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章 地下潛艇

天崩地裂般的碎石四處飛濺,之後出現在四個人眼前的是一頭鋼鐵怪獸,面部的鑽頭還在轟轟作響,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整個山洞仿佛都要被震塌。

這里就要介紹一下,眼前這頭怪獸它的名字叫地下潛艇。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正是美蘇爭霸的時代。當時的龐大帝國蘇聯為了在戰略上壓倒競爭對手美國,不惜代價研制各種高精尖的武器和裝備。蘇聯一向是大膽的,瘋狂的,敢想敢做的,這次也不例外,在1964年春天在克里米亞的格羅莫夫卡村,茫茫的山丘當中,一項絕密計劃正在悄然進行。

在鉛灰色的天空下,5名士兵登上了一輛巨大的裝甲車,這其實是他們自己的叫法,其實從外形來看,與其說這是一個裝甲車,倒不如說它是一艘奇怪的潛艇。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這艘潛艇它的下方竟然還裝著巨大的車輪和履帶,這和裝甲車確實也有些像,它並不是在海中遨游的,而應當是在地面上行走的。

和一般的潛艇動輒就一百多米長,而眼前的這台機器,它的身長卻只有35米,直徑也只有三米,當然即便是這樣的尺寸放在陸地上和其他車輛相比,也是一個龐然大物了,更加奇怪的是在這艘潛艇的頭部裝著一個巨大的機械鑽頭,許多小型鑽頭和機械螺紋遍布其4周和表面,這顆鑽頭的直徑也長達三米,和這艘潛艇的直徑是相同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艘潛艇它有履帶,而前方呢還有一顆巨大的鑽頭,這如此夸張的結構,可以說看起來既威嚴又有未來的科技感。準確的說這個龐大的機器,它的名字叫做地下潛艇。它還有一個更加生動的名字叫做戰斗鼴鼠,顧名思義呃,巨大的鑽頭劈山開石鑽進地下,像潛水艇那樣,在山體和地表之下運動。

利用這種機器可以輕松地開闢地下隧道和掩體,防止敵方的核打擊,不僅如此,它還可以作為一種致命的武器,把核彈運送到敵方城市的地下,利用核彈的爆炸引發地震,直接抹掉整座城市。

現在所描述的場景就是蘇聯人在1964年第1次實驗這種地下潛艇,地面上的其他工作人員迅速撤離,緊接著這龐大的機器開始發出轟鳴頭部的巨大鑽頭也逐漸的開始轉動,這巨大的主鑽頭配合著他四周分布的4個小型鑽頭,產生巨大的挖掘能力。

如果剖開這艘地下潛艇能看到在鑽頭的後方潛艇內部連接著它們的動力來源,那是一台核反應堆,有趣的是在最初的這款地下潛艇當中,它的核反應堆其實是在蘇聯最新的核潛艇當中借來的。

但這並不妨礙他在這里發光發熱提供巨大的能量,當機器啟動之後,核反應堆也開始嗡嗡作響,給鑽頭提供動力。開始接觸到前方的懸崖峭壁,一瞬間可怕的一幕出現,這些巨大的鑽頭就好像是盤古手中的開天之斧,僅僅幾十秒的時間山巒峭壁便化作碎石。但這些碎石並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核反應堆在工作時會散發出極高的熱量,這些熱量並沒有被浪費掉,當鑽頭開始工作時,這些熱量會被迅速排出。

而那些被攪碎的碎石在面對極高的溫度時會被進一步融化縮小,最終變成更小的石子和顆粒。挖掘隧道的過程中挖掘出來的碎石要如何處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在這艘地下潛艇運行的過程中,碎石直接被超高的溫度融化縮小,如此一來這些碎石不需要額外處理,也不會妨礙到繼續向前推進這艘地下潛艇。它就這樣已經完全鑽進了山體當中,就像是一只鼴鼠在山里消失不見了,外人們只能在遠處看到,在山體表面上留下了一個大洞,這是他曾經在這里出現過的證據。

當周圍的空氣漸漸冷卻下來之後,遠處的工程師和軍官團隊們迅速靠近,他們舉起望遠鏡遠遠的望向這個剛剛才出現的巨大的洞口,能看到洞口的邊緣內側還散發著淡淡的橙色光芒,可以想象那個地方的溫度一定是相當高的,相對應的這個被撞開的大洞也是相當完美的,它意味著這艘地下潛艇有著足以在地下持續推進的能力第1艘地下潛艇試驗成功了。

地下潛艇能夠以每小時7公里的速度在地下推進,如果是松軟的地層,它的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每小時10公里,並且理論上這艘地下潛艇還可以拖拽兩節裝甲車向搭載30~50名士兵。因此即便不用他來投放核彈之類的致命武器,也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運輸工具,用來突擊某些目標。

武器的首次測試成功,當時蘇聯的領導人赫魯曉夫非常滿意,不過他認為戰斗鼴鼠這個外號太過猥瑣了,于是給這個機器換了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做雷神之錘。並且打算等到機器完全測試完畢之後,第1批直接生產20台用作軍事用途。但實際上這艘地下潛艇的總設計師蘇聯氫彈之父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維奇薩哈羅夫,他對這個發明其實並沒有十足的信心。因為這台機器的主要動力是核動力,而那個核反應堆是從潛艇上臨時挪過來的,和機器的契合程度並不是特別高,還不太穩定,需要進一步的調試和改進。

然而赫魯曉夫對這個重大的安全隱患卻置若罔聞,他要求必須加速完成這艘地下潛艇的第2次測試。既然領導如此堅決,薩哈羅夫也不敢反對。畢竟從第1次測試完畢到第2次測試開始,這中間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改進動力系統是完全不夠用的。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64年5月13日在第1次測試一個月之後地下潛艇的第2次測試終于開始了。

