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武*俠 15、各名家全集精裝收藏版

曹若冰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曹若冰-生平簡介

台灣武俠小說家。60年代「超技擊俠情派」。著有《魔中俠》《千佛手》《花豹子》《煞星黑鳳》《淡煙幻影》《寶換玉笛》《追魂劍客》《玉帶飄香》《狂簫怒劍》《天龍煞星》《無龍八音》《玉扇神劍》《玉扇神劍續集》《絕劍十三郎》《魔塔》等

陳青雲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新派武俠小說作家——陳青雲

台灣「鬼派天下第一人」。1962年受諸葛青雲《奪魂旗》「白骨血旗」的啟示,寫《音容劫》之「鬼琴魔音」、《鐵笛震武林》之「魔笛摧心」、《劍冢》之「掘墓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雖然「走火入魔」,卻大受中下階層讀者歡迎,與當年「正宗武俠泰斗」臥龍生為同一暢銷級別。陳青雲愛寫邪魔外道、恐怖血腥、陰森鬼氣。想象十分可觀,但以「恨」為人生宗旨,便又降

低了武俠的立意與品格。

《鬼堡》鬼堡關閉15年後,標志黑骷髏重現江湖、韓尚志全家遭血流,母親改嫁天齊教主。他立志報仇,迭得奇遇,成為天南一派掌門人,再入鬼堡,終于發現一切皆因天齊教主挑唆,而天齊教只是鬼堡的叛逆,韓尚志最後尋得生母,殺死天齊教主,報了大仇。

《殘肢令》甘露幫掌門人因《烏木寶錄》全家被殺,20年來喬裝殘肢令主報仇雪恨。臨終囑咐徒弟楊宗義找回秘籍。

楊宗義巧服牛龍蛟內丹和天鵬彩卵,又得海鷗令主暗助,以殘肢令主身份殺了五大首敵,找回秘糟,練成烏木神功。最後找到母親,海鷗令主則是他的生父。

《丑劍客》甫宮仇因得了《一元寶蕭》上冊被追殺打下懸崖,巧遇受傷的丑劍客傳授絕世神功。他從母親遺書得知當年二賢莊修案皆由此秘籍而起,仇人以金劍盟為首。南宮仇打入金劍盟作了近衛長,暗中扮成丑劍客誅殺仇家。最後終于奪回《一元寶篆》下冊,又在君山武林盟主大會上手刃了仇人金劍盟主諸葛武雄,又與當年二賢莊二莊主之女何瑛、白石島主萬老邪之女萬鳳真喜結良緣。

陳青雲作品還有︰《死城》《鐵爪》《武聖》《血榜》《血情》《快手》《殘人傳》《摧心笛》《大頭鬼》《復仇者》《孤劍吟》《鬼臉劫》《黑儒傳》《金劍曲》《金蛇梭》《龍虎榜》《冷面俠》《乾坤令》《喪魂掌》《神龍令》《碎尸人》《索血令》《血魔劫》《異龍宮》《異鄉客》《音客劫》《陰魔法》《銀劍恨》《幽靈門》《彩虹劍影》《蒼穹血引》《大義滅親》《地獄書生》《飛刀神箭》《復仇小子》《蓋世女俠》《鬼手佛心》《化血金刀》《劍蕩群魔》《劍影俠魂》《劍冢痴魂》《江湖狼女》《劫人鴛鴦》《金菊四絕》《金月密盟》《狂龍傲鳳》《怒劍飛魔》《羅剎三絕》《魔琴三疊》《七巧神刀》《青衣修羅》《神鷹浪子》《聖心鷹花》《石劍春秋》《四海青龍》《鐵飯嬌娃》《亡命天涯》《威鳳神龍》《血劍留痕》《血劍魔花》《雪劍冰心》《艷女殺手》《閻羅書生》《幽谷劍影》《雲菊一秀》《珠劍宏道》《殘虹零蝶記》《孤劍泣殘紅》《孤星零雁記》《華夏三女俠》《劍出鬼神驚》《江湖三殺手》《樓外樓情戀》《女神-女神》《三才流雲刀》《聖劍譜戀歌》《鐵笛震武林》《鐵拐喪江湖》《旋風絕情劍》《血帖亡魂記》《鐵劍屠龍十八招》《無回玉丈冷修羅(冷面修)》

