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九章 討論謚號

當然,這些感悟此時劉進自然不會說什麼,現在劉進最為重要的便是要當好孝子。

此時大鴻臚已經持竹符節前往各郡國報告皇帝劉駕崩之事了。

不日,各諸侯國、附屬國以及匈奴等諸國均要派使節前來吊唁。

在此期間,劉進跟著招呼,給大行皇帝舉行小斂。

又過了三日,眾諸侯國和外國使者均已經全部到齊了。

便開始舉行大斂儀式了。

如同漢武帝駕崩時候一樣,其流程也差不多。

是夜,夜漏用盡,眾朝臣入未央宮殿中。

五官中郎將、左右虎賁軍、羽林衛,其僕射領著自己將部,手執虎賁戟、屯兵在前殿端門陛左右兩邊,中黃門持兵器在陛殿之上。

大鴻臚設九賓,並和九賓一起站在前殿之下,

謁者引著諸侯王及使者立在殿下,西面北上。

宗室、諸侯、及外戚關內侯等在他們後面,也是西面北上。

謁者引著三公,就位,在殿下北面。

中兩千石、列侯次兩千石;六百石、博士等在三公的後面。

群臣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

捧著策書、掌印璽等在後。

奉常張賀跪在地上,道︰「哭。」

大鴻臚領著九賓道︰「哭。」

眾人哭一陣子。

少府跪地拜道︰「請就下位。」

眾人方就下位。

如同《禮儀》之上記載的,眾人按照奉常的指引給大行皇帝劉據禮拜著。

待禮拜進行到一半,三公奏請《尚書顧命》。

此流程與當年漢武帝駕崩後,太子劉據繼承皇位形式幾乎一樣。

丞相田千秋對劉據拜道︰「瑯琊王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殿下當效《尚書.顧命》,請殿下繼皇帝位,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為皇太後。」

瑯琊王劉進听此,深吸一口氣,面帶悲戚起身道︰「可。」

听此一言,群臣皆從殿中出去換衣服去了。

漢武帝駕崩之事已經說過,古之五禮分別為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剛剛所舉行的大行皇帝劉據大斂乃是凶禮,現在皇瑯琊王劉進登基為皇帝乃是嘉禮。

穿著喪服舉行嘉禮自然是不妥的。

因此眾人要將喪服換成吉服,回還到自己原來位置。

接下來應當是由大司馬大將軍進行的。

然,當年漢武帝駕崩的時候,大司馬大將軍便空缺,此時大司馬大將軍依舊是空缺。因此依舊還是由丞相田千秋代替大司馬大將軍升阼階之上,在大行皇帝劉據的靈柩北面拜下。

此前,漢武帝駕崩時候是由駙馬都尉金日磾拿著的遺詔已經給尚書令。

尚書令跪地捧著遺詔遞給丞相田千秋。

如今還是由已經成為了光祿勛的金日磾負責這項事情。

田千秋接過策書站起來。

奉常張賀在其下道︰「跪。」

大鴻臚及九賓傳話︰「跪。」

眾人盡皆跪下,只有在阼階之上的丞相依舊還站著。

丞相將遺詔取出,念了起來。

「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武帝攻伐外敵,至于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

朕在位二載有余,所行之事,不過是休養生息,仰和天命。

朕之後,瑯琊王劉據當嗣朕位,望瑯琊王嗣位後,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母乏武備。」

瑯琊王劉據听此,心中又是激動又是難過,伏地痛哭道︰「唯。」

此時瑯琊王劉進起身上阼階之上。

尚符璽郎跪地雙手捧傳國玉璽給丞相田千秋。

田千秋雙手接過傳國玉璽,跪地將傳國玉璽授予瑯琊王劉據。

劉據雙手捧著傳國玉璽,心中異常的激動,此時時刻,他便是整個大漢的皇帝了。

系萬千百姓與一身,劉進感覺自己的肩頭的擔子從未有過的沉重。

但一想到在這個位置之上能夠加快歷史的演進,推動歷史的進程,劉進卻又覺得豪情萬丈。

丞相田千秋照著《尚書.顧命》中的言語說道︰「皇帝憑玉璽,道揚末命,命汝嗣訓,臨君漢邦,率循長安、燮和天下,用答揚高祖、文、武皇帝之光訓。」

此時已經不是瑯琊王而是皇帝的劉進再次學著《尚書.顧命》之中的言語拜道︰「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

