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二章 後土憂巫族 女媧惜生靈

(求推薦、收藏、點擊!!!)

鎮元子因道︰「莫非便是血海之中的冥河老祖?」

娘娘道︰「正是!洪荒生靈死後,魂魄無依,多歸于血海,為冥河老祖所得。他那里乃是世間至陰穢氣所聚,只要洪荒還在,血海便在;血海不干,冥河老祖便不死。先前他以血海大陣困靈山之時,被道友教訓了一次,身受重創。若是他人,數十萬年也休想恢復。可是據燭九陰所言,不過短短時間,冥河老祖得了血海之助,已經恢復了實力。如此人物,豈不令人頭痛?」

鎮元子道︰「冥河老祖強則強矣,只是天道之下,自有大神通者制住他,又何須娘娘擔憂?」

娘娘苦笑道︰「先前太陽宮之戰,前幾次道友都未參與,想必有所不知。那冥河老祖,修煉得四億八千萬血神子,若是真身不固,無至寶抵擋,被其一撲,精血魂魄,都要被其吸食,瞬間成為一具軀殼。不僅如此,他那血海污血之威,道友也曾見過,生靈只要沾上一滴,全身的精血,都要歸了血海,連魂魄也逃月兌不得。他修煉此法,卻正好是我巫族的大克星,因此我等對他實是非常忌憚!」

鎮元子道︰「想是巫族轉生,依靠盤古精血,經洪荒大地輪回。若是被其吸食了血液魂魄,從此再無轉世可能了!」

娘娘頷首道︰「正是。我巫族之眾,本來就有限。若是和他交戰,被他殺了多少,便永不能恢復。因此我巫族雖在太陽星吃了冥河老祖的大虧,但是卻也不敢冒然征戰血海,便是此理!」

鎮元子乃道︰「娘娘之憂,貧道知之矣!」

娘娘因下了座位,向鎮元子深施一禮,道︰「道友神通廣大,又是古道熱腸。異日若是巫族無辜受難,還請道友念在我族乃是盤古一脈的份上,相助一臂之力,我等十二祖巫,縱然粉身碎骨,也是感激不盡!」

鎮元子連忙立起,也向娘娘還禮,道︰「此乃份內之事,焉敢受娘娘之禮?快快請起!」

復各自落座,鎮元子又問道︰「敢問娘娘之志若何?」

娘娘嘆息一聲道︰「我巫族之人,元神羸弱,不堪修煉大道。我雖誠心向道,兩次在紫霄宮听講,其實所獲甚微。是故此生也不望修成大道,證得混元,只望能管理一洲之地,使世無饑寒,野無餓殍,各族和睦,便遂心願。若是再能除去我巫族一憂,即便殞身不恤,于願足矣!」

鎮元子連忙止之曰︰「娘娘春秋鼎盛,何出此不吉之言!貧道若是得機,必助娘娘一臂之力。」

娘娘聞言,拜謝不已!

兩人又談了些洪荒瑣事,修道體悟。鎮元子看看天色已晚,告辭而回。

後來後土娘娘又數次親自來萬壽山拜會鎮元子,因此萬壽山地仙一門,自鎮元子以下,都與她都慢慢熟識起來。

後土娘娘雖是祖巫,平時卻姿容素美,氣質高華,又是平易近人,對鎮元子的弟子,也是客客氣氣,從不擺祖巫架子。因此萬壽山上下,對後土娘娘都甚有好感。

卻說這一日,鎮元子正在教導眾弟子,突然心有所感,與他們交代了幾句,轉身入了後園之中。

行到葫蘆根前,陡然見到葫蘆根先前長出的一顆側芽,早已經發育成藤蔓,其上也不開花,也無瓜果,此時剛剛枯萎,自行與主干月兌落開來。鎮元子乃將其取在手中,贊道︰「果然是先天靈根,自知天數。」乃帶著這根藤蔓,出了後園。

鎮元子對眾弟子道︰「如今洪荒將有大事發生。為師將往東一行,料想耗時頗久。不管發生何事,見到何景,爾等切記不可出萬壽山!玄松,你須代為師管理好山門!」玄松並眾弟子皆應,鎮元子因出了萬壽山,往東而來。

鎮元子一路駕雲向東,一直出了後土娘娘所管理的中西部洲,來到奢比尸的中東部洲中,便不再駕雲,在洪荒大地上且行且走,順便察看一番世情。

奢比尸管理部族,卻遠不如後土娘娘開明,反而非常狹隘。他以巫族為尊,一意偏袒,不管有理無理,生了爭執,都向著巫族。至于其他各族,皆是視同螻蟻,生死不論。因此在領地之內,只有巫族稱頌。其他各族,對他都是視若仇讎,只是實力不濟,無可奈何。

