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情簡述部分︰
孫師爺所說的是運河疏竣之事,由工部牽頭,戶部撥銀,不足部分由地方財政支出,由于工程款缺口尚大,淅江布政使司衙署發文要求各地方分攤,寧波府需承擔其中的三萬五千兩工程款。
正值秋賦,春賦又預先多收了秋賦的部分,如今又多一項攤派,壓根就擠不出錢來。
上頭催得又緊,不過一月期限,節流不用說了,本就無錢,節流不過是空話,開源府衙一時也無妥當主意。
因想到莊銘又教書又是破案,均有成效,是個有主意的人,孫師爺便想到了他,也算急病亂投醫,看他有無什麼辦法開源。
莊銘果然幫他想到了辦法——正巧遇見進城抓藥那遇車禍的孫子,就想到了辦車牌之事,凡寧波城內馬車一律辦車牌,方可馳行,以利日後出了車禍,可追索事主。
具體辦法如下︰由府衙暗中出面,慫恿一批出了車禍的苦主上府衙告狀,府衙便借此做文章,加緊輿論攻勢,最終定下新政。(當然,車牌分為三六九等,以防豪紳士族反彈,新政受阻,難以實施)
辦車牌的錢足以應付工程款攤派。莊銘從中也得到了些好處,共是二千兩銀子。
妙悟庵的事自是也一並解決。無非就是采取魚目混珠的辦法,暗命妙悟庵另設送子娘娘的香堂,稱是早有的了,如此便達到了條件,予以保留。至于有的寺廟道觀不服上訪,終是不了了之。
此番莊銘共計收入二千五百兩紋銀,喜煞了家人。
另一邊,果然放貸出了事,那借貸人跑了,不過在府衙的主持下,那周大娘賣掉了兩間房屋,連本帶利償還了莊銘的錢,莊銘毫無損失。後在黃有訓的建議下,莊銘將這一千兩紋銀連同先前的二千五百兩紋銀,共計三千五百兩交于黃有訓之妻田夫人一起放貸,所得之利更高,也更保險。
如此,趙芸娘也得以與田夫人有了來往。
因見田夫人信佛,趙芸娘便常與寧巧娘到妙悟庵學習經文,以便與田夫人談經套近乎,憑她的聰穎,竟然在短時間內熟知了大量經義,再加上她天生為人處事的伶俐乖巧,很快得到了田夫人的喜愛。
時間漸移,聖旨下,結果出乎眾人意料,竟是宣布由市舶府負責護送莊銘入京(其實在黃有訓上疏之時,市舶府也緊接著上疏了,擬旨的內閣自是依舊例,讓市舶府負責進京事宜,免得引發爭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罷了),聖旨亦表彰了黃有訓。
此事至此,其實對黃有訓來說,也無甚要緊,雖面子受損,功勞卻已擺在那里了。對莊銘而言,卻不啻是當頭一棒,但也只得遵旨。
因即刻便要啟程,莊銘只得匆匆委托黃有訓照顧家眷,黃有訓也表示讓他一切放心,芸娘幾人可繼續留居公館。莊銘與家人作別進京。
家人無不替他擔心,為他日日念佛。巧娘深悔那日月信中與他行那事,認為真帶來了晦氣。
進京後,那太監王提督將他軟禁在私宅中,遲遲不予移交禮部,軟硬兼施,讓他手書一封,讓出碧珠。
莊銘堅持不答應。
此事為葉于清得知(莊銘啟程前,為防王提督做手腳,曾讓黃有訓代為修書,為了是讓葉于清得知自已即將入京,使其留意),葉于清便生了一計,在與禮部一官員的交談,裝做無意間透露此事,那官員自是不忿,外使入京後,原由他們禮部負責接待訓儀,如今市舶司竟然繞過他們,將其滯留私宅,于是大怒上疏,言明此事,莊銘方得以逃離王提督手心。
此後,莊銘又與先前與他結怨的崔主事面對面,中間又生了些事,受了些苦頭,但並無凶險。最後面見聖上。
見過天啟,因得知天啟欲派遣人派船送自己到法蘭西國進行對路易十三的冊封,以及冊封法蘭西國的高山阿爾卑斯山(此是明代慣例),莊銘嚇得魂不附體,先前他竟沒想到這點,怕的是到時候穿幫,性命不保。
經過苦苦思索,忙編了一套理由,大意︰他此次來還有一個使命,因法蘭西國正值動亂,路易十三國王請求大明皇帝陛下派兵平亂。
天啟便讓大臣議處此事,絕大多數大臣不同意派兵平亂,理由是財政緊張,明邊境為對付奴(即女真),已是耗銀甚多,若派兵法國平亂,為不明智之舉。
于是通知莊銘,不予派兵,理由是對法蘭西情況不明,需謹慎觀察行事,此方符大明仁柔撫外藩的原則。
莊銘于是趁機提出留在中*國,理由是不完使命,難以回國,再者,實羨大明風儀,願入大明籍。
天啟準。並予以禮部司務的從九品官職,也算是破例進了仕途。
莊銘便修書與芸娘等人,並修書與黃有訓,讓其護送家眷入京。(在此之前,芸娘已修書數封,不住詢問在京情形,不外乎天氣,吃喝,身體等事,又說了家中各人情形,說皆好,讓他放心,莊銘方知她當時學俗白話兒之用心)
∼∼∼∼∼∼∼∼∼∼∼∼∼∼∼∼∼∼∼∼∼∼∼∼∼∼∼∼∼∼∼∼∼∼∼∼∼∼∼∼∼∼∼∼
二、正文
展眼莊銘已入京一個來月時間,已是十一月天時,天氣漸轉冷了,芸娘她們日夜思念,也不知莊銘在京師受不受得了那大雪天氣,恨不得生上雙翅入京見他,看看他氣色好不好,是瘦了還是胖了。
苦苦相思帶來的是孤寂無聊,不過每日里或去府衙或去妙悟庵,以打發漫長光陰。
這一日,芸娘她們坐上公館的馬車,待要前往妙悟庵,經過公館大門時,那門子卻遞上了莊銘的來信,芸娘四人一見,無不喜極而泣。
也難怪她們驚喜如斯,在此之前,雖則芸娘接連去了好幾封的信,但莊銘總無消息,此可是頭一封回信啊……
芸娘當即決定不再去妙悟庵,立刻返回屋中看信,歡喜之下,竟給了門子三錢銀子的厚賞。這可是門子再想不到的,忙一迭聲地謝賞。
回到屋中,芸娘迫不及待地拆開書信,巧娘三人也一齊急急湊過來看。一看之下,得知莊銘已在京為官,並讓黃大人派人護送她們入京團聚,眾女更是喜得無可無不可了,原以為要隨他漂洋過海,遠離故土,如今竟能留在大明,又當真當上了官眷,實是再想不到的意外之喜啊。想到這一個來月來的相思惦念之苦,又紛紛拭淚。
芸娘笑泣道︰「這一去可是要在京城里辭歲過年了,這也是咱們頭一回跟著大哥過年,這一頓團圓飯定要吃得喜慶熱鬧,歡歡騰騰的,都讓大哥高興高興,誰也不許給他添堵。」
巧娘三人都說定是如此。
芸娘又吩咐她們趕緊地收拾行裝,候著黃有訓派來前來,便即啟程。眾女听說,忙各自忙開了,竟是一刻也等不及了,都想著哪怕是早一刻進京見到莊銘也好。
PS︰因新書未開,有空閑就上傳了一章。下一章是接著這一章,也有正文與概述。遺憾的是這種寫法缺少了鋪墊,總是不能入味三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