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石門戰場,正午時分,叛軍果然如公孫瓚所預料的那樣,浩浩蕩蕩出現在北方,八萬大軍,鋪天蓋地般傾瀉而來,煙塵滾滾,人叫馬嘶,聲浪驚天動地。
張純,前中山太守,此人雖然是文官出身,但看他面膛赤紅,絡腮胡須,頭戴牛角盔,身穿魚鱗甲,活月兌月兌一個莽壯武將。
「張兄,各位大人,你們看,公孫瓚果然如哨騎所探,只有幾千人馬,我軍人數勝其十倍,此戰定要斬殺公孫豎子,然後揮軍直下薊縣,活捉劉虞老匹夫,到時大事定矣!」
張純手持馬鞭指指點點,意氣風發。
「元帥還是小心一點的好,公孫瓚縱橫北地十余年,聲名在外,恐怕不是好相與的!」
張純聞聲看去,說話之人正是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他身邊還有兩人,分別是遼東烏桓大人,峭王蘇僕延和右北平烏桓大人,汗魯王烏延。
這次,張純自命彌天安定王,三郡烏桓元帥,起兵南侵,丘力居等三部烏桓首領各領一萬烏桓騎兵相助。
張純並沒有將丘力居的話放在心里,他隨意的擺擺手,說道︰「首領多慮了,公孫瓚雖猛,但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區區幾千人馬,能奈我何?」
張舉等人也隨聲應和,丘力居見狀不再多言。
張純見公孫瓚只有幾千步卒,雖然列陣于高坡,陣前又設著拒馬鹿砦,卻並沒有放在心上,心想自己數萬鐵騎,一個沖鋒即可破敵,不費吹灰之力。
他一聲令下,幾萬騎兵呼嘯而出,向漢軍軍陣席卷而去。
公孫瓚見敵兵攻來,一聲令下,五千步軍立即列陣,陣型嚴整,鎧甲鮮明,旌旗招展,陣中多伏強弓硬弩,暗藏殺機。
叛軍自下而上,俯仰而攻,馬速難以提升,待沖到弓弩射程後,公孫瓚令旗一揮,幾千只利箭呼嘯而出,如暴風驟雨般襲向叛軍。
一個照面,就放倒了幾百名叛軍騎兵,人呼馬嘶,摔落在地,又將後面的騎兵絆倒,形成連鎖反應,使得叛軍軍陣中形成一個不小的缺口。
叛軍中多有烏桓騎兵,自是擅長騎馬射箭,也紛紛拉弓上弦,用弓箭反擊。
但公孫瓚早有防備,只見他令旗再揮,幾百名重裝步兵持全身大盾出于陣前,將軍陣遮掩的嚴絲合縫,滴水不透。
「當當……」
叛軍羽箭擊打在鐵盾上如同雨打鑼鼓般叮當作響。
漢軍士兵躲在盾牌後,仍然不斷用弓弩射擊,每一輪箭雨都帶走幾百名叛軍騎兵的性命。
叛軍見狀只得發狠硬頂著箭雨沖鋒,他們拼命催打戰馬,想要沖入漢軍軍陣,近身廝殺。
可他們好不容易沖到漢軍陣前,又被密密麻麻的拒馬和鹿砦攔住去路,不得不又損失了近千條人命,才硬是趟開一條血路。
張純等人先前見騎兵損失如此之大,心中都疼的流血,此刻見騎兵終于沖到公孫瓚陣前,勝利就在眼前,不由怒吼道︰「殺,給我殺,殺個片甲不留。」
公孫瓚冷冷一笑,右手一抬,傳令兵會意,馬上搖旗發令。
只見前排步兵將大盾重重立于地上,三人一組,用身軀死死頂住,後面還有一人從地上抄起長約兩丈的長矛,將矛柄深埋土中,前端向上傾斜豎起,透過盾牌縫隙,鋒利的矛頭高高刺了出去。
