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56章 人藝變遷

第656章 人藝變遷

「對了,林,有件事你知道嗎?」

聊完了小說出版的事,羅杰•斯特勞斯突然問道。

「什麼事?」

「理查德•耶茨去世了!」

生命的最後一年,理查德•耶茨的健康狀況極度惡化,由于患有肺結核,他呼吸困難,不停地咳嗽、氣喘,只能借助氧氣面罩呼吸。

終于在1992年11月7日,他死于肺氣腫及並發癥,年僅六十六歲。

好友去到他的家中,那里只有一張桌子、一台陳舊的打印機,牆上掛著他三個女兒的照片,只是已經與他分別多年,一直跟前妻生活在一起。

林為民听到這個消息有些意外,又感覺沒那麼意外,畢竟他和理查德•耶茨通信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身體狀況很差。

只是突然听到故人離去,而且晚景頗為淒涼,他也不禁有些暗然。

林為民和理查德•耶茨並未見過面,但通信多年,說一聲「朋友」並不為過。

如今理查德•耶茨離去,林為民忍不住想到他幾個月前請求自己幫忙出文集的事。

外文室今年的工作量很大,理查德•耶茨文集的編審效率並不高,按照現在的進度至少也得到明年年中才能出版。

日後文集出版,也算是對得起他對理查德•耶茨的承諾了。

唯一遺憾的是這版文集並非是英文版的。

「羅杰,理查德去世,你們出版社不打算蹭一波他的熱度?」

「什麼意思?」

林為民便將理查德•耶茨生前請求他幫忙出文集的事說了出來,「我想,如果要是在米國出版文集的話,應該也會有一定的市場吧?」

羅杰•斯特勞斯不禁動容,「林,理查德有你這樣的好朋友是他的榮幸。」

「這沒什麼。只是有些可惜,理查德是個偉大的作家,他不該是這樣的待遇。」林為民惋惜的說道。

羅杰•斯特勞斯感動歸感動,但面對林為民的請求,他還是沉吟了起來。

「如果你擔心賠本的話,我可以掏一筆錢,算是自費替他出這套文集,怎麼樣?」林為民說道。

羅杰•斯特勞斯說道︰「林,我並不是在擔心這個。主要是因為理查德•耶茨去世,我沒有他的授權,沒資格出這套文集。」

林為民猶豫起來,這倒是個問題。

他想了想說道︰「那你能聯系上他的女兒們嗎?她們是理查德•耶茨的繼承人,擁有他作品的版權和著作權,跟她們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取得她們的授權?」

「也只能這樣了,我負責來聯系吧。」

林為民又道︰「羅杰,我不希望你為難。幫理查德出文集肯定不賺錢,但我絕對不會讓你賠錢。」

羅杰•斯特勞斯連忙說道︰「林,你誤會了。如果我決定出版他的文集,那一定是在商言商。你看這樣怎麼樣……」

理查德•耶茨的作品在米國是出了名的難賣,出版社基本是出一本賠一本,所以這些年時間里,理查德•耶茨的作品盡管時有出版,但基本靠的都是朋友的幫忙。

而且印刷量都很低大部分只有幾千冊,賣的也不好,很多書最後賣不出去只能送到二手書店,供那些喜歡淘書的文學愛好者揀選。

如果真的要替理查德•耶茨出文集,羅杰•斯特勞斯腦子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必須要有一個精彩的營銷方案。

手里捏著電話,他瞬間便想到了電話那頭的林為民。

「中米兩國偉大作家的世紀友誼」。

羅杰•斯特勞斯不愧是營銷鬼才,轉瞬之間便想到了一個充滿創意的宣傳點。

他打算利用林為民和理查德•耶茨的交往經歷和理查德•耶茨在生命最後向林為民「托孤」這件事作為賣點,來推動理查德•耶茨文集的銷售工作。

林為民听完羅杰•斯特勞斯的想法沉吟良久,想了好長時間,最後說道︰「有這樣的宣傳點,文集就能暢銷嗎?」

「不一定暢銷,但以我的經驗熱賣一段時間肯定沒問題,而且肯定超過理查德•耶茨以往作品的銷量。」

「好吧,那就按你說的來。」

羅杰•斯特勞斯畢竟擔了風險,現在既然想出了辦法,又是誠心幫忙,自己再矯情就有點不合適了。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林為民接到人藝的電話,說于是之要退休了,打算給他辦個歡送宴。

林為民有些恍然,一晃于是之都要退休了。

第二天傍晚,林為民來到人藝。

歡送宴是在人藝食堂辦的,這是于是之的要求。

自85年以後,原本如火如荼的話劇市場開始走下坡路,幾年時間便一蹶不振。

這幾年全國的話劇團的日子都不好過,燕京人藝作為國內話劇界的門面效益還算可以。

畢竟有那麼多的經典劇目,始終可以吸引一批死忠觀眾。

但這種效益面對日益發展壯大的市場經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原來人藝的演員們每個月有工資拿,有演出補貼拿,時不時還要去外地、甚至是外國交流演出一下,收入不菲,說出去也很體面。

