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八章 欲立太子,暗潮涌動

劉進听此,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開口問道︰「汝以為當如何?」

太僕常惠道︰「臣以為或擴大牧師苑,或令百姓養更多馬匹。」

至于縮減馬匹數量規模的建議,太僕常惠是肯定不敢提的。

目前匈奴未滅,北方隱患依舊存在,現在縮減馬匹數量規模到和匈奴打滅國之戰的時候,如果馬匹不足,恐怕就要出事了。

劉進微微點頭,看了常惠一眼。

擴大牧師苑,定然要佔據不少地方的水草牧場。

而令百姓養更多的馬匹,則定然會加重百姓負擔。

要知道百姓養的可是戰馬,而非如駑馬一般的生產工具。

常惠低著頭也不敢說話。

過了片刻,劉進沉吟一番道︰「太僕以為二者用誰為好。」

太僕常惠思索了一番道︰「陛下,臣以為擴建牧師苑更為合適。」

劉進點了點頭沒說話。

太僕常惠繼續說道︰「令百姓養馬,一來百姓對良馬認識不足,恐有良馬因飼養不當導致良馬便劣馬之情況;二來,養育戰馬消耗頗多,恐百姓抵觸。」

劉進听此再次沉吟一下道︰「依你之言,令百姓養馬無一絲益處為何還要提及此?」

太僕常惠沒說話,倒是大司農霍光開口了。

「陛下,此由臣替太僕會回答。若由百姓養馬,其錢財不必國庫、皇庫所出,可由百姓自行承擔。」

大司農霍光一邊說著一邊對劉進拜道。

劉進一听,冷哼一聲道︰「愚蠢!汝等以為將負擔轉嫁至百姓身上便不影響國庫了?

那汝等為何不想一想為何孝文皇帝欲令百姓養馬卻依舊頒布‘馬復令’?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若不為百姓免徭役,不為百姓免賦稅,百姓豈能心甘情願自己掏錢為大漢將士養馬?

朕保證,若依照你等之言,百姓養馬定然心不甘情不願,馬兒當吃二兩,百姓喂一兩。

恐到時,勞民傷財不說,所養之馬皆是劣馬,終不可用!」

太僕常惠、大司農霍光跪地拜道︰「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恕罪。」

劉進擺擺手道︰「諸位一言一行便可影響億萬百姓。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宜深慎。

此朕自省之言。萬望諸位也能牢記。」

眾人一听拜道在地道︰「唯。」

而內廷負責書寫起居注的郎官卻眼前一亮,迅速在紙上將「軍民舟水」之言記錄下來。

劉進接著說道︰「擴建牧師苑,朕以為可行。」

緊接著劉進開口道︰「來人,將輿圖呈上來。」

「唯。」侍從趕緊去取輿圖去了。

很快輿圖取來。

劉進看著放在桌上的輿圖,一個郡國一個郡國的看過去。

一直沒敢說話的劉病已此時也好奇的伸著脖子看著劉進桌前的輿圖。

最後劉進將眼楮盯著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

他看了一下四郡的環境。

此四郡向東、南方向乃是大海,向西乃是烏桓。

孝武皇帝元狩四年,漢軍大破匈奴,自此之後,烏桓臣服大漢,大漢設護烏桓校尉,持節監護烏桓各部不得與匈奴通。

至于北方則是苦寒之地。

可以說四面皆沒有被侵襲的危險,沒有比此地再適合養馬了。

且此地目前地廣人稀,乃是一天然馬場。

當即劉進道︰「朕以為可在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設擴建牧師苑以養新馬。」

太僕常惠一听,趕緊拜道︰「唯。」

「錢財人手及土地等,你與丞相、御史大夫、及其他九卿商議。

待商議出結果報朕處。」

「唯。」太僕常惠再次應了一聲。

此後又有其他臣子上報了一些事,多是如皇帝親耕之慣例之事,劉進依照慣例應下了。

待劉進詢問︰「諸位可還有事?」

眾臣子均未在說話。

劉進方才發話道︰「今日朝議到此。」

謁者方引導眾人向劉進拜別。

一番禮節之中,眾人方才散去。

而劉進則領著劉病已回到宣室殿自己的臥室,低頭笑著對劉病已道︰「病已,今日觀政可有何感想?」

劉病已一臉羨慕的抬頭看著劉進道︰「父皇。兒今日觀政,見父皇揮斥方遒,真是威風。」

劉進呵呵一笑道︰「病已。為何朕威風?為何眾人皆听我之言?

