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0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

經此一事,太子宣與他的智囊團們,仿佛一夜間長出了八百個心眼子,相繼識破了蒙哈系列商業詭計。

太子宣表現得很「大方」,由戶部出面,特意到蘭桂芳購置了二十匹上等提花錦布,送給蒙哈做邦交禮物,至于商業合作,絕口不提。

而蒙哈呢,大齊不提商業合作,他就不提簽訂和平契約,主打一個「拖」字決,一切等萬壽節過後再說。

雙方進入了膠著心理戰階段。

漢王在早朝上以和談不利為由,含沙射影的打壓太子宣。

齊皇只督促太子宣催促蒙哈簽訂協議,對兩國互市之事態度卻不明朗。

漢王爺冥冥中覺得,齊皇的心,多半是贊成太子宣現在的「拖」字態度的。

怎麼會這樣呢?這里面,難不成有什麼他所不知道的內情?

終于到了萬壽節這一天,各友好鄰邦、三省六部等朝臣分別送上了禮物。

送禮物這件事,最考驗一個臣子揣度聖意的能力,也包含著一定的幸運成分存在。

臣子們,恨不得個個變成萬歲爺心里的蛔蟲,把禮物送到心坎上;也恨不得求神拜佛,因一個禮物而受到萬歲爺的青睞。

不管聰明的還是笨的臣子,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不能貴得離譜,也不能普通得離譜,否則容易拍馬屁不成,反而拍在馬腿上。

不能所有臣子都送,也不能所有臣子都能見到齊皇,最後禮物以三省六部等機構為中心,統一寫單子呈給內務府,內務府會念單子,哪件禮物引起帝後重視了,會單獨把禮物調出來詢問。

如楊錙城所料,他送的緙絲《開花富貴圖》被唱和時,立即引起了皇後的重視。

《花開富貴圖》,這可是她初嫁齊皇時,齊皇親手給她畫的圖,齊皇或許忘記了,但皇後一輩子刻骨銘心,絕不能忘。

皇後讓盛公公把《花開富貴圖》拿出來,圖還是那張圖,只是變成了織品,完全復刻了畫面,卻比畫看著更要立體、活了一樣。

這織技,前所未有,聞所未聞。

皇後娘娘眼前一亮,叫來錦衣衛明八所指揮使李易。

李易忙稟告道︰「回皇後娘娘,此圖是末將麾下百戶楊錙城所獻,他上交禮物時特意對末將說,是他娘子利用兩個多月時間沒日沒夜、用緙絲法織就的。」

「哦?是她?」齊皇腦海里浮現出那個大膽給他量頭圍、織發套的小婦人,覺得很有意思,嘴角不由得上揚。

皇後狐疑道︰「萬歲爺識得此女子?」

齊皇臉上劃過一抹不自然,他總不能告訴所有人,他的頭發就是楊百戶的娘子給織的吧?如果沒有楊娘子,他的頭發,就得像李易一樣半長不短的……

齊皇眼珠子一轉,大方點頭︰「自然識得。斜紋布替代豎紋布,就是楊娘子發明的織樓的功勞。朕知道她織技了得,沒想到如此了得。只是,這個‘緙絲’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技藝……」

皇後嫣然一笑︰「萬歲爺,楊百戶不就在門外嘛,叫進來問一問不就知道了?」

被貶職之後只能站在門外守衛的楊錙城,就這樣臨時被請進了中和殿,御前問話。

听明原因,楊錙城將自己所了解的緙絲技藝大概說了一遍,雖然一知半解,不夠通透,已經讓齊皇、齊後感嘆觀止了。

齊皇不由得感慨︰「此法雖妙,卻耗時耗神,一寸緙絲一寸金,妙哉!你娘子,以織樓造福萬民,又以緙絲絕妙天下,當得‘天下第一織娘’稱號!」

楊錙城喜出望外,君無戲言,娘子這「天下第一織娘」的稱號算是御賜下來了,連忙叩頭謝恩。

皇後娘娘終于逮到了機會,及時向淑妃發難︰「如此精艷絕決的織技,竟然未能入選皇商,還真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齊皇听了狐疑一聲︰「蘭桂芳未入選皇商?」

淑妃娘娘連忙解釋︰「回萬歲爺,蘭桂芳是自願退出內廷皇商競選的,妾身也無可奈何,畢竟,蘭桂芳是連與北胡互市都敢拒絕的繡坊。也許是它們手中的活計多,無暇皇家生意……」

淑妃的話表面沒什麼,細一品,卻處處含沙射影,指責蘭桂芳破壞互市和平大計、甚至不把皇家的生意放在眼里。

皇後娘娘立馬抓住了淑妃娘娘的話柄︰「淑妃怎知蘭桂芳拒絕互市的原因是手中的活多,無暇其他生意?難不成特意打听了?」

話外之音,你一個婦道人家,暗自打探互市消息,就是窺探朝政,其心可誅。

淑妃娘娘面色一訕,立馬回嘴︰「娘娘,您可別冤了臣妾。這種事何須特意打听,蘭桂芳自然得忙,不就是忙著繡《花開富貴圖》嗎?妾身今日才知曉蘭桂芳是楊百戶的娘子所開。有皇後娘娘在,蘭桂芳做不做內廷皇商都無所謂,反正繡品也能送到御前。」

這話,分明是影射皇後娘娘與楊錙城沆瀣一氣,狼狽為奸,《花開富貴圖》就是鐵證。

皇後娘娘︰「此言差矣。本宮這叫舉賢不避親,不讓珠玉蒙塵。連萬歲爺不都感嘆了楊娘子是‘天下第一織娘’嗎?」

淑妃︰「……」

淑妃還要說什麼,齊皇及時開口、阻止了兩個女人間的刀光劍影︰「楊百戶,你娘子的繡坊,不是內廷皇商也好,免得牽扯過多精力。讓你娘子在清明節前,用此緙絲法,幫朕織就一件朝服。所需用度,只管找內務府要。」

楊錙城再次叩首領命,油然而生一種與有榮焉。

清明節前上交,說明萬歲爺想要穿此朝服祭天,這是何等的榮耀!完全碾壓了內廷皇商有沒有?

一直作壁上觀的蒙哈則眯了眼。

若是先前不知道,此時也終于知道了,原來,破壞他斷糧計劃的那個蘭桂芳的少婦,竟然是楊錙城的娘子!

難怪這麼硬氣!這麼不識抬舉!

過去,楊錙城在戰場上給他下絆子;

現在,楊錙城的娘子在商戰中又給他下絆子!

兩口子都不是什麼好貨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