但效果卻是很明顯的」
對于龍飛豹的要求,李衛華沒有應允,突擊隊雖然也是精銳部隊,但說難听點,其實就是高級敢死隊,價值怎麼能與特戰隊相比?何胡子雖然對軍事不是很懂,但也知道李衛華是看重龍飛豹才會嚴格要求,自然也表示了支持,孤立無援的龍飛豹只能撅著嘴回去繼續學習外語、潛伏、偽裝與話術了
在北上永豐之前,李衛華還做了一件引起爭議的事,他將《國際歌》給改了,換上了後世唐朝樂隊改編的歌詞與曲譜。這下馬上又有不少黨團員表示了不滿,但李衛華卻不以為然,連馬列主義都必須中國化,何況是區區一首《國際歌》?再說了,原版的《國際歌》歌詞中有不少歐洲背景的詞句,大部分紅軍戰士根本就听不懂,而且歌詞太長也不便于記憶,同時原版的曲調肅穆有余而熱血不足,遠不若唐朝樂隊修改過的搖滾風格那樣令人振奮,很明顯後者更能激發青年的革命熱情
何胡子心底里贊成李衛華的說法,但也不想他仗著軍權在手硬壓反對意見而形成不好的習慣,便提出讓士兵們來決定,這樣一來雙方有了台階可下,自然都不會反對,結果幾乎九成九的紅軍士兵選擇了李衛華修改過的版本,甚至還有不少人唱著唱著產生了共鳴,想起自己以前的遭遇而失聲痛哭的。何胡子趁機大做思想工作,民兵團幾千名指戰員在新版《國際歌》的刺激下,士氣暴漲到了空前恐怖的程度
結果即使是一開始就信心滿滿的李衛華也沒想到進攻會如此順利,一般的碉堡只需普通的迫擊炮彈平射打出就能摧毀,那些較大的堡壘在爆破筒面前也無法幸免。不到三天時間,民兵團已經席卷了除去縣城之外的整個永豐縣,消滅敵軍三千余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一個人都沒傷到就被轟死在了碉堡之中,因此民兵團自身的傷亡小得可憐,即使算上輕傷,也還不到五百人,並且從俘虜和當地百姓中獲得了大量兵員,人數迅速擴增到數萬之多,「民兵團」瞬間就升格成了「獨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