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四九章 秋闈

茵茵回家那天,全家人自然歡喜,但每個人臉上,都有怪怪的表情,讓她困惑。

妞兒穿著一身粉紅的夏綢,上身是對襟小襖,穿著繡花的百褶裙子,走起路來身板挺直,儼然一副大家閨秀模樣,就是小了一大號。她睜著黑溜溜的眼楮,略帶陌生地看著茵茵,大夫人很著急地教她︰「叫娘啊,你母親親回來了。」

「那,你呢?你不是我娘親嗎?」。妞兒有點疑惑地回頭問,大夫人眼楮水光一閃,她略沉了沉,壓住悲傷,這才說道︰

「我是你伯母啊。」

茵茵和大夫人見禮之後,已經是淚流滿面,她伸手抱起女兒,「我的寶貝妞兒,娘可想死你了。」

妞兒讓大夫人教的,非常有禮貌,盡管她不想讓茵茵抱,但也並不鬧,只是不安地在她懷里擰了幾子,但在娘親懷抱里的溫馨感覺,盡管有點陌生,依然也是夢中時時留戀的,最後,她一只胳膊攀著茵茵的肩頭,另一個軟軟的小手,幫茵茵抹去眼淚,聲音糯糯地說︰「娘,別哭,我是不是太重了,你抱不動?」

茵茵被孩子的話逗得一笑,一時對自己又哭又笑地樣子覺得尷尬,就趕緊用帕子擦眼。

她一只手,已經抱不動妞兒了,再說,應群見母親抱別人,已經急地在地上喊叫起來。茵茵彎腰放下女兒,拉過兒子,讓他站在妞兒前面︰「來,叫姐姐」

應群見一個粉妝玉琢一樣的女孩子站在跟前,一時有點怯生生的,畢竟,他是在小地方長大的,沒見過世面,這一天,又是拜見爺爺女乃女乃,又是拜見伯母的,這回又是姐姐,他都有點發暈了。

「弟弟,你是我弟弟嗎?」。妞兒卻落落大方地拉了應群的手,「我又多了一個弟弟。」

引群這會兒,也鑽了過來,茵茵趕緊又讓應群給他見禮。

這些,茵茵在路上教了孩子好幾天了,應群即使小,這時也緩過勁兒,對這引群一躬身︰「大哥」又扭身對妞兒,「姐姐」

把引群和妞兒喜得,都脆脆地答應了,引群還過來,拉著應群︰「弟弟,跟我去玩吧。」

「弟弟還小。」大夫人有點擔心。

「有我呢。」水兒給大夫人行了禮,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引群的女乃娘,也趕緊跟著過去,妞兒身後,也跟了一個婆子,看妞兒邁步,也亦步亦趨地跟著,茵茵看到大夫人對妞兒的確照顧得當,不由感激地看她一眼,剛好看到大夫人偷偷擦眼淚,她馬上明白家里人為何怪怪的了,心里不由得一沉,陳二林一說妞兒,經常岔開話題,感情是因為這個。

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第二天,大夫人的弟媳過來接大姐姐回家,說是那邊母親身體微恙,茵茵知道是大夫人有意避開,讓她們母女好好歡聚的,對她的感激更甚,心里的矛盾也更激烈。

陳二林的時間緊促,他征求茵茵的意見,看她是在京城等他,還是陪他去渡口鎮,茵茵實在舍不得如羊脂玉雕琢一般的女兒,就狠狠心,帶著茵茵和應群跟著陳二林上了路。

他們當年過來,是騎馬來的,這回去坐馬車,要慢得多,陳二林當年考了秀才,就是進了縣學,出門是要給縣學的先生報備的。一張游學的條子,離開臨河縣十多年,這眼下準備報考,就必須回臨河,給學正消假。他只得又讓茵茵、水兒、桂枝她們在後面坐車,他則帶著陳松林先走,陳長庚和魯媽,她讓留下在京城了,那天太醫給母親看病,茵茵央求著,讓給魯媽也瞧了瞧,太醫給魯媽開了方子,說是讓靜養,茵茵不敢讓她出來了。

茵茵從來沒有擔心過陳二林這重新走科舉之路,考不上會怎樣,她這段時間的心思,都讓妞兒佔據了,桂枝也是個女兒,這次跟了來,是回去探望公婆的。水兒以前成天抱妞兒,這會兒能和孩子在一起,非常的欣喜,倒是應群,一看自己的寵愛被姐姐分去了一大半,難免有些著急,茵茵教育他︰「娘抱了姐姐沒抱你,可姐姐有空,卻陪了你玩,還是有個姐姐好,對嗎?」。

應群想了想,點點頭。

「姐姐愛護你,你們玩的時候,她經常把玩具讓你玩,你也要像姐姐一樣,有好東西要和姐姐分享,不能耍霸道。」

應群歪著頭想了想,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姐弟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漸漸熟悉,玩的越來越融洽。

到了東省省城,茵茵讓余然找了個好點的客棧,干脆住下不走了,過不了多久,陳二林就會過來考試的,她回了渡口鎮,依然見不到人,還不如在這里等著,讓陳松林和桂枝,帶了幾個家人回去。

她們住的地方,離貢院還有點距離,不像那邊的客棧,已經一個個掛出客滿的牌子,余然天天出去,到一個個客棧里去找,一連幾天,沒見到陳二林,茵茵擔心他來時,沒有好點的客棧,干脆又在客棧多要了一間雅間,先佔上。

眼看八月初九,下場的日期將至,余然還是沒找到陳二林,他們幾個,都有些著急,可是尋遍干淨點的客棧,也沒看到陳二林或陳瑞林的名字,也沒見到他的人,茵茵都有點吃不下睡不著了。

八月初七凌晨,貢院外面貼出了考生的姓名和號舍,兩天後,所有參加的人,就要按這個名單進入考場。茵茵听人說了,號舍,就是一間一間的小房子,每個考生一個,外面有士兵站崗,防止有人作弊。

茵茵和余然在名單上找了好久,看到臨河縣姓陳的有兩人,都是渡口鎮的,一個叫陳奎秀,一個叫陳易顯。

茵茵猜測,這個陳奎秀是不是就是陳二林呢?

