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五章︰籌銀子

「但張公子也不用擔心。」

「我會去和兩府衙門說。」

「讓他們馬上出銀子。」

「給恩養院修繕一下。」

「讓這些孩子們有一個家。」

恩養院的事情。

李知府之前在福州那邊做知縣的時候。

李茵兒就已經和家父提過了。

但是恩養院沒有任何盈利的地方。

和官藥所的區別不小。

即使有官府的撥銀。

也乘不了多久就會倒閉。

張洛想了下說道︰

「兩府衙門只要把恩養院修繕一下就行。」

「多余的銀子。」

「我們異文錄的鋪子出了。」

李茵兒疑惑的看向張洛。

剛想說話。

張洛就直接說道︰

「異文錄已經開始雇佣孩子們賣報了。」

「他們賣文報掙來的銀子。」

「足夠他們自己生活了。」

「李姑娘這只要讓官府派些人。」

「保護一下他們。」

「再請個廚子來給他們做飯就行。」

張洛住在鎮海衛里。

一個月沒幾天在縣城里面。

他很清楚恩養院這種地方。

要是沒有管著。

沒幾天銀子就要被貪沒了。

張洛明白其中的門道。

故而把李姑娘叫來。

讓她幫忙辦這件事情。

李茵兒看了眼張洛。

明白了他的意思。

說道︰

「放心吧,我會找來靠譜的人。」

「照顧孩子們的生活。」

張洛行禮說道︰

「多謝李姑娘的幫忙了。」

吳大夫也在一旁說道︰

「我官藥所也能出一份力。」

「以後所里多熬些糖漿。」

「給孩子們拿到街上賣去。」

張洛和李茵兒都對吳大夫點了點頭。

醫者仁心,吳大夫做的很對。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

伸出援手。

往往可以得到別人一輩子的銘記。

明代人和二十一世紀人的。

道德上沒有任何的區別。

要是能夠為別人提供幫助。

很多人都會很慷慨的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吳大夫在官藥所快要倒閉的時候。

收到了張洛和李茵兒的幫助。

他也願意。

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幫助別人。

這不是他有多高尚。

而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觀念而已。

別人幫了我。

我就得再幫助別人。

「我縣學那邊還有課。」

「這幾個孩子就麻煩二位了。」

「張公子請放心。」

「吳某雖然醫術非尖。」

「但還是能保住幾個孩子無礙的。」

李茵兒也點了點頭。

表示讓張洛不用擔心。

張洛拱手和二人告別

回縣學上課了。

康教諭講完一節課。

來到張洛身邊。

單獨問起了采生人的事情。

張洛把事情的經過全盤說出。

康教諭听的一錘桌子。

「沒想到啊,沒想到!」

「晉江縣還有這等畜生之輩。」

「張洛你做的好啊!」

「教諭過獎了。」

「我這邊叫上了幾個朋友。」

「請他們幫了忙。」

「把縣的恩養院給重新辦起來。」

康教諭緩緩說道︰

「官藥所,恩養院。」

「都是太祖爺當年的德政。」

「可惜官府衰敗,奸臣當道。」

「這些機構都干不下去了。」

「我也會向縣衙上書。」

「讓恩養院好再辦起來。」

張洛又想了下說道︰

「對了老師,這些孩子光有生計。」

「沒有父母管教。」

「也沒有老師教他們。」

「學生怕他們長大走了邪路。」

康教諭也點了下頭。

張洛說的很對。

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

就算是能夠生存下去。

長大後能走正道。

都屈指可數。

很有可能和鐵棍三一樣。

加入到了一個黑幫里面。

成了里面的小混混。

再差點可能和趙七一樣。

做起了傷天害理的事情。

能夠在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

一直堅持本心的人。

是極少數的。

這年頭,寒門子弟都有走歪路子的。

更別提沒有家的孩子了。

張洛說道︰

「學生想請老師幫忙照看下恩養院。」

康教諭想了下。

恩養院和官藥所一樣。

都是惠民機構。

在里面干活的人都是沒有俸祿的。

負責教孩子讀書的事。

要不是縣衙里的小吏。

或者是官府請個有文化的讀書人來。

張洛對這幾種人都不放心。

有康教諭在。

能夠防止恩養院。

發現貪污的事情。

康教諭是縣里的學官。

負責一縣的教育工作。

有他在恩養院。

里面的人肯定不敢多生是非。

更不會讓孩子們再受苦難。

康教諭沒有多想就同意了。

張洛又說道︰

「另外我也想請些縣學里的學子。」

「定期到恩養院去給孩子們講學。」

「也沒打算讓他們未來參加科舉。」

「只是想讓他們認幾個字。」

「懂得做人的道理。」

「長大後起碼也有些本事。」

康教諭也很認同張洛的說法。

「你個法子很好。」

「算上我一個。」

「縣里只要沒事。」

「我也會去給孩子們講課。」

「好,有老師在我就放心了。」

和康教諭交談完後。

張洛走出縣學。

來到文報鋪子。

剛才和康教諭說話的時候。

張洛又有了些想法。

對于小孩子來說。

其實三字經那種。

算不得最好的啟蒙書籍。

作為一本給小孩子用心學習的教材。

三字經里面的一些觀點。

不適合孩子們讀。

張洛因為是二十一世紀來的人。

既然是穿越者。

怎麼著都得在這個時代。

留一點自己的痕跡吧?

他希望這些孩子。

不要被儒家思想侵蝕的太嚴重。

希望孩子們都有點自己的想法。

恩養院的孩子們。

自小都沒有怎麼讀過書。

出生底層。

正好有一個好的思想底子。

都寫出一本自己的啟蒙教材才行。

要去掉封建糟粕。

把好的理念寫進去。

想著這些。

張洛來到文公鋪子。

他不光要寫教材。

還得請好的老師來教課。

張洛自己雖然夠格了。

但他畢竟不住在縣里。

能派的上用場的。

現在也只有張勝文了。

唉,要是胡照和魏家兄弟也子就好了。

五人齊上陣。

教育問題很快就能解決了。

張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張勝文。

「張洛兄,你是想讓我去給孩子們教書。」

張洛說道︰

「不完全是,經書多是些科舉內容。」

「他們底子差很難參加科舉。」

「你就教他們一些基礎的事理。」

「還有一些生活技巧。」

「無需太多書上的東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