蓋因我為皇帝!

《左傳》有雲︰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為何?

朕雖不喜儒家,卻也不得不承認,若非儒家禮教,為何汝生于劉家便為天潢貴胃?

為皇帝者,都言受命于天,為天子。誰又何日何見過天為何等樣子?

天地豈有子未見父母者?

故,朕以為,古往今來,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此時,劉進想到了砸缸的司馬光所寫的《資治通鑒》中的話,對此深有感觸。

此時倒是讓劉病已疑惑了,他腦袋里面有許許多多的問號,說道︰「父皇。兒曾听蔡先生言,父皇不是討厭儒家嗎,為何今日卻又引用儒家之言?」

劉進莞爾,模了模劉病已的腦袋道︰「病已,朕百年後,汝為皇帝當記住,無論儒家亦或道家,還是法家等其他家,合則用,不合則棄。

朕雖不喜儒家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但儒家卻非無半點可取之處。」

劉病已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今日觀政算是結束了,瑯琊王太傅蔡義也前來此處接劉病已回瑯琊王府去學習下午的功課。

而下了朝堂,丞相桑弘羊卻叫住了御史大夫趙過。

按理來說,丞相、御史大夫兩人屬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便是私底下原本私交不錯之人,也當避嫌少接觸為好。

然這一次,丞相桑弘羊竟然主動將御史大夫趙過給叫住了,御史大夫趙過頗為詫異。

趙過對桑弘羊拱手拜道︰「不知丞相叫住老朽可有何事?」

桑弘羊拱手還禮道︰「陛下今日令瑯琊王觀政,御史大夫怎麼看?」

趙過一听方才恍然大悟,原來丞相桑弘羊想和他討論一番立儲之事。

他沉吟了片刻道︰「開元元年,陛下巡狩大河。臣等詢問當由誰來監國。

時陛下以為大皇子病已尚幼,故先封其為瑯琊王行監國之事。

如今瑯琊王已有八歲。

昔日,孝武皇帝七歲為太子,先帝七歲為皇太子。

瑯琊王尚且要年長一歲。

丞相,老朽以為或可上奏請立皇太子。」

桑弘羊點點頭道︰「御史大夫之言甚得吾心。老朽以為我二人可同時上書,且看陛下態度。」

趙過點點頭表示贊同。

第二日,劉進的桌頭上,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趙過的請立太子之書被放在了一摞奏疏的最顯眼之處。

劉進自然是看到了,他猶豫好久,最終並未批閱,而是留中不發。

瑯琊王觀政這麼明顯的政治信號,除了身為丞相的桑弘羊極為敏感外,一些人精自然也嗅到了這里面代表的意思,雖然沒有丞相、御史大夫的分量重,但也開始寫請立太子的奏疏。

立太子乃是定君臣名分之事,自然要引得暗潮涌動。

如東方文君的已經被封為光祿大夫的東方賢,此時其家中便有人慫恿道︰「東方先生。你父乃東方朔,神仙人物。

且昔日孝武皇帝時,陛下曾定策與匈奴開互市,時無人,是東方先生請纓,前往匈奴促成此事,此外在商討互市之時,也曾協助大鴻臚蘇武歸漢。

那王翁須舞女出身,身份鄙陋。而其父兄皆無功勞于大漢。

宮中,東方夫人與王翁須俱為陛下生子。

他王翁須何德何能母儀天下?

其子劉病已又有何能被封為太子?

昔日孝景帝廢太子劉榮,立皇帝為太子。

吾以為二皇子劉櫧也有此機會。」

東方賢一听,臉色鐵青端起茶水對這投機客道︰「汝今日大逆不道之言若依律當族滅。

今日我便當未見過汝!

