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10章 巧取豪奪(下)

黃敘到了奉高城下,便讓人前去叫城。

城門守軍不敢擅專,立刻將此消息報到郡府。

應劭听到此事,一時也有些猶豫。對于徐州軍,應劭一直報以最大的忌憚和防範,而奉高城作為他的郡治,無論是感情上還是理智上,應劭都不願意徐州軍染指。

可是此時此刻,拒絕的話卡在應劭的喉嚨之間,卻是怎麼也吐不出來。

奉高城面臨著內憂外患,形勢危急,單憑應劭的力量,已經很難再保全奉高。此時此刻,有一支援軍出現,能夠最大程度地振奮軍心,鼓舞士氣。

可是應劭同樣擔心,這支徐州軍一旦入城,請神容易送神難,到時候對方反客為主,鳩佔鵲巢也不是不可能。

應劭正猶豫間,突然有人來報,城南出現叛亂,賊人企圖打開南門,引賊寇入城,為守軍發現,正在激戰。

這個消息仿佛抽出了應劭所有的力氣,他一瞬間有些失了精氣神,癱坐在榻上。

「罷了,罷了,現在所憂慮者皆是以後之事,可是若不讓援軍入城,這奉高城恐怕也守不了幾日了。」

于是應劭下令,放徐州軍入城。

黃敘入城之後,很快接掌北門和西門。

應劭對此也沒有辦法,他手中兵力著實太少,此時也只得集中起來,守衛另外兩門。

之後賊軍又攻城數日,眼看不低,乃緩緩撤退,奉高之圍遂解。

城池解圍之後,應劭第一時間便想將徐州兵給送走,畢竟這群人待在城中,著實是夜長夢多。

可黃敘既然入城了,又怎麼會走。

面對應劭,黃敘便言「賊寇雖暫走,但俱離城不遠,只恐我一退,這些人又去而復返。」

黃敘不走,應劭也不能生攆,只能讓對方住下。

又過了數日,泰山郡兵主力兵敗蒙山的消息傳回,城中一時嘩然。應劭本人也如遭重擊,久久難言。

徐晃對此回應是「泰山郡兵連戰連捷,心生驕縱,遂不听勸告,輕而無備,以致中了賊軍埋伏。」

應劭雖然不信,可苦無證據,再加上失了安身立命的本錢,更不敢和曹軍翻臉。

而城中其余大戶,此時也意識到了應劭的處境,紛紛倒戈,在羊氏的帶領下,投向了陳珪。

內有掣肘,外有徐州兵,還有賊寇威脅,不過短短月余的時間,應劭在泰山郡的威望大跌,統治也岌岌可危了。

應劭苦苦支撐,局勢並不見好轉,反而更加惡化。

這個時候,羊作為陳珪的使者,前來面見應劭。

羊作為泰山大族子弟,亦是與應劭相識。不過之前二人每次相見都是賓客盡歡,但今時今日,雙方見面,場面便有些難堪。

見到應劭,羊便問道︰「應明府,城外賊寇流連,城中亦有禍患,我泰山郡兵盡喪,又有徐州軍駐于城中,不知明府要如何應對。」

應劭一時語塞。

若是旁人這般質問,應劭可以直接攆出去,但羊此番前來,不僅僅代表他自己,還代表城中世家豪族,應劭自然要妥善處理。

「不知羊郎有何主意?」

羊也不遮掩,直接說道︰「應明府,泰山賊寇眾多,危害一方,而奉高城中守軍甚少,已經再經不起賊寇禍害了。

今徐州中郎將徐晃乃是宿將,也曾北破匈奴,東擊黃巾賊,戰功赫赫。若是應明府能將奉高城的防御盡委托此人,奉高城必安然無恙。」

應劭听得這話,當然便愣住了。

「徐晃是徐州將領,如何能領我泰山郡的防務。」

「明府何必拘泥于身份之別,當務之急,乃是破賊守城,保靖一方,自然是要能者上,庸者下了。」

應劭看著羊,冷冷地問道︰「你們都是這個態度?」

羊面對應劭的橫眉冷眼,並不畏懼,反而挺胸說道︰「應明府,無論如何,奉高城的安全最重要,這是我泰山士庶的訴求,也是要求。」

羊說完便離開了,應劭心中,一陣無力,卻又無可奈何。

應劭心中很清楚,這些人後面有徐州軍撐腰,所以有恃無恐,而他也確確實實無力應對。

這時候應劭終于看明白了陳珪的用意。

先是調出郡兵主力,接著徐州軍入城,然後城中士族發難。自己只要將奉高城的防務交給徐州軍,自己便會徹底失去最後一分兵權和話語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最後淪為徐州軍的橡皮圖章。

可即便應劭看得清局勢,他又能怎麼做呢,他什麼也做不了。

應劭很明白,徐州軍這是非得要謀奪泰山郡了,既然他無力阻擋大勢,還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否則一再阻擋,只怕性命難保。

于是應劭當即便寫上一封辭呈,派人放到郡府,他本人則收拾收拾行禮,誰也沒打招呼,直接往冀州投袁紹去了。

應劭辭官是陳珪沒有想到的,陳珪還為對方預備了好幾套組合拳,現在倒是用不上了。

不過應劭此番辭官,倒是加速了徐州吞並泰山的步伐。

曹昂得信之後,于是表陳珪為泰山郡太守,又命徐晃為泰山督,總領泰山郡防務,率領左軍駐扎泰山郡。

對于曹昂來說,給陳珪一個太守位置沒問題,可是兵權想都不要想。

陳珪對此也看得開,並無異議。

泰山郡原本是應劭的地盤,盜匪眾多跟曹昂無關,甚至眾多的盜匪還有曹昂推波助瀾的結果。

但是今泰山既下,最重要的便是剿匪。

曹昂于是命徐晃、陳珪二人剿、撫結合,以定泰山。

對于所有招降的賊寇,皆編入軍中。為此曹昂專設泰山軍,以大將徐商統之,名額不定,以安置招降的賊寇。

往日曹昂俘虜、收降的黃巾軍,世家的私人武裝,都是挑選精銳,補入軍中,然後其余大部裁撤,編入兵屯。

可泰山群盜,已經成了職業盜匪,再讓他們去種地,完全不現實,反而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所以只得暫時以軍隊安置,以後再徐徐圖之。

徐晃在泰山郡剿匪半年多,平定匪患上百股,招降盜匪一萬三千多人,初步安定了泰山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