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章 天庭誕下十太子 三清遷居玉京山

(求推薦、點擊、收藏!!!)

歲月荏苒,時光飛逝,仿佛彈指之間,又不知道過了多少萬年。只知金烏天天東升西墜,玉兔夜夜送往迎來。

卻說天庭之上,帝俊自立為妖皇,一人雙娶,得了常曦、羲和兩位娘娘為偶,享盡艷福。立了天庭之後不久,羲和娘娘便為帝俊生下了十子,也是十位日神,繼承了太陽的金烏真身。

其後不久,常曦娘娘也為帝俊誕下十二女,卻是十二位月神,繼承了太陰的玉兔真身。

如此兩件大喜之事,太陽星天庭大肆慶賀,舉世皆知。帝俊見自己子嗣繁榮,更是高興。

只是花無百日紅,兩位娘娘雖然姐妹情深,各有殊色,可是時日一久,帝俊終究是有了偏好。只因他自己乃是雄主,殺伐果斷,羲和娘娘也大抵是如此,兩人論事,經常不謀而合,心意往往一致。常曦娘娘卻是心性仁慈,不喜血腥之事,意見不免常常與帝俊相左。再加上羲和娘娘所生十子,都活潑頑皮,敢于作為,甚合帝俊脾味。而常曦娘娘所生的十二女,卻是溫柔勻靜,極像其母。如此一來,常曦娘娘不免越來越失寵,帝俊凡事都只與羲和娘娘商議,卻將常曦娘娘排除在外。最後一場爭吵之下,常曦娘娘心灰意冷,帶著十二個女兒,回了太陰宮。

自此太陽巡天,帝俊乃使其子輪流當值。羲和娘娘深愛其子,常以六龍架日車相送。小兒頑皮,喜歡浴于?谷,棲于扶桑樹上,羲和娘娘也听之任之。

太陰星上,常曦娘娘也使其十二女輪流當值。這十二個女兒卻文靜得多,每人當值三十余日,才換下一個,不像十個哥哥,都只能堅持一天。

如此時日一久,洪荒上的普通生靈,便漸漸掌握了日月運行的一些規律,將其應用到日常的勞作之中,一代一代流傳下來,慢慢養成了習慣。

且說這一日,不周山中,三清打坐完畢,太上老君突然說道︰「洪荒又將生事,這不周山卻是不甚安寧。我等不如換個居所,如何?」

元始天尊與通天道人也都醒來,說道︰「善!」

元始天尊曰︰「昔時老師在三十三天外開紫霄宮講道,所在之處,混沌化開,地火風水各安其位,無災無劫,成就大羅天,乃諸天極高無上之所。其中靈氣凝而不散,結成一山,名曰玉京山。此山冠于八方諸大羅天,列世比地之樞上中央矣!乃是天上地下、十二大部洲皆未有之福地!一直無人居住。我等為老師入室弟子,想必此正是老師為我等所留!不如遷于此山,如何?」

太上老君和通天道人都道︰「大善!」

從此,三清遂居玉京山,在其上建有七寶城,城中有七寶宮,宮中有七寶玄台。其山自然生七寶之樹,一株彌覆一天,八樹則彌覆八方大羅天。

此山乃是靈元所結,仙家妙地,絲毫不亞于不周山。而且處于三十三天之上,三清從此遠離塵世之繁囂矣!

不說三清搬家,且說萬壽山上,鎮元子一邊潛心悟道,一邊教導幾位弟子,也無他事煩心,正是難得做了一段時間的清淨神仙,好生愜意。

他見眾弟子心性越來越成熟穩重,修為也日漸精深,大都已經修到了太乙境界,其中有幾位更是證得了太乙道果,到了太乙境界的頂峰,心中也是歡喜。

這一日,他召來六位弟子,說道︰「玄松,你且上前來!」

玄松依言上前,鎮元子乃從懷中拿出一塊玉符,賜予玄松,道︰「你為我首徒,日後當為我管理門戶。此乃我地仙一門鎮壓氣運之寶,名曰太極玉符,乃是盤古所贈,能布一大陣。你心性堅定,已經證得太乙道果,我今日便先將其予你,也好讓你能參悟其中禁制,方便以後運用。且切記不得持之為惡,欺壓同門。否則,必不饒恕!」

玄松拜謝,上前接過,見其符巴掌大小,兩端扁平,中間厚重,內里黑白氳氤之氣,緩緩轉動,呈太極形狀。他得了此等至寶,仍然神色不變,榮辱不驚,不改其孤直本色。鎮元子看了,暗暗點頭。

此寶他得自盤古,乃是混沌之初所生,內有三十五重禁制,可以鎮壓氣運,能布成太極混元陣,乃是洪荒頂尖的先天大陣。盤古贈寶之時,其內還含有他的元神烙印,更含有盤古功法,卻是已經被鎮元子取出另置別處。

