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教諭帶著張洛和張長偉走出縣學。
直接繞過城隍廟。
朝著主道中間的縣衙走去。
剛走縣學走出來幾步。
幾人就看到城隍廟前擠滿了人群和馬車。
今天是新任知府正式上任的日子。
需要到縣里的城隍廟來祭祀。
許多縣里的百姓和富戶都在外邊圍觀。
康教諭在縣里是個沒有品級的官員。
這些年大部分罰的小官都是沒錢雇馬車的。
平日工作和普通人一樣。
以步行為主。
張洛看到康教諭的官服上打著一個補丁。
知道這「康假山」平日里過的清廉。
做官能做到這一點。
讓張洛感到由衷的敬佩。
之前在後山械斗張洛見到的豎臉書吏。
身上的衣服都是嶄新的。
手上還帶著一個銀鐲子。
而縣里的教諭,身上什麼值錢都沒有。
雖然縣學教諭在官場里不入品。
但是比上書吏還是大上不少。
起碼也是一個官府的負責人。
每個月都有朝廷的俸祿發放。
縣衙里的書吏按理是吃不到朝廷一口飯的。
康教諭走在前面。
張洛跟在身後一步的距離。
張長偉在後面遠遠的。
他自知沒什麼文采。
不想干擾讀書人們的交流。
幾人路過熱鬧的城隍廟。
張洛在身後疑惑的問道康教諭︰
「教諭大人,今天是新上任的知府祭拜城隍廟。」
「你為何不和文官們一起去?」
康教諭沒有回頭,只是緩緩說道︰
「我只是個教諭,知府大人不是祭祀文廟。」
「不需要我去陪同。」
張洛頓感無語。
只覺著這位新入仕途的康教諭性子太冷了些。
一般新的主官上任。
縣里的官員都會爭著去陪同。
希望能夠在新知府面前留下點好印像。
康教諭屬于一縣的教育主官。
即使沒有品級,也算得上朝廷正官。
也是應該陪同知府參加祭祀儀式的。
明朝的官和吏區分的很嚴格。
按照《大明會典》里的說法。
大部分的小吏都是沒有官員待遇的。
這些平日里靠打賞過日子的小吏。
只算的上縣衙里的官外人員。
由知縣負責招募。
也有知縣來養他們。
幫助進行縣衙里的一些瑣事。
當然隨著時代的推進。
府衙小吏雖然不領俸祿。
但也逐漸發展出了默認的規模。
小吏們每月也會從衙門里拿點小錢。
如果衙門里真沒有一分錢沒了。
小吏們也會使用手上特殊手段。
去縣里給自己把俸祿撈出來。
康教諭屬于官。
比上小吏是一個天一個地。
這也是考上舉人的好處之一。
今日整個縣里的小吏都想進城隍廟。
在新知府面前露露臉。
但卻因為不是官員的身份。
無法進入祭祀大典。
但康教諭這個官卻是不想把握機會。
想不去就不去了。
雖然到了明代後期。
舉人的身份越來越不值錢了。
但是嘉靖朝時。
多次號召天下舉人入仕地方。
只要舉人有想法。
一個不入流的學官還是能輕易得到的。
離開城隍廟幾百步遠後。
邊上的人總算少了些。
康教諭朝張洛問道︰
「幾個月前縣試已經結束了。」
「你今天來是想報考明年的縣試吧。」
張洛連點幾下頭。
一般縣試的日期都在年初的幾個月。
現在已經接近年中。
考試的日子早過去了。
「既然有參加縣試的準備。」
「四書五經可都讀過?」
張洛說道︰
「四書都已讀遍,五經尚讀一二。」
張洛的科考技能已經進階。
四書五經的大部分內容都記得。
「那朱子的四書注釋可曾看過?」
張洛緩緩點了點頭。
當然,也得益于朱熹對四書的集注字數不是很多。
張洛說道︰
「四書集注都已看過。」
「但都算不得精通。」
康教諭放緩腳步。
口吻略帶嚴肅的說道︰
「讀聖賢書,光看是不夠的。」
「朱子說過,四書需要通讀。」
「《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需按順序讀才能求得書中奇妙之處。」
「你的老師沒有提醒過你嗎?」
張洛羞愧的低下頭。
他哪來的老師啊。
穿越到鎮海衛幾個月里。
就沒見過幾個讀書人。
全靠自己用功和系統的幫助。
而且張洛一個穿越過來的人。
本來就對四書五經的興趣較低。
對于朱熹的的注釋。
張洛不過是有時心血來潮的看一下。
張洛提升技能經驗也是為了科舉。
打算硬讀書,獲得些功名。
不會和古代讀書人一樣。
把研讀經書當做一輩子的事情。
康教諭見到張洛低頭不語。
以為是張洛覺的敗壞了自家老師的名聲。
對張洛倒是多了幾分看重。
康教諭接著說道︰
「不過在你這種年紀。」
「把朱子的集注都看了一遍也算可貴。」
「本官就考你一些簡單四書集注。」
隨後康教諭從四書的注釋里挑了一些簡單的句子。
張洛靠著「解釋性科考」技能的知識沉澱。
對康教諭的問題都很順暢的答了下來。
這下康教諭對張洛更加看好。
許多人看了一遍四書和其集注。
根本就記不住幾句話。
張洛能學到這種水平。
已經比上大部分的童生要好了。
康教諭略有欣慰的看著張洛說道︰
「你書倒是看的認真,在衛學讀了多久了?」
張洛思考了一會,說道︰
「在下都是在衛里自學的,沒上過學堂。」
「四書和其集注也沒看多長時間。」
康教諭听到張洛語。
一下子停住腳步,一臉驚訝的看著張洛。
看到張洛十分普通的衣服。
家里的條件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沒錢請老師也是普通書生常見的事。
康教諭說道︰
「你沒有老師帶讀。」
「很容易走偏路。」
「大明立國百年,科舉考題愈發細致。」
「你這樣自讀很容易落榜的。」
隨後康教諭又嘆氣說道︰
「我本想著在縣學里開些課程。」
「給縣里一些未參加童試的人講講課。」
「可惜我已決定不在擔任教諭。」
張洛震驚的問道︰
「康教諭這是為何啊?」
康教諭不想直接說出是因為新任知府的原因。
只是大致的說道︰
「這年頭官不好做呀。」
「老家還有賢妻老父需要照顧。」
「想著辭官回鄉教書去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