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桓戰休

自古以來,紙上談兵者數之不盡,真正能夠躬身而行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

在如此絕境中,便是堅韌冷靜如張遼都不免產生了自我懷疑。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自以為堅強的意志是那麼無力。

就在他雙目渙散的一瞬間,一支利箭飛了過來,直奔張遼的面龐。

「將軍小心!」

正在與一名烏桓首領鏖戰的親衛統領見狀,不顧眼前的對手,迅速無比的持槍將箭失挑飛。

然而,與他交戰的烏桓首領狠辣無比的一矛從他胸口穿過。

親衛統領嘴角鮮血不斷,但雙手依然死死地握住長矛,不讓烏桓首領拔出。

回過神來的張遼,連忙策馬上前,趁烏桓首領被牽制著,一刀將其斬于馬下。

隨後看也不看,扶住親衛統領。

周圍的親衛見狀迅速圍了上來,護住張遼。

將長矛自傷口處斬斷,張遼慌亂無比的從袖口掏出止血藥,準備給親衛統領敷上。

親衛統領松開了長矛,轉而緊緊握住張遼的手,制止了他的動作,目光渙散、含湖不清的說道︰「將軍,不用浪費時間了,末將已經不行了。」

「將軍,你……你一定要,帶著兄弟們活下去!」

長矛早已刺穿了他的心髒,只將用盡最後的力氣將話說完後,親衛統領帶著滿足的微笑,永遠的沉睡了過去。

張遼再次呆住了。

眼中滿是悔恨的淚水。

望著戰場上熟悉的身影不斷倒下,這些可都是和他生死與共的同袍啊!

一直以來與他同吃同住,一起喝過酒的兄弟,就因為他的愚蠢,死了!

愧疚、懊惱、仇恨、不甘!

無數的情緒涌上心頭,原本已經油盡燈枯的血氣再度瘋狂地燃燒了起來。

李興這些年無數的靈藥培養,雖然多數都已被他吸收,但還有一部分殘留在了他的身體里。

日積月累下,他體內已然堆積了大量的藥力。

而在此刻,這些藥力伴隨著他的血氣燃燒,迅速地被轉化為氣血。

深藍色的血氣自張遼體內噴薄而出,猶如海洋一般深不可測,隱隱浮現黝黑之色。

與此同時,整片戰場上,無數精疲力盡的召虎軍只覺得一股新的力量從身體中涌現。

深藍色的血氣再度橫掃整片戰場,與烏桓的紅色血氣持恆不下。

「怎麼可能!」

丘力居瞪大著雙眼看著仿佛浴火重生一般的召虎軍,不可置信道。

明明對方已是強弩之末、幾近潰散,是從何處迸發出來這般恐怖的力量。

從深淵中走出的張遼,緩緩地將親衛統領扶起,拿出繩索綁在自己的身後。

一道道深藍色的血氣,自親衛統領的尸體中逸散到張遼的身上,與其融在一起。

同樣,戰場之上,一道道血氣自死去的召虎軍身上逸散而出,仿佛有靈性一般,融入到他們最熟悉的同袍身邊。

同源的血氣自然無比的交融在了一起,讓他們的實力不禁再漲幾分。

特別是對于只是煉體小成的普通士卒而言,這些血氣甚至讓他們產生了質的變化,短暫的突破了原本的境界。

眼睜睜看著召虎軍的血氣不斷保障凝練,毫無頹勢,甚至直接碾壓了烏桓軍的軍勢,丘力居眼中愈發的驚恐了。

「漢軍都是群什麼樣的怪物!」

這一刻,丘力居再度想起了被漢軍支配的恐懼。

作為漢末出名的雇佣兵,丘力居不是不想像鮮卑一樣當強盜,之所以那麼听話,是因為被漢軍揍怕了、打服了。

他見證過涼州三明的恐怖,比之眼前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是涼州三明在此,便是給他十倍的兵力他也不敢與之開戰。

而面對現在的張遼,他感受到了當初面對皇甫規和段時的感覺。

發自靈魂的戰栗。

「殺!」

張遼長刀一揮,巨大的刀芒如匹練一般直接將三名烏桓軍一分為二。

召虎軍猶如下山 虎一般勢不可擋的向著烏桓軍直撲而去。

兩側蓄勢待發的李龍和李蛇見到這一幕,終于長舒了口氣。

「這場戰斗終于可以結束了。」

張遼這邊的戰斗是最為慘烈的,兩翼的戰斗早已接近尾聲。

狻猊軍、龍膽軍和赤羽軍,這三只大軍並沒有像召虎軍一樣,對于意志上有如此苛刻的要求。

在戰斗中,他們也遭遇了頑強的抵抗,戰況激烈、損失不小,但整體還是處于一定優勢。

伴隨著召虎軍的蛻變完成,看不到希望的丘力居最終嘆了口氣,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

「吹號吧。」

伴隨著低沉的號角聲,正在舍命赴死的烏桓軍紛紛一愣,隨後神色復雜的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他們輸了,輸的很徹底,輸的心服口服。

張遼見烏桓軍認輸,同樣嘆了口氣,伴隨著鳴金聲,漢軍也止住了攻勢。

盡管此前是生死仇敵,但雙方都明白這場戰斗沒有對錯,只是為了爭奪話語權。

烏桓注定會融入遼東軍之中,雙方會成為同一陣營的同袍。

作為戰敗方的烏桓軍早已習慣,毫無負擔的束手就擒,等著繼續過上包吃包住的雇佣兵生活。

而遼東軍士卒不少雙目赤紅,滿是不甘和恨意,但卻沒有一人對丟下武器的烏桓軍下手。

早在開戰前,張遼他們就對所有士卒做了多輪的思想工作。

李興麾下沒有漢胡之分,這也是盡管知曉部族將被吞並,丘力居依然抵觸不大的原因。

在劉虞調離之前,曾在李興的請求下單獨召見過烏桓、南匈奴和鮮卑等諸多異族的首領,諄諄囑咐過他們。

劉虞曾與李興徹談過,雙方的理念相近,都是想通過文化、貿易等手段將異族漢化,不過區別只在于劉虞的手段更柔和一些。

有李興這個志同道合的後輩駐守北疆,劉虞心中放心無比。

因此才會十分痛快的接受朝廷的調令離開了幽州,將幽州的百姓托付到作為度遼將軍的李興手中並在走之前送上了這樣一份大禮。

李興對于劉虞也是非常感激敬佩,對方對于如何掌控異族的理念之超前,對于流民的管理接納、對于幽州的開發,都令李興驚嘆不已。

只可惜,對方是劉氏宗親,雙方的立場注定不同。

而且,對方在北疆的威望著實太恐怖了。

只要一聲令下,除了遼東外的幽州諸郡和異族都會聯合起來。

李興不可能讓這麼可怕且不在掌控的人留在身邊。

但他會很好的繼承劉虞留下來的成果,將胡人漢化的理念貫徹實施下去。

戰死了那麼多的同袍,漢軍將士包括張遼在內如何心中如何甘心,如何沒有仇恨。

但這些人將來可能都是生死與共的同袍。

這場戰斗並沒有勝者,但卻不得不打。

所以他們理智的放下了屠刀,將怒火壓下。

因為對方也沒有錯。

有一天,對方也會為了他們而拼命、而戰死沙場。

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日後他們必然會放下這一切。

在雙方首領的共同調度下,打掃戰場、救治傷病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

張遼並未欺辱這些烏桓首領,心平氣和的與他們商談協定之後,便將他們放回去了。

他知道烏桓不會跑,也跑不了,很快李興就會派人去接手所有的烏桓部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