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1章 不周山

這里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世界。

林默生作為天皇道的修行者,對時空的感觸比其他的修行者要深刻得多,望向周圍混混沌沌的汪洋,他第一感受就是自己等人已經進入了另外一重時空。

而這重時空和剛剛大殤國所處的時空大相徑庭,有點像高天原和天岩戶之間的關系。

想到這里,林默生變得警覺起來。

共工和天帝帝俊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既然天帝帝俊都可以布置高天原,作為復活的後手,那麼共工自然也一樣。

大殤國就有點像共工留下的‘守墓人’,一邊替她看守陵墓,一邊保證她的傳說和稱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有歸來的可能性。

史蒂芬周的灶火層次極高,但即使這樣,在這片如同汪洋的玄冥之海中,他仍然感覺到自己的神力在飛速流逝。

而且這里和外界近乎完全隔絕,他根本無法從外面汲取到力量,只覺得自己的神魂在一點點變得冰冷。

「現在該怎麼做,我堅持不了多久?」

史蒂芬周說出了自己的情況,所有人的目光先看向墨韻。

墨韻搖了搖頭,「我們大殤國一族也只是知曉我們一族血脈的來源是當初共工隕落後的污血和戰場殘魂聚生,這麼多年,他們連打開自己血脈的源頭都沒有辦法,我也是借助阿修羅和修羅之間的轉化,找到了血脈源頭,能夠打開這處遺藏,至于這里面的情況,我也不清楚。」

葉孤紅蹲體,手掌覆蓋在混混沌沌的海水之上,這些‘海水’連成一片,無法分離。

「這是玄冥之道和生死之道的結合,我們現在正處在‘死’的一面,必須要想辦法進入生的一面。」

作為媽祖的傳人,這段時間潛心修行之下,她的進步也飛快,特別是遇到與自己大道相近的困難,葉孤紅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不是一個擺設的花瓶,這也是林默生帶葉孤紅來的原因。