她心里極度不肯定,到了初九日,貢院要開門點卯,茵茵和余然,抱著最後的希望,想到大門口去尋找,可惜,恐怕有不止兩千的秀才都涌到那里,她根本擠不進去,就只好返回客棧,讓余然一個人去了。

中午時分,余然回來︰「我看到將軍了。他就是那個叫陳奎秀的,借宿在朋友家。我給將軍說了,他出了場,過來接你。」

「你吃飯吧,回頭去貢院外面守著,省得爺想過來,找不到路。」盡管明知陳二林的身體很好,茵茵還是對他要在那里面待上一天擔心,畢竟人吃五谷,得百病,誰也不知道哪個時候病魔會找上門來。

茵茵在揪心中度過了緊張的九天,也就是八月十八的申時末,陳二林和余然,這才回到了客棧。

她非常欣喜,急忙讓客棧送來熱水,想讓陳二林泡澡解乏。看到茵茵給他還訂了房間,他很高興,對緊跟在身後的一個小廝模樣的年輕人說道︰「你回去給徐掌櫃說,我今晚不過去了,明天,定然帶太太和孩子拜訪他。」

那年輕小廝施禮後退下,茵茵看他出了院子。見她疑惑,陳二林解釋道︰「娘以前在這里有鋪子的,爹出事那年,我把鋪子賣給那個掌櫃徐峰,這人做生意是把好手,十年下來,在省城已經有兩家分號了。也是湊巧,我一進省城,竟然在他的分號里踫上了,他非要讓我住他家。」

「哦」

熱水很快送來,茵茵讓水兒和余然幫她照看孩子,自己親自為陳二林搓背。八月秋高氣爽,也架不住在不到一個床那麼大的空間生活九天,科舉考試真是折磨人,陳二林的身上,都有味兒了,他自己不好意思,剛開始死活不讓茵茵幫他。

「徐掌櫃兒子也下場,小伙子才十八歲,還有點稚女敕,和我一起,他能放心些。」他說起別的,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茵茵听到陳二林在那里不會欠下人情債,松了一口氣,就不在追問此事。

陳二林洗完,小二過來,把髒水收拾了。引群急不可待地爬進陳二林懷里,妞兒卻把他拉下來,要他跟著對爹爹和娘行禮問安。

東省的省會,中秋夜很涼爽,盡管茵茵才從關外過來,但關外近海,夏天潮濕,感覺還不如東省省會讓人舒爽。

妞兒對茵茵把她抱到膝頭總有點別扭,覺得娘和伯母很不一樣,伯母為了讓她行的端坐的正,很少抱她,娘卻不在乎這些,看到應群又爬到父親身上,娘跟示威一樣,也把她拉過去坐腿上,應群終于忍不住,爬下來,來到娘身邊,可憐巴巴地,想和娘親近,當娘的,卻高高昂著頭,裝作看不見,最後,應群蔫蔫返回到爹爹身邊了。

「考試還順嗎?」。茵茵打算不問這個的,最後實在憋不住,還是破功了。

「嗯,很順。」

「都說頭場是關鍵。」茵茵嘟噥。

「今年和以往不同,皇上為了多籠絡人才,特地增派官員,還邀請地方名士參與閱卷,二場和三場估計也很重要了。」

考完,就是等待發榜的日子。沒等陳二林帶茵茵過去拜訪徐峰,徐家父子卻過來拜會他們來了,徐峰還熱情邀請茵茵去他家住,說兒子考完試,就回他家大宅里住,那個院子閑著也是閑著。

陳二林退了客棧,帶茵茵過去,畢竟有個院兒,孩子玩起來場地大些,也清靜和安全。茵茵還沒來過東省省會,這段時間住著,開始忙著尋找陳二林,後來則是擔心憂慮,沒時間四處走動,陳二林這時,就擔負起導游任務,帶著一家人到處逛。

對茵茵來說,就像在游覽經典古代建築群,而陳二林,可比後世那些導游的水平,高的不是一兩個檔次,他除了對房屋結構這部分說不出來之外,對院子布局、景觀、風水格局等等的介紹,可是精細又準確,再加上人文介紹和時不時來段應景的詩文,讓茵茵的行程充實而愉快。

十天時間,飛逝而過,貢院放榜了,陳二林是第六名亞元,徐立民榜上無名。徐峰很豁達,在陳二林參加鹿鳴宴之後,擺宴為他祝賀,席間說道︰「犬子今年才進學,考不上是意料中的事,他說,跟小東家這幾天,如醍醐灌頂,人一下都通透了,知道後面該怎麼學。這以後,他人也大些,再下場我也放心,多謝小東家這段時間對他的照顧。」

陳二林和他客氣一番之後,就提出了辭行的話,他要進京,準備明年的春闈考試。

茵茵原以為,以陳二林的才華,解元郎都是穩拿的,沒想到連第二名都不是,讓她對明年的考試有點擔心了。大秦一共十二省,總共錄取不到三百個進士,京城和南方諸省文化氛圍濃郁,才子成群,他能競爭過那些人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