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八章 野心

有雄才自會產生大志。

如今的李興已經慢慢轉變了自己的想法。

曾經的他雖然也有爭霸天下、結束亂世的念想,但只是個雛形,他更多的是想要割據一方、保全自身。

但不得不說,先知先覺的優勢、後世而來的見識以及元珠的作弊開掛,使得遼東的發展速度比李興想象的還要順利。

坐擁東北平原這個產糧之地,麾下四百余萬百姓,精銳戰卒數萬。

再加上山河之險、地利之便,如今李興手中的力量,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現在叛了,漢室也很難將之拿下。

遼東本土百姓多無向漢之心,招攬的流民百姓多是在漢室活不下去才流落此地,再加上新來的兩百多萬「反賊俘虜」。

李興還真不擔心民心向背問題。

不過,李興卻還不敢那麼跳,行叛亂之舉、為王前驅。

畢竟麾下將領如關羽等人,皆忠于大漢。

雖然隱約察覺李興之舉隱隱有所圖謀,但知遇之恩在上,只要李興不舉起叛旗,他們也不會有他想。

精明如陳宮、戲志才等,在李興西進並州之時便察覺出不對勁,早已心中了然。

高句麗、黃巾戰後,黃忠、馬騰等將也多有所察覺,但同樣默不作聲。

人心是會變得,隨著李興一步步的邁向前方,麾下的將士也將再無退路,只能緊隨其後。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過時勢所致罷了。

強大的實力、紛亂的局勢,李興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

不過相對于野心,李興的耐心更甚。

近三年時間,李興一直在遼東蟄伏、埋頭發展。

除了邊境時不時的出現三韓及高句麗小規模騷擾的戰報,遼東再無半分動靜。

高築牆、廣積糧,李興嚴格遵循了這一方針,不斷深耕著遼東的底蘊。

一年又一年的豐收,無數的糧食被埋在地庫之中,無數的新建地庫在各處浮現。

李興就彷佛過冬的倉鼠一般,不斷囤積著糧草。

而這三年間,朝廷卻是糜爛依舊。

三公之位不斷輪換、賣官之舉愈發頻繁、各地叛亂此起彼伏。

黃巾之亂次年六月,天子竟以討張角功,封中常侍張讓等十二人為列侯。

而且,劉宏竟然直接開始售賣侯爵,關內侯直五百萬錢。

對此,李興倒是澹然,他早就料到如此。

在當今之朝廷,官爵封侯都是虛的。

花個千萬錢誰都能坐坐,李興手中的錢財把整個幽州買下來是綽綽有余。

但這又有何用?

今天剛買了官,沒做倆月就被另一個買官的頂了。

買的只是張體驗券,而且體驗時間還非常短,

當然,若是等劉宏快要歸西的時候還好,操作得當能把體驗券變成永久使用卡。

但現在,李興對此完全沒有興趣。

各地叛亂李興並不在意,但架不住火燒到自家門口,張純叛亂了。

原因很簡單,這廝自請為將,但張溫卻選擇了能力明顯遠強于其的公孫瓚,其不忿之下,鼓動烏桓首領直接在遼西叛亂造反。

李興盯著遼西附近的烏桓已經很久了。

這群大漢雇佣兵一直以來表現得都很不錯,但奈何如今的朝廷擺爛,經常不發工資。

這些人除了打仗啥都不會,朝廷拖欠工資不發,時間一長自會生事。

出身漁陽的張純對此十分了解,因此稍加挑動,便鼓動其一起叛亂。

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皆被其殺害,薊中、右北平等地為其劫掠。

李興得知後依然並沒有出兵的想法,畢竟朝廷尚未下令,而且周邊太守皆是固守不出,他沒必要當這個出頭鳥。

但奈何張純知道遼東富饒,且有地利,直接帶著三郡烏桓往遼東而來。

「遼東軍連敗鮮卑、高句麗,十分精銳,恐是不好對付啊!」丘力居看向遼東的方向,不禁道。

「怕什麼,我等足足二十萬精銳,遼東才多少兵馬?李興不過是個毛頭小子,只不過運氣好,又能有多大能耐。」張純自信道,復又以言語相激道︰「丘力居大人您不是怕了吧。」

「我會怕他?鮮卑、高句麗也不過我手下敗將,西涼羌族我都不懼,區區一小子有何懼之。」丘力居冷哼一聲道。

「大人放心,此前黃巾之亂,李興寸功未立,足見其無能,此前破賊不過運氣使然罷了。」

「遼東富饒,大人想必早有耳聞。一旦拿下,皆是烏桓族人再無憂矣,且據遼東地利,再無需看漢室臉色,可自行建國立業、裂土為王。豈不痛快!」張純的眼神中滿是野心,蠱惑道。

「我等反叛,只因朝廷賞罰不公,不過是相助于你,一切還是以張大人你為主,建國裂土一事,無需再提。」丘力居絲毫不為所動,謹慎道。

雖然反叛,但他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小打小鬧還行,大漢朝廷要是真的鐵了心要滅了他們,那是輕而易舉。

這次順從張純,不過是為了把其作為擋箭牌,借機劫掠。

因為家里確實揭不開鍋了,而且會哭的孩子有女乃吃,他們也得和朝廷耍耍脾氣。

等到事情鬧大,朝廷重視此事,把張純往上一推,他們就是受其蠱惑,最後幡然醒悟,繼續乖乖的吃官糧。

張純如何看不出丘力居的想法,他知道自己不過是被利用的靶子。

但他也想借此實現自己的抱負,一旦借烏桓之力拿下數郡之地,他完全可以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和軍隊,屆時另立朝廷也並非不可能。

……

無定塞外,張純與丘力居抬頭看著那高近十丈的城牆,一臉懵。

「這是什麼情況?」

張純出身漁陽,年輕時也曾來過幾次遼東,未曾見過此地設有關塞。

而丘力居此前也沒少來遼東打秋風過,不過李興掌權之後,蟠蛇騎在外巡視,慢慢的就放棄了這麼個難下嘴的刺蝟。

但不過是數年光景,這里怎麼就多了一座如此雄偉的關塞?

「咕都!」

艱難的咽了口唾沫,丘力居轉頭看著張純。

「張大人,要不咱們換條路走?」

張純看著城牆上迎風飄揚的旌旗,一名名體態雄壯、甲胃精良的將士矗立在城牆上,眾多床弩隱約可見,不由得也是心里發涼。

再大量了一番周邊險峻的地勢。

深吸了口氣︰「我等暫且休整,讓斥候先前往其余各路打探下情況再說。」

面對這麼一座雄關,他也慫了。

烏桓人本就不善攻城,這麼一座堅固的關塞,得要多少命搭進去才能攻下啊!

而這里又是此路前往遼東的必經之地,短時間內根本沒法繞路,只能折回遼西再換路前行。

一番折騰一個月就過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