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七章︰人心,私心

張洛說的很有道理。

知府衙門的兵房。

管理一方的軍政。

讓張長偉當兵房的典史。

能給鎮海衛帶來更多的好處。

張洛又提到火器坊的事情。

他打算在山寨邊上。

弄一個正式的火器房。

再弄個小型的彈藥坊。

張蓮生表示贊成。

並答應派些軍卒。

幫助張洛把地方給建起來。

把事情都交代完畢後。

張洛和衙門里的吏員們。

一起返回了晉江縣城。

路上,徐守業和張洛說起泉州衛的事情。

言語沒有慶幸。

反而都是些嘲弄之意。

「若不是有鎮海衛在。」

「怕是泉州衛和晉江縣城都要遭難嘍。」

張洛听的怪異。

「你也是泉州衛里的人吧?」

「我呀,都分家分出來了。

「就算事情捅到京師去了。」

「也罰不到我頭上。」

徐守業又說道︰

「二個陣亡的百戶。」

「有一個還是我大哥一手帶出來的。」

「我那老爹都快氣死了。」

「把家屬的安撫工作。」

「都讓大哥去做了。」

徐守業在張洛面前。

簡直是個大嘴巴子。

把徐府他知道的事情。

都說了出來。

張洛听的沒有表態。

不說徐家。

大明朝的大家大族。

不都是這副德行嗎?

二人聊著聊著。

車隊也抵達了晉江縣城。

縣城內雖然還是比較緊張。

但是起碼秩序還是在的。

張洛知道知府衙門。

肯定把泉州衛剿匪失敗的事情給壓住了。

讓城里的百姓只是知道有礦匪做亂。

不知曉後面的戰斗。

張洛看著完好無損的晉江城。

或許這是最好的結果。

張洛先是跟著府衙吏員。

到知府衙門見到了李知府。

二人對禮之後。

李知府對張洛的態度很好。

和他說了些讀書上的事後。

馬上來到正題說道︰

「這回鎮海衛平匪立了大功。」

「就是那些倭寇的尸首不好認。」

「你看?」

張洛很清楚李知府的意思。

千戶這個名頭。

肯定是沒有那些給的好處重要的。

張洛微笑著說道︰

「小生來縣城前。」

「百戶大人已經做了交代。」

「剿滅礦匪,乃鎮海衛職責所在。」

「其他的由知府大人辦就好。」

李知府听的舒服。

和上道的人說話就是輕松。

李知府說道︰

「本知府也不是什麼吝嗇的人。」

「鎮海衛那還有什麼需要。」

「都可以盡管開口。」

「礦山那邊是個容易鬧事的地方。」

「學生打算讓一部分的鎮海衛軍余遷過去。」

「讓他們過去開荒,就是土地的事情?」

李知府知道了張洛心里的算盤。

他笑著說道︰

「這事好辦,我這就去通知縣衙。」

「讓縣衙銀房給你們批文。」

「礦山邊上的地。」

「本來就是沒有人的。」

「鎮海衛願意開荒,本就是大好事。」

「你們把田冊寫好。」

「讓後送到縣衙就行。」

正經的事情談完了。

李知府又笑著說道︰

「張洛啊,你那個《紫釵記》寫完沒有啊?」

「我那夫人,一直跟我著問呢?」

張洛立馬說道︰

「要是貴夫人愛听,我馬上把《紫釵記》全套。」

「給送到李府來。」

李知府滿意的點了點頭。

心中對于張洛更為欣賞。

和這樣的人交流就是爽快。

李知府看著張洛。

是越看越順眼。

突然覺的,張洛是個姑爺的好苗子。

雖然張洛出身不高。

但也是清白出生。

能文會武,還精通水務那些。

父母也都不在了。

自家女兒要是嫁過去。

也不會受什麼委屈。

恩,李知府在心里點了點頭。

暗自定道。

要是明年張洛女敕過鄉試的話。

就把茵兒嫁給張洛!

張洛從知府衙門出來後。

又到了縣衙。

會見了何知縣。

何知縣見了張洛。

自然是笑臉不停,對張洛豎著大拇指。

張洛提到了張長偉。

離開縣衙到知府衙門當典史的事情。

何知縣還是一副笑臉。

沒有任何的阻攔。

他表示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嘛。

還贊揚了一番張長偉能力出眾。

讓張洛再推薦一個人才過來。

事情都辦妥好。

張洛終于牽著小馬來到了縣學。

把上回的作業交給康教諭後。

康教諭嘆了口氣道︰

「沒想到啊,沒想到。」

「一個這大明的邊防如此脆弱。」

康教諭是官員。

是城里極少數知道泉州衛兵敗事情的人。

他在城里也是擔心了許久。

若不是鎮海衛剿滅了礦匪。

那些和倭寇一起的礦匪。

怕是真有可能打進晉江城里。

康教諭看著張洛又說道︰

「詔安縣城被倭寇攻下了。」

張洛听的一驚。

康教諭搖著頭說道︰

「這次倭寇來的凶猛。」

「漳州府那邊正在安置流民。」

「再過不久,晉江城里也會有一些流民進來。」

「現在兩府這于這事搖擺不定。」

「你現在立了大功。」

「在知縣知府那邊都說得上話。」

「你應該也知道。」

「流民這事萬一處理不好。」

「是要釀成大禍的。」

張洛明白老師的意思。

他雖然沒見過。

但也在書里看到過,難民相食的慘劇。

「老師放心,學生一定竭盡全力。」

康教諭又是嘆著氣說道︰

「我大明神州萬里。」

「為何連這小小的倭寇都難以平定。」

康教諭是越來越看不懂這世道了。

他讀了那麼久的書。

在當官之後。

發現官場上的事情。

和書里說的完全不同。

但是按公理來說。

何李二位父母官。

在整個大明官場里算不錯的了。

何知縣善弄心計,常于權謀。

但是縣衙的日常事務。

還是能正常進行的。

李知府有些貪勸。

但也沒做出什麼有害百姓的事情。

但即便是一切平穩。

晉江縣城的防護。

也到了這般田地。

張洛說道︰

「要是難以抗倭。」

「主要還是私心作祟啊。」

「整個福建官場里。」

「幾乎每個官員都有私心。」

「他們私心越重。」

「百姓就會過的越苦。」

「後人學前人,世道就是這麼壞的。」

康教諭點著頭說道︰

「是這樣沒錯,要是官員們都沒有思想。」

「大明必能一直富強下去。」

張洛笑了下。

覺的康教諭的話多了點幼稚。

「這世界上就沒有沒有私心的人啊,老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