丹雲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丹雲-生平簡介

丹雲,本名不願公開,現住新店市,現任職于台北市某機械公司,寫作純為興趣,工作之閑暇時才寫,寫作講求言之有物,多方詳加考證,故而寫作進度緩慢,但慢工出細活,作品及受歡迎。

丹雲作品如下:

神龍令

乾坤黑龍劍(即《南疆俠隱》)

苦海孤雛(即《黑俠傳奇》)

仙宮盜影(即《逍遙神仙》岳凡著)

仙*緣(即《玄靈異志》)

岳震山河(即《五鳳纏龍》天宇著)

龍翱鳳翔(即《龍鳳引》)

紅塵羅剎

天齊大帝(原歸于李涼著)

雙絕奇俠(原歸于李涼著)

烈焰狂龍

龍在天

翠羽丹霞

飛雲幻雪江湖路

血劍殘魂

天心譜

東方英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東方英-生平簡介

東方英,本名盧讓泉,1919年生,湖南人。中央軍校17期運輸科畢業。陸軍上校。1962年退役即開始武俠小說創作。代表作《烈日飛霜》。

東方玉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東方玉-生平簡介

東方玉,本名陳瑜,字漢山,1923年生,浙江余姚人,上海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青年**救國團」秘書,是李煥左右手,老作家柏楊(郭衣洞)同事。一說為民國十年生于上海市,畢業于上海誠明文學院,蔣經國秘書。軍人出身。他的專業是詩,1950年創立香港梅嶺詩社任社長,又任中華學術詩學研究所研究委員、世界詩人大會總顧問、台灣詩書畫家協會秘書長。196O年以詩人之雅投身于武俠之俗,在台灣《新生報》上發表作品,以《縱鶴擒龍》一書成名,開初是「奇幻仙俠派」,後來改走「超技擊俠情派」路子。1990年封筆。因練習氣功五十余年,轉寫氣功、國術的著作。

筆名來由︰據其自述,「陳」字分開來看右邊是一個東字,左邊則有點像「方」,再取「瑜」和「玉」的諧音,故有此名。

東方玉武俠作品書目:

《北山驚龍》《群英會》《武林十字軍》

《神劍金釵》《紅線俠侶》《翠蓮曲》

《石鼓歌》《飛龍引》《雙玉紅》

《金鳳鉤》《無名島》《同心劍》

《武林璽》《九轉簫》《引劍珠》

《劍公子》《縱鶴擒龍》《珠劍春秋》

《湖海游龍》《七步驚龍》《蘭陵七劍》

《情天劍侶》《東方劍氣滿江湖》《鳳簫龍劍》

《玉匕寒珠》《三折劍》《紫玉香》

《金笛玉芙蓉》《龍孫》《風塵三尺劍》

《刀關明月環》《紫艾青藤》《折花令》

《霧中劍影》《沖天劍氣白衣俠》《*》

《起舞蓮花劍》《新月美人刀》《飄華逐劍飛》

《旋風花》《金縷甲秋水寒》《劍冷珠寒》

《*》《玉闢邪》《毒劍劫》

《雙鳳傳》《降龍珠》《聖刀》

《一劍小天下》《一劍破天驕》《東方第一劍》

《武林狀元》《玫瑰劍》《珍珠令》

《迷仙曲》《流香谷》《彩虹劍》

《翡翠宮》《孤劍行》《泉會俠蹤》

《一劍橫天北斗寒》《一吻江湖》《奪金印》

《流香令》

他人托名偽作:

