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有五艘戰船,嘍羅五百余人,他們平時擅常在海上作戰,在陸地並不精通,沒想到大明的士兵貪生怕死,紛紛潰敗奔逃,他們才撿了這個漏兒。
如今,盧毓英統領十倍于山寨,而且訓練精良的大明兵馬,堅守中左所。
鄭一官要拿下這所城池,得自下而上攻城,而盧毓英是居高臨下守城。
雙方所處環境又是大明境內,因為雙方開戰緊閉城門,不允許任何人出入,安居無憂的百姓開始怨聲載天,都盼望著能早日被打敗匪兵。在民心向背上,鄭一官也不討不到便宜。
只要盧毓英堅守不出,鄭一官久圍不下,必定退兵。
盧毓英打的正是這個主意。
劉香佬和褚彩帶領五百士兵,在中左所城下,叫敵罵陣數日,盧毓英都嚴令守城士兵緊閉城門,誓死不出。山寨嘍羅們稍為靠近城牆,城上便箭如飛蝗,漫天四射,他們只得退回原地。
見討不到好處,帶領嘍羅回到營賬,劉、褚兩位首領,氣咻咻大罵不止。
鄭一官看著他們二人暴跳如雷的猴急模樣,笑而不語。
劉香佬十分奇怪,問︰「鄭首領為何發笑?」
「行軍作戰講究天時、地理、人和,這三個因素必不可少。」鄭一官收起笑容,面色嚴峻︰「按天時分析,此乃春末夏初,地氣上升,溫度燥熱,無論是攻方還是守方,心氣必定都有所浮躁,不能持久。這是對我們唯一有利之處。」
「從地理環境分析,對我方大大的不利。中左所守兵十倍于我們。況且對方是守城,我們是攻城,對方是主,熟悉地理環境,我們是客,陌生于環境。攻城注定就要大大損耗兵力。可我們卻只有五百嘍羅,而且不熟陸戰。」
「從人和來講,我們更是只有以敗北收場。我們五百孤軍深入,營賬四周都是大明朝子民,萬一對方援兵趕到,他們里外夾擊,豈不是將我們包成餃子餡?」
劉香佬本來欺負鄭一官年輕,以為他什麼都不懂,如今听他分析得頭頭是道,條分縷析,十分到位,開始佩服起來,心想︰顏思齊的眼光果然毒辣,為山寨挑選一位出色的領頭人。
「但是,有這麼多條件對我們不利,我們豈不是要退兵了?」劉香佬不由得站直身體,面色恭敬地問︰「師出無利,恐怕嘍羅們討不到好處,以後就不好辦了。」
劉香佬所說是從琉球出兵,到漳浦小勝一役,他們還沒有得到理想中的金銀財寶,這時候如果退兵,下次再讓嘍羅們去拼命,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鄭一官當然明白他說的言外之意,把頭扭到一邊,看著身旁的哨衛,像對他說,也像在點醒劉香佬︰「兄弟不必過濾,稍後就會有人把我們想要的東西,自動送到手上來。」
然後扭過來,對劉香佬微笑著說︰「不過,小弟有件要事,還要請劉首領鼎立支持才能圓滿。這恐怕就有些難度了。」
劉香佬听了,啪啪啪地拍拍胸脯,鄭重承諾︰「我听小兄弟的安排。只要能夠短時間內擊敗盧毓英那老賊,萬死不辭!」
「咳!劉首領說的哪里話嘛!取勝是必需的!這個沒的說。讓對方死我們卻不能受損失,這才叫取勝。如果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把首領的命搭進去,又怎麼叫取勝?這叫兩敗俱傷!」
「鄭首領說得極是!但不知道怎麼才能如你所言,完勝盧毓英?」
「這個,還要請大哥在寨內嘍羅中,挑選一位機靈精明的嘍羅來,這人要身手靈捷,有見機行事、順風轉舵的本事。最好身經百戰卻從沒受過傷。但不知道我們寨內,是否有這樣「百事通」型的人物?」
「這怎會沒有呢!我劉香佬在刀頭舌忝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樣的士兵怎麼挑不出來?我就是一個!」劉香佬恬不知恥的自詡起來。
「咳咳咳!劉大哥不必親去,稍後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給你。」劉一官心中大罵︰你個老不死的,這點小功勞也要與士兵們搶,身為首領就這樣帶兵的?為將者豈是事必躬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才是大將風度,恐怕你也就是打家劫舍,生拼硬砍的命啊!
劉香佬听了,向前急趨幾步,到鄭一官帥案前,扶案探頭面對面,急切地問︰「小兄弟為我安排了什麼好差事?」
「快去選名先鋒啊!治病還得要藥引子呢!」鄭一官手指賬外,要劉香佬急去選人。
劉香佬嘿嘿一笑︰「鄭首領稍後,我去去就回!」說著,急出賬外。
不一會,他又挑簾回到賬內,臉上帶著傲慢的表情,一幅神氣活現的樣子。他身後跟著一個瘦小的嘍羅,這人雙眼如豆,到賬內迅速掃視一周,忙垂下眼瞼,望著自己的腳尖,躬身施禮︰「小人見過鄭首領,祝鄭首領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哈哈,馬到成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你到近身說話。」鄭一官笑著命令嘍羅。
那人垂著頭,躬著身,不敢直視,來到帥案前問︰「不知鄭首領有何事吩咐?小的恭听就是。」
鄭一官甩身從案後走出,來到嘍羅身邊,伏在他耳邊吩咐幾句,同時遞給他一封信︰「千萬牢記,不能露出任何蛛絲馬跡!」
「請鄭首領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
「好的,你這去辦吧。」鄭一官也笑了,對劉香佬挑選這個嘍羅顯然很滿意。
嘍羅退出後,鄭一官來到劉香佬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剛才說過的,還要請劉大哥親自出馬,前去誘使盧毓英出城,不知這差事大哥是否感興趣?」
「啊!」劉香佬大驚︰「那盧毓英豈會輕易上當?」
「哼哼!他現在最期待什麼事情?」鄭一官冷笑,眼望中左所的位置,眼楮透出一陣殺氣︰「不就是期待救命和後援嗎?這個後援,我借兵給他!」
當天晚上,鄭一官命嘍羅把火把拼成十字形狀綁在一起,手執十字火氣,在營內不斷四處游走。
從中左所遠遠觀望,鄭一官的營賬內火海徹地連天,濃煙遮空蔽天,五百士兵像是突然增加到數千人馬,盧毓英見了大驚失色,以為鄭一官的援兵到了,恐怕他們不日就要強攻城池,急忙連夜商量對策。
商量多時,他們只得做出唯一的選擇︰急派士兵到福建總兵余咨皋處搬救援。
而這正是鄭一官所想要的!(晚上二更超精彩。你不給票我大叫,你不收藏我撞牆!讓收藏和票票來得更猛烈些吧!阿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