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集 初來乍到 第十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

且說李佑把小姑娘領回家里。這麼長時間習慣一個人了,屋里突然多一個陌生小姑娘,李佑感覺怪怪的。

只見李佑靠在椅子上,髒兮兮的小姑娘抱著個小布包坐在牆角小板凳上,兩人大眼對小眼。

「你叫什麼?」李佑忽然問道。

小姑娘見李佑開了口,低下頭去回答說︰「奴家沒有名字。」

「那便給你起個名字,看你這般瘦弱,以後喚你小竹罷。」李佑很果斷的說。

「是,謝老爺。」

「去院子洗洗臉!收拾利落了。」李佑終于忍不住一個小姑娘蓬頭垢面的形象,指著院子里的大水缸說。

「是,老爺。」小竹起身道。

兩聲老爺叫的李佑骨頭輕了幾兩,開始指派任務道︰「老爺我要去衙門辦差。東房里有米菜,晚上煮飯做菜,等我回來吃。」他這破院子,只有兩間房,西邊的一間充當臥室兼客廳,東邊的是廚房。

黃昏時候,李佑回來見院落、屋里都打掃的干干淨淨,飯菜都煮好擺放在桌子上,十分滿意。小姑娘洗刷整潔,不顯得那麼邋遢了,大概也熟悉了環境,亦不再怯生生的。

李佑放下碗筷,小竹殷勤的拿起茶杯倒水遞過來,讓李佑很是安逸。考慮著下次發了工錢給她買身像樣的衣裙,省得渾身如此破爛出去丟他李家的臉。

添了一張嘴,每月一兩銀子工錢很緊張啊,幸虧家里時不時給送幾斗米,勉強維持得住。為提高生活質量,要設法賺些銀子了。李佑正胡思亂想間,忽然見小姑娘月兌了鞋襪,往他的床上爬去,吃驚的叫道︰「做什麼呢?」

小竹很傻很天真的說︰「听隔壁阿叔講,在城里當婢女,晚上都要和老爺一起睡覺的…」

李佑以手撫額,嘆道︰「我家沒有這個規矩。」就是有這個規矩,他對這種營養不良的、干巴巴瘦癟癟的、只有一雙大眼楮能看的豆芽菜也沒有興趣。

最後,拼了兩張椅子,搭著木板,讓小竹在廚房安歇。李佑的預算支出又多了一筆︰需窄床一張,紗帳一套。頭痛,兩項加起來這最差的貨色沒幾錢銀子也買不了。

實在養不起,就丟回家里服侍母親去罷…李佑不負責任的想。

這幾日李佑的征收欠稅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別的那些個差役都是橫征暴斂、敲骨吸髓的老手,李佑這種靈魂來自于二十一世紀的新鮮人始終做不慣這樣的事情。

封建王朝的皇糧國稅,收起來是天經地義的,欠稅後果很嚴重。但欠稅的人家多半都是有什麼淒慘遭遇的人家,李佑總是不落忍,使不出狠毒手段便收不上銀子。

他能買一個小竹,在別人眼里是做了善事救了一家,但能買十個一百個小竹麼?就連張三李四兩個幫役都有些怨言,抱怨跟著李佑賺不到什麼好處。

現實總是讓人無奈,李佑習慣性的想逃避現實,眼不見心不煩。但身負差使,豈能說逃避就逃避?公堂之上陳列的大板子也不是擺設,這是領教過兩次的。

苦惱之下,李佑找黃師爺訴苦。

黃師爺听後嘆道︰「胥役之橫暴,路人皆知,故本朝規定無事胥役不得下鄉。但又不得不用耳,不收糧稅,朝廷以何用度。」

「老先生救我,免掉我這收稅差事如何?」

黃師爺心生一計,便對李佑道︰「李差役是會讀書寫字的罷。」

李佑簡直想翻白眼,暗道小爺我詩詞傳遍全城了,你還問我這等問題,「自然會得一些。」

黃師爺撫掌笑道︰「妙哉,讀書然後明理,古人誠不欺我。」

老先生說的什麼糊涂話?李佑莫名所以。

黃師爺又道︰「吾已有主意了,李差役暫且靜候佳音。」

這句話是懂了,李佑拱拱手退下。

黃師爺沒有食言,向東家陳知縣稟報道︰縣衙差役李佑,感縣尊教化,近日漸讀書明理,長存仁人之心,行差執事大違本心,不堪目睹生民困苦。可免去差役,轉為六房書吏,以全其心,彰其行,並以獎掖知上進者。

黃師爺這理由真的很政治很玄幻,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人治」的精髓,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白了這意思就一句話︰李佑現在也算半個文化人了,還是去當差役有點暴殄天物,不如當文員吧。

陳知縣判道︰準!可擢典史。當然,正式的吏員要報到朝廷的,不過虛江縣此時有個吏員缺額,直接用李佑補上了。

一報一準間,李佑身份便由衙役成了小吏,這當然是非常可喜的變化。雖然衙役和小吏常並稱為胥吏,但其實不完全是一碼事。衙役是屬于粗人、賤役,市井之流。而小吏怎麼也能算半個文化人,玩筆桿子的,天然就比衙役身份地位高一些,名聲上更比衙役上得了台面,雖然干的齟齬事情比衙役少不到哪去。

想當年…也就是漢唐時代,小吏升大官的例子很不稀罕,直到宋代,官吏分流,小吏才成了沉淪下僚的底層人士。

更何況,陳知縣直接把李佑提拔為典史,那就不是普通書吏了,乃是小吏中的頭目級別了,雖然仍是不入流的、沒有官方級別的吏目。

陳知縣提拔李佑也有他的原因。上次把朱老大人哄得很高興,使得陳知縣認識到,李佑能寫詩詞雖然對治縣安民沒什麼用,但是官面上迎來送往吹牛打屁的場合,遇到了追求風雅的上司,卻是能派上大用場。

這也是一項特長,但若是低賤衙役,詞寫得再好那也根本上不了席面。所以陳知縣趁此機會將李佑轉為吏職,順便提拔成典史,以後有需要的場合也能拿得出手了。

李佑喜從天降,這是典史啊!薪水…以後叫俸祿了,每月制度是米三石,當朝實發米一石、銀二兩,幾乎是捕快的三倍。終于養得起一個小姑娘了,李佑很欣慰。

他當即去找黃師爺表達感謝,很隱晦的表示師爺孤身在外地多有不便,李家要贊助一些生活費。黃師爺斥責說︰「吾欲引你為月復心之人,豈為這幾兩銀子?」

喜訊傳回西水鎮,李家知道李佑當了典史後,足足買了五兩銀子的香火,燒的宗祠內濃霧滾滾,有鄰里望之曰︰「李家宗祠冒青煙矣!」

就是李佑不知道陳知縣的本意,也不知道他自己肚子里還有多少詩詞可以抄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