《一劍蕩魔》《九劍表雄風》《太乙分光劍》

《古墨玄笈》《龍哥哥》《伏魔六劍》

《血影神功》《京華俠蹤》《三少爺》

《拐俠》《俠丐擒龍》《逍遙書生》

《鐵血英雄膽》《乾坤劍》《五同譜》

《九爪神龍》《金骷髏》《銅沙島》

《桃花郎君》《羞花七雄》《思春劍》

《一劍染紅長白雪》《扇公子》《斷金切玉》

《珍珠盒》《碧血紅粉》《雲龍三折》

《獨霸武林》《江湖奇花》《木劍驚雷》

《蛇谷毒龍》《八步追風小銀劍》《鐵血江湖》

《巧燕翻雲》《劍山火海》《飛天黑狐》

《劍俠情花》《怒劍無情》《一劍旋風》

《雙劍一點仇》《十八刀客》《寶石俠蹤》

《獨眼黑狼》《無影神劍》《瞎仙俠侶》

《八魔六道》《銀衣大俠》《快刀不凡》

《玉梭猊》

獨孤殘紅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獨孤殘紅簡介

本名代雲,湖南人,專業作家,自由撰稿人,中國通俗文藝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長沙協會副主席,長沙市作家協會理事。1989年開始武俠小說創作,主要作品為江湖四部。

柳殘陽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柳殘陽生平簡介

柳殘陽本名高見幾,1948年生,山東青島人。1961年出版處女作《玉面修羅》,到1966年左右逐步建立起獨具一格的「鐵血江湖派」風格。幫會寫法模仿鄭證因,但發展出另一種江湖聲口;武打藝術模仿還珠樓主,只是將斗法化為過招。多寫獨行俠盜或職業殺手的血性與孤憤,「只見二義,不計生死」!《斷刃》作于1968年。黑道高手「閻羅刀」,厲絕鈴殺人越貨,亡命天涯;偶然救了官家孤女黃君雅,兩人相伴走江湖,日久生情。黃君雅勸厲絕鈴心存仁恕,少造殺孽。厲絕鈴如言寬恕敵手,卻不料敵手並不仁恕,殺死了黃君雅,厲絕鈴萬念俱灰,拗斷成名兵刃「生死隼橋」,退隱江湖,不知所終。柳殘陽作品創作年代先後排列為︰《玉面修羅》(1961年,處女作)《修羅七絕》《天佛堂》《金雕龍紋》《金色畫具》(《蕩鷹志》)《博命巾》《驃騎》《銀牛角》《血笠》《七海飛龍記》《千手劍》《天魁星》《霸錘》《神手無相》《斷刃》《渡心指》《梟中雄》《梟霸》(《青衣燕鐵衣》)兄弟作)1966年以後出版,為柳殘陽風格成熟之標志)、《大煞手》《大野塵霸》(《冤月刀》)《鷹揚天下》《幻劍毒刃》《鐵血俠情傳》《山君》《煞威棒》《傷情箭》《傲爺刀》《拂曉刺殺》《大雪滿弓刀》《鳳凰-羅漢-坐山虎》《火符》《十方瘟神》《天寶志異》《血魂山之誓》《瀝血伏龍》《血刀江湖載酒行》《關山萬里一飄客》《烈日冷鷹》《牧虎三山》《巨靈出陣》《血祭八荒》《明月不再》。

劉定堅全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劉定堅-生平簡介

筆下起風雲的創作者劉定堅你或許不知道《刀劍笑》這部武俠漫畫,但在香港,他所創造的橫刀、名劍、笑三少卻早已深入民心、躍然紙上。他不只是一個漫畫編劇家,同時也是出版社老板、小說家,直到今日,他仍將現代人的夢想不斷地帶入每一個他所創作的人物中。充滿創意的劉定堅,正以他的筆寫出一道道新的彩虹!提起在香港漫畫界白手起家的傳奇,許多人一定會想到黃玉郎、馬榮成兩人,其實,除了他們之外,香港漫畫界還出了個劉定堅;巧得是,他的發跡和黃、馬兩人還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和黃玉郎、馬榮成兩人不同的是,劉定堅是唯一一位不憑藉本身的作畫實力成立漫畫公司的老板;他不會畫畫,又以半個創作者、半個商人的身分成立公司,在當時,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側目。再加上他常以犀利的文字言辭批評漫畫界的人、事、物,因此在業界和讀者中各獲得了兩極化的評價,一躍而成極具爭議性的人物。

