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9章游八方管仲相齊說元始準提借寶

少年回首行禮,問道︰「不知仙長法號?在何處修行?」

道者道︰「吾赤松子是也,便在此萬笀山中修行。只因閉關數月,有些愁悶,因此下山游歷光景,不想正遇著你在此叩拜。少年,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說道︰「有勞仙長動問,在下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

赤松子道︰「甚是嗦,貧道喚你管仲便了。」又說道︰「管仲,山下相見,也是有緣。你可願從吾游否?」

管仲喜道︰「敢不從命!只是**凡胎,恐力有未逮!」

赤松子笑道︰「這且不妨。」便將龍頭拐與之道︰「貧道借你此寶,天上地下,刀山火海,皆可去得。」管仲大喜接過,隨手一點,果然足下生雲,欲上則上,欲下則下,高低快慢,無不如意,因喜道︰「便請仙長帶路!」

于是赤松子在前,管仲在後,倏忽東去,朝至蒼冥,暮游北海,天上地下,百類具覽,人情世故,一體同觀。

千年峰玄德洞中,玄松道人本在默運元神,突然心頭一動,從入定中醒來,掐指一算,叫聲︰「不好!」忙望五莊觀而來。

鎮元子見了玄松道人,說道︰「玄松,你急急而來,所為何事?」

玄松道人拜道︰「弟子特來請罪!」

鎮元子問道︰「你何罪之有?」

玄松道人道︰「只因赤松子道友難耐清修寂寞,私自下山,如今領著管仲四處游歷去了!弟子想起師尊從前吩咐,怕他在外結下因果,誤了大事。因此不敢隱瞞,特來請罪,並求老師指點!」

鎮元子听了,忍不住一笑道︰「玄松,你八風不動,向來沉穩。然赤松子與你雖一體同人。卻難耐寂寞,倒是有趣得很。由此可見物極必反,陰陽互見,道之常也!」

便也掐指算算,說道︰「他雖然隨性而為,但知道輕重,不妨事的。」

玄松道人說道︰「弟子所憂。並非赤松子,而是管仲。他是塵世中人,如今牽連了弟子,若露了端倪。日後恐有所不便!」

鎮元子道︰「此事因緣,眾所共知。便無今日之事,眾仙也要關注。況且既然他注定要入你門下,如今提前略加指點,也是好事。為師自有一番謀劃,你不用擔心。」玄松道人于是告辭去了。

且說管仲從赤松子游,數日而歸。仍落于萬笀山下,土地碑前。

赤松子問道︰「山川河岳,可壯麗否?」

管仲答曰︰「然也!」

赤松子問道︰「萬物生靈,可繁茂否?」

管仲答︰「然也!」

赤松子又問道︰「子之志何如?」

管仲答曰︰「天地恆常,而人生不滿百,忽忽如同白駒過隙,何其短也!願從道長學長生之道。」

赤松子笑道︰「你之來歷,貧道熟知。你雖是有仙緣之人,奈何時機未至。此事早已有言在先。你莫非忘了?」

管仲回道︰「小子未忘。」

赤松子道︰「既然如此,我且問你。自堯舜禹、夏商周以降,你是第幾次轉世,第幾次拜山?」

管仲聞言,不由面紅耳赤,赧然答道︰「小子慚愧。只因千百年來,世間禍亂相繼,死難者頗多,幽冥界鬼魂無數,六道輪回又無人掌理,轉世艱難。小子多數時光,倒是在幽冥界度過。因此到得如今,方是第六次拜山!」

赤松子頷首道︰「此事情有可原,怪你不得!只是六次也著實太少,待下次貧道去幽冥一趟,為你求一道符印,自然無須再在六道輪回之前煎熬。」

管仲聞言大喜,拜道︰「如此多謝仙長!」

赤松子道︰「你只以為長生之道,可為不朽,卻可知俗世之中,也可求得不朽?」

管仲沉思片刻,答道︰「道長可是說功業?」

赤松子道︰「正是。所謂功德,有功方可顯德,有德方可求道。你得蒙眷顧,幾世靈身宿慧,若是世世混沌度日,豈不惜哉!不如在人間多立功業,澤惠萬民,于人于己兩利,同時亦可磨練道心!」

管仲聞言,恍然大悟,拜謝道︰「仙長指點,如同醍醐灌頂,使小子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赤松子告誡道︰「切記不可自恃己能,為非作歹,戕害生靈。否則,便是自絕通天之路!」