瑯琊王劉據雙手捧著傳國玉璽,即皇帝位。

然儀式尚未結束,中黃門手捧玉具、隨侯珠、斬蛇寶劍遞給丞相。

丞相手捧三具下了阼階,領著眾人在阼階之下對眾人喊道「瑯琊王即皇帝位,拜。」

眾臣子听此,皆伏地拜道︰「萬歲!」

按照規矩,新任皇帝當大赦天下,劉據也自然也頒布了登基之後的地一道詔書,也是第一道大赦天下的詔書。

與此同時,令人傳詔開城門、宮門,將在未央宮外所屯的衛兵各回其營。

眾臣子則紛紛散去,換回喪服,繼續舉行大行皇帝劉據的喪禮。

喪禮其余的流程繼續,但此時劉據的身份已經完成了轉變,有原來的瑯琊王變成了皇帝,以皇帝身份繼續接下來的儀式。

然繁重的喪禮儀式令劉進頗為不滿,說來儀式不僅勞民傷財,還帶來了不良的風氣。

尤其是建造陵寢,有時候一建造就是要建造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但大行皇帝劉據是他爹,即便是劉進不想,但上來就給大行皇帝進行薄葬。

即便是劉進是皇帝,但一口不孝的大帽子定然也被扣在他頭上了。

因此雖然不滿,但劉進還是按照規矩,給大行皇帝劉據進行了厚葬。

但他卻也已經下定決心,未來定要從他開始立下規矩,死後便薄葬。

堅決杜絕未來勞民傷財的厚葬行為。

當然,這事情得容後考慮。

喪禮結束次日,二十七日服喪尚未完畢,新登基的皇帝在宣室殿舉行了第一次朝議。

本次朝議的議題為給大行皇帝劉據定下謚號。

宣室殿,劉據身穿喪服,面容憔悴坐在陛殿之上主坐位置。

謁者引著眾人拜下。

劉進受此禮節,令眾人起身就坐。

待禮儀完畢,劉進便宣布本次的議題。

他開口道︰「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于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謚。

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今先帝已去,當商議一番先帝謚號為何。

諸位,可有何看法?」

眾人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沒有人說話。

劉進見此,開口對這些時日又衰老了幾分的田千秋道︰「不成丞相有何看法?」

丞相田千秋听此,聲音有些沙啞且蒼老說道︰「請恕老臣直言。先帝在任,安民生息,仰和天命。

然終究時日稍短,無如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等大功。

可為上謚,但不可過甚,若過甚,恐不能服眾。」

劉進听此,點了點頭,想了一想。

此時御史大夫桑弘羊也奏道︰「正如丞相所言。先帝在任,安民生息,仰和天命。

《逸周書•謚法解》有言︰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愛課曰惠;柔質受諫曰惠;施勤無私曰惠;慈仁好與曰惠;愛民好學曰惠;寬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遠識曰惠;能綏四方曰惠;子愛困窮曰惠;儉以厚下曰惠;淑質受諫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寬裕不苛曰惠;遺愛在民曰惠;分人以財曰惠;利而不費曰惠;撫字心殷曰惠;興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懷曰惠;澤及萬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

謚為惠頗為合適,然惠皇帝已經用此謚號。

除此外,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臣以為先帝可謚號為康帝。」

然御史大夫桑弘羊說完,別人沒有站出來,倒是大鴻臚蘇武站出來了說道︰「陛下。眾同僚為先帝隱,臣性子直率。

以為不可不說。孝武皇帝時,先帝為太子,無孝武皇帝之令,私自傳節武力控制長安。

此為其一大過錯。

孝武皇帝雖未追究,但先帝終究有錯。

然先帝登基時日雖短,卻如丞相、御史大夫之言。安民生息,仰和天命。

此功過相抵,當為中謚。

《逸周書•謚法解》有言︰彰義掩過曰堅;磨而不磷曰堅。」

劉進一听面色不渝,當年之事,他是參與者之一。

然這個時代,很多時候很多人重氣節,輕性命。

因此很多人即使明知說這些話不合適,但依舊會說。

這都不算什麼,甚至還有人當著皇帝的面,勸說皇帝禪讓的,你敢信?