古龍作品集——網友「雲中孤雁」免費制作

江湖一怪俠

——代《古龍作品集》序

羅立群

古龍,原名熊耀華,生于1936年,卒于1985年9月21日,終年49歲。

古龍從小身世飄零,性格孤獨沉郁。他14歲時,從香港到台灣讀書,18歲時,因父母離異,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濟和半工半讀就讀于台灣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他曾在台北美軍顧問團任過職,後開始寫武俠小說。

古龍一生「仗劍江湖載酒行」,他嗜酒如命,經常用喝酒來打發日子,借酒來麻醉自己,以忘掉自己心底的哀愁和寂寞。他為人豪爽,生性灑月兌,愛交朋友,待人真摯、誠懇,善于理解別人,很得朋友的心。古龍很「」,是性情中人,他不能一日無女人,而女人也樂意與他交往。據古龍好友丁情說︰「古大俠雖然不能缺少女伴、可是他常常全為了朋友,而舍棄他心愛的女人,他總認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己都是難尋,怎麼可以舍朋友而重女人呢?這是古大俠對于女人和朋友的態度,也是很多女人」恨’他的原因。」

由于酗酒和,古龍自中年以後、健康狀況日趨下降,曾數度病危住院,但他出院後依然故我,他的好友、著名武俠小說家倪匡說,長期的病痛使得古龍已經看淡了人生。過度的酒色,致使古龍病情迅速惡化,終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靜脈瘤大出血而去世。古龍的身世、性情和行為,直接影響了他的武俠小說創作,了解了這些,有助于我們理解古龍的作品。

古龍步入「武壇」,是為生活所逼,用古龍自己的話來說,「為了等錢吃飯而寫稿,雖然不是作家共同的悲哀,卻是我的悲哀,我也相信有這種悲哀的人大概還不止我一個。」他自第一部武俠小說《蒼穹神劍》起,接二連三地推出新作,共創作數十部武俠小說,有許多被香港、台灣拍成電影、電視連續劇,成為港台影視界爭相拍攝的熱門題材。古龍的小說更是風靡大陸、港台及海外。

古龍對武俠小說創作有他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首先,他認為當代武俠小說不應再走傳統武俠小說的老路,而是「要新,要變」。他說︰「武俠小說的確己落入了固定的形式,這種形式已寫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誰規定武俠小說一定怎麼樣寫,才能算正宗的武俠小說?武俠小說也和別的小說一樣,只要你能吸引讀者,使讀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動,你就算成功。」對于武俠小說應該如何變、如何新,古龍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武俠小說中已不該再寫神,寫魔頭,已應該開始寫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應該有人的優點,也應該有人的缺點,更應該有人的感情。」「武俠小說的情節若已無法改變,為什麼不能改變一下,寫人類的情感,人性的沖突,由情感的沖突中制造高潮和動作。」

他還認為︰「只有人性才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人性並不僅是憤怒、仇恨、悲哀、恐懼,其中也包括了愛與友情,慷慨與俠義,幽默與同情。我們為什麼要特別著重其中丑惡的一面?」寫武俠小說的目的,是「使讀者在悲歡感動之余,還能對這世上的人和事看得更深些、更遠些」。基于這種認識,他更指出︰「武俠小說寫的雖然足古代的事,也未嘗不可注入作者自己的新觀念。」「武俠小說中的動作的描寫,應該是簡單,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氣的,不落俗套的。小說中動作的描寫,應該先制造沖突,事件的沖突,盡量將各種沖突堆構成一個高潮。若你再制造氣氛,緊張的氣氛,肅殺的氣氛,時氣氛來烘托動作的刺激,武俠小說畢竟不是國術指導,武俠小說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殺人的!血和暴力雖然永遠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大多的血和暴力,就會令人反胃了。」古龍的這些觀點,散見于他的各個小說前面的「序」