「你能夠進入‘生’的一面?」

墨韻問道,葉孤紅這麼一說,大家也反應了過來,玄冥是冬季,代表著死寂,也是孕育的開始。

而眼前的一切,都只是體現出玄冥死寂的一面,如果沒有史蒂芬周的灶火,即使是金仙,也在這種死寂之中堅持不了多久。

葉孤紅微微點頭,「我可以嘗試一下。」

說著,她身後顯化出一尊先天水母神祇,神祇一手托著一艘小船,另外一只手托著一扇模模湖湖的門戶。

這兩件業位之寶都是媽祖賜給葉孤紅的,本身也代表著媽祖的兩樣重要權柄。

代表的是媽祖暢游諸天之力,可以在虛空中周游無礙。

而那扇門戶,則更是大名鼎鼎,乃是傳說中的眾妙之門。

當然,即使是媽祖,也沒有完全凝聚出真正的玄牝之門,手中的玄牝之門也只是一件道寶雛形,但賜予葉孤紅的業位之寶也有幾分這件傳說中的道寶威能。

葉孤紅顯化的先天水母將手中模模湖湖的門戶放倒,貼在玄冥大海之上。

門戶洞開,生死玄機轉化。

原本一體的玄冥大海頓時出現了另外一重世界,這重世界被包裹在玄冥大海之中,無窮無盡的生機從里面迸發,就像是母體孕育的羊胎水一樣。

生機從玄冥大海之中噴涌而出,立馬引起了死寂的這一面波瀾,原本死氣沉沉的汪洋大海掀起一道道泯滅能量的玄冥浪潮。

史蒂芬周燃燒的灶火在這浪潮之下變得及及可危。

「進去。」

林默生利用燭照和伏羲八卦,稍微窺探了一下未來,靈感告訴他,這就是進入共工遺藏的必經之路。

他率先跳進葉孤紅打開的門戶之中,另外幾人依次進入,

等他們都進入其中後,原本的玄牝之門自然而然關閉,沒有了生機從門戶之內迸發,原本將要沸騰的玄冥之海也重新沉寂了下來。

過了大概一刻鐘的樣子,一道乳白色的月光照破周圍的玄冥幽深,月光之中顯露出一尊菩薩,一位阿修羅將的身影。

「他們進去了?」

阿修羅將達斯開口詢問道,雖然他們緊跟著進來,但是沒有史蒂芬周的灶火對玄冥之海的克制,最開始擺月兌玄冥幽寒之力的時候,他們仍然花費了不少功夫。

即使現在,他也時時刻刻被玄冥幽寒之力侵蝕。

月光菩薩看向重新沉寂,變得幽深的玄冥大海,即使他進入了這座共工遺藏,但是面前這一堵玄冥之海仍然將她擋在了外面。

她撥動手中的念珠,沒有等多久,一道琉璃佛光從外界進入這里,佛光呈現七彩融合的狀態,彌散一股復雜的藥香。

佛光出現,月光菩薩面色一喜,雙手合十,「禮贊藥師王佛。」

隨著他念誦佛號,借助月光菩薩留下的門戶進來的藥師佛應身跨越玄冥之海,出現在兩人面前。

這尊佛陀色澤暗金,穿著一件棉麻紡織的袈裟,袈裟之上並沒有寶物點綴,手中持著一根藥杵,身材干瘦,但是諸般美好加身。

「月光。」

藥師王佛對著月光菩薩微微點頭,她先是環顧了一下周圍的玄冥之海,然後嘆息一聲,「其實我不贊成你守著這段因果。」

听到藥師王佛這話,月光菩薩低眉,手中念珠撥動快了幾分。

他知道藥師王佛話語之中隱藏著對于共工的擔憂,對方是上古大神,她的遺藏既是對後人的遺澤,也是危險的來源。

一旦不是共工認可的人前來奪取遺藏,那麼很有可能,最後成為共工復活的養料。

他這麼多年都沒有找到遺藏的入口,如今卻突然‘時來運轉’,跟著林默生這個攪動諸天氣運的天命之子進入這里,看似是機遇,但實際上危險遠遠大于收益。

月光低誦了一聲佛號,「老師,我成就菩薩之位在上古婆羅門大戰之時,但如今卻還徘回于佛陀之法門前,實在是不甘心,與其繼續渾渾噩噩度世,我想要試一試,若是機緣不在我,那就舍棄這身皮囊,轉世了事。」

藥師王佛看向月光菩薩,頷首說道,「既然你有此覺悟,那我這個老師也不能不幫你出謀劃策。」

大羅之道唯一,即使她已經成就了大羅果位,也無法幫助這位就在門外的弟子更進一步,既然月光感應到共工遺藏是她的機緣,而且已經布置了那麼多,他豈有不幫之理。

藥師王佛想了想,說道,「你可知道為何你守在大殤國這麼久都無法到達此地,那茅山道子一來,就打開了門戶?」

藥師王佛看似閑聊,但月光知道這是老師在提點自己內在的因果,只有理清了因果,他才能夠在之後的行動中把握好分寸。

「弟子不知,還請老師解惑。」

「當初我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听講時,阿彌陀佛說起上古華夏諸神會盟之事。」

「彼時尚未出現如今的天帝之位,眾多古神建立自己的部族,並且以部族為核心立國,奪取人道和天道的機緣,這些古老的國度相互征伐,彼此吞噬,最終剩下幾位上古著名的古神,他們在相互戰斗之中妥協,為了避免無謂的爭斗和消耗,因此在元始天王的建議下,建立了最初的盟約。」

月光菩薩听到這里,微微點頭,這段故事他也听過,現在的元始天尊就是當初元始天王的轉世。

「諸神盟約建立之後,眾多古神由爭斗轉變為合作,她們嘗試創造一界,模擬根本界,輻射諸天,通過掌握這一界,從而探索根本界的核心奧秘。」

月光菩薩忍不住詢問道,「那現在的天庭?」

藥師王佛抬起手,示意月光菩薩先不要著急,他繼續說道,「在元始天王的主導下,眾神確實開闢出了一座前所未有的世界,這個世界在當初的記載之中,是唯一高于大千世界,略低于根本界的存在,諸天稱之為不周。」