叛軍騎兵此時已沖到近前,躲閃不及,連人帶馬重重的撞在盾牆矛陣上,尖利的矛頭深深插入戰馬當胸,頓時一片人仰馬翻。
但漢軍士卒也不好受,不少人被奔馳的戰馬巨力沖撞之下,大口吐血,倒地不支,甚至還有的被鐵盾壓在下面,被人馬踐踏之下,幾乎成了血肉模糊的肉餅。
雖然叛軍開始吃了不小的虧,但畢竟他們人多勢眾,隨著盾牆上越來越多的地方被沖開缺口,大隊叛軍騎兵不斷涌了進來,在他們的長刀和弓箭之下,漢軍軍陣岌岌可危。
「大哥!快發令讓騎兵突擊吧!」
公孫越在旁邊急的漲紅了臉,大聲對公孫瓚喊道。
「是啊!將軍,步軍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讓伏兵出擊吧!」
關靖臉色煞白,緊張的附和道。
「不行!敵人銳氣未挫,現在還不是反擊的時候,再等等!」
公孫瓚兩眼緊緊盯著在叛軍騎兵攻擊下搖搖欲墜,漸漸後退的步軍軍陣,兩手緊緊攥著手里的韁繩。
「將軍,不行了,再不出擊,步軍就要全面崩潰了!」
關靖一下子沖到公孫瓚的身前,大聲喊道。
「滾開!」
公孫瓚眼楮圓瞪,對他怒吼一聲,關靖被嚇得打了個哆嗦,急忙退在一旁,公孫瓚策馬前行幾步,大聲喊道︰「鄒丹,你他娘的熊包了嗎?」
鄒丹已經砍壞了三柄長刀,正退下來更換武器,听到公孫瓚的喊聲,不由怒道︰「將軍如何羞辱鄒丹?某何時熊包過?」
公孫瓚哈哈一笑,「好,那你就帶人把這些胡狗給我頂回去!」
鄒丹一把扯下破爛的盔甲,從旁邊抓過一柄長刀,對身邊士卒怒喊道︰「兄弟們,听到將軍的話沒有,跟我上,把胡狗頂回去。」
說完,他一馬當先,長刀到處,一連將五六個烏桓騎兵斬落馬下,眾人被他鼓舞,人人大喊一聲,拼死和叛軍廝殺起來,形勢一時又僵持起來。
張純原本以為騎兵沖開缺口,輕易就可將公孫瓚的幾千步軍殺個落花流水,沒想到這塊骨頭竟然如此難啃,不由羞惱成怒,喝令道︰「所有士卒一起壓上,我要徹底碾死公孫瓚這只螞蟻。」
丘力居聞言急忙勸道︰「元帥不可,此地狹窄崎嶇,一次只能排開幾千人廝殺,全軍壓上毫無意義,再說公孫瓚的騎兵一直沒有出現,還是靜觀其變,再等等的好。」
張純此時已經羞怒之極,哪听得進丘力居的話,他怒道︰「全軍鼓噪而上,我軍軍威大振,士氣大漲,而敵人勢必膽寒,士氣大跌,一漲一跌,定可立收奇效。到時就算公孫瓚的伏兵出現,又能奈我何!」
說完,他不停丘力居的勸告,命全軍出擊。
丘力居嘆了口氣,暗地吩咐本部人馬最後出擊,緩緩前進。
公孫瓚眼見叛軍終于全軍壓上,驚喜交加,他振臂高呼,「破敵之機,就在此時!傳令,左右伏兵出擊!」
令旗招展,鼓號齊鳴,苦苦鏖戰的漢軍士卒听後莫不全身振奮,拼命反擊,而叛軍則心神驚疑,魂魄不定。
就在他們神魂不定的時候,只听喊聲大作,高坡兩側各有不知多少騎兵呼喝而出,如同兩支巨大而鋒利的箭矢直插叛軍兩肋。
「不好!」
張純眼見此情此景,不禁大呼一聲,只覺眼前一黑,差點跌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