中,這些觀點和看法,豐富了武俠小說的創作理論,對閱讀和理解他的武俠小說是大有幫助的。

古龍曾在《大旗英雄傳》序言中把自己的小說創作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我寫的是《蒼穹神劍》《劍毒梅香》《孤星傳》《湘妃劍》《飄香劍雨》《失魂引》《游俠錄》《劍容行》《月異星邪》《殘多缺玉》等等。

「中期寫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傳》(即《鐵血大旗》)《情人箭》(即《怒劍》)《浣花洗劍錄》(即《江海英雄》),還有最早一兩篇寫楚留香這個人的《鐵血傳奇》。

「然後,我才寫《多情劍客無情劍》,再寫《楚留香》,寫《陸小鳳》,寫《流星-蝴蝶-劍》,寫《七種武器》)寫《歡樂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覺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第一階段的創作是古龍初入江湖的「闖蕩」時期,此時的作品從結構、情節、人物乃到語言都沒有擺月兌傳統武俠小說的束縛,但從小說的情節布局來看,已可以看出古龍具有巨大的潛在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並具備了一定的文學素養。

從寫《武林外史》開始,古龍進入了武俠小說創作的探索階段。這一時期他力圖打破傳統,有所創新,從《武林外史》到《鐵血大旗》,再到《絕代雙驕》,可以看出古龍不斷探索的艱難「足跡」。

古龍後期的作品面貌一新,小說的意境深沉、幽遠,富有詩意和哲理,小說語言灑月兌不俗,人物塑造很有深度,小說的情節更是「奇」、「險」兼備,鬼神莫測,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古龍初涉「江湖」時,乃為生活困境所逼,寫小說是為了賺錢,學學別人自然方便。到了後期,困頓擺月兌,責任感加強,對創作武俠小說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加上屢屢試筆,多年歷練,語言、技巧也漸趨成熟,終于走出了古龍自己的路,亮出了古龍獨特的「武功」。從此,「江湖」上多了一位「怪俠」。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注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有明顯差別;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歷史背景中,以此未強化歷史氛圍;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真。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而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于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粱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懸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雜、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復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自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此呼彼應。粱羽生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主干巍峨,枝葉繁茂,宏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奪魄,回腸蕩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

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著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縝密無隙又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于小說武功描寫,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緊張激烈、夸節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著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敵防衛,又有益于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如修羅陰煞功、雷神掌、毒掌等,立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凡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道,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月復。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

重精神不重招式,如《邊城刀聲》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里,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

天上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還表現出一種境界——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準確地體察敵手武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一擊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武功」有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簡短有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烘托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于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筒潔、俐落、灑月兌。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闢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多氣,又詼諧幽默、妙語解頤,揮灑肆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物!至于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逞才摛藻,笑傲「江湖」,力求新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杰。

在國內,乃至港台,署名古龍出版的武俠小說有100多部,這些作品有的是古龍寫了一半,由別人續寫完成的,如《圓月彎刀》、《劍毒梅香》等,有的完全是別人所作,而以古龍名義發表的,如《鐵樹艷情》等。造成這種情況,乃因古龍成名之後,著作風行一時。出版商見有利可圖,紛紛登門求稿,由于供不應求,便請別人代筆,于是偽作流行世上,真假參半,優劣並存。

這部《古龍作品集》的編排工作,是在中國武俠文學學會的指導下完成的,會長寧宗一先生及學會其他同仁親自審讀了全部原稿,刪除了大量的偽劣之作,遴選出了全部精品,保證了作品的質量。台灣著名武俠小說家于東樓先生俠心熱腸,為解決版權,提供資料,多方奔走,鼎力相助,令人感佩。

這部《古龍作品集》共分十卷出版,第一、二、三、四卷是古龍中、後期所創作的不成系列的精華作品,五卷為「小李飛刀」系列,六卷為「陸小鳳傳奇」系列,七卷為「楚留香傳奇」系列,八卷為「七種武器」系列和「絕代雙驕」,九、十兩卷為古龍早期作品。全部十卷共分59冊。為了便于學者的研究和讀者了解創作背景、宗旨,每種作品前均保留作者的「原序」,並有一篇導讀性的「序文」,作品後附「古龍武俠小說出版年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