「隨著不周世界的建成,這座遠古世界也如諸神們期望的一樣,成為她們探索根本界終極奧秘的鑰匙,她們在大羅祖神之上找到了一條路。」

「可惜的是當這條路出現之後,諸神的合作就終止了,紛爭再次醞釀爆發。」

月光菩薩好奇地問道,「這條‘路’是什麼?」

如今的諸天之中,大羅金仙已經是認知之中修行者的極限,即使是三清那樣能夠殺死大羅金仙的存在,也被認為是走得更遠一點的大羅金仙罷了,並沒有超出大羅的範疇。

但是所有人也都知道,三清合力推演的盤古大道和西方上帝追求的全知全能是大羅之上的存在。

藥師王佛微微搖頭,沒有直接回答月光菩薩的問題,「那條路因為不周世界的毀滅已經斷了,不過在當初,那條路的附屬產物卻保留了下來。」

附屬產物,月光菩薩聯想到自己剛剛詢問的天庭,略微遲疑一下問道,「天帝?」

「對,天帝之位。」藥師王佛肯定地說道,「在建立不周世界之前,即使是大羅金仙,也需要一條條掌握‘道’,再傳播‘道’,但不周世界建立之後,眾神發現有一尊神祇凌駕于諸神之上,乃是神上之神,天生貼合諸般大道,可以看做是大道的代言人,這就是天帝之位的雛形。」

「眾神之神……」月光菩薩低語了一句。

這個稱號元始天尊就有,結合歷史,不難看出,當初一力促成諸神會盟,開闢不周世界的元始天王就是第一位‘天帝’。

藥師王佛否定了月光菩薩心中的猜想,「當初元始天王確實是最有可能登臨寶座之神,可惜當初驚才絕艷的古神太多,這其中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他推翻了元始天王建立的諸神會盟制度,建立起了一套讓諸神聯系更加緊密,更順應時代發展的神祇制度,她也順勢成為了真正的天帝。」

這是帝俊,月光菩薩在心里想到。

藥師王佛半是嘆息,半是笑著說道,「只不過當初那位天帝奪取帝位的手段卻不是那麼光彩。」

月光菩薩立馬意識到,這與現在的共工遺藏有關,追問道,「怎麼個不光彩法?」

藥師王佛看向虛空,似乎因為談及帝俊的事情,所以已經引來了對方的關注,「雖然當初元始天王因為還堅持諸神會盟制度,因此沒有立刻取得天帝之位,但毫無疑問,她是距離天帝之位最近的存在。」

「帝俊想要奪取天帝之位,就只能夠先阻止元始天王,于是她施展計謀,讓原本就水火不容的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為了天帝之位爭斗起來。」

「最後在她的謀劃下,元始天王不得不出關調停這場大戰,可惜卻被共工認為是元始天王偏袒祝融,共工一怒之下,就撞向了不周山,將這座天柱撞倒。」

「對了,不周山是後人的稱呼,周是完整的意思,不周就是不完整的意思,原本完整的不周山古稱玉京山,乃是大羅之所,諸妙皆有,元始天王開闢之所,也是她的道場。」

「不周山被撞斷,元始天王也就徹底失去了登臨天帝寶座的機緣,在帝俊聯合眾神的逼迫下,不得不轉世重修,成為如今的元始天尊。」

月光菩薩花費了一分鐘的時間消化剛剛得到的信息,然後說道,「原來當初的歷史是這樣……那現在?」

藥師王佛笑呵呵地說道,「那位茅山道子與帝俊復活有著直接聯系,又是三清傳人,如今進入這座共工遺藏,了結當初的因果不是理所應當嗎?當然這其中還有更深的一些東西我就不敢確定了。」

「比如?」

「那位茅山道子身邊有灶君轉世之身,傳聞中當初灶君得道,就繼承了火神祝融的遺澤。」

灶火傳承自火神祝融遺澤,這倒是合情合理。

看到月光菩薩在思考,藥師王佛嘆息一聲說道,「所以這一切都是因緣際會,即使那位茅山道子已經進入了遺藏之中,但結果卻不一定是好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