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花絮】導演蔣家駿揭秘創作心情

【花絮】導演蔣家駿揭秘創作心情

蔣家駿,香港著名導演。曾是無線電視台TVB的資深編導,並在台灣拍攝多部深受好評的八點檔劇集。後轉戰內地,現已在內地發展已近十年。蔣家駿因其特別善于打造偶像劇中和塑造女性角色而著稱內地偶像劇領域,以其獨特細膩的拍攝手法跟慧眼識英才勇于提用新人,將內地偶像劇發展並帶領至新的高度。此外,他以接近電影的鏡頭語言詮釋的歷史劇也廣受業內贊譽。近年來,他所拍攝的《少年包青天》、《男才女貌》、《女才男貌》、《少年康熙》、《丑女無敵2》等電視劇部部收視率都在同時段內名列前茅,並且至今仍一遍又一遍的在電視上重播。借由他的戲捧紅了眾多新人成為內地家喻戶曉的偶像明星,可謂是近年來內地電視劇市場交出斐然成績的主將之一。

1.問︰電視劇《神話》最吸引您的是什麼?您當初為何會選擇拍這個戲?

蔣導︰老實說,開始我並不很想接這部戲。因為它之前已經有了一個電影的版本,而在已經有一個具象的影片的基礎上,往往會很難去詮釋,因為觀眾已經有了一個既定的概念。但當我了幾頁劇本後,我很快被這個劇本吸引力,一口氣就讀完了,然後我發現我已經在思考某些場景用什麼樣鏡頭,什麼構圖這種實質的問題了。劇本很重要,一個好的劇本而且可以給導演、演員更多的發揮的空間。我讀了《神話》劇本後第一感覺就是它很豐富而且有無限可能,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2.問︰您覺得《神話》最大的亮點、最有價值的是在什麼地方?

蔣導︰《神話》最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它本身是一個生動的傳奇故事。我剛才已經表達過了,劇本是電視劇的靈魂,也就是說故事是一部戲最重要的關鍵。這些年來好的故事越來越少,而且內地的電視劇現在是在往類型劇上發展的,這樣有好也有不好,不好的地方是題材似乎越來越狹隘。電視是新時代的神話,應該要補充、要創新,這部電視劇本身就是一個創新。

3.問︰《神話》是采用分組拍攝,其他的組的導演跟您是否會有創作上的沖突?

蔣導︰電視劇很少有導演參與編寫劇本的,所以多個導演一起,對劇本就存在著一個理解的問題。其他的導演,比如像藍志偉導演,他也會提了一些對劇本的意見,這些我都接納了。有時候,但不是經常,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劇本,尤其是一些重場戲,會反復討論拍攝計劃,因為我跟藍導已經合作了十幾年了,我們彼此很熟悉,很多時候心照不宣,大家之間非常有默契。之後又分出一組專門拍武戲。術業有專攻,拍武戲的話武術指導肯定要比我在行得多。所以我們事先就說好現場拍攝由元武指掌控,牽扯到文戲的部分我們來。跟最開始的玉飛龍也是這樣合作的。不同的人一起合作,創作上有分歧難免,但重要的是大家都是想要把自己負責的部分拍到最好,所以出發點都是一樣的,也就這不存在沖突的問題。大家彼此分工很明確,我們合作的很愉快。跟藍導我們一直都有在合作,算是老搭檔了,但跟元武指是第一次合作,最後做出來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我們湊在一起創造了我們個別達不到的效果。

4.問︰這部電視劇您提拔了很多新人,你不會擔心嗎?

蔣導︰提拔算不上啦,我只是喜歡給觀眾新鮮的東西。其實用新人是我一貫的作風,不僅演員我喜歡用新人,其他工作伙伴我也會任用新人。在這個行業,「識人」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一種講究合作的團隊工作,能不能讓大家在適當的工作上發揮他的才華和激情是導演工作能力的一方面,因為它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所以選擇伙伴很多時候決定了成敗。我喜歡發掘有潛力的演員,這是我的一種個人嗜好,發掘這些孩子別人看不到的閃光點讓我樂在其中,有很多很有才分的演員,渾身散發著StarQuality(明星氣質),但因為缺少伯樂,慢慢地消沉了,我覺得是一種讓人心痛的損失。我也很喜歡挖掘一個演員身上新的潛力,幫助演員尋找更多的可能心,干這一行,永遠要保持新鮮,當然也包括心態。

5.問︰您在拍攝《神話》時保留了電影的片名,原因是什麼?您怎樣理解「神話」的主題寓意?