這還是鎮元子第一次賜寶,且一出手居然就是這等至寶,其他幾位弟子,都是神色發直,羨慕之情,怎麼都掩飾不住。

玄穹和玄竹受了上次一番教訓,已經好了甚多,只是還有些許少年心性。其中玄竹便想道︰「大師兄與我們關系一向甚好,有什麼好東西都要給我們留一份。等師尊不在的時候,我把這件寶貝借來瞧上一眼,也好開開眼界!」其他幾位弟子,也是如她所想。

哪里知道鎮元子好像看出了他們的想法一般,對玄松叮囑道︰「此寶乃是你將來掌理門戶之寶,關系重大。眾位師弟師妹與你關系雖好,你卻須有原則,不到不得已時,萬萬不可與他們!否則,門中無規矩,兄弟鬩于牆,也不是虛言。你是我大弟子,自當謹慎行事。」

玄松認真听了,點頭應是!

鎮元子又看了看玄雲,見他也無言語,神色不動,不由暗暗感嘆。他也算是老友紅雲的再世之身,鎮元子對他的關注,卻比其他弟子還稍微多些。見他再不復前世漂浮姿態,心中也不知該可惜,還是可喜,不過,終究是放心了不少。

玄雲化生之後,對其他神通,都無愛好,對于煉化法寶、丹藥、器物一道,卻天賦驚人,乃是最有希望繼承鎮元子之造化大道者。這也是鎮元子教導之時,偶然發現。後來見他越來越迷戀此道,進步也越是神速,鎮元子便留上了心。

要知煉化之道,關鍵便在于火候掌握。大概是玄雲前世便是先天火雲,故控制起火候來,更加得心應手,玄松等人,都遠不及他。

因此鎮元子拿出一鼎,對玄雲說道︰「你對煉化之道,倒有特長,我便量身定做,為你造就了一寶。此寶名為天地洪爐,卻非言其功,乃是另有所指,隱含深意,你日後自當知之。」

玄雲上前接過,鎮元子又說道︰「諸般寶物之中,鼎爐之類的法寶,卻是最難造就。蓋因其卻非僅是一件法寶,乃是萬物之母,玄妙之門。我為造就此寶,自鴻蒙之中收集來的先天材料,倒是用去大半,連我那造化鼎,也因為分出一個鼎芯,憑空減少了三重禁制。此寶乃先天至寶,功用不凡。你持此鼎,用于煉化,對于自身的神通修煉,也大有好處。切記此寶乃是我門中重寶,不可得而私之,日後卻要為我門中眾弟子謀福利。」

玄雲躬身稱︰「是!」玄穹玄素玄竹等人听了鎮元子最後一句話,盡皆大喜!

鎮元子又對其他幾位弟子道︰「你等日後自有大寶,雖是比不上你們大師兄手中之物,與玄雲之寶相比,卻也差不得太多。不用急于一時,還是打好根基為要。」

見眾弟子又都看著玄雲,宛如看著一個大寶庫一般,熱切之色,難以掩飾,只得又加了一句︰「切記不可無故向玄雲索要物事,更不能隨意修煉法寶。若是弄得玄雲難做,我也必不輕饒!」心中嘆息一聲︰要教這許多弟子,卻非易事,倒把自己這堂堂聖人,都弄得婆婆媽媽起來,倒是要對玄松多下點功夫,也好讓他早日能挑起重擔。

又對玄松道︰「我欲出去一趟,不在之時,你要為我好好掌理山門,督促師弟師妹修煉,勿使他們生事!」

玄松恭聲道︰「請師尊放心!」鎮元子見他穩重,也自放心,因此拿了拂塵,出得萬壽山來。

他此次出山,只做一普通道人,也不駕雲,也不用法,特意秉足而行。

萬壽山位于中西部洲,後土娘娘所掌。後土娘娘兩次紫霄宮听道,雖是祖巫,卻也是有德行的人,因此把這一洲之地,管理得井井有條。在這一部洲之中,雖然是巫族稱尊,後土娘娘卻也不欺壓其他各族,秉公行事,一視同仁,因此各族能和睦共處,一片繁榮景象。

其實普通的巫族,雖然也有些霸道,但是性情忠厚,做事直爽,卻非奸邪之輩、陰險之人。只要明了他們的脾性,誠心誠意與他們交往,沒有加害之心,自然容易與他們和平相處。

鎮元子一路查看人情世態,也暗暗點頭,對後土娘娘,心中又多了幾分稱許。且走且行,不覺進了後土娘娘所居的城中。

他心中起了游戲試探之心,便在無人注意之處,用手將面目一抹,化作一個普通道者,走到了大街之上。正走之間,見一巫族大漢,挑一擔井水,穿街而來。那兩只大桶,加上滿滿一桶井水,怕至少有數百斤重。一擔加在一起,應該有上千斤。那大漢顯然沒有修為,雖然天賦異稟,也是非常吃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