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傷兵營,阿爸領頭走進帳篷,只見過道兩旁的木板床上,躺著許多傷兵。阿媽和一些嬪妃、宮女正在給傷兵包扎。皇後半年前去世了,阿媽現在是後宮之主。她為了激勵將士們的斗志,率領嬪妃和宮女過來協助御醫照料傷員。
阿媽看見阿爸,連忙走了過來,行禮後,道︰「皇上,您看,這麼多人負了傷。咱們能守住皇城嗎?」阿爸面色凝重地︰「能不能守住朕不知道,但是,朕將戰斗到最後一息!」
這時候,遠處傳來了轟隆隆的聲響,雖然沉悶,卻很清晰。眾人聆听了一會兒,裴寂道︰「是打雷吧?」劉文靜一翻白眼道︰「大晴天的,打什麼雷?」
「那你說,這是什麼聲音?」
「我怎麼知道?」
大哥道︰「好像是從皇城外面傳來的。」阿爸一揮手︰「走,去城頭看看。」阿媽連忙道︰「皇上,臣妾也想去。」
「好吧」。
眾人重新登上了城頭,阿爸舉目遠眺,只見小雁塔方向,一團團藍色的煙霧在半空中飄蕩,不時有星星點點的火光閃現。而皇城的外面,這里那里不時騰起了一股股煙柱,爆炸產生的氣浪將炸碎的殘肢拋到了半空中。叛軍士兵們驚慌失措、抱頭鼠竄,許多正在攀爬雲梯的士兵也跳了下去,四散逃命。
阿媽站在阿爸身旁,驚奇地︰「皇上,這是怎麼回事?」阿爸瞅了一會,語氣肯定地︰「這是智雲新軍的大炮。」
大炮?阿媽听李智雲提起過,今天才親眼看到,真是大開眼界!阿爸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充滿信心地︰「有了大炮的支援,我們一定能夠守住皇城!」
華州,孝基營。幽邃天幕上綴著疏星朗月,軍營里一片闃寂。這時,一隊巡夜的士兵走過來,沙沙的腳步聲打破了這無邊的沉寂,而遠處馬廄里又傳來的一兩聲馬兒的噴嚏聲,听上去格外清晰。
中軍帳內,永安王李孝基正在研讀《閫外春秋》,面前的那張烏黑 亮的漆工桌面上,擺放著文房四寶,左邊桌角豎著紫檁木的箭盒,內插著二十支火牌令箭,右邊桌角的燭台上,插著兩只大拇指粗細的描金紅燭。
帳簾被人掀開了,一陣夜風吹得燭火搖曳了幾下,片刻後,又重新穩定地燃燒起來。進來的是一位年輕將領,他走到案幾前,抱拳道︰「王爺,長安來人了。」李孝基放下手中的書,道︰「有請。」將領扭頭對外面喊道︰「進來吧。」
少頃,蔡虎被一名士兵攙扶著走了進來。長安到華州一百八十里,他一路上馬不停蹄,馬匹在半道上累死了,最後三十里,他只能徙步。蔡虎踉蹌地走到桌前,推開士兵,撩衣跪下,抱拳道︰「楚王府咨議參軍蔡虎,參見永安郡王。」李孝基連忙站了起來,繞過寬大的桌子來到蔡虎跟前,把他扶了起來,道︰「蔡參軍請起,本王認識你,上次本王在夏縣被俘,你與智雲一起救了本王。」蔡虎點了點頭,道︰「王爺,李密造反,攻入了長安城,楚王派卑職前來搬請救兵。」
啊?李孝基听了,大吃一驚,道︰「怪不得本王派出幾批斥候,也沒有打探到瓦崗叛者的去向,原來他們去了長安。」他沉吟片刻,道︰「蔡參軍放心,本王即刻發兵,增援長安。」
「謝王爺,那卑職就告辭了。」
「你要去哪里?」
「涇州。」
李孝基忙道︰「蔡參軍,你身體疲憊,還是讓本王派人替你去涇州送信吧。」蔡虎搖頭道︰「不,卑職身子還頂得住。只是,卑職的馬在路上跑死了,請王爺借一匹馬。」
「這有何難?」李孝基扭頭對那名將領道,「去,讓人把本王的玉麒麟牽來。」將領答應後出去了。
李孝基將蔡虎送到帳外,有士兵牽來了一匹駿馬。蔡虎接過韁繩踏鐙上馬,沖李孝基一抱拳道︰「王爺,卑職告辭!」說罷撥轉馬頭,策馬馳出了軍營的轅門。
李孝基轉過身來,對年輕將領道︰「即刻擂鼓聚將,發兵長安!」
「是!」
因為新軍大炮的干擾,叛軍遲遲沒有攻下皇城。李密惱羞成怒,召集大批人馬進攻小雁塔,妄圖一舉摧毀那些大炮。李智雲命令新軍在炮兵陣地周圍設置了一道嚴密的防線,打退了叛軍好幾次進攻。
李密的中軍帳設在長安城東邊春明門旁的興慶宮內,戰事不順,他像頭困獸似的在宮室內來回走動著。這時候,王伯當走了進來,稟報道︰「主公,末將剛剛獲知一個不好的消息,李孝基率領一萬多人馬前來增援,現在離長安只剩下二十里。」
