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地齊發殺劫 紫霄議立天庭

第一百九十三章天地齊發殺劫紫霄議立天庭

自從盤古開天闢地,鴻鈞道祖講道紫霄宮,便曾令東王公、西王母各理陰陽之氣,掌理洪荒天上地下,男女萬仙。彼時除鴻鈞道祖之外,洪荒之上,尚無聖人。而東王公和西王母生于百氣之先,為陰陽至妙之氣化生的,合該位配群仙之首,又得道祖金口玉言,眾仙自然無有不服。于是二仙手持道祖親賜至寶,鎮壓洪荒,管理萬仙,使得天上地下,秩序井然。

赤明劫後,東王公身死,西王母被軟禁昆侖仙島,道祖又指定妖巫二族,各掌天地。于是妖族在天上立了天庭,巫族將大地劃分十二大部洲,各有職司,各理其事。如此千萬年以降,二族雖有爭斗,但洪荒天地,仍得安穩。

待妖巫劫過,二族煙消雲散,洪荒人族稱尊。此時天無天庭,地無地府,群星失掌,地脈不寧,天地之間的輕清、重濁、陰陽、五行之氣,漸漸失調,越來越嚴重。先前三皇治世之時,尚能憑借無邊功德,鎮壓天地氣運。然軒轅之後,顓頊失德,天地失理的惡果,便漸漸顯露出來。

至堯繼位為帝,雖有德行,奈何天地氣機,已然大亂,難以扭轉。于是陰陽顛倒,五行失調,日月不明,群星黯淡。天地大亂驟生,水旱頻仍,饑荒遍地,盜賊蜂起,民不聊生。更在周天之外,現四大絕世凶星,星力照徹幽冥世界,應在幽冥教中冥河老祖四大弟子身上,乃是計都、羅、月浡、紫四位。又有九幽之下,出四大凶獸,乃是饕餮、杌、窮奇、渾沌四位,皆神魔之體,有不世神通。

果然是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

幽冥教中的計都、羅、月浡、紫,自從得了凶星照應,魔功進境,一日千里,直追冥河老祖,又得了四大凶獸為坐騎,同惡相濟,魔焰更熾,便是大羅金仙,亦不能輕纓其鋒!

冥河老祖原來的血海勢力,雖然被西方教奪去大半,但在幽冥世界休養生息無數年,漸漸有所恢復,只是一直忌憚諸天聖人,未在洪荒露面而已。

如今天地出四星四獸,至凶至惡,對洪荒眾生而言是一場劫難,對他而言卻是大大的祥瑞。如此好事,砸到頭上,怎不欣喜若狂?

他心中暗道︰「天地殺劫,乃是命數。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這千載難逢的良機,再不擴張幽冥教勢力,更待何時?」想干就干,于是與血海老祖率領四大弟子、四大凶獸、無數幽冥教生靈,趁夜殺上洪荒,擄虐各族生靈,吞食魂魄,壯大幽冥勢力。

好在此時洪荒各族之中,修行者眾,雖然分散,總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九幽之下的生靈,又不喜歡洪荒的陽氣,白日陽氣甚烈,有所收斂,因此洪荒才避免了淪陷之危。

但他們晝伏夜出,魔焰滔天,又有冥河老祖與血海老祖為首,也把洪荒弄得烏煙瘴氣,殘破不堪。聖人未出,洪荒眾仙,誰敢輕易去惹冥河老祖這尊凶神?于是洪荒生靈,只能設法避開幽冥教凶焰,皆拿他們無可奈何。

只是洪荒雖大,又哪里容易找到清淨之地?

這一日,突然天朗氣清,祥光映照,瑞彩騰騰,難得一片吉祥好景。洪荒眾生都莫知其妙,諸位聖人卻都心生感應,不約而同,紛紛起身向三十三天之外而去。

只見三十三天之外,三清境之上,至高大羅天之中,巍巍紫霄宮重現,依舊是莊嚴厚重,古樸無華。

鎮元子從萬壽山而來,剛到大羅天中,便見女媧娘娘騎青鸞彩鳳而來,高聲邀道︰「道友慢走!」鎮元子乃命白澤止步,亦向女媧娘娘見禮。

女媧娘娘說道︰「自從鴻鈞老師合道以來,若無大事,不現洪荒。今日卻不知又有何要事,要與我等諸聖相商?」

鎮元子說道︰「老師合道,自身便是天道。天道既現,自關天機運轉,非同一般。此等大事,老師自有主意,我等前往聆听便可,無須費心猜疑。」

于是二聖同行,入了紫霄宮,卻見三清聖人,已然在座。

三清聖人若不在洪荒之上授徒,平時便居三清境中。三清境本就在三十三天之上,緊鄰至高大羅天,三清聖人捷足先到,也是合情合理。

于是鎮元子、女媧娘娘二聖,又與三清聖人見禮。

待與通天道人見禮時,鎮元子說道︰「妖巫戰後,截教大興,道友上清大道,通傳于洪荒各族,真是可喜可賀!」

通天道人難掩喜色,亦向鎮元子回禮道︰「道友門下,亦有襄助之功,貧道就此謝過!」

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听了,都是面無表情。修到聖人至境,喜怒自然不會輕易形于面上,不過他們二位,心底下對于鎮元子,多半都有些惱怒。

