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洛點了碗餛飩吃了一口。
然後在腦海了用統計學技能算了下。
晉江縣是泉州的郭附縣。
泉州府城就在晉江。
可以說晉江是泉州的經濟文化中心了。
徐家的鋪子。
就相當于泉州衛的鋪子。
兵馬在手。
府縣的官吏們是沒膽子。
盤剝他們的鋪子的。
所以徐家鋪子多余的稅錢幾乎沒有。
在這麼良好的營商環境下。
兩家祖傳的鋪子。
一年才五十兩銀子。
這里面的門道確實不少。
底下狡猾的下屬。
不停的坐吃回扣。
這麼封建時代再常見不過了。
徐守業父親剛剛接任指揮使的時候。
曾經派過人清查過各產業上的賬本。
也想把這種情況整治一下。
可畢竟都算是一家人。
大多數的鋪子,糧房。
這些掌櫃和徐指揮使的關系都不錯。
哪能說動手就動手。
而且掌櫃的在店鋪里呆了大半輩子。
很容易做出假賬來。
你硬查根本查不出什麼。
無奈之上剛上任的徐指揮使。
只要處分幾個太過出頭的伙計。
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掌櫃們仗著和指揮使的關系。
錢還是要接著撈的。
但起碼都會留一半的利潤。
畢竟他們也是徐府的人。
在城里混都得靠著徐府的勢力。
但鋪子要交到徐守業手下。
這情況就要變了。
整個徐府都知道徐守業是個窩囊廢。
啥本事沒有,只會花錢。
壓根沒有打理好鋪子的本領。
怕是以後五十兩銀子沒的留了。
徐守業說道︰
「我這兩家鋪子衙。」
「一家是徐家在弘治年間開的書鋪。」
「還有一家是個染坊。」
「這染坊開的時候玩了點。」
「是在正德年間開的。」
張洛一直听著。
這徐守業身上可是有不少好東西。
這兩家鋪子里。
可是張洛一直想要的。
鎮海衛的布坊已經在運行了。
棉布做出來不少。
張洛還在想怎麼染色的問題。
一般的棉花賣不出什麼好價錢。
那些地主士紳們。
還是多喜歡五顏六色的絲綢。
想要多掙銀子。
就得把量給提上去。
要是能弄出多種顏色的棉布。
就能把價格提高不少。
但是太貴的東西。
在鬼市就不好賣了。
很容易被人給盯上。
怕是會惹上麻煩。
張洛本想趁著徐家遭難之間。
在徐守業這買下座染坊。
可沒想到徐家這麼快。
就度過難關了。
看了眼抱怨的徐守業。
張洛內心嬉笑著。
鬼知道你接收鋪子後。
還能有多少銀子到自己手上。
很是讓我來幫幫你吧。
現在張洛也在準備活字印刷。
有了書鋪。
還可以幫著賣張洛印出來的書。
都是和張洛對應的產業。
張洛可不能就這麼放過徐守業。
他對徐守業說道︰
「這樣好了。」
「徐少主,待明天下午我上完課。」
「我和少主一起去趟兩個店鋪里。」
「幫你教訓了下那些老掌櫃。」
「張洛兄還懂得賬本啊。」
「那太好衙呀,我本來還想請人。」
「幫忙看看鋪子里里的賬本。」
「現在張洛兄來了。」
「那肯定是馬到成功了!」
張洛接著說道︰
「正好鎮海衛也有些貨。」
「可以放到少主的鋪子里賣。」
「幫少主你多掙些銀子。」
徐守業更是感謝的說道︰
「有了張洛兄的頂力相助。」
「我徐守業肯定能成事的哈哈哈哈。」
「等到看完賬本。」
「我再請張洛兄到天陽樓喝酒去。」
和徐守業分開後。
張洛回到縣學里。
這一回縣學里倒是沒有上次的奇怪氛圍。
一群人都堆在一起。
大聲的討論著什麼。
張洛也不用多想。
肯定是為了戲曲征文。
張洛剛走到校舍門口。
就見到張勝文。
拿著幾張紙說道︰
「張洛兄我剛寫了篇戲文。」
「你來幫我看看。」
張洛拿過來看了幾眼。
發現字跡沒什麼問題。
一眼就能瞧出。
是張勝文自己寫的。
看來這小子也沒能抵擋住誘惑。
加入到了寫戲大軍里了。
不過也正常。
沒有任何一個讀書人。
不想在圈里名聲大噪的。
張洛看了好幾眼。
發現張勝文在戲曲上。
還真沒什麼造詣。
很常見的書生配佳人的故事。
滿是讀書人內心的美好意婬。
作詞方面也沒什麼特別出色的地方。
張洛盯著字眼看完後。
說道︰
「勝文兄你這戲曲字跡還可以。」
「只是內容常見的點。」
「沒有什麼水花,怕是不好入選。」
張勝文氣餒的說道︰
「張洛兄也感覺不太行嗎?」
「要是我能有張洛兄這樣的本事就好了。」
張洛笑了笑。
正打算鼓勵一番張勝文。
卻見胡照也拿著幾張紙走了進來。
他見到張洛。
馬上就把自己寫的戲交到張洛手里。
表情之上滿是期許。
似乎是對自己寫的戲很有信心。
看了下胡照寫的戲。
張洛差點沒吐出來。
這就是個仿照漢朝霍去病。
出擊塞外立下大功的老套路。
而且矛盾重重。
還有一段女主外面追夫的片段。
真是有夠狗血的。
張洛搖著頭說道︰
「二位兄台可以投著試試。」
「萬一被先生相中了呢?」
二人听張洛這麼將。
覺的又有戲了。
他們看著張洛說道︰
「張洛兄你的作品呢?」
「什麼作品?」
「張洛兄不參與嗎?」
張洛說道︰
「我就不摻和了,我自小沒听過戲。」
「寫了沒可能中。」
張勝文說道︰
「這有什麼,我以前也沒寫過。」
「張洛兄那麼有本事。」
「指不準能一戲成名呢。」
胡照也說道︰
「是啊,張洛兄,樂律先生的征文.」
「還有十多天才結束。」
「張洛兄現在開始寫,肯定來得及的。」
寫戲有加不了技能經驗。
張洛現在忙的刷經驗呢。
沒那麼多功夫來寫戲。
魏家兄弟是最後到的。
他們二人條件不錯。
卻和張洛一樣。
覺的戲文這種東西。
可听無需寫。
五人都到了之後。
張勝文說道︰
「听聞泉州學堂的葉定生。」
「要在泉州府辦一分泉州文道。」
「里面印上學子們的戲文。」
「讓全府文人一看。」
「現在連工匠都請好了。」
「要是這事能成。」
「又是我們泉州府讀書人里的一大盛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