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七章 張北縣見聞

幽州上谷郡張北縣。

這是幽州北境最為荒涼沒落的一個縣。

因為毗鄰東部鮮卑和烏桓,且位處長城以外,這里幾乎淪為了異族的跑馬場。

每當異族南下劫掠,這里的百姓都會被洗劫一空。

若不是不少烏桓人聚居于此,加上此地易守難攻且不適合大規模放牧,早已被鮮卑再度奪了去。

諸葛亮、龐統、法正、徐庶四人正在田豐的帶領下,身著布衣,在此地微服私訪。

這座原本蕭瑟的縣城在李興掌控幽州之後已然大變了模樣。

無數中原流民被引入此地,在官府的統一指揮下修築城牆堡壘,開墾良田、興修水利。

整個張北縣變得熱火朝天,充足的糧食和物資錢財為此地的居民和新來的流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使得縣城幾乎一天一變,散發出了勃勃生機。

「店家,來五碗茶水。」在田野走了一上午,徐庶又熱又累,看到城門口的茶攤,毫不客氣的走了進去。

本欲進城再歇息的田豐見狀微微搖了搖頭。

四人之中,諸葛亮老成沉穩、龐統張狂機變、法正陰沉內斂、徐庶浪蕩不羈。

性格特點鮮明無比,都太有才華和主見,十分難以管理。

幾人相視一眼最終跟著徐庶一起坐了下來。

徐庶如此行徑自然也有自己的考慮。

作為游俠多年,他深知此地作為出入城門的必經之地,南來北往之人可沒少在這里喝茶。

要想了解縣里的情況,這里就是最好的選擇。

「來啦!各位的涼茶,這里加了我們家祖傳秘方,保證讓幾位喝完後神清氣爽,一身疲憊盡去。」小二熱情無比道。

這些日子生意火熱,雖然忙的腳不沾地,但到手沉甸甸的銅錢令他感不到絲毫疲憊。

「小二哥,最近生意挺好啊!」看到周圍滿滿都是剛下工大口喝茶的漢子,徐庶問道。

「那是自然,自打李州牧來了之後啊,咱們縣那是跟變了個樣似的,以往一天能有個二三十個喝茶的就不錯了。你看現在,都坐不下人了都。」小二笑著道。

招呼了一下,轉身欲走,還有那麼多顧客呢。

徐庶招了招手,將兩張100面值的遼東幣放在桌上,順手又甩出五枚10面值的遼東硬幣。

小二眼楮一亮,連忙接住。

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各項物資的送達和兌換,遼東幣逐漸盛行,與銅錢幾乎掛鉤。

其質量上乘、無法盜版和攜帶方便的特性令遼幽州百姓極為推崇。

僅是兩張100面值的遼東幣便足以換錢兩百,夠當地百姓半月花銷了。

「小二哥,知道你忙。看你店里還有其他人迎客,讓他們幫忙招呼一下,我們想和你打听些事,這點錢就算是給你們掌櫃的和你的打賞。」徐庶熟絡道。

南來北往浪蕩多年,對于和這些人打交道徐庶擅長得很。

「喲,多謝客官,您隨便問。」金錢開道,小二頓時笑容滿面。

「我們是從冀州來做生意的,路過此地。以前听人家說你們這邊兵荒馬亂的,連飯都吃不起,怎麼現在看起來還挺繁華的?」

「可不是嘛,我們這原本可是有名的戰亂之地,就是三個月前,這里還都是一片荒涼,別說客商了,街上連人影都見不到幾個。」

「縣里的一大半青壯都被鮮卑或烏桓搶走當作奴隸使喚,女子更不用說了,每天都有幾個不堪受辱上吊自殺的,過得根本就不是人過得日子。」

「要不是故土難留,再加上朝廷明令不允許我們遷移,縣里的人早就全跑光了。」店小二嘆了口氣道。

「那怎麼會出現如今的情況?」盡管對此已然有所了解,但徐庶還是洋裝不知的問道。

小二面帶孺慕之情,面相南方拜了一拜。

「那得多虧了咱們的李幽州,自從他來了之後,那可真是天翻地覆。不僅擊敗了烏桓,還把我們縣盤踞了幾十年、上百年的幾家豪強依法給辦了。」

「你們是沒見到,那些惡霸被軍隊押到菜市場一個個砍頭,那叫一個壯觀。」

「自打那以後,我們縣就多了很多當兵的,粗粗估計得上千不止,他們每天巡邏,治安好了不少,而且還不吃拿卡要。我們這些做小本買賣的可算是享福嘍。」

「每天都有糧食、棉被、布匹啥的,幾十車幾十車的往城里運,定期免費發放給辦理戶籍的居民,大伙都能吃的上飯穿的暖衣了。」

「而且啊,李幽州還派下來幾位能干的小先生。別看他們年紀不大,最小的也就十三四,但都是文曲星下凡啊!沒幾天的功夫就把我們縣重新梳理了個遍,判處了所有的桉子,還將那些豪強的田地商鋪歸還給了被坑害的百姓,指導耕種。」

「現在,咱們張北縣可算是熬到頭咯。」小二感慨道。

「那這些人是什麼情況?怎麼不在田里耕種,反而聚在城里上工。」徐庶指著周邊的勞工問道。

「這是李幽州提出來的,叫以工代賑。現在農忙已過,沒有多少農事要忙,給官府干活不僅管飯,還有錢那,這麼好的事大家伙自然都來了。」

「真給錢嗎?」

「那可不咋的?都是當天結清。李幽州發的話誰敢不听?」小二昂著頭道。

「而且官府安排我們修的是自己縣的城防道路和周邊水利,都是為了咱們自己,以後咱們再也不用擔心被胡虜欺凌了。」

就這樣,兩人一問一答將張北縣的變化和情況很快展現在了眾人面前。

「主公曾言,真正的太平盛世,不是儒生筆下的盛世,不是官員橫行的盛世,而是百姓富足、民生安康的盛世。最重要的,是百姓的所言所感。」田豐語重心長道。

「今日咱們了解的都是張北縣光鮮的一面。自一窮二白到如今的諸業興盛,由大亂到初治。似乎一切都做的很好,但這其中有不少隱患沒有浮現,有不少問題短板尚未解決,更有很多的危機需要面對。」

「張北縣便如幽州的縮影,治大國如烹小鮮,你們都是當世難得的奇才俊杰,便是現在的能力就足以主政一州。但你們的潛力遠不止于此,主公讓你們各領一縣,就是為了培養鍛煉你們。」

「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要交出一份及格的答卷不難,但如何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就需要你們去思考實踐。主公要求我們不要干涉你們的任何舉動,希望你們能夠對得起主公的這份信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看著眼前的四位年輕俊杰,田豐心中五味雜陳,但更多的是希冀與期望。

年輕意味著無限的可能,他想看看這些年輕人能做到何種地步、能走到何種地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