管仲答道︰「謹遵仙長教誨!」又問道︰「小子該往何方立得功業?還望仙長指點!」

赤松子將拐杖朝管仲心口一指,笑道︰「此事但問爾心,何來問我?」乃道︰「你去罷,待下次來,貧道再來會你!」言訖不見。

管仲得了赤松子指點,下得山來,自思︰「如今王室衰微,不修政事,禮樂殺伐,出自諸侯。我欲一展抱負,不如尋一諸侯輔之。」

他幾世宿慧,也知道一些望氣之術,又想道︰「如今諸國,齊國望氣蔚然,又是太公之國,最得民心,當有帝運。我不如就往齊國便了。」

他卻不知姜子牙懸棺鎮國,已把齊國氣運幾乎敗得干淨,如今雖然氣運尚可一觀,內里空虛,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此後管仲相齊,而齊國大治,齊桓公東征西討,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首霸。只可惜齊國終究氣運不夠,齊桓公不僅未能更進一步,到晚年反連一飯一飲也求之不得,活活餓死于高牆之內!想他以霸主之尊,際遇之慘,空前絕後,豈非可悲可嘆?其事史多有載,就此表過不提。

且說西方靈山之中,準提道人自從用計顛覆了宗周,東方諸仙,弗敢出頭。因此準提道人自忖佔了先手,躊躇滿志,急欲尋人對弈,好將西法傳到東土,大興教門。因此東土之事,一絲一毫,皆逃不過他的法眼。

這一日,他對接引道人言道︰「道兄,如今管仲相齊,地仙之事,已露馬腳。俗話說,先發制人,後發制于人。我等不如也早做布置,你看如何?」

接引道人搖頭道︰「我看不然。豈不聞「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鎮元子乃是智者,明知姜子牙之事,豈會看中齊國、大張旗鼓行事?據我看來,這是他故布迷陣,若依此行事,早晚上了他的惡當!」

準提道人嘆服︰「道兄高見,是我想差了!依道兄看,地仙動向如何?」

接引道人道︰「地仙一門緊閉洞府,委實看不出來。」

準提道人听了,不由顯出無奈之色。

接引道人又道︰「師弟,封神一事不忙考慮。眼下倒是有一件事,若是利用得當,便是我西方教大機緣!」

準提道人聞言一震,問道︰「不知是何事?請道兄賜教!」

接引道人道︰「

先前貧道曾言︰東土不亂,水潑不進。如今東土已亂,諸侯主政。太清聖人要改教別傳,行事在即;上清聖人門內空虛,定要下界挑選仙才;太清、上清既動,玉清聖人也不會坐視。當此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乃是我西方教傳往東土之絕佳良機,萬萬不可放過了。」

準提道人听得心神大震,說道︰「按師兄之意,是欲在太清聖人傳教之時,也前往東土,傳播我西方教義?」

接引道人說道︰「理是如此,道卻不同。師弟,東土諸聖畢竟提防我西方教,東土之民又都皈依人教,不知我西方**。此次雖是太清聖人改教,我料民眾依然信之。若我西方教冒冒然前去傳教,只恐傳教不成,反成眾矢之的!」

準提道人聞言,不由吸了口冷氣,說道︰「正是如此。計將安出哉?」

接引道人卻說道︰「無妨,此事雖難,但我有偷梁換柱之計,必亂他道統,方便我西法東傳!」

準提道人問道︰「何謂偷梁換柱?」

接引道人遂向準提道人將偷梁換柱之計說了一遍,準提道人听了,哈哈大笑道︰「道兄有大智慧。如此大事可成矣!」

接引道人卻道︰「師弟且慢高興。此事非同小可,還需仔細斟酌一番。師弟且先往輕微天一行,待說動了元始聖人,則大功可成。」

準提道人笑道︰「道兄放心,貧道此去,必說得聖人點頭!」于是騎了孔雀出宮,往清微天而去。

卻說玉清境七寶宮中,元始天尊正默坐雲床,突然童子報︰「準提道長到了!」元始天尊不敢怠慢,忙出宮相迎。

準提道人下了孔雀,二聖相互見禮畢,元始天尊將準提道人迎入玄台之上,二聖相對坐下。

相互寒暄已畢,元始天尊說道;「道友是大忙人,無事想必也不會來我七寶宮。不知今日到此,有何見教?」

準提道人道︰「道友言重了。只是今日貧道來此,確有要事!」

元始天尊問道︰「不知是何事?」

準提道人也不客氣,說道︰「乃是想借取道友七寶宮中一件寶物!」

元始天尊微微訝異,說道︰「道友居七寶林,貧道居七寶宮,雖然都稱‘七寶’,但真論寶物之多,貧道是萬萬不敢與道友相比的。道友據西方福地,莫非還缺寶物不成?」

準提道人說道︰「道友太謙了!貧道要借得這件寶物,慢說西方福地,便是天上地下,十方三界,也只有道友這里才有!」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