蔣導︰起承轉合。因為電視劇《神話》是電影《神話》的延續和補充,他不是重現,如果是一樣的東西,那麼我們可能就會換一個別的什麼名字,但編劇李海蜀有她自己的想法,她本身就沒有把兩個版本的《神話》看成是同一的,她在兩個劇本里表達的主題其實是不盡相同的,所以覺得就算用一樣的名字也無所謂。至于對《神話》的引申,就我個人的理解就是龐大,我們只是在表現一個男孩成長的歷程,他是如何站在歷史的洪流里面理解人性和愛的,我們沒有想要表達什麼抽象的哲學,但是不同的觀眾在這部戲里面會得到不同的啟示。

6.問︰那麼與電影相比,劇本在情節、人物方面又有著怎樣的繼承和發揚,有沒有什麼新意?你認為《神話》最大的亮點在哪兒?

蔣導︰首先人物就要比電影多很多。同電影比起來,二者雖然主線很相似,但是因為電視劇允許你有很多條線同時進行、細細道來,所以我們把時間拉長了,加入了秦末漢初霸主之爭,也加入了其他的副線,還讓現代部分跟古代部分交替融匯,提高戲劇張力跟節奏。劇情部分我們也會考慮到普通觀眾的觀賞習慣加入了愛情啊、解謎啊、動作冒險之類的元素,滿足觀眾各方面的需求。《神話》就是一台群英會,是一個人一生的,是歷史的縮影,每個身處其中的角兒無不全身心投入,演戲還要斗戲,演員之間踫撞的火花觀眾看了電視劇就知道了。

7.問︰《神話》很正面的描寫了某些人性的陰暗面,這種從反面對人性的深度思考會不會使電視劇的基調很灰暗?

蔣導︰《神話》里是描寫了一部分的人性的陰暗面,但大的方向是很積極的。這部戲的主旋律還是愛情,小川和玉漱的愛情、小月跟項羽的愛情還有大川跟高嵐的愛情,愛情本身就是光明的,愛是一種希望,這是一個很俗套的說法但是很貼切。這部戲的初衷不是要去探討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的事情,這種對哲理層面的思辨放在電視劇里面會太沉重了一點。但是因為故事的核心的關系這方面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覺得正面表現反而能提高整部電視劇的深度,所以也不排斥。雖然身處在那個極度壓抑感情、階級地位分明、充滿戰爭的時代避免不了傷痛,在亂世,最經不起考驗的是人的情義,但最終獲得勝利的恰恰是人的情感,只有這樣的情感才能流傳下去,這就是小川跟玉漱的愛情的價值。就算是在現代也是如此,結尾是個悲劇,但是有個很光明的尾巴,大家去看就知道了。

8.問︰電影《神話》在2005年已經公映過了,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知道了結局,您擔心電視劇的改編版會因此而讓觀眾損失了神秘感嗎?

蔣導︰一開始我確實有一點這樣的顧慮,這顧慮也是我當初猶豫要接不接這部片子的原因之一。但電視劇會吸引觀眾看下去的因素可能會跟吸引觀眾進電影院有所區別,電影講究神秘感,但電視劇每一集都有起承轉合,只要頭開好了,就能讓觀眾形成動勢繼續看下去。我對自己、劇本還有整個制作團隊很有自信,因為我們在拍攝的將近五個月時間里面沒有一絲的懈怠。這是真的,可以說這部片子讓我找到了年輕時剛當演的那些激情,一種原始的創作的激情。我把電視劇看做是一個帶商業屬性的藝術品,雖然不可能做到像電影那樣精益求精,但我們還是力求在每一個環節都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神話》的電影終結在秦代,而電視劇版則有更恢宏的歷史背景。電影的側重點是愛情,電視劇卻是以一個男人的奮斗史為主線,還夾帶了探險、解密、動作等元素,其實跟電影已經有本質上的區別了。而且一部電視劇最終能否讓觀眾獲得審美的滿足,不能單單靠一個意外的結局,必須讓每一集都有精彩的點,畢竟電視劇那麼長,我們在制作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讓觀眾看每一集的時候都有新鮮的東西,所以後來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9.問︰《神話》早年TVB拍攝的《尋秦記》題材上很相似,是否會有雷同之處?您認為《神話》可以超越《尋秦記》的人氣嗎?

蔣導︰《神話》說的是一個時空穿梭的故事。當然之前也有不是沒有先例,像日本動畫片也很經常有這類的片子,他們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在做這個類型的東西。但穿越題材的電視劇在國內還是非常少見,據我所知《神話》是內地第一部穿越題材的電視劇。說實話,穿越這種題材可能在年輕人當中不會覺得特別新鮮,我們還是靠劇情取勝,不在于哪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噱頭來增加關注度。《尋秦記》我也有看過,它在TVB制作的電視劇里算口碑相當好的一部,而且取得過極高的收視率,古天樂在里面發揮得很好,把項少龍這個角色演得很傳神。《尋秦記》在題材還有歷史背景都很相似,但是我相信觀眾如果把《神話》看下去的話,不會覺得跟《尋秦記》有絲毫的相似之處的,因為我們完全是兩個故事,我們也完全沒有去參照它,我覺得拿來比較對彼此都不公平,因為《尋秦記》是在多年前拍的了,現在我們有更優秀的制作團隊、更獨特的編劇視角、更具想象力的故事,有帥哥、靚女,也有實力派演員厚實的演出,還有更新穎的技術,各方面條件都要比當時好,所以我們的制作水平更好是理所應當的,也沒考慮過是不是要超越哪一部戲,因為不具有可比性。

10.問︰您在拍攝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沒有?