而這第2次試驗,結果是災難性的。當這頭怪獸深入到鹽城內部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發了生的劇烈的爆炸。總設計師不祥的預感應驗了,整台機器和所有的參與試驗的人員一起被埋在了深山的內部。

最終試驗的失敗讓不可一世的蘇聯徹底放棄了這個計劃,已經生產出來的幾台機器也被永久的封存,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地下潛艇的試驗雖然失敗,可是消息卻傳遍了全世界,對這些機器感興趣的大有人在。

據說蘇聯解體之後,這些機器怪獸通過各種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其中一台就落在了徐博士的手中。在天堂島的開發階段,徐博士利用它完成了不少工程,包括智能生產基地和戰略儲備倉庫,也就是所謂的0號工程。

由于中間不斷的出現故障,再加上引起了國際核組織的關注,徐博士最終將它封存,知道這件事的人並不多。

現在出現在四個逃犯眼前的就是那台地下潛艇,為了抓住他們徐博士已經重新啟用這頭怪獸。

這頭怪獸鑽透了岩壁似乎一時找不到方向,鑽頭一直空轉著,發出恐怖的聲音。施曉輝和尹璇珠端起槍盲目的向它射擊,子彈打中它鋼鐵的身軀,立刻被彈得四處亂飛,卻不能傷到它分毫。它卻蠢蠢欲動,意圖繼續前進。

胡亦靜面對這樣的危機也是茫然無措,驚慌的表情第1次出現在她的臉上。除了下令繼續射擊,一時也沒有別的辦法。胡亦靜雖然不知道面前的這是個什麼東西,可是她意識到如果讓它開進山洞,對于他們4個人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情急之中,吳黛娟甚至撿了一塊石頭扔了過去,但那塊石頭很快就被鑽頭卷到後面,然後就無聲無息了。

吳黛娟的舉動提醒了胡亦靜,她仔細觀察,發現這台機器鑽開的洞口底部流出了英紅的岩漿摻雜著碎石塊。她立刻意識到這些岩漿就是機器融化石頭產生的結果。

直覺告訴胡亦靜這就是機器的軟肋,要想辦法加速岩漿的凝固,可以將這頭怪獸焊死在洞口。身處河邊,冷卻水多的是,但是如何取水卻成了問題。

胡亦靜命令停止射擊,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施曉輝略一思考,立刻月兌下了自己的褲子,扎緊兩個褲腳。胡亦靜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月兌下了自己的褲子如法炮制。

瞬間就制作了兩個大水袋,兩人一組從河里提水,然後將水潑向機器怪獸。隨著絲絲拉拉的聲音腳下的岩漿被凝固,停止了流淌。整個空間充滿了蒸汽,悶熱難耐。

四個人繼續加速工作,地下潛艇履帶下面的岩漿也開始凝固。那頭怪獸發出沉悶的低吼,似乎在加大馬力放出熱量融化岩石,以便月兌困。

山洞已經變成了土耳其浴室,炙熱的蒸汽燻烤著4個逃犯。可是他們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冒著被蒸汽燻倒的危險繼續將河水潑向地下潛艇。

地下潛艇猛烈的搖晃著身體,履帶  的磨擦著岩石,又向前推進了一兩米。但是很快在冷卻水的作用下又重新被焊牢。

熱浪繼續噴射著,施曉輝終于堅持不住,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和他一組的吳黛娟趕緊用冷水潑向他的身體,施曉輝醒過來之後繼續投入工作。

突然 嚓的一聲,地下潛艇的履帶被卷進了機器的後面,露出了光禿禿的輪轂空轉著。原來熾熱的岩漿融化了合金制造的履帶。這個丑陋的家伙終于停止了垂死掙扎,一動不動的躺在那里,半個腦袋伸出了洞外。可以想象當年這家伙的前輩在試驗中一定是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所不同的是那一次它是遇到了地下水。

四個疲憊的人終于可以停下來歇口氣了,清涼的過堂風逐漸驅散了熱浪,強光手電重新照亮了穹頂。施曉輝和胡亦靜也都各自穿上了自己濕漉漉的褲子。

驚恐的表情從大家的臉上漸漸退去,施曉輝問胡亦靜︰「你是怎麼想到用潑水的方法來阻止它?」

胡亦靜恢復了自信和從容︰「憑我的直覺!那流出的岩漿就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這是我們唯一能打敗它的方法。」

無論尹璇珠和吳黛娟對胡亦靜有多麼深的成見,但是也不能不佩服她面對危險從容不迫的大將風度。

接近虛月兌的人們真要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卻听見轟隆一聲,那個僵死的怪獸又動了一下,4個人嚇的趕緊起身,疲憊的施曉輝甚至忘記了抓自己的槍。

只見那家伙體內發出刺耳的金屬踫撞聲,緊接著變成了轟隆轟隆的咆哮。胡亦靜大聲命令到,拿好自己的東西準備撤離。

可是這命令還是晚了一點,地下潛艇的肚子里面傳出了劇烈而又沉悶的爆炸聲,整個山洞都劇烈的震動起來,仿佛天翻地覆,穹頂上的石頭雨點般的向下落。平靜的河水竟然掀起了浪撲向岸邊。

驚恐萬狀的逃犯拼命的像山洞的另一邊奔逃,一路上躲避著落石。身後繼續傳來轟隆隆的爆炸聲,整個穹頂已經塌陷。所幸4個人安然無恙逃到了安全區,地下潛艇已經被巨石掩埋,兀自發出沉悶的爆炸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