來人送客!」

說完便令家中僕人將此人送至府外。

然東方賢雖將此人送至門外,剛剛那人說的話卻在東方賢的腦海之中不停的回想。

他煩躁的起身在屋子里面踱步。

過了片刻他起身前往了書房,提起紙筆開始給宮中的東方文君寫起信來。

剛剛那人所說的話自然是不能寫的,東方賢所寫內容不過是詢問東方文君在宮中怎麼樣,待得舒心不舒心之類的,又囑咐其注意身體什麼的,並詢問是否需要家里給她送些什麼。

其話語內容就是家常話,然在這個敏感的時期他專門給東方文君寫上這麼一封書信其含義自然不言而喻了,其家常內容也當作另外解讀了。

而愈發老態的太皇太後衛子夫听說劉病已觀政的事情之後,用蒼老的聲音道︰「好,予這孫兒要比予兒子懂事多了。」

除此之外便未有其他表示。

至于太後史氏,在听聞日此事之後,說了一句︰「此事皇帝自有定奪,不必予操心。」

而宮中的東方文君正逗弄著已經快是四歲的二皇子劉櫧玩耍呢。

這時候其貼身侍女走到東方文君身邊將東方賢的書信遞給東方文君道︰「夫人。主家來信了。」

東方文君一听,皺了一下眉頭。

此時的她早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天真爛漫且嬌憨的少女了。

雖然目前劉進的後宮之中只有三人,但丫鬟、黃門等伺候著的人卻不少。

便是諸如皇後王翁須、淳于辛夷等他們本人沒有競爭的想法。

然而其下人妄自揣摩主人的心思,做出一些事情也不是沒有。

且東方文君也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她有孩子的。

為母則剛,以前一些事她不曾計較,然有時候為了孩子他不得不計較。

這也讓她在宮中迅速的成長起來。

因此在這個關頭,東方文君收到了自己父親的這樣一封信,她又豈能不知道他的老父親是什麼意思?

然而,東方文君卻早已經想通了。

劉進與王翁須那是真夫妻。

且王翁須出身較低,以前又曾受騙被賣為舞女。

一直以來,其本人謹小慎微,從來未在劉進面前表現出來過胡攪蠻纏的姿態。

兩人感情不是誰都能撼動的。

反觀東方文君,劉進對她屬于見色起意,雖然也寵愛,但在劉進的眼中感情終究比不上結發妻。

至于淳于辛夷,劉進與其結識于劉進生病期間,兩人之間的關系更像是紅顏知己。

因此東方文君很清醒,莫要說現在皇後王翁須又有了身孕。

若是王翁須無子的話,恐怕他東方文君連養孩子的資格都沒有,都得讓劉進將孩子送至王翁須處養育。

現在能親自養育自己的兒子,東方文君便已經很知足了。

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東方文君提筆便給東方賢回信,講述了在宮中多麼多麼的滿足,各種物資都不缺少,更不需要從家中往這里帶什麼。

東方文君寫完,將信遞給身邊的侍女道︰「你且將此信送給父親吧。」

「唯。」侍女應了一聲離去了。

而東方文君目送侍女離開,她方才憐惜的撫模了一下正撅著 在玩弄什麼玩意的劉櫧,自言自語開口道︰「櫧兒,有朝一日,陛下封你個諸侯王,為母便滿足了。」

第二日,桑弘羊、趙過見自己上的奏疏被劉進留中不發,針對這種情況,兩人自然又湊到一塊商議是什麼意思。

這一次是御史大夫趙過找的桑弘羊。

丞相府,兩人坐定。

有侍者奉上茶水。

御史大夫趙過疑惑的對桑弘羊道︰「丞相。此奏疏或允之,或不允。

陛下留中不發是何意?」

丞相桑弘羊一听,也沉吟了片刻說道︰「昔日,我為孝武皇帝侍中。孝武皇帝曾暗示眾臣子上書立先帝為太子。

然三公上奏,孝武皇帝皆留中不發。

三公知孝武皇帝之意,令眾臣子皆上奏,始商討此事。

御史大夫,老朽以為聲勢尚小,不如與九卿等他人一道向陛下上書如何?」

趙過一听,捋著胡子,思索了片刻,搖搖頭道︰「昔日三公皆知曉孝武皇帝之心思,方可請眾臣子上奏。

然今日我等尚且不知陛下何意,若妄加猜測,令陛下以為我等有逼迫之心,恐不妙。

丞相,老朽以為當明曉陛下之意,再做決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