蔣導︰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在與困難搏斗。這當中有技術上的,有時間上的,有資金上的,還有溝通上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部戲的制作團隊都是態度非常認真的一群人,像編劇李海蜀,她對待自己的作品認真負責的態度很讓我敬佩,她經常會為了堅持自己的意見跟我們爭執起來。她是個很感性的人,藝術家都很感性,但是作為導演,有時候不得不要理性的分析,雖然大家都知道劇本所寫的比實際操作的版本要好,但在客觀條件下我們不得不妥協,這只是溝通的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此外還有很多希望老天下雨的時候不下雨,急著要趕戲的時候接二連三的夏雨之類的,這估計每個劇組都會遇到吧。每天還要應對隨時會出現的突發狀況,比如演員生病啦,或者場地沒有搞定啦,我了解到還有相當多的突發事件我是不知道的,都不告訴我,工作人員都攔下來,怕影響我,都在我知道之前都解決掉了。但有一些真的讓我到現在也有點遺憾,比如時間不夠。到後來為了配合央視的播出時間,我們把行程一縮再縮,演員的檔期也續簽了好多次,到後來實在是沒辦法不得不刪掉一些很精彩的戲,這是一個遺憾,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還有很多特技部分,如果按照我的初衷會要做得更多一些,但由于經費有限,最後我也不得不妥協。當然這不會影響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我們在制作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專人把關。

11.問︰劇中您最喜歡的角色是哪一個?為什麼?

蔣導︰黑袍人。因為可以不用拍他的臉。呵呵!

我喜歡趙高,因為這個人物帶有普遍性,很宿命,我總覺得這個角色有我自己的影子,他很可惡卻也很可憐,趙高是一個很立體很鮮活的人物,我很喜歡他。

12.問︰你覺得那個角色在表演上最有難度?您是如何評價片中幾位主演的表演的?

蔣導︰其實每個角色都很有難度。電視劇跟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電影允許存在臉譜化的角色,演員只要抓住人物的一個特色就可以把角色演得很傳神。但是電視劇不行,在五十多集的長度里必須要有足夠豐富的性格跟特點才能被人記住,因為人物太多,沒特色很容易被遺忘。而編劇在編這個故事的時候非常注重不同的角色之間的性格差異,這些差異還要跟歷史掛鉤,可能最難的部分就是讓演員往歷史中的人物上靠,還要保留他們自身的特點。其實不少演員在進入劇中角色時一度都產生過障礙,尤其是對年輕的演員來說。比如像金莎,金莎之前演的都是現代戲,她說話的方式眼神神態都太現代。還有子俊,他長得就一個將軍來說太文質彬彬了,一開始連他自己都會覺得自己是個穿了個盔甲的游客,對演一個將軍顯得不太自信。再比方石天碩,這個男仔是個年輕演員,剛從電影學院畢業,戀愛經驗比較少,演愛情戲的時候就會怯場。雖說這樣,但相對的你也可以引導他們每個人將本色融入到角色中而不是對立起來。像金莎自己上了幾堂古代禮儀課後,因為舉手投足帶一點現代的意思,讓她的角色變得剛柔並濟,更體現了呂素這個角色的堅強,讓這個角色更豐滿了。而我本來會選定子俊就是看準了他身上的儒氣,他最後呈現出來的蒙恬是一個具有文人氣質的將軍,雖然背離了觀眾的一般認知,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突破的。石天碩在演李由與小月的愛情時雖然怯懦,但正因為反而這樣流露出一種古人對愛情的那種天真、忠貞的氣質,我覺得非常好。總的來說基本上每個演員的表演都讓我感到很滿意。

13.問︰《神話》將要在中央台的黃金檔播出,您對收視率有什麼期待嗎?

蔣導︰我從來不去預測收視率,我也不會去刻意期待觀眾的反應,這是不可被控制的。相對于收視率高低,我會更期待《神話》可以留在人們的心中久一點,收視率很高但是很快就被人遺忘並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結果,我希望《神話》會是一部你可以不愛它,但你忘不了它的電視劇。當然我也希望大家都來看這部戲,電影看票房,電視劇就看收視率,我起碼要對投資方負責人,如果拍出來的電視劇收視率很低讓投資方跟電視台賠錢這也不是我想看到的。一部作品的好壞不是只看收視率,它還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但我很相信中央電視台的號召力,而且我也相信《神話》這部戲本身的號召力,所以我認為《神話》是一部很值得期待的2010年大作3編劇李海蜀黃彥威談《神話》劇本創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