《漢武故事》中記載,漢武帝劉徹在一次宴會上,對朝臣們說︰「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涂高也。」

此後流言便開始了,甚至直接成了「代漢者,當涂高也。」

以此為依據,上一世歷史上,董仲舒的再傳弟子眭弘對漢昭帝說,漢室氣數將盡,漢家皇帝應該及時尋求賢能之人,把皇位讓給他。漢宣帝劉詢的太中大夫蓋寬饒,也曾建議劉詢禪讓。

因此對于大鴻臚蘇武的話,劉進縱然是面色不好看,卻也未責備,只是開口說道︰「當年之事大鴻臚尚在匈奴。

實任繡衣使者江充矯詔欲治朕及先帝與死地,為求自保,先帝無奈子弄父兵,其情況大鴻臚你不了解,此事揭過。」

大鴻臚蘇武听此,拱手對劉進拜道坐下。

然此事,一太學博士卻咳嗽一聲,起身道︰「縱然如陛下所言,先帝無奈二子弄父兵,其乃事實。

先帝大節有虧,臣以為當為下謚。

《逸周書•謚法解》有雲︰不思忘愛曰剌;愎狠遂過曰剌;暴戾無親曰剌;暴慢九卿曰剌;不思安樂曰剌;暴慢無親曰剌;妄愛曰剌。

臣以為先帝當謚為刺。」

劉進一听直接怒了,劉進直接怒了,他剛剛已經耐心解釋了其中的是非曲直,這家伙竟然還給自己上眼藥。

劉進眼中露出一絲狠戾之色,想要殺人。

然劉進看了一眼那太學博士,發現那太學博士神情之中卻沒有一絲懼色,站在那里,目視劉進,顯然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劉進當即腦袋清醒過來。

他忽然想起來上一世明朝時候文官有種奇葩的行為,叫做騙廷杖,又或者叫「訕君賣直」。

所謂廷杖是明朝獨具特色的一種對大臣的和精神的懲罰,就是宮殿之上公開的用板子打大臣的,輕者重傷,不幸者立斃杖下。

然明朝的文人大臣特別重視聲名,一個個讀書人,讀了一輩子,便是希望流芳百世。

可是歷史中能被史書留下名字的人太少太少,能建功立業流芳百世的機會也是千載難尋,而廷杖就是一條捷徑。

付出一點疼痛的代價,被皇帝打一頓板子,史書留名,千古傳頌,世人敬仰,既積攢了美名和資歷,又給子孫添彩,給祖先爭光,只要打不死,立刻就是名人,這買賣只賺不賠,因此很多人竟然會去騙廷杖。

其諫言的目的是不正當的,其目的就是故意得罪君主來賣弄自己的「正直」,這樣,「訕君賣直」並不會從某個決議本身的對與錯出發去發表意見,而是發展到了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地步。

明顯,此人的行徑就如同明朝時候騙廷杖的大臣一樣,目的就為了史書留名。

而此太學博士說完,眾人也被這太學博士的話給震驚了,當著新任皇帝的面,這家伙竟然想讓新任皇帝的老爹遺臭萬年,這家伙簡直找死。

然而知曉其心思的劉進豈能,對于這樣的人,豈能給與他這樣的機會?

當即,劉進盯著此人,對身邊人招招手。

接著先帝時期的中書令到達劉進身邊。

劉進對其人問了一聲道︰「給我查一下,此人是誰,家在何郡國,其家中可置辦產業。

若置辦的產業,產業具體為何?」

中書令乃是協助皇帝處理公文的,一個個皆是博學多才,博聞強識之人。

如司馬遷、張安世等皆做過中書令。

因此听得劉進詢問,此人看了一眼那太學博士便給劉進介紹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