可這兩年不行了,物價飛漲,很多人下海做生意發了家,很多單位的工資也出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人藝這種單位在這方面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工資還能勉強跟得上社會發展,但演出補貼卻聊勝于無,兩相比較,相當于收入銳減。

以至于人藝不少演員耐不住清貧,或是停薪留職或是請長假,月兌離了劇院,徹底投入了電視劇的懷抱。

這幾年國內的電視劇行業有了長足發展,對于很多演員來說,來錢快,出名快比演話劇可強多了。

今天的歡送宴辦的很簡樸。

林為民到了這里,便被請到了于是之他們那一桌。

雖然林為民並沒有人藝的編制,但多年來為人藝創作了多部經典話劇,早已是「功勛級」的編劇,要論歷史地位的話,僅在「建院三老」之下,跟歐陽山尊他們這一批人是一個級別的。

于是之當了人藝多年的第一副院長,如今終于功成身退,不過雖然卸下了身上的行政職務,但演員這層身份他還沒放下,以後還可以在人藝發揮余熱。

人藝的新任第一副院長叫劉錦雲,經常協助萬先生寫劇本,林為民自然熟悉他,不需要介紹。

「一個多月前,我帶著錦雲去燕京醫院拜見了一下萬先生,征得他老人家的同意,由錦雲出任人藝的第一副院長。」

自人藝成立以來,只有一任院長,就是萬先生。

哪怕近些年來萬先生已經不理俗務,但出于尊重,院長的頭餃仍舊掛在萬先生的身上。

人藝只有第一副院長,當然了,這個第一副院長跟院長的職權並無二致。

于是之退休,力推劉錦雲接班,萬先生欣然同意。

這不僅是因為看好劉錦雲,也因為于是之這麼多年對人藝的貢獻。

于是之早年是人藝創作組組長,現如今人藝的一大批中堅導演、編劇都是他當年擔任創作組組長時發掘的。

那個時候人藝大力的招兵買馬,人才輩出,人藝的創作組號稱「小文協」。

他擔任第一副院長的這些年,工作也是盡心盡力,為人藝推出了大量優秀的劇目,勞苦功高。

「萬先生這幾年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于是之感嘆道。

「是啊,畢竟那麼大年紀了。我現在也是偶爾去他那坐一坐,聊聊天。」林為民道。

好長時間沒來人藝,今天一來,見到了很多老熟人,挨個打了個招呼,林為民的心情很愉悅。

不過他也發現少了不少熟悉的面孔,一打听才知道,全都是奔外面的世界去了。

林為民跟于是之玩笑道︰「以前你還怪我拐跑光復,這回怎麼樣?光復這叫有先見之明。」

李光復就坐在隔壁桌,如今他已經是燕京城赫赫有名的「三李」,身家千萬,今天得著消息,主動來參加于是之的歡送宴,讓老頭兒很是感動。

听到林為民的話,李光復轉過頭來。

「這麼些年不演戲,說起來還真挺懷念舞台的,說不定過兩年我就回來了。」

于是之被他這話哄的高興,「你要是回來,可得央求林為民給寫個本子,要不然配不上你的身價。」

周圍眾人哄堂大笑,食堂內一片歡樂。

人藝出去的人才里,李光復算得上是有成就的。

幾年的時間里便折騰出了千萬身家,再見到老同事們,自然免不了要承受大家的恭維、玩笑,又或者是挖苦奚落。

對比李光復引起的復雜觀感,提起韓壯壯大家的情緒就比較統一了,只有艷羨。

這幾年韓壯壯接連演了《紅高粱》《本命年》《秋菊打官司》等電影,現在已經成了擁有國際知名度的電影明星。

大家都是演員,韓壯壯雖然出了人藝,但干的還是老本行。

老同事們聚在一起,少不了要提起那些不在場的人。

歡送宴吃到一半,大家逐漸放浪形骸,有的人開始挨桌竄。

好幾年不見的馮遠征過來給于是之和林為民敬酒,林為民看到他笑著問道︰「小馮,什麼時候回國的?」

「林老師,我去年回國的,于院長好心,又讓我回來演戲了。」

于是之說道︰「小馮是個好演員,在西德沒白留學,不回人藝演戲可惜了。」

這年頭出了國再回國的人可以說是百中無一,身邊真要是有這樣的人,大家少不了要傳點閑話,大多是「肯定是在國外混不下去才回來的」這一類的話。

林為民卻鼓勵道︰「回來就好。出去一趟,也算是見過了世面,長了本領,當然要回來為人民服務。」

馮遠征感激敬了林為民一杯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