李密一听,大吃一驚,他雖然預料到長安周圍的唐軍會來增援,但沒想到他們來的這麼快。他愣了一下神,用手一指道︰「你快率軍前去攔截,絕不能讓他們靠近長安城。」王伯當口稱「遵命」,轉身出去了。
王伯當召集手下人馬,從長安東面的通化門出了城,剛走了五六里,就踫見了唐軍。王伯當命令大軍擺開陣形,嚴陣以待。
王伯當驅馬來到陣前,舉目朝對面望去,只見唐軍旌旗招展,盔明甲亮,陣列前有幾位身穿甲冑、跨下戰馬的將領,他們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一個人,這人穩穩地坐在一匹高頭大馬上,他頭戴金盔,身穿銀甲,手握一桿丈八長矛,看上去四十多歲,長著一張圓臉,身體略顯富態。
王伯當大聲道︰「對面之人可是永安王?」
「正是本王,」李孝基道,「你是何人?」
「吾乃左武衛大將軍王伯當。」
「原來是王將軍。皇上待爾等不薄,爾等為何要舉兵造反?」
王伯當冷笑一聲,道︰「吾等前來投奔大唐,本欲共謀大業,可你們大唐人從來沒把瓦崗軍當自家兄弟。那些掌權的官員不但傲慢無禮,還經常索要賄賂、敲詐勒索,真是欺人太甚!我瓦崗兄弟皆是熱血男兒,豈能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故而奮起反抗!」
「爾等有什麼委屈,自可向皇上申訴,萬不該興兵造反。不過,現在幡然悔悟,還為時不晚。王將軍,你如果下馬受降,本王可向皇上求情,赦免你的反叛之罪。」
「我王伯當乃響當當的漢子,豈可背主求生?你我還是戰場上見分曉吧!」
「王將軍執迷不悟,那休怪本王不客氣了,」李孝基說罷,回頭對幾位將領吩咐道,「擂鼓助威,隨本王殺過去!」
王伯當一見對面唐軍沖殺過來,連忙也率軍迎了上去。雙方將對將,兵對兵,捉對廝殺,一時間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接下來幾日,增援的唐軍陸續趕到,李密一看大勢不妙,下令軍隊撤出長安城。然而,他想逃跑已經太晚了,唐軍已經把長安城四面包圍,叛軍陷入了四面楚歌。高季輔和李育德兵敗被俘,只有王伯當率領幾千人馬,拼死保護李密突出了重圍,向東北方向逃去。
李密和王伯當等人逃出潼關,一路向東疾行了三四百里,擺月兌了追兵,這才松了一口氣。
黃昏時分,他們在一座小村莊駐扎了下來。士兵們又饑又累,這座村子只有十幾戶人家,他們將老百姓家的糧食都搶光了,也只吃了個半飽。
王伯當巡察完營地的防務後,來到李密的住處。一進屋,只見李密與孤獨春燕面對面地坐在一張破桌子前,正在喝不知從哪兒弄來的酒。李密見他進屋,招呼道︰「伯當,過來喝點?」
「不了,我不想喝。」王伯當說罷,拿了只板凳在旁邊坐下。
王伯當見孤獨春燕還能安心地喝酒,心里很不痛快,心想都是這個女人出的餿主意,事情才會弄到如此地步。不過仔細想想,也不能全怪她一個人,自己當初不也是極力攛掇李密起兵的嗎?再看看李密,也是一副怡然平靜,從容不迫的樣子。
「主公,咱們下一步怎麼辦?」王伯當忍不住問道。
李密放下酒卮,道︰「我想好了,咱們去伊州。我已經派賈閨甫去了伊州,讓他命令張善相派兵接應我們。」停了一下,他皺起眉頭道,「只是,還有一個問題,此地距伊州幾百里,沒有糧食軍隊如何行軍?」
「這還不簡單?」孤獨春燕道,「前面就是桃林縣,打下了縣城,縣衙糧倉里的糧食多的是,想拿多少還就拿多少。」
李密听了,點了點頭,對王伯當道︰「就按照夫人說的去辦!」
「遵命!」
次日早晨,王伯當命令士兵從村子里老百姓家搶來十幾套女人的衣服。他挑選了十幾名驍勇士兵,穿上婦女的服裝,戴著面罩,把刀藏在裙子下面。這些士兵來到桃林縣城(今河南靈寶市北老城),混在進城的老百姓里。過城門的時候,他們取出刀,一舉奪佔了城門。然後,王伯當率領大隊人馬進城,攻入縣衙,將糧倉里的糧食搶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