民心不穩,難免便有謠言傳出,有說奢比尸是旱魃者,說他到了哪里,便要給哪里帶來干旱和瘟疫。也有說他是惡獸之尸所化,吸食血肉,邪惡無比。其中,後一種說法,流傳最廣,听信者最多。因此,這位祖巫後世所傳的奢比尸之名,大概也與此不無關系。

鎮元子一路行來,見十室九空,只有巫族一枝獨秀。其他各族,要不就是遁入深山避世,要不就是四散遷徙,爭取進入其他部洲,越是寬闊宜居之地,反而越荒無行跡。

那時洪荒,何其廣大!每一部洲,都是龐大無比。洪荒的普通生靈,雖然比起後世要強悍很多,但要從一個部洲遷徙到另一個部洲,難度之大,不可想象。因此,饑寒交迫、倒斃于途者,也有不少。鎮元子沿途看了,不由心生憐憫,能救助一些,便出手救助了一些。

不知行了多久,不知不覺,到了粟廣之野。

此地雖然也是奢比尸管轄,只是乃是女媧娘娘的居所。女媧娘娘雖有妖族之主的名份,但是自從羲和浴日以後,她就再未上過太陽宮。因此妖巫雖然有隙,奢比尸對她倒並不敵視。更因為女媧娘娘是道祖之徒,三清師妹,因此粟廣一地之事,多由女媧娘娘處理,奢比尸倒也很少干涉。

女媧娘娘慈悲為懷,對各族都並無偏見。如此一來,粟廣一地,倒成了其他各族的避難之地,與奢比尸所管理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卻是非常繁榮。

鎮元子還未深入粟廣,才剛進地界不久,便看到蒼茫原野之上,有一女仙,正在凝神遠望。其時風吹衣袂,飄飄欲舉,風姿不凡,只是娥眉攢緊,目光中似是憂思無盡,一幅悶悶不樂的神情,可不正是女媧娘娘?

鎮元子乃上前施禮道︰「娘娘別來無恙乎?」

娘娘見了鎮元子,稍稍開顏,說道︰「原來是鎮元子道友。許久不見,道友倒是越發飄逸自然了,連來到我身周丈許之地,我也未曾發現。想必是道法修為,又更進了一層。」

鎮元子道︰「娘娘謬贊了!卻是娘娘心有所思,這才不識故友罷!」

娘娘長嘆了一口氣,道︰「道友雖然身在洪荒,然心卻在天道,萬壽山又是清淨福地,真是好生逍遙,令人羨慕!」

鎮元子答道︰「娘娘身在洪荒,心也在洪荒,貧道是敬佩的。只是娘娘說我心不在洪荒,未免有失公允。先前赤明大劫,我所作所為,莫非心不在洪荒?如今雖無大事,娘娘又怎知我心不在洪荒乎?」

娘娘聞言,也知道自己言語有誤,連忙施禮道︰「卻是我失言了。恕罪!恕罪!」

鎮元子呵呵一笑,道︰「先前剛見娘娘之時,娘娘娥眉緊蹙,悶悶不樂。現在想必是心中郁結,有俗事煩心,方才失言。貧道自然不怪!」

娘娘聞言,這才展顏一笑,道︰「道友真是知我!」

鎮元子因道︰「娘娘有何事郁結在心,不防明言,貧道也好幫娘娘出出主意。」

娘娘深深一嘆,說道︰「自從赤明量劫以來,洪荒生靈,死傷累累,有些地方,更是十不存一。這偌大的一片洪荒,倒是越來越荒涼寂寞,生靈都是越來越少了。」

頓了一頓,又說道︰「量劫平定之後,妖巫分治,洪荒遂平靜無大事。我原想這無窮歲月,也總能使得生靈恢復一些。誰知卻是大謬不然。」

因用手指指四野,說︰「道友請看,這四野之地,茫茫無邊,何等廣闊,卻也鮮有生靈行走,又是何等荒涼。奢比尸掌管著這一大部洲,處事偏袒,只顧及他巫族之人,將其他各族生靈,都視為了草芥。如此下去,只怕千萬年之後,生靈不僅不能恢復,反而會越來越少。到時這秀美山川,都要變成荒地了!」

鎮元子深深一揖,道︰「娘娘心地仁慈,令貧道敬佩!」

娘娘苦笑一聲,道︰「我若有大神通,能解決此事,道友再來敬佩,也不為遲。似如今這般,真是當之有愧!」

鎮元子道︰「卻是不然。須知大道之理,其知也難,其行也難。若不先知之,行之多半有謬。娘娘能有這份胸襟和想法,洪荒罕有,貧道敬佩,卻是並無不當!」

娘娘又是苦笑,並無言語。

鎮元子說道︰「娘娘既有此心,可還記得道祖之語乎?」

娘娘皺眉道︰「老師大道三千,說過不少言語,不知道友所指,卻是哪句?」

鎮元子道︰「非是大道真言,乃是道祖收娘娘為徒時,曾說過一句言語,不知娘娘可還記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