地仙門下敗闡教于阪泉,絲毫不留情面,對上截教,卻守弱藏拙,讓截教大展威風,這才使上清道統,獨興于洪荒。一張一弛,如此明顯,豈非有意為之?雖然後來闡教的廣成子做了軒轅帝師,挽回了幾分顏面,然而與截教相比,到底是遠遠不如。元始天尊自恃己長,向來以闡教為三清正宗,如今反被通天道人的截教比了下去,心中怎能歡暢?

至于後來鎮元子問罪顓頊,取回玄龍印,道理佔盡,勢若雷霆,未給人教之主太上老君留半分面子。太上老君雖然清淨無為,心中有所不愉也是難免。

鎮元子卻不理會這些糾葛,自行尋一位置坐下,也如三清一般,閉目養神。

至此除去西方接引與準提道人,眾聖已然聚齊。然而等待有頃,卻不見鴻鈞道祖現身,眾聖不由暗暗納罕。

片刻,又有火雲宮伏羲、神農、軒轅三聖皇至,與眾位聖人逐個見禮,一時之間,倒也熱鬧。

只是他們三位,如今雖然完了人皇功德,卻還遠未證道混元。與眾聖相比,乃是晚輩。居然也得了鴻鈞道祖之邀,與眾聖一同議事。可見今日之會,只怕不同尋常。

三皇已至,道祖仍未現身。

又片刻,終于來了兩位大羅金仙,一男一女,男者為玉皇道君,女者不知其名。但眾聖是何等道行,慧眼一觀,已知他們的來歷,原來正是道祖講道之時,分侍左右的金童玉女。

赤明劫後,道祖便讓太上老君將他二人投往洪荒,轉世歷劫。到了這一世,終于功德圓滿,證得大羅金仙。今日被道祖召回,與眾聖同列,只怕其中大有關節。

二仙入了紫霄宮,見眾聖與三皇在座,上前行以後輩之禮。眾聖不敢怠慢,皆起身還禮,「道友」相稱。

禮數已畢,鴻鈞道祖在高台之上,現了真身法相。眾仙連忙起身,朝道祖行禮,口稱︰「老師萬安!」

道祖正待開言,突然向外望了一眼,眉頭一皺,又停了片刻。

只見紫霄宮外,又現二仙,乃是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一副風塵僕僕之態。

二仙入內,向道祖行禮已畢,接引道人一改昔日平和之色,高聲說道︰「大道為公,大道無私。老師身既合道,理當至公至正,無偏無執,無己無私。須知東方西方,都是洪荒世界,都是盤古所化,豈有偏正之分?為何老師傳道,偏厚東土,而輕我西方?聖人之位多出東土,也就罷了!如今老師聚眾聖議事,東土眾聖皆得感召,獨我西方之聖,卻毫無知聞,以至于姍姍來遲。如今請問,老師將我西方排斥在天道之外,卻又是何道理?」

道祖無喜無怒,淡然答道︰「只因盤古開天闢地,力竭殞身之時,頭朝東而足朝西。是故化生之後,使得西土貧瘠,只有一尊聖位。此乃天道所定,並非厚此薄彼。」

接引道人不依不饒問道︰「然則今日之事,又該作何解釋?」

道祖回道︰「你成聖之時,以金蓮護佑西方,自成極樂世界,從此不沾因果、不染殺劫。只是如此一來,洪荒劫數,也與你西方教月兌了關聯。是故此次商議,確實未曾召你二人。不過你等既然前來,便靜坐一旁,听取可也!」

正是︰

金蓮立教斬因果,

西方緊閉是非門。

淨土已在洪荒外,

何必紫霄問道尊。

接引道人聞言一窒,面色發苦,無言以對,又恢復了與世無爭之態,向道祖告罪一聲,與準提道人默默坐在一旁。

道祖乃開言道︰「自妖巫二族之後,天地造化之機,久無人掌理,乃至陰陽失衡,五行混亂。故天降凶星,地出凶獸,生洪荒大劫,殺伐生靈。此為天地示警,萬萬不可小視。氣機不順,大劫不止,如此下去,非洪荒之福,非生靈之福。因此我今日召來爾等商議,便是要重立天庭。」

眾仙皆道︰「但听老師吩咐!」

道祖道︰「既是如此,童子且上前來!」玉皇道君聞言